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学磊;任艳艳;董玉泉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42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名,对照组采用专科分组排班模式,研究组采用专科分组排班联合层级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手术室运作效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手术室运作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科分组排班联合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刘玉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在解剖学教学中渗透多学科知识,能使内容枯燥、名词繁多、理论性强的解剖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蒲明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资源、课程评价、课程特色、课程反思7方面,对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进行说课设计,以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效果和教师教学水平.
作者:殷金明;陈红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加强专业群建设是职业院校优化专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职业型医护人才,我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专业方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在教学条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创新及服务辐射能力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校院合作为平台,采用工学结合、医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组建健康照护特色专业群,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健康照护人才.
作者:刘美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通过坚持教学的核心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课程改革、构建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提高麻醉学本科教育质量.
作者:王丹;张咏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平安校园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意外伤害原因和后果,提出意外伤害防护措施,以减少意外伤害事故,将意外伤害降到低.
作者:方海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表达、沟通及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推进临床教学改革.
作者:高军;石春蕊;任万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问题为导向教学(PBL)联合虚拟情境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石岩人民医院儿科实习护生38人为对照组,在临床教学中应用传统带教模式,另选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儿科实习护生38人为观察组,在临床教学中采用PBL联合虚拟情境带教模式.观察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情况、对教学的评价及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出科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对教学的评价、对带教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带教中应用PBL联合虚拟情境模式,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和护生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春秒;许艳萍;李金利;彭怀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卫生高职院校医学职业精神培育需要通过多途径、多举措进行,将医学职业精神培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观.本文从医学职业精神培育背景、存在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医学职业精神培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重点介绍引入医疗卫生行业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医学人文课程改革和搭建技能大赛平台等举措.
作者:夏燕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系统分析我国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今后中高职衔接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我国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相关文献,并对纳入的文献从发表年度、期刊分布、作者和作者单位、下载频次、被引频次及基金支持情况等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共91篇,发表在56种期刊上,分布较为分散,发文数量自2011年后呈上升趋势;文献作者单位以高职和中职院校为主,分布在24个省市;文献合作率为52.7%,合作度为2.08;论文总共被引用207次,高被引用46次;46篇研究受科研基金资助.结论 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相关研究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理论性探讨较多,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陈玉芳;王艾青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对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等进行调研,从宏观上把握福州市医药企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以及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等,为药剂专业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佘雪花;陈胜;陈云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高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临床医学中重要而又特殊的一个分支,眼科学承担着患者对良好视力和视功能的期盼,而这对眼科临床工作者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提高眼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知识及素养的同时,重视其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知识、能力及人文素养三位一体的优秀复合型眼科人才至关重要.
作者:王爱媛;任佳绪;秦丰;耿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建设开放性实训基地符合职业学校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本文结合我校实践经验,分析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阐释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作者:俞茹云;徐秀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考核模式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95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考核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模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技能操作考核与理论考核.结果 实验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对考核模式的满意度、教师对其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考核模式,能引导学生追求创新,勇于实践,增强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朝霞;王花;张萍;刘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叶酸受体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而在多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鼻咽癌、肺癌等中高表达.利用叶酸受体亲和力强的特点,可以将抗癌药物、放射性药物通过叶酸或者叶酸类似物,转运到肿瘤细胞内部从而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目前,多种核素被用作标记叶酸受体肿瘤显像剂,本文对叶酸受体介导的分子显像剂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庞燕;王海军;冯维贵;王玉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微课,建立校本微课资源库,与传统课堂相结合,提高中职护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方法 以2016级护理、助产专业5个班级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在复习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护理知识时,实验组利用微课,对照组利用课本,然后进行相关知识点考核及微课应用效果调查.结果 实验组153人,60分及以上82人,60分以下71人,平均59.08分;对照组154人,60分及以上76人,60分以下78人,平均58.74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我校微课教学方法效果不好,急需改革.
作者:陈杏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中职护理技能实习前强化训练中进行严格时间限制的作用.方法 以中职护理专业100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50人在实习前强化训练中进行严格时间限制,对照组50人不进行时间限制.结果 实验组100.0%的学生认为在实习前强化训练中需要进行严格时间限制,95.3%的认为严格时间限制可以激发护理技能训练积极性.实验组学生在操作时间、操作评估、操作计划、操作实施、操作成绩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职护理技能实习前强化训练中进行严格时间限制,可以激发学生训练积极性,提高护理操作水平.
作者:王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分析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与技能,促进实验室正常运行.
作者:谭机永;李萌;胡顺莲;胡秋华;林金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课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河源市卫生学校2015级护理10、11班共126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以传统教学为主、微课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大多数学生对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微课满意,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微课引入中职内科护理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邹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新入职护士(简称新护士)对症状护理课程采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感受,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名新护士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情景模拟教学能够调动新护士学习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临床综合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核心胜任力培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增加新护士学习压力,对临床带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能够改善新护士症状护理课程学习效果,提高新护士临床综合能力,但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孙静;郭京;耿晓莉;张明名;王欣然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