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道梅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形成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以及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药学、药物制剂本科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1],具有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目前,药剂学实验教学大多数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师讲解实验讲义,学生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操作、书写实验报告.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实用型与创新型人才,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合理设置实验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革考核方式等,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教学目的.
作者:余敬谋;张磊;赵建国;任锦;吕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为提高我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临床医学系改革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开设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的相关核心课程,制订符合青海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需求的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毕业后将获得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证书和医学影像诊断专业课程研修结业证书,毕业后不但能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还能够从事医学影像诊断方面的工作,成为一专多能的技术技能型卫生人才.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院校食品营养系食品类专业属于小专业,采取小班授课,实施教学改革可操作性强.针对当前高职生情商教育缺失这一现状,借助实验教学,专业教师有意识地融入情商教育,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作者:李超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法结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4名在儿科实习的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教学,27人)和实验组(Seminar结合EBM教学,27人),比较两组学生入科和出科的儿科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并于实习结束时比较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入科的儿科理论及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出科的儿科理论及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认为本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医学知识更新能力、病史采集能力、临床诊治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临床实习中应用Seminar结合EBM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沈怀云;杨小云;陈信;徐家新;丁周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基于PBL+CBL+TBL整合教学法的基础护理技术综合评价的方法及策略.方法 将2013级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沿用传统的考核模式;将2014级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PBL+CBL+TBL整合教学法,改用新的考核模式,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与技能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护理职业礼仪与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的课程考核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作者:钱耀荣;邝美华;徐丽莉;岑慧红;宋文娟;何夏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是卫生职业教育和护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调研材料为基础,分析目前广东省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为广东省护理专业中高职的有机衔接提供参考.
作者:肖文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实习、 就业是每位大学生步入社会所必须经历的阶段,然而很多即将实习或就业的大学生对即将要实习或就业岗位的认识比较模糊,既不了解具体的岗位工作要求,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准备,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适应实习或就业岗位. 本研究从岗位需求与职业发展角度对高职药学类专业进行研究,希望为高职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作者:刘晓;徐芬;刘华;邵俊卿;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家政服务专业由于社会认知度较低并存在认知偏差,使得招生困难且留不住学生,给人才培养带来困难.为探索行业导师制的干预对提高高职家政服务专业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效果,对32名家政服务专业的学生进行为期10个月的实验干预,同时在前人的基础上修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在干预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干预后,家政服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表明行业导师制能够有效提高高职家政服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成熟度.
作者:王变云;朱晓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专业思想是影响高职医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部分高职医学生入校阶段、在校专业理论学习阶段及离校实习阶段,专业思想不稳定产生的原因及表现不一样.针对性地采取会议及课堂灌输、环境熏陶、榜样强化、教学促进、实践提升等措施,促使医学生专业思想由不稳定到稳定,使其学习成绩逐年提高.
作者:杨晨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基于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对口腔门诊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54名口腔门诊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研究组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比较两组护生培训前后专业技能的变化.结果 培训后两组理论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以及总分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研究组带教教师和医生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可显著增强口腔门诊护理带教效果,提高带教教师和医生的满意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高等医学院校是培养未来医学人才的摇篮.长久以来,我国的高考制度和某些教育制度不合理,使得工具主义倾向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片面强调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成为学校的主要教育目标.全人教育倡导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较素质教育更高、更深入的教育.旨在追溯全人教育产生的历史根源,剖析全人教育理念的哲学基础,探讨高等医学院校全人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从而推进全人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全面实施.
作者:张开立;孙媛;程晓馨;刘晓宇;王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生化检验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定在我院实习的2012级至2014级河北医科大学临床检验专业的18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9人)与对照组(9人).实验组在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带教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统一进行考试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的整体考试成绩、对PBL教学法的感兴趣程度及对本组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带教方法相比,PBL教学法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实习生更好地提高临床生化检验水平.
作者:梁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教学设计,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以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设计为例,从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分析、课程标准的理解、教学实施方面,针对目前环境卫生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作者:张建彬;杜可军;苏鹏;王迪雅;刘新秦;骆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对ICU的环境、设施设备、医务人员进行分析,构建科学、合理的ICU护理安全综合管理体系,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护理人员护理行为的安全管理、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患者外出检查的安全管理及探视的安全管理.只有将这4个方面综合统一,才能做好ICU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张燕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仁爱是医学生为人之根本,是医生必备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对医学生仁爱精神的培养要从以中国传统文化仁爱思想为教育内容,以情感教育为重点,从关爱同学开始践行3个方面着手.
作者:濮燕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分析中等中医药学校图书馆现状,从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服务方式创新、创新图书馆建设资金投入方式及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探讨图书馆的创新管理方法,旨在更好地提升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教辅部门的地位,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和服务职能.
作者:盘志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如何培养护理学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围绕皖南医学院护理科研试验站尝试的护理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培养过程中的问题,确立培养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作思路,以期提高护理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作者:刘欢;李远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在项目化教学改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尝试,对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做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同时也提出建议,期望能为同类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饶春平;王晓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为实现大型仪器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实验室仪器管理系统,包括用户模块和管理员模块,在用户模块中,注册用户可进行样品登记和预约测试项目,并通过条形码扫描系统自动获得测试报告,真正实现自动化送样及取样.在管理员模块中,管理员可对注册用户及大型仪器设备进行全方位管理.
作者:吕狄亚;曹岩;董昕;李育;娄子洋;丁德英;朱臻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生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对其毕业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非常有用,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生的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对推动医学发展非常重要.改革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采用将科技进展引入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课程内容和成立科研兴趣小组的方法,提高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及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唐根云;姜海鸥;黄雪霜;牛友芽;伍超;李莎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