学术投稿

高职实习护生利用慕课平台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

林伟;王珊珊

关键词:实习护生, 慕课, 学习体验
摘要: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了解10名高职实习护生利用慕课学习平台进行学习的体验和感受,采取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预选卫生士官战(现)场急救技术实战化教学训练实践与思考

    全面打牢训练基础,坚持实战化训练方向,树立实战化训练理念,是当前我军训练的方向.针对如何提高预选卫生士官战(现)场急救技术实战化教学训练效果,通过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单位实战化教学训练组织与经验,希望通过学习吸收美军战场战伤救治(TCCC)理念,促进我军预选卫生士官战(现)场急救技术实战化教学训练质量的提升.

    作者:沈朝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翻转课堂结合CBT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翻转课堂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CBT)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发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结合CBT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神经病学复杂抽象的概念,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肖友生;王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于药学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仪器分析技术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我校药学专业教学团队利用本校药学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对仪器分析技术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指出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作者:张威;丁峰;张丽;梅晓亮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现阶段相关医疗机构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而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内容还不够明确,对学生实践考核不够成系统化.因此,应逐渐改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作者:王飞清;李艳菊;刘洋;刘燕青;周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内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内科学教学发展的要求.针对目前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越性进行分析,探索构建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赵菊辉;郭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开设医院统计学课程的必要性探讨

    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医院统计工作对于医院质量管理与控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院统计工作不是医务科或者统计科的工作,其涉及全院各个科室,甚至每一个人.需要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协助完成.目前,临床医务工作者在医院统计工作方面存在一定欠缺,统计知识和技能缺乏.在这种形势下,应将医院统计学知识纳入临床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因此,在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开设医院统计学课程至关重要.

    作者:刘海霞;胡乃宝;韩春蕾;王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应用

    骨髓细胞检验是临床检验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为全面提高学生对骨髓细胞形态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满足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唐丽娟;刘政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内地西藏中职班临床检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临床检验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职西藏班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该课程,我们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采用整合课程内容、编写校本教材、理实一体化、技能竞赛、临床见习、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慧;陈少华;李笑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高职医学院校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专业课程的成绩相关性分析——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例

    目的 分析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专业课程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为医学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81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了解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专业课程的成绩相关性.结果 医学基础课与临床专业课成绩之间总体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重视医学基础课程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改进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刘建春;燕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社区疾病与预防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

    结合校级精品课程社区疾病与预防的建设情况,介绍该课程的课程定位、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逆向推理法在临床整合课程成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在临床整合课程成人护理学教学中应用逆向推理法,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6名本科护生、高职本科护生进行前后对照研究.在实施逆向推理法前后采用彭美慈等修订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量表)对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调查.结果 采用逆向推理法进行教学后,不同层次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较采用此教学法前显著提高(P<0.01);90%以上的护生认为逆向推理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结论 逆向推理法是临床整合课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沙凯辉;刘同刚;吴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10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发病率逐年递增,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研究表明,OSAHS可通过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心肌重构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而造成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1].准确评估OSAHS患者的心脏功能对于患者的诊治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超声心动图在对OSAHS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的检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病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就106例OSAHS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做一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乔燕;李应东;李星辉;何天伟;谢宇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探讨与策略

    护理学基础的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值得我们深思.我校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针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实验教学资源、调整课程设置与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刘娟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TBL+LBL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联合传统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在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2014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共1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其中一个班共72名学生为实验组,另外一个班共73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学生采用TBL+LBL教学法,对照组学生采用LBL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1)授课后实验组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授课后实验组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明显好于本组授课前(P<0.05);(2)授课后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寻找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与认知成熟度维度得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实验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寻找真相、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求知欲、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维度得分和总分均较授课前有所提高(P<0.05);(3)授课后两组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L+L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老年护理学的兴趣,为培养老年护理人才提供支持.

    作者:焦娜娜;曾芬莲;陈凌云;原凌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山东省某医学院校本科医学生情绪智力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本科医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合理的情绪智力指导体系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王晓娟编制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作为调查工具,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山东省某医学院校401名本科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本科医学生情绪智力总分(110.91±13.27)分,自我维度条目均分高于他人维度条目均分(P<0.05),自我与他人两个维度中表达情绪得分均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本科医学生情绪智力总分及自我和他人维度得分在不同年级、是否是学生干部、不同生源地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情绪智力自我维度得分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科医学生情绪智力处在中等偏上水平,结构发展不平衡,且年级、是否是学生干部、生源地及家庭经济状况都会影响其情绪智力的发展.学校应重视情绪智力教育,对不同学生群体提供精细化、个体化、定制性服务,提高本科医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

    作者:孙丽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对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哮喘患儿15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6%(P<0.05);与干预前比较,出院1年后两组患儿PEF、FEV1、25%FEF、50%FEF、75%FEF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1年内,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以及误学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出院1年后两组患儿症状、活动、情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秦小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高校资助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发展相关性探析——以某医学高校为例

    随着当代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和高校扩招,使得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应增多,这给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与挑战.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现状为研究主体,动态分析不同贫困认定等级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以资助和育人相统一为目标,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

    作者:刘正立;金静;邱冰月;李蓉;郝家领;田家豪;韩爱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高职院校学生无偿献血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高职院校学生无偿献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无偿献血宣教.方法 自行设计高职院校学生无偿献血调查问卷,便利抽取489名湘潭市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1.45%的学生知道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86.71%的学生对献血持肯定态度;57.67%的学生参加过无偿献血.促进无偿献血的因素有自我效能献血动机、献血知识掌握度、公民荣耀与责任感等,阻碍献血的因素有献血知识缺乏、献血安全性认知、周围人的态度等.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献血知识合格率、对献血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和有献血行为的人数比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教,可促使学生对无偿献血态度和行为的转变,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达成无偿献血意向.

    作者:郭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我国护理院校综合实训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护理院校综合实训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现状,为护理院校综合实训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在CMB、CNKI、万方、维普四大数据库中检索我国护理院校关于综合实训的教学研究文献,从发表年限、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材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25篇,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从2011年以后数量明显增加;大多数文献(71.2%)的教学对象为大专或高职护生.实习前的综合实训较多(占65.6%),主要是多课程间的综合实训(79.3%);非实习前综合实训较少(34.4%),主要是课程内的综合实训(72.1%),如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94.4%的综合实训使用的是自编教学讲义,仅有一本已正式出版的教材在某高职院校中使用.结论 综合实训近年来在各级护理院校普遍开展,尤其以实习前居多.实习前的综合实训主要侧重于多课程间的综合,而非实习前的综合实训则以单课程内的综合居多,且开展较少.在综合实训中,急需加强教材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向家艮;谭益冰;李春;何婉婉;胡亚南;李伊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浅谈社区导向高职高专药事照护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介绍国内外药事照护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国情,增设临床医学相关学科,整合药学相关课程,重视人文课程,建立药事服务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

    作者:周佳敏;姚永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