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在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周慧燕

关键词:品管圈, 产房,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产房进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进行产房护理质量管理)各90例.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会阴伤口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比中,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在产房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适于临床推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反思日记在护理高职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在护理教育中应用反思日记的方法,并验证反思日记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高职护生教育中应用反思日记法,通过问卷调查验证其效果.结果 课程结束后,两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S1、S2、S6、S8维度得分和总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护生在课程开始前与课程结束后人文关怀能力S1、S3、S4、S6、S7、S8维度得分和总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反思日记可以更好地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申洪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我国临床药师培训模式现状的探讨

    临床药师培训采取岗位培训模式,经过十来年的不断改革和进步,目前已为国家卫生医疗系统培养上万名有资格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人才及上千名临床药师带教人才.培养临床药师的过程,既是提高培训基地教学能力的过程,又是加强培训基地自身建设的过程.

    作者:黄珊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职卫校化学教学的困难与对策

    目前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化学教学中存在着种种困难,阻碍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卫生职业人才的培养.就中职卫校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具体对策.

    作者:苏镇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3D数字人系统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卫生职业学校解剖学教学存在着尸源缺乏、标本模型不完整和维护困难等问题,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随着3D数字人系统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课堂和实践教学效果等方面优势明显.

    作者:周建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冥想训练对孕妇分娩恐惧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冥想训练对减轻孕妇分娩恐惧及改善焦虑情绪的效果,为临床护士减轻孕妇的紧张、焦虑心理采取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等组实验法,选取2017年1月1日—10月30日期间到我院产检的孕妇88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前宣教,提供医疗信息,合理使用心理护理,解答孕妇及其家属的疑问等;观察组在常规产前宣教的基础上给予冥想训练.干预2周后对两组孕妇采用分娩恐惧量表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恐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SA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冥想训练可以减轻孕妇分娩恐惧及改善焦虑情绪,减轻孕妇心理压力,有望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陈翠辉;李世玉;白淑秋;叶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关于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方法与途径的探讨

    课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课堂是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一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终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与检验.当前,在高职教学改革中有不少新的理念与方法,但这些教学改革理念与方法并未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建设国家优质校的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通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来实现.

    作者:易忠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洁白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洁白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微生物计数采用1 ml(1:10)、0.2 ml(1:10)、1 ml(1:100)注皿方法计算回收率;控制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生长实验.结果 采用1:100供试液1 ml注皿,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回收率均在50%~200%之间;控制菌按常规法可检出相应阳性菌.结论 采用1 ml(1:100)注皿方法,可以进行洁白丸微生物计数检查,可以采用常规法检查控制菌.

    作者:杜海娟;滕宝霞;牟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医药高职院校人文护理教育体系科学构建的探讨 ——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中医药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高超精湛的医疗护理技能,还应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可以从构建人文课程体系、丰富校园文化及中医护理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强化专业教师人文修养等方面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人文护理教育体系.

    作者:宋双;窦守强;朱琳;栾雅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警院现场急救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情景模拟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警院现场急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级4个班191名警察类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情景教学组,另选一个班作为空白对照组.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情景教学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空白对照组不授课.授课结束后,以理论、操作考试及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传统教学组操作考试成绩明显低于情景教学组(P<0.05),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情景教学组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传统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和情景教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情景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在警院现场急救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以及综合能力,深受学生欢迎,但传统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上仍有一定优势.

    作者:宋健文;廖柏林;罗光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加强与临床学科联系的探讨

    病理学课程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教学中需要依赖基础、联系临床.病理学在学习中发挥着桥梁作用,因此,在病理学的讲授过程中无法割裂与临床学科的密切联系.教师应利用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的渴求,并结合高职医学教育的特点,抓住基础与临床学科之间的衔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徐春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蓝墨云班课结合翻转课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信息化教育的需求.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出现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翻转课堂被广泛应用,而蓝墨云班课也应运而生.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传教学资料,同时还能利用手机时刻保持与学生互动,对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网络上的支持,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辅助平台.

    作者:叶少芝;陈梓珊;杨芷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近十九年我国医学创新教育研究的开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基于近十九年国内医学创新教育领域发表文献,描述并分析我国医学创新教育现状,找出医学创新教育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我国培养医疗卫生创新人才提供借鉴.

    作者:裴泓波;常璞;李艳芬;李嘉佳;尉芝苗;赵娜娟;程永聪;白亚娜;郑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职院校浅层次校企合作的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职校企合作伙伴选择是校企合作稳定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以浅层次校企合作类型为基础,针对松散型校企合作和伙伴型校企合作,分析浅层次校企合作的合作形式、表现方面和利益诉求等,从高职院校和企业两个视角,分别构建松散型校企合作和伙伴型校企合作的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刘徽;刘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产房进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进行产房护理质量管理)各90例.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会阴伤口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比中,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在产房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周慧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5-氮杂-2'-脱氧胞苷抑制肿瘤的机制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我国慢性病中死亡率高的疾病,因为其发生机制复杂,对其抑制的药物也一直处于研究状态.随着国内外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诸多肿瘤抑制剂,但是作为广谱的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的效果虽已被初步证实,但是具体的机制仍在研究之中,从目前新的研究进展出发,重点阐述5-氮杂-2'-脱氧胞苷对肿瘤的关键抑制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

    作者:陈涵;万守谦;张红霞;崔治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微栓子阳性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微栓子阳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在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共166例,经尿激酶100万单位静脉溶栓,溶栓24小时后查头颅MRI,明确病灶数目及部位,溶栓前、溶栓时及溶栓后应用经颅多普勒经颞窗进行微栓子监测,监测时间1小时,溶栓7天再次监测1小时.溶栓前、溶栓后即刻、溶栓后24小时、溶栓后7天、溶栓后3个月进行NIHSS评分,比较微栓子阳性组与微栓子阴性组预后差别.结果 166例入组患者中,31例监测到微栓子(18.7%),两组之间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数据无差别.溶栓后微栓子阳性组预后好,溶栓后7天微栓子阳性组预后差.微栓子阳性组多部位梗死患者明显多于微栓子阴性组(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微栓子阳性组多部位梗死患者更多,提示血栓溶解,预后较好.

    作者:赵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职教师主观职业幸福感对从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主观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外在表征,它对教师从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它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及时宣泄不良情绪,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弃恶向善,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王振涛;郭东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四化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由于知识点繁多且相对独立,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感觉化学结构式难记,理论知识较枯燥,从而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我校教师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将思维导图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对比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逐渐形成了四化教学法:即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和化理论为应用,帮助学生厘清学习思路、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者:蒋梅香;李达;毛群芳;狄庆峰;杨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一套适用于评价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拟订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修订、完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88、0.838.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W=0.492、W=0.471、W=0.384,各指标均值>3.50分,标准差<1.00,变异系数<0.25.终确定的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46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相对集中,构建的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

    作者:张钰鸿;李晓玲;李鹏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疾病多学科融合PBL课程在五年制临床专业的实施和分析

    传统的医学教学存在着学生学习被动等问题,自基于疾病多学科融合PBL课程在新乡医学院五年制本科临床专业中开设以来,可以提高学生素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重要平台.但是传统教学依然有自己的优势,PBL仍是传统教学有益的补充.

    作者:赵林静;靳艳;郭志坤;闫云辉;冯志伟;付升旗;高福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