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刘建明;徐子金;杨宇秀;陈慧

关键词:高职,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摘要: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是培养医药和功能性食品行业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由于该专业是由原6个独立的专业合并而成,为提高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办学水平和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对新的高职药品生产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卫生职业院校以青春期女生居多,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自然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有效开展青春期教育,帮助青少年,尤其是少女健康、顺利成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通过对当前青春期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探讨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着重对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重点分析与总结,对青春期健康教育途径进行实践与探索.

    作者:鲁兴梅;于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超星学习通在高职健康评估翻转教学中 的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成为新时代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介绍如何应用超星学习通这一信息技术平台对健康评估课程进行翻转教学,同时阐述超星学习通在高职健康评估翻转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施秋桃;何晓彬;谢炎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究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医学影像技术岗位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以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例,对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进行改革,以期对其他相关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刘红;何培忠;周进祝;沈秀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同伴互助在卫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 课堂教学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课堂教学诊断的有效提升途径,提高卫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方法 在同伴互助组的组织下,借助《有效教学理念册》、课堂教学诊断评价表及课堂教学诊断学习交流平台,开展同伴互助式的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实践时间为一个学年.比较研究实施前后(实施前定为对照组,实施后定为观察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及同事对教师课堂的评分、教师对课堂教学诊断的认识及实践能力,探索同伴互助提高课堂教学诊断力的有效性.结果 9门课程期末考试总成绩的班级平均值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学生对教师课堂评分、同事对教师课堂评分、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的测试成绩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卫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中实施同伴互助式的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学生及同事对教师课堂的评价、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马建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高等医学院校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的思考及探索

    目的 思考并探索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医学心理学课程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及完善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进行特朗普制教学法的探索、改革考核评价体系5个方面对医学心理学课程进行改革探索.结果 采用《大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调查,7个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结论 此种教改方法能提升学生自我学习价值感,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史艳琴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原因入手,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交流与合作及发展趋势,提出走向国际化的对策.

    作者:赵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高职口腔医学专业 临床实习规范化管理模式探索

    为保证临床实习工作有序开展,必须采取规范化管理模式.探索临床实习教学目标规范化、临床实习过程管理规范化、临床实习考核评价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以期提高高职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谢宏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实习护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当前的共情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的护理教育和未来临床护士共情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文版Jefferson共情能力量表对我校医学院的部分实习护生(包括五年制高职实习护生和三年制大专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共情能力总分为(102.64±11.83)分;影响实习护生共情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学制以及对护理专业的兴趣(P<0.05).结论 目前实习护生的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虽然比起近几年的研究得分要高一些,但是依旧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影响实习护生共情能力的因素较多,主要受学制、性别和对护理专业兴趣的影响.建议护理学校考虑实习护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给他们开设一些与护理共情能力培养相关的人文课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加强护生共情能力知识的培训,培养出共情能力更强的临床护士.

    作者:杨怀梅;杨希;饶洪宇;王发卓;赵鹏翔;蔡顺洁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某高职院校学生评教结果的差异及分析

    目的 分析学生评教结果的差异性,为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教务科统一制订的学生评教量表,对某高职院校护理系2017年下学期在校78个班级的3727名学生进行学生评教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评教总均分为(92.81±11.444)分,其中学生自评维度得分低,为(17.92±2.836)分;护理系教师评教得分高于其他系部教师(P<0.05),护理系专职教师得分高于兼职教师(P<0.05).结论 学生评教结果受到学生、教师及评教过程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要灵活运用学生评教结果指导教学管理及提升教学能力.

    作者:龙林子;岳晓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是当今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教育管理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唐赛赛;孟繁伟;张钦德;王海凤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护理本科生职业自我效能感 培养的SWOT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护理本科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学生自身及外部因素,并提出相应策略.方法 采用SWOT分析法,对护理本科生自身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本科生自身优势包括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劣势包括就业期望值高、专业选择的动机较为消极,外部的机会包括国家政策的倡导推动、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威胁因素包括护理院校重视程度不够、护理人员职业发展体制不完善、社会舆论及负面报道的消极影响.结论 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现状不容乐观,需加强实践教学,树立成功榜样,促进职业相关经验的积累;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增强社会说服力;培养积极归因方式,保持良好的生理和情绪状态.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弱势、利用外部机会、化解威胁,加强护理本科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作者:谈益芬;陈乾雄;曾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课程说课设计

    随着近些年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学模式的创新,突出中医药技术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改革中医护理教学方式势在必行.以说课形式,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效果评价、特色与创新5个方面介绍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课程说课设计.

    作者:龚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以主体性教育理念推进卫生士官 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主体性教育理念与卫生士官教育的本质特征具有高度契合性,践行主体性教育理念,探寻与卫生士官主体性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体系、教学实施体系及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构建主体性创新教育体系,对当前卫生士官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郄文娟;孙红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对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骨质疏松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护理前SAS、SD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既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又可减轻其疼痛感和负面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骆淑玲;魏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翻转课堂和微课模式下 药用植物学教学新模式探索

    目前药用植物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限制了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现将翻转课堂和微课应用于药用植物学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体位置、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提高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张春平;段静雨;李岩;么焕开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关于促进中职护生移动学习的探讨

    通过自设问卷,从手机网络应用、手机版学习通(教学平台)应用、学习交流3个方面调查某中职学校护生移动学习的相关情况,探讨如何促进中职护生的移动学习.结果显示,护生具备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但教学平台利用率低、学习交互少、移动学习发挥的效用低.为促进中职护生移动学习,需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和监督、注重教学平台的建设、传统PC辅助手机移动学习终端、结合微信平台及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护生移动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作者:黄瑛;吴育凌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以及社会支持 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心理弹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的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其中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面对应对、屈服应对与心理弹性有相关性(P<0.05).结论 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靖亚南;张小丽;邢凤梅;廖珩;魏君;毕丽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做好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物品准备的几点体会

    实验课在整个微生物学教学中地位重要,是学生对微生物产生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在于做好实验教学物品的准备工作.从无菌操作、实验理论准备、菌种活化、物品统筹安排、预实验准备等方面,总结完善优化微生物学实验物品准备工作的几点体会,为从事微生物实验准备的实验技术人员及青年教师提供借鉴.

    作者:褚一凡;陈登宇;刘从森;郑庆委;管俊昌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基于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视角的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以健康监测技术为例

    高职院校职业化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拥有使自身职业素质持续增长的能力.以贯穿健康管理全过程的健康监测技术及其课程为切入点,按照职业发展能力的基本内涵开展教学改革,使我校健康管理专业学生形成对健康管理全过程的认识,并重点培养我校健康管理专业学生从事健康管理相关工作的职业发展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作者:赵凌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基于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 《义齿制作实训教程》校本教材的开发

    为推进我校口腔修复工艺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口腔修复工艺数字化课程体系,并根据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特点和定位,依据职业岗位能力、素质以及职业资格鉴定要求,进行《义齿制作实训教程》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以期保障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顺利开展,满足当代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介绍开发该校本教材的背景、具体措施以及该校本教材的开发在推进专业建设上取得的成效.

    作者:黄莉婷 刊期: 2018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