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专业创新教育探析

邵雨萌;郑文利;李毓秋

关键词:中医专业, 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摘要:中医药院校肩负着培养中医创新人才的重任,但目前存在着创新氛围不够浓厚、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个人创新意识与技能缺乏等问题.通过开设中医药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营造校园学术氛围、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创新梯队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业评价方法探究——以物理课程为例

    护理五年制学生学习主动性普遍较差,现依据布鲁姆的教育评价理论,从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出发设计评价方法,即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包括课堂学习评价和课后学习评价,课堂学习评价方式是课堂检测和实验操作,课后学习评价方式是作业(习题作业、探究作业、操作作业);学习结果评价是阶段测验.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检测、操作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作者:刘瑞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刍议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作为承前启后的环节,使其成为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和关键因素.通过分析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者:黄德海;张亚光;夏高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构建当代医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策略

    针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受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及自身的影响,存在教育观念陈旧、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及社会支持、保障不够等问题,我们必须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搭建平台、完善服务体系等.

    作者:潘晓军;夏爽;关宇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BL结合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Based Learning,PBL)和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烟台护士学校2011级、2012级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95人,采用CBL结合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93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测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础理论知识成绩、病例分析成绩,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实验组护生对CBL结合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结果 实验组的基础理论知识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实验组护生对CBL结合PBL教学法各项教学效果评价较好,97.9%的实验组护生认同这种教学方法.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CBL结合PBL教学法可以显著增强临床教学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柳青;战明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职学校专业型学生社团构建浅析——以广西中医学校岐黄协会为例

    如何合理有效构建专业型学生社团成为当前中职学校面临的新课题.以广西中医学校岐黄协会为例,论述中职学校专业型学生社团构建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中职学校专业型学生社团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李原;罗艺徽;黎文乾;黄耀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视障生针灸推拿专业人体解剖学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在视障生针灸推拿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4年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一套符合视障生特点和针灸推拿专业要求的、相对系统完善的人体解剖学考核体系.该考核体系能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者:王利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药专业中成药课程教学内容的问卷调研

    中成药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中药调剂员、 执业中药师(士)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即使学生掌握高级中药调剂员必备的中成药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常见病诊断、辨证的方法;使学生能对常见病进行诊断、辨证、选药、用药;使学生能对家庭重症必备药正确使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直以来,以疾病与中成药结合为架构编写的教材并不多,虽然教学内容分为两个模块,即中成药基础知识及临床各科常见病的辨证用药,然而,教材内容不尽相同,以常见病的内科病症选择为例,有的选16个[1],有的选19个[2];如果按照国家职业标准高级中药调剂员的要求,选择的病症则为13个;同时,中成药目录的选择依据也不太明确.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学好中成药这门课,就必须了解中成药基础知识的重点内容,确定常见疾病的种类,明确中成药目录的选择范围,把握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为此,本文以问卷形式进行了相关调研,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巧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谈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泌尿外科实习教学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泌尿外科实习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12月进入我院泌尿外科实习的48名医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实习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实习教学.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技能和综合素质考核,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实习教学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技能和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95.8%及以上的实验组学生认为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泌尿外科实习教学可以明确实习目标和要求,增强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融洽师生关系,值得推广.结论 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泌尿外科实习教学,有利于巩固实习生的医学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及综合素质、提升实习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军凯;吴颖;房晓;高轶;王林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学营养专业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在项目化教学改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尝试,对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做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同时也提出建议,期望能为同类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饶春平;王晓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职高专药理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构建

    在高职高专药理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可真正让药理学教学焕发生机,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毛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学校营养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数据,对该地区2011—2015年学生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该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7.39%(9487/128303),总体呈下降趋势;肥胖检出率为10.18%(13064/128303),逐年上升.总体上看,营养不良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P<0.05),初中生高于小学生(P<0.05);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P<0.05),初中生高于小学生(P<0.05).结论 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重点防治对象是初中生,尤其要注意男生的营养状况.

    作者:文翕箫;陈健;林达云;蔡日东;余日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电话随访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管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注射基础胰岛素的3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4例患者由于电话号码更换等原因导致失访,征得患者同意后,在出院后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第八周、第十二周进行电话、短信随访,并针对胰岛素规范注射、用药、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进行电话指导,随访前后分别组织患者填写自编评估表.第十二周随访结束后,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糖尿病患者电话随访后,患者监测血糖、规范注射胰岛素、血糖达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的人数比例高于电话随访前(P<0.05),发生低血糖的人数比例低于电话随访前(P<0.05).结论 电话随访模式能够使糖尿病患者熟练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糖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

    作者:贾光萍;张振瑞;尹瑞兰;薛海燕;李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在护理技能综合实训课中培养护生优质护理观念

    在护理技能综合实训课中让护生熟练掌握护理技能,培养护生的护理安全防护意识,提高护生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的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这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优质护理观念、良好的职业素质、较高的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帮助护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当前护理模式的需要.

    作者:邱满玲;詹云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对预防医学本科生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

    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教学设计,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以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设计为例,从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分析、课程标准的理解、教学实施方面,针对目前环境卫生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作者:张建彬;杜可军;苏鹏;王迪雅;刘新秦;骆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Seminar结合EBM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法结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4名在儿科实习的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教学,27人)和实验组(Seminar结合EBM教学,27人),比较两组学生入科和出科的儿科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并于实习结束时比较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入科的儿科理论及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出科的儿科理论及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认为本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医学知识更新能力、病史采集能力、临床诊治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临床实习中应用Seminar结合EBM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沈怀云;杨小云;陈信;徐家新;丁周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康复治疗专业中诊断学的教学探讨

    诊断学是实践性和实用性强的学科,也是多学科交叉的桥梁学科,诊断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目前我国已有多所大学开设了康复治疗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有能力提供优质的康复治疗服务,具有国际视野并引领康复治疗学专业发展的高级康复治疗师.这样就要求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既有扎实、牢固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又要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1].

    作者:宋浩明;虞宇楠;周琳;刘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职医学生专业思想状况及干预对策的效果评价

    专业思想是影响高职医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部分高职医学生入校阶段、在校专业理论学习阶段及离校实习阶段,专业思想不稳定产生的原因及表现不一样.针对性地采取会议及课堂灌输、环境熏陶、榜样强化、教学促进、实践提升等措施,促使医学生专业思想由不稳定到稳定,使其学习成绩逐年提高.

    作者:杨晨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药学服务课程改革与实践

    为更好地培养药学服务人才,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对药学服务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仿真药店、医院药房为依托,融合行业、职业标准,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作者:谭敏;涂冰;王宪庆;胡煜明;魏来;钟华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内科护理学人文关怀教学方案的构建与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教学方案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2013级护理本科生103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验结束后调查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和实验组学生对新教学方案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人文关怀能力的耐心、理解两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实验前后人文关怀能力的耐心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新教学方案的满意度在90%以上.结论 学生对人文关怀教学方案的满意度较高,人文关怀教学可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可为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和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基础.

    作者:徐志芳;李春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内科护理情境模拟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情境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护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情境,让护生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1].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一方面能给枯燥的课堂教学带来多种感官刺激,进而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护生能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同时,护生在教学中扮演护士角色,能真实体会护士的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和工作环境, 有助于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能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内科护理教师采用了情境模拟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进行情境模拟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本文主要总结分析内科护理情境模拟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以期在将来的内科护理情境模拟教学中避免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张玉贤;高清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