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PET/CT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探讨

李艳;代永亮;郭佑民

关键词:影像医学, 核医学, PET/CT, 研究生, 培养方式
摘要:PET/CT是近年来新兴的影像检查手段,其包括传统以解剖为基础的影像医学及以功能为基础的核医学两方面内容,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对以PET/CT为研究方向及从业方向的研究生进行培养作探讨.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本科生护理管理学示教课教学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护理管理学示教课教学方法 的改进.方法对我校2014—2015学年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管理学示教课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对照组),2015—2016学年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管理学示教课采用改进后的教学方法(观察组),比较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对照组期末护理管理学成绩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教学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为94.55%(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学示教课中选取适宜的医院管理案例,以小组讨论形式加深学生印象,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

    作者:刘宏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课前预习加小讲课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中抽象、难懂的一门学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方向.课前预习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但在大学教育中由于没有相应的督促措施与评价手段,学生预习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将课前预习与小讲课相结合应用于医学免疫学教学,有利于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碧源;伍参荣;申可佳;陈超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个体化护理对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应用于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7 d与出院时,观察组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7 d与出院时,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方案效果满意,可显著提高睡眠质量,减轻心理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罗柳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40例不典型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通过对40例不典型急性肺栓塞诊治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诊治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并确诊的40例不典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多种多样,D-二聚体检测、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X线胸片为必要的初筛检查,超声心动图、螺旋CT肺血管造影和(或)肺动脉造影为明确诊断提供帮助.结论 高龄、卧床制动、手术、外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是急性肺栓塞的高危人群,风险评分及尽早明确诊断可减少误诊.

    作者:杨阿妮;薛海霞;于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及其护理教学实践评析

    通过对对分课堂提出的背景、教育理念及其在护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评析,可以看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望成为护理学教师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利器.

    作者:杨丹;戴红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发挥其优势,同时注意虚拟现实技术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实验内容,终取得良好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师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文对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研究,本着教学内容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原则,构建4个相互协同的教学系统,并将成果运用于实践.学生、教师均认为基于4个教学系统的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满足教学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作者:易红赤;赵文韬;魏庆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药商品学课堂教学体会

    中药商品学是近年来中医药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是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等为核心研究其商品特征与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笔者总结中药商品学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朱芸;王翔飞;刘雯霞;李鹏;唐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纯牛奶开封后佳饮用时间的探究

    纯牛奶属于灭菌乳.灭菌乳不是无菌乳,只是产品达到商业无菌状态,在有效期内保证不变质.牛奶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开封后一段时间内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和人饮用时从口腔带入.通过对牛奶开封和饮用后一段时间内滋生细菌数的测定,分析其变质情况,探究佳饮用时间,有助于加深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理解,建立良好饮食习惯.

    作者:张航晨;潘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教学中整合解剖组胚学知识的创新研究

    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涉及解剖组胚等形态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穿插解剖组胚学知识,展示病变组织器官的正常和异常标本与切片,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董博;石娅莉;刘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回顾与反思

    通过元分析评价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收集PBL与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对比研究文献,检索时间2001年至2015年,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共4篇,统计结果显示PBL与传统教学模式在理论考试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BL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医学心理学学习成绩.

    作者:王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模拟装置辅助教学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模拟装置辅助教学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6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级60名学生为观察组,对照组在系统实习、生产实习阶段实施传统教学方法,而观察组实施模拟装置辅助教学方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生产实习阶段的总成绩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新生儿复苏模拟装置可针对性改善教学与实践脱节问题,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洪虹;刘小生;黄淑芳;廖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药类中职教育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是中医药类中职教育的目标之一,对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然而,中医药类中职学校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其职业发展.因此,应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德育和人文素质提升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赵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细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细针鼓膜穿刺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粗针鼓膜穿刺治疗,实验组采用细针鼓膜穿刺治疗.一个治疗周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种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损伤小,鼓膜恢复好,操作简单,听力可完全恢复正常,无耳鸣等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周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康复医学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

    康复医学在我国属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是促进病、伤、残者的功能康复.随着我国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并逐步与国际接轨,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是大多数科技信息的载体,所以,双语教学在我国康复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

    作者:陈庆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方剂学课程特质的多元化教学策略实施调查与分析

    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方剂学课程采用基于内容特质的多元化教学策略,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调研,探讨易于高职生接受的方剂学教学模式.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微课的开发与应用

    探讨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微课的开发、应用及注意事项.

    作者:刘汉;蒋诚;王威;朱邻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试述体育运动疏导青年学生青春期心理困惑的可行性

    青年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环境变化,会遇到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难题.体育运动能从情绪和行为两方面疏导青年学生青春期心理困惑.一方面从环境变化、角色转变、信息交流等对青年学生进行情绪疏导,另一方面从行为约束、激烈运动、极点运动、群体意识养成等对青年学生行为进行合理引导.这是体育运动与德育相结合的切入点,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渠道,也是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作者:何瑜;程羽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年龄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应答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应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1~7岁已完成乙肝疫苗基础接种的儿童420例、4~7岁基础免疫3年后加强免疫的儿童7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儿童5项乙肝标志物,评价免疫效果,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性别和户籍所在地的儿童,无论是否按计划接种乙肝疫苗,其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1~3岁儿童、接种1~3年后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4~7岁儿童、接种4~7年后(P<0.05);加强免疫后儿童的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加强免疫的儿童(P<0.05).结论 年龄和接种年限是影响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主要因素,接种3年后进行加强免疫有助于巩固免疫效果.

    作者:冼翠华;冯杰雄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医学研究生不良心理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其职业发展、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进行探析,并对构建科学的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建议,以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培养质量.

    作者:张斌;刘倩;柳柳;莫彦芝;王叶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