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目的 探讨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实践对护生死亡焦虑及临终照护态度的影响.方法 某医学高校二年级护生自愿报名参与研究后抽取85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5人).两组护生均参与相同志愿服务培训,实验组培训后继续完成志愿服务实践,对照组不参与实践.培训前后及实践后分别采用CT-DAS和FATCOD-B量表评价护生死亡焦虑及临终照护态度.结果(1)培训后两组护生死亡焦虑水平均有所降低,但与培训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践后实验组死亡焦虑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培训后两组护生临终照护态度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实践后实验组临终关怀态度进一步提升(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实践有助于护生降低死亡焦虑水平和改善临终照护态度.
作者:李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西部高等医学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方法 以桂林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中引入RBL(Research-Based Learning)教学,对比分析RBL模式(实验组)和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后学生的期末成绩,以探索RBL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中的成效.结果 实验组的考核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客观题的基本正确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观题的基本正确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BL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有效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宋家乐;钱波;任源;曾榛;李晶晶;莫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总结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比赛的经验,从训练的整体规划、阶段性任务以及案例分析等几方面进行策略探讨.
作者:殷金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临床药师培训采取岗位培训模式,经过十来年的不断改革和进步,目前已为国家卫生医疗系统培养上万名有资格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人才及上千名临床药师带教人才.培养临床药师的过程,既是提高培训基地教学能力的过程,又是加强培训基地自身建设的过程.
作者:黄珊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的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职业认同感量表对某高职2016级284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71.05±2.22)分,职业认同感总分为(33.93±2.42)分;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P<0.01).结论 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生特点,引导其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以期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作者:董丽华;李春燕;吴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针对我校助产专业,通过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从讲解示范、实训指导、实训评价、实训组织、实训总结5个方面分析当今中职助产专业临床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浪辉;陈伦;李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针对内科护理学的课程特点,在实验课程中引入以情景模拟为主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以期通过改革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涉外护理能力以及涉外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曹迎东;李慧;李欢;李晖;侯睿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主观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外在表征,它对教师从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它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及时宣泄不良情绪,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弃恶向善,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王振涛;郭东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通过对K职业学院学生课堂非教学需要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指出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解决对策,即加强学生教育,促进学生成长;规范课堂管理,完善相关制度;重视家庭教育,父母教育到位;加强综合治理,提倡齐抓共管.对学生非教学需要使用手机情况进行调研、问题分析和政策建议,对课堂教学管理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作者:赵晓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是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缓解群众看病贵的基本保障制度,是突出惠民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改革实效的重要手段.做好药品网上采购工作是保障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的主要举措. 甘州区从2010年9月开始在2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到目前在全区所有27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5家村卫生室、2家区直医疗单位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多次深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区直医疗机隔和药品配送企业,与医务工作者座谈,随访患者和群众,和药品配送企业负责人沟通,进行了多次专题调研.调研显示,我区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网上采购总体情况良好,但同时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改革面临的阻力还很多,许多新的问题、难题亟待解决,期待政策不断完善,为改革营造良好的配套环境,使基本药物制度这一惠民工程真正取得实效.现就我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网上药品采购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面临的问题和建议报告如下.
作者:杨文;张鸿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对3例起搏器术后囊袋破溃感染患者行封闭式负压引流保守治疗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患者评估、生命体征观察、负压选择及吸引效果观察、积极预防感染、基础护理和营养支持及健康指导.3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康复出院.
作者:何勤利;毛晓润;王彩霞;刘飞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传统的医学教学存在着学生学习被动等问题,自基于疾病多学科融合PBL课程在新乡医学院五年制本科临床专业中开设以来,可以提高学生素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重要平台.但是传统教学依然有自己的优势,PBL仍是传统教学有益的补充.
作者:赵林静;靳艳;郭志坤;闫云辉;冯志伟;付升旗;高福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微生物学检验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后,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成功尝试,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作者:曹二龙;刘选梅;刘众齐;黄泽智;陈建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在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背景下,对目前儿科护理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儿科护理学科特殊性,从多方面思考如何提高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儿科护理人才.
作者:闵芬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BL联合MDT教学模式在临床微生物检验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名实行CBL联合MDT教学模式的学生为研究组,既往实行传统教学模式的20名学生为对照组,通过理论考核、病原诊断分析、操作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等形式,评价CBL联合MDT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学生出组考核总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和病原诊断分析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BL联合MDT教学模式可加强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未来的工作.CBL联合MDT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微生物学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可推广应用.
作者:曹敬荣;闵嵘;王岩;段园园;陈典典;王培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调查河南地区3所学校护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成就动机情况,探讨如何改进本科护生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护理人才,为高校护理教育工作者和管理人员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回收合格的问卷应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本科护生追求成功的动机与避免失败的动机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级、不同择业意向的护生,其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习成绩护生避免失败的动机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护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要显著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水平.本研究对于提高本科护生的成就动机具有参考价值,可以弥补国内成就动机在教育领域研究中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拓展护理教育领域的研究.
作者:张亚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微栓子阳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在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共166例,经尿激酶100万单位静脉溶栓,溶栓24小时后查头颅MRI,明确病灶数目及部位,溶栓前、溶栓时及溶栓后应用经颅多普勒经颞窗进行微栓子监测,监测时间1小时,溶栓7天再次监测1小时.溶栓前、溶栓后即刻、溶栓后24小时、溶栓后7天、溶栓后3个月进行NIHSS评分,比较微栓子阳性组与微栓子阴性组预后差别.结果 166例入组患者中,31例监测到微栓子(18.7%),两组之间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数据无差别.溶栓后微栓子阳性组预后好,溶栓后7天微栓子阳性组预后差.微栓子阳性组多部位梗死患者明显多于微栓子阴性组(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微栓子阳性组多部位梗死患者更多,提示血栓溶解,预后较好.
作者:赵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情智干预对改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间收住我院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组实验法,将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期间入院的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支持,将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间入院的34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情智干预.6个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所得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其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情智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刘桂珍;王婉;蔡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我国慢性病中死亡率高的疾病,因为其发生机制复杂,对其抑制的药物也一直处于研究状态.随着国内外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诸多肿瘤抑制剂,但是作为广谱的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的效果虽已被初步证实,但是具体的机制仍在研究之中,从目前新的研究进展出发,重点阐述5-氮杂-2'-脱氧胞苷对肿瘤的关键抑制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
作者:陈涵;万守谦;张红霞;崔治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青年教师是医学院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教学能力影响着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他们对教学投入精力不够,课堂授课重点把握不好,教学安排不太合理、衔接较差,教学方法使用单一,缺乏与行业生产实际的联系等,同时缺乏教育教学相关系统培训.针对以上情况,从主观能动性、培养制度、实践锻炼和教学反馈方面提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策,为我校及我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李丹丹;刘璐;赵会仁;贾美多;张振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