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班主任在学校流行性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干预作用

周子璐

关键词:班主任, 流行性疾病, 预防控制
摘要:目的 探讨班主任在学校流行性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干预作用,以维护小学生身心健康,降低患病几率,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某小学一年级两个班共10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学期末,采用相同考核方法对两组进行考核,并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81.13%的学生认为通过班主任的干预,能增强疾病防范意识,77.36%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71.70%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了解流行性疾病防范知识.试验组学生期末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学校流行性疾病预防控制中,通过班主任的干预,能提高学生疾病防范意识和考试成绩.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微课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课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河源市卫生学校2015级护理10、11班共126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以传统教学为主、微课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大多数学生对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微课满意,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微课引入中职内科护理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邹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新医改环境下对我国公立医院综合行政管理理念优化的思考——美国坦帕总医院访学启示

    通过访问学习发现,美国坦帕总医院在医院文化培养、医院管理制度化、医疗质量监控信息化、医院运行市场化、医疗服务人性化、医疗纠纷处理规范化方面已形成良好体系,其成熟的综合行政管理理念极大地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值得新医改环境下我国公立医院管理者借鉴与思考.

    作者:沈燕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加强高职护生管理塑造良好职业形象

    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不仅有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还有利于改善当前较为紧张的护患关系.加强高职护生规范化管理,强化班风建设、学风建设和素质教育,对塑造护生良好职业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海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逆向思维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逆向思维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教师对46名护生进行逆向思维概念讲解,要求护生在实践过程中反思难点与错误,分析并解决问题,同时对至少一件用物或流程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42名护生提交了改进方案,19名护生打算进一步完善改进方案并申报专利,大部分护生认为逆向思维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其专业认知及创新能力.结论 逆向思维充分体现了以护生为主体教学理念,能有效提高护理实践教学效果.

    作者:袁群;屈群芳;胡依娜;朱建华;冯敏;霍依;万伟平;易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修学习经验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能在短期内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大学,与其人才战略、多元文化、人文关怀、教授治校、以学习者为中心等措施密不可分.南洋理工大学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任用、绩效考核、科技创新等方面都颇具特色,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和借鉴.我国高校要结合学科发展特点做好顶层设计和引智工作,转变教学理念、制订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王庆华;倪天辉;刘成霞;张玉龙;崔祥龙;王巧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将动物器官运用于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实验课上的观察和动手操作尤为重要.近年来,因尸源有限导致学生失去很多操作机会.将猪肾脏、心脏运用于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不但丰富了教学手段,而且激发了学生操作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江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教学反思意义及方法

    通过多年的教学反思,认识到教学反思的意义一是促进教师成长,二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是促进教师思维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反思方法包括从广泛阅读中反思、从学生的反应中反思、从教育教学案例中反思、从与同事的交流中反思等.

    作者:李彦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液体敷料、造口粉联合造口袋在ICU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利用液体敷料、造口粉联合造口袋对ICU大便失禁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ICU大便失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利用液体敷料进行干预,治疗组采用液体敷料、造口粉联合造口袋方式进行干预.结果 治疗组ICU治疗时间、单次干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失禁性皮炎仅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P<0.05).结论 对ICU大便失禁患者采用液体敷料、造口粉联合造口袋方式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失禁性皮炎等并发症,保证安全的同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郑盈;朱菱;闵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科技人员疲劳状况及其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科技人员疲劳状况及其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疲劳评定量表等对78名科技人员进行测评.结果 科技人员疲劳状况不容乐观,存在不同程度疲劳的人占总人数的23.08%,疲劳对特异性环境敏感者占总人数的76.92%,且年龄越大,疲劳状况越严重.相关分析显示,疲劳程度、疲劳总分与专注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专注度与放松度、心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路径分析显示,专注度与疲劳程度有直接关系,放松度和心率通过专注度与疲劳程度有间接关系.结论 科技人员疲劳问题应引起重视,特别是年长科技人员.专注度、放松度和心率可以作为疲劳的预警指标.

    作者:张俐;刘晓雨;徐晓晓;靳灿灿;陶忠芬;蒋军;王晓霞;胡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建设开放性实训基地符合职业学校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本文结合我校实践经验,分析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阐释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作者:俞茹云;徐秀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现状,对相关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为更好地开展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均在术前2~3天开始呼吸功能锻炼,但仅有14%的患者术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术后未坚持锻炼的主要原因是:疼痛(70%)、疲乏(51%)、担心伤口裂开(48%).术后未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与术后疼痛(r=0.444,P<0.05)、文化程度相关(r=-0.381,P<0.01).仅有37%的患者能够正确回答出院后呼吸功能锻炼的时间要求.结论 患者术前呼吸功能锻炼情况整体较好,但术后呼吸功能锻炼情况不容乐观,对出院后呼吸功能锻炼知识记忆模糊,提示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早期、系统且多形式的指导和宣教,还要重视出院后指导,开展延续性护理.

    作者:宋岩;翟梦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职院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协同育人的研究

    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高职院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应加强协同育人工作,做到立德树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作者:尹学磊;任艳艳;董玉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针对全科团队需求的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5W1H方法应用初探

    目的 提高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质量,使教学目标贴近全科团队需要.方法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及全科团队需求,在2015、2016级贯通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探索应用5W1H方法,结合标准药物治疗护理程序,实施实用性药物护理模式.结果 5W1H方法可以更好地推进教学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护理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结论 5W1H方法贴近全科团队护理岗位需要,是提升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相关岗位所必备的能力,良好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胜任岗位工作必备的条件,是个人今后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并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阐述职业能力发展路径.

    作者:王莹;王华;李锋涛;冒玉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BL联合虚拟情境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问题为导向教学(PBL)联合虚拟情境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石岩人民医院儿科实习护生38人为对照组,在临床教学中应用传统带教模式,另选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儿科实习护生38人为观察组,在临床教学中采用PBL联合虚拟情境带教模式.观察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情况、对教学的评价及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出科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对教学的评价、对带教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带教中应用PBL联合虚拟情境模式,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和护生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春秒;许艳萍;李金利;彭怀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脏介入手术中对实施有创血压监测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讨对心脏介入手术中实施有创血压监测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1:1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心脏介入手术中实施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将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脏介入手术有创血压监测患者,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消除负性心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小明;陈博;段海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健康照护特色专业群建设与实践

    加强专业群建设是职业院校优化专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职业型医护人才,我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专业方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在教学条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创新及服务辐射能力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校院合作为平台,采用工学结合、医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组建健康照护特色专业群,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健康照护人才.

    作者:刘美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4级卓越医师班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内容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以考试得分、问卷调查方式评定教学效果.结果 以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授课部分的成绩高于以传统教学法授课部分的成绩,学生对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满意度更高.结论 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传染病学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马臻;娜丽;赵海珍;其其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高职学生学习投入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例

    目的 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学生为样本,探讨以品管圈活动对高职院校学业不良学生进行干预的模式与效果.方法 选择高职护理专业110名学生作为干预对象,对其学习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学习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品管圈活动对学业不良学生进行干预,使其端正态度、明确目标、增强信心、提高成绩,然后总结品管圈活动开展情况,分析活动取得的成效.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试验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显著增强,迟到率、早退率、旷课率显著降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计划、时间投入、学习方法、网络学习、学习成绩方面有一定的改善,获得了良好的有形成果;同时,积极性、主动性、愉悦感、自控能力、学习习惯、效能感、责任感、合作能力、凝聚力亦有所改善,获得了良好的无形成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引入高职学生学习管理,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增加学习投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

    作者:寇桂香;罗丽芳;张妤;李娜;张艾丽;贾娟娟;王慧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班主任在学校流行性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班主任在学校流行性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干预作用,以维护小学生身心健康,降低患病几率,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某小学一年级两个班共10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学期末,采用相同考核方法对两组进行考核,并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81.13%的学生认为通过班主任的干预,能增强疾病防范意识,77.36%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71.70%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了解流行性疾病防范知识.试验组学生期末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学校流行性疾病预防控制中,通过班主任的干预,能提高学生疾病防范意识和考试成绩.

    作者:周子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