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功能及支气管舒张试验诊断慢性咳嗽的探讨

杨福荣;赵小梅;许承玺

关键词:慢性咳嗽, 肺功能检查, 支气管舒张试验
摘要: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查对慢性咳嗽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经抗生素及中药等治疗无效的慢性咳嗽住院患者150例,分析其病历资料.结果 150例患者经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终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92例(占61.30%),上气道综合征38例(占25.33%),胃食管返流性疾病11例(占7.33%),其他9例(占6.00%).结论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对于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肺功能检查能对其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眼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人文素质培养

    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高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临床医学中重要而又特殊的一个分支,眼科学承担着患者对良好视力和视功能的期盼,而这对眼科临床工作者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提高眼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知识及素养的同时,重视其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知识、能力及人文素养三位一体的优秀复合型眼科人才至关重要.

    作者:王爱媛;任佳绪;秦丰;耿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现状,对相关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为更好地开展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均在术前2~3天开始呼吸功能锻炼,但仅有14%的患者术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术后未坚持锻炼的主要原因是:疼痛(70%)、疲乏(51%)、担心伤口裂开(48%).术后未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与术后疼痛(r=0.444,P<0.05)、文化程度相关(r=-0.381,P<0.01).仅有37%的患者能够正确回答出院后呼吸功能锻炼的时间要求.结论 患者术前呼吸功能锻炼情况整体较好,但术后呼吸功能锻炼情况不容乐观,对出院后呼吸功能锻炼知识记忆模糊,提示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早期、系统且多形式的指导和宣教,还要重视出院后指导,开展延续性护理.

    作者:宋岩;翟梦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选修课教学质量反馈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反馈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收集2016年3—12月中国医科大学选修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课程本科生的102份反馈问卷,从学生视角和需求分析该课程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授课形式的特点以及优势和不足.结果 学生对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选修课教学质量普遍评价较高,案例解析是主要和有效并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但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内容晦涩难懂,涉及的知识多且复杂,开设课时较少的选修课不利于学生全面学习血液病相关知识.结论 应对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选修课教学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芳;王孝会;张继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说课设计

    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资源、课程评价、课程特色、课程反思7方面,对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进行说课设计,以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效果和教师教学水平.

    作者:殷金明;陈红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BL联合虚拟情境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问题为导向教学(PBL)联合虚拟情境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石岩人民医院儿科实习护生38人为对照组,在临床教学中应用传统带教模式,另选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儿科实习护生38人为观察组,在临床教学中采用PBL联合虚拟情境带教模式.观察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情况、对教学的评价及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出科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对教学的评价、对带教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带教中应用PBL联合虚拟情境模式,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和护生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春秒;许艳萍;李金利;彭怀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浅谈如何对医学生进行反腐倡廉教育

    为促进医疗卫生行业健康发展,培养合格医药人才,对医药卫生类院校医学生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势在必行.探索适合医药卫生类院校的反腐倡廉教育途径,如重视课堂学习、重视各类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作者:胡思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考核模式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调查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考核模式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95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考核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模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技能操作考核与理论考核.结果 实验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对考核模式的满意度、教师对其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考核模式,能引导学生追求创新,勇于实践,增强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朝霞;王花;张萍;刘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建设开放性实训基地符合职业学校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本文结合我校实践经验,分析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阐释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作者:俞茹云;徐秀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BL与LBL教学模式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PBL教学模式与LBL教学模式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2017级护理专业100名学生根据班级进行分组,分为LBL组、PBL组,LBL组采用LBL教学模式,PBL组采用PBL教学模式,两组解剖学教材、总课时、教师均一致.比较两组学生解剖学期末考试成绩、自我评定结果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在解剖学期末考试成绩方面,PBL组学生理论、实验操作考试成绩高于LBL组(P<0.05),且PBL组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低于LBL组(P<0.05).在自我评定结果方面,PBL组学生对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团队意识等方面的认可度高于LBL组(P<0.05).在教学满意度方面,PBL组学生对解剖学教学的满意度达100%,LBL组学生对解剖学教学的满意度为9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对解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度、综合素质、教学满意度与教学效果.

    作者:陈文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预防医学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学习资源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随着时代发展,网络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网络学习也已成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重要学习途径.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学习资源认知及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该学科网络学习资源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优化该学习资源和确定教学方向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王璇;周丽慧;吴蕴棠;赛娜;张绪梅;刘欢;黄国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以微课为基础构建高效病理学课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病理学教学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中.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将微课引入病理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微课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为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刘东波;门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在解剖学教学中渗透多学科知识的探讨

    在解剖学教学中渗透多学科知识,能使内容枯燥、名词繁多、理论性强的解剖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蒲明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健康照护特色专业群建设与实践

    加强专业群建设是职业院校优化专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职业型医护人才,我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专业方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在教学条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创新及服务辐射能力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校院合作为平台,采用工学结合、医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组建健康照护特色专业群,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健康照护人才.

    作者:刘美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浅谈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分析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与技能,促进实验室正常运行.

    作者:谭机永;李萌;胡顺莲;胡秋华;林金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新入职护士症状护理课程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应用效果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新入职护士(简称新护士)对症状护理课程采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感受,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名新护士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情景模拟教学能够调动新护士学习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临床综合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核心胜任力培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增加新护士学习压力,对临床带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能够改善新护士症状护理课程学习效果,提高新护士临床综合能力,但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孙静;郭京;耿晓莉;张明名;王欣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工作坊教学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和达标率,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调查.结果 观察组考核得分及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更高.结论 工作坊教学模式用于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能使实习护生有效掌握PICC导管维护方法,提高带教效果.

    作者:黎容清;江岱琪;吕玉洁;蓝幸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目标性护理对减少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的作用

    目的 探讨目标性护理对减少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目标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知识掌握水平、静脉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PICC(中心静脉置管)健康知识评分显著提高,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静脉炎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目标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舒婷;张银萍;魏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校班主任和班委协作对本科人才培养的作用

    本科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新时代的参与者与建设者.但本科生从基础教育阶段过渡到综合教育阶段,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从本科生常见的几个问题着手,从班级管理、思想建设、学习就业指导等方面,阐明高校班主任如何与班委协作,更好地培养本科人才.

    作者:曹晓璐;江文杰;陈亚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 探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分别设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结果 试验组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而操作成绩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较高.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实现移动式学习,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但其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黄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新医改环境下对我国公立医院综合行政管理理念优化的思考——美国坦帕总医院访学启示

    通过访问学习发现,美国坦帕总医院在医院文化培养、医院管理制度化、医疗质量监控信息化、医院运行市场化、医疗服务人性化、医疗纠纷处理规范化方面已形成良好体系,其成熟的综合行政管理理念极大地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值得新医改环境下我国公立医院管理者借鉴与思考.

    作者:沈燕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