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解剖学教学中渗透多学科知识的探讨

蒲明兰

关键词:多学科知识, 解剖学, 学习动机
摘要:在解剖学教学中渗透多学科知识,能使内容枯燥、名词繁多、理论性强的解剖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将动物器官运用于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实验课上的观察和动手操作尤为重要.近年来,因尸源有限导致学生失去很多操作机会.将猪肾脏、心脏运用于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不但丰富了教学手段,而且激发了学生操作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江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说课设计

    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资源、课程评价、课程特色、课程反思7方面,对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进行说课设计,以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效果和教师教学水平.

    作者:殷金明;陈红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涉外护理人才市场需求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对涉外护理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培养涉外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现阶段涉外护理人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英语能力及临床对涉外护理人才需求情况等.结果 国外对涉外护理人才学历、英语能力及职业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结论 借鉴国际护理教育的先进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培养涉外护理人才,并为其开辟广阔的国际就业市场.

    作者:路雪燕;狄婷婷;秦博文;王末英;吕瑞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微信群的小组竞赛教学模式在实习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理念和手段更新.本文从微信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情况入手,结合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特点,在岗前培训中引入基于微信群的小组竞赛教学模式.实践表明,基于微信群的小组竞赛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护理实践技能,满足实习医院对护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作者:朱丽丽;朱博;张瑞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选修课教学质量反馈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反馈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收集2016年3—12月中国医科大学选修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课程本科生的102份反馈问卷,从学生视角和需求分析该课程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授课形式的特点以及优势和不足.结果 学生对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选修课教学质量普遍评价较高,案例解析是主要和有效并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但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内容晦涩难懂,涉及的知识多且复杂,开设课时较少的选修课不利于学生全面学习血液病相关知识.结论 应对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选修课教学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芳;王孝会;张继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以工匠精神讲授医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理念和职业态度,把工匠精神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能有效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作风.

    作者:李绪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以微课为基础构建高效病理学课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病理学教学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中.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将微课引入病理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微课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为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刘东波;门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高职学生学习投入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例

    目的 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学生为样本,探讨以品管圈活动对高职院校学业不良学生进行干预的模式与效果.方法 选择高职护理专业110名学生作为干预对象,对其学习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学习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品管圈活动对学业不良学生进行干预,使其端正态度、明确目标、增强信心、提高成绩,然后总结品管圈活动开展情况,分析活动取得的成效.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试验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显著增强,迟到率、早退率、旷课率显著降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计划、时间投入、学习方法、网络学习、学习成绩方面有一定的改善,获得了良好的有形成果;同时,积极性、主动性、愉悦感、自控能力、学习习惯、效能感、责任感、合作能力、凝聚力亦有所改善,获得了良好的无形成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引入高职学生学习管理,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增加学习投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

    作者:寇桂香;罗丽芳;张妤;李娜;张艾丽;贾娟娟;王慧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班主任在学校流行性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班主任在学校流行性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干预作用,以维护小学生身心健康,降低患病几率,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某小学一年级两个班共10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学期末,采用相同考核方法对两组进行考核,并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81.13%的学生认为通过班主任的干预,能增强疾病防范意识,77.36%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71.70%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了解流行性疾病防范知识.试验组学生期末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学校流行性疾病预防控制中,通过班主任的干预,能提高学生疾病防范意识和考试成绩.

    作者:周子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善用自学阅读提高教学效果——中职药剂专业解剖生理学教学探讨

    阅读能带给学生思考,选取适当的教材内容让学生自学阅读,并给予不同的学法指导,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升学习效果.本文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探讨传授知识与提高自学阅读能力并重的教学方法.

    作者:丘灵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血压调节实验方法改进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血压调节实验是医学院校药理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实验项目.该实验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有:麻醉效果不理想、神经血管分离困难、颈动脉插管失败、给药时间把握不准等.笔者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成功率和教学效果.

    作者:陈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工作坊教学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和达标率,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调查.结果 观察组考核得分及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更高.结论 工作坊教学模式用于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能使实习护生有效掌握PICC导管维护方法,提高带教效果.

    作者:黎容清;江岱琪;吕玉洁;蓝幸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信平台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临床带教水平提供新方法.方法 选取2016、2017年我科实习护生各40名,将2016年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7年实习护生作为试验组.将两组护生一般资料、出科时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实习总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实习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将微信平台应用于护理临床实践,可以为实习护生及时提供专业知识,激发实习生学习热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赵淑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五年一贯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在目前巨大的人才需求下显得越来越重要.为培养不同层次的康复专业人才,我校自2015年起开设五年一贯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同时不断反思、完善.

    作者:梁丹丹;方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物理因子疗法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物理因子疗法是职业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因此,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是培养康复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进行论述,介绍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物理因子疗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思路及体会.

    作者:姚登车;罗文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预防医学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学习资源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随着时代发展,网络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网络学习也已成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重要学习途径.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学习资源认知及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该学科网络学习资源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优化该学习资源和确定教学方向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王璇;周丽慧;吴蕴棠;赛娜;张绪梅;刘欢;黄国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浅谈如何对医学生进行反腐倡廉教育

    为促进医疗卫生行业健康发展,培养合格医药人才,对医药卫生类院校医学生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势在必行.探索适合医药卫生类院校的反腐倡廉教育途径,如重视课堂学习、重视各类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作者:胡思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翻转课堂联合微课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联合微课教学模式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麻醉科70名麻醉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n=35)和联合组(n=35),传统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联合组实施翻转课堂联合微课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联合组学生基础理论、病例分析成绩较传统组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较传统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 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联合微课教学模式效果显著.

    作者:吴霞;俞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当前医疗环境下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必要性及方法探索

    近年来医疗环境恶化,医患纠纷频发,医患沟通能力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重要.可以通过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理念熏陶、个人形象塑造、沟通技巧培训、加强心理建设等,做好临床实践岗前培训,以避免医疗矛盾,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葛艳丽;王志荣;杨长青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课在中职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微课,建立校本微课资源库,与传统课堂相结合,提高中职护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方法 以2016级护理、助产专业5个班级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在复习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护理知识时,实验组利用微课,对照组利用课本,然后进行相关知识点考核及微课应用效果调查.结果 实验组153人,60分及以上82人,60分以下71人,平均59.08分;对照组154人,60分及以上76人,60分以下78人,平均58.74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我校微课教学方法效果不好,急需改革.

    作者:陈杏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