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贺菊芳;刘晓琴;张彩云;张志刚

关键词:协同护理, 血液透析,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ESCA)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库,收集关于协同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Meta分析方法 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ESCA和简易生活质量问卷(SF-36)评分方面的差异,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共收集16项随机对照研究,涉及1476例血液透析患者.Meta分析结果 表明,试验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差异有显著性(SMD=0.662,1.259,P<0.001);试验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SMD=1.009,1.568,P=0.001),且在焦虑和抑郁方面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协同护理可提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计算机模拟软件在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教学实例解析计算机模拟软件SYBYL在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中的优势.将计算机模拟软件应用于药物化学课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药物化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科学全英文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探索

    对广西医科大学儿科学全英文教学中技能培训模式进行探讨.儿科教研室精选教材,依托校内技能培训中心,综合应用辅助教学手段,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留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效果,探索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燕;农光民;梁秀安;黄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课在中职学校应用的思考

    教育信息化使中职生通过网络实现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在中职学校引入微课,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中职教学现状,论述微课的产生背景、中职学校推行微课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作为教师,只有对这种新教学模式详细了解、仔细分析,才能达到使其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

    作者:李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移动网络环境下医院青年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目的 调查并分析移动网络环境下4所三甲医院青年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现状与对策.方法 以方便抽样方法 对北京市4家三甲医院的青年职工发放22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96.3%.结果 在4所三甲医院青年职工中,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的比例达到100.0%,17.5%和42.9%的人从来没有或很少在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时收到医院发布的思想教育方面的信息,认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好的平台为微信的人占75.9%.结论 大多数青年职工认为医院对移动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建议利用移动网络信息技术打造思想教育工作新平台,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作者:陈曲;吕旭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MRI对非接触性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MRI对非接触性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7例非接触性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对其MRI征象进行评价,并与关节镜检查结果 加以对照.结果 227例非接触性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病例中,MRI诊断韧带拉伤32例,部分撕裂123例,完全撕裂55例,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17例.与关节镜检查结果 对照,MRI诊断非接触性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符合率:完全撕裂和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为100.0%,韧带拉伤为81.3%,部分撕裂为83.7%.结论 非接触性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直接征象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间接征象是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MRI在非接触性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中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闻奇;张晓明;王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助产士产前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助产士产前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和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接收的91例初产妇展开研究,通过双盲法将91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5),分别对两组初产妇实施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和常规产前宣教.结果 两组初产妇在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以及焦虑、抑郁评分、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助产士产前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和结局产生积极影响,值得借鉴.

    作者:林少英;周月钦;钟良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LBL、PBL、CPBL教学法在本科生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比较

    临床实习是本科生进一步理解神经病学知识、掌握神经病学思维方法 的佳途径.在临床教学中,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以临床病案和问题为基础的学习3种教学方法 各有利弊,应根据神经病学知识特点、教学双方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

    作者:黎佳思;张雷;韩宁;毕晓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高职高专卫生检验专业设置的必要性.方法 在河南省范围内,对108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进行调查.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信息系统,分析省、市、县(区/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人员数量、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等.结果 河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人员在数量、学历、职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省级总体情况较好,县(区)级卫生检验人员匮乏,学历、职称低等问题较突出.结论 各级政府应加强高职高专卫生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

    作者:杨颖;董伟华;吕长坤;马菲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士口袋笔记本的设计与使用

    目的 提高护士落实工作的准确性、完整性,减少工作缺陷,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将简化的各班工作流程、护理文书、交班模板、特殊标本的留取方法 、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注意事项、重要部门联系电话、新药说明书等内容,打印成1/4A4纸大小,并与一些空白纸片(临时记录)装订成小册子套上皮套,放于护士工作服口袋.结果 口袋笔记本(口袋本)取材方便、经济,便于携带,使用后护士在完成岗位工作、主动学习、积累相关知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护士口袋本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田建华;黄艳;肖闽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提高护生职业素养的外科实训中心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外科实训中心是培养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场所,加强外科实训中心建设,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护生,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外科实训中心,通过建设仿真实训教学环境、构建双师型实训教学团队、采用以情景教学为主的综合教学方法 、搭建信息化实训教学平台、建立开放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等途径,提高了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水平,收到较好实训教学效果,促进了护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作者:夏晓华;聂金桃;崔秀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水平、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关键所在.然而,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不断探索有效的方法 和策略,以实现高职高专学生个人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作者:张建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兰州市大学生公众急救知识掌握现状与需求调查

    通过对兰州市5所非医学类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相关文献研究与分析发现,兰州市大学生公众急救知识、技能有限.因此,创新教育模式,普及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显得非常必要.

    作者:康毓秀;李彭博;徐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口腔溃疡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溃疡诊治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手段,处理组施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同时对用药安全性给予评价.结果 处理组痊愈41例,显效10例,有效率96.2%;对照组有效率仅为69.2%.同时,处理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口腔溃疡,能有效减轻患者口腔疼痛等不适感,提高溃疡面愈合率,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翔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课教学对中职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教学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微课教学对中职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教学的作用.方法 从我校护理专业2013级大专班中随机抽取由同一名教师授课的8个班共4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1~4班采用常规教学,5~8班采用微课教学,对采用这两种教学方法 的班级进行量化评价及比较.结果 从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学生评价教师、测试成绩4个方面来看,微课教学好于常规教学,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微课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五官科护理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尉;宫立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提高护考通过率的做法及反思

    河源市卫生学校为使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采取考前回校集中复习、层层加强管理的做法,教师用心辅导,学生认真学习,通过率大幅度提高.笔者认为,学校只要重视教育教学,一切为了学生,就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文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实践与研究

    科研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在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具有自己的特点,其教科研能力、教科研管理水平及教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待提升,实现以教科研工作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教科研工作为助推力促师资队伍建设,以教科研工作为纽带实现服务社会功能的终目标.

    作者:张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PACS的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结合PACS(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级医学影像学专业专科班48名实习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结合PACS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通过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考核及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基础知识、影像分析、报告书写、鉴别诊断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问卷调查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加、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得到提高,对教学满意度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BL教学法结合PACS应用于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带教,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信瑞强;张双;彭如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对民族地区涉外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启示

    我国涉外护理教育处于发展阶段,与国际护理教育存在一定差异,民族地区也不例外.随着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PN)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对护理院校课程设置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ISPN项目对民族地区涉外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涉外护理课程提出优化整合建议,以适应新型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杨琰;崔香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课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逐渐走向信息化、现代化,微课作为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相结合的产物应运而生.微课以短小精悍、趣味化、视频化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教师的重视,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得以快速发展[1].在整合传统教学方法优点基础上,笔者尝试将微课应用于解剖学实验教学,现将结果分享如下.

    作者:杨显国;尹金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为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需要,课程组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并借鉴兄弟院校教学经验,从校企合作、教学内容优选、教学方法 采用、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实践技能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于永军;陈俊荣;赵兴华;于娜;李喆;李希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