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石春蕊;任万明
目的 探讨在高职护理人际沟通教学中应用CBL教学法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级护理(高职)两个班选修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班为试验组,另一班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前后,采用彭美慈等翻译并修订的评判性思维测量表(CTDI-CV),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人际沟通课程教学后,试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求知欲、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高职护理人际沟通教学中应用C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尤其是求知欲、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值得推广.
作者:韩雨欣;龙芋君;李熹雯;黄彬洋;胡杨;王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分析146名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 87.7%的患者痰培养标本不能及时留取,76.0%的患者首次抗生素能保证在4小时内输入,实施临床路径后的健康教育更有计划性、时间性和针对性.结论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痰培养标本的留取问题值得关注,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痰标本留取质量.
作者:于春妮;魏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分别设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结果 试验组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而操作成绩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较高.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实现移动式学习,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但其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黄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高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临床医学中重要而又特殊的一个分支,眼科学承担着患者对良好视力和视功能的期盼,而这对眼科临床工作者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提高眼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知识及素养的同时,重视其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知识、能力及人文素养三位一体的优秀复合型眼科人才至关重要.
作者:王爱媛;任佳绪;秦丰;耿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临床带教水平提供新方法.方法 选取2016、2017年我科实习护生各40名,将2016年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7年实习护生作为试验组.将两组护生一般资料、出科时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实习总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实习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将微信平台应用于护理临床实践,可以为实习护生及时提供专业知识,激发实习生学习热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赵淑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北京三甲医院门诊医生医患沟通技能现状.方法 以北京安贞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医生456人为调查对象,应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表(SEGUE)进行测评.结果 456名门诊医生SEGUE总得分为4~23分,平均(15.1±4.6)分;女医生信息收集维度得分高于男医生;专家门诊医生准备维度、信息收集维度得分及SEGUE总分高于普通门诊医生;内科系统医生信息收集维度得分高于外科系统医生;不同类别医生总分均低于美国通科医生.结论 目前北京三甲医院门诊医生临床沟通技能不容乐观,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应提高医院及医生对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提高人文医学执业能力.
作者:赵铁夫;许学敏;邹晓昭;周洪丹;陈伟;周经志;马莉;马涵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性格互补搭配教学对手术室护理一对一全程带教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习护生75人,分为对照组(37人)和实验组(38人),对照组采取随机分配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实验组采取师生性格互补搭配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综合考评成绩与实习感受.结果 实验组理论、操作成绩与团队意识、实习体验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教学采取性格互补搭配模式能够发挥一对一带教的优点,提高护生考试成绩,改善实习感受.
作者:朱晓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反馈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收集2016年3—12月中国医科大学选修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课程本科生的102份反馈问卷,从学生视角和需求分析该课程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授课形式的特点以及优势和不足.结果 学生对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选修课教学质量普遍评价较高,案例解析是主要和有效并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但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内容晦涩难懂,涉及的知识多且复杂,开设课时较少的选修课不利于学生全面学习血液病相关知识.结论 应对血液病实验室诊断方法选修课教学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芳;王孝会;张继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临床实习是妇产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由于妇产科实习内容常常涉及患者隐私,因此增加了教学难度.为提高妇产科实习教学质量,我们将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联合翻转课堂应用于妇产科实习教学,使教学更加直观、高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
作者:王一子;宋子旋;杨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理念和职业态度,把工匠精神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能有效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作风.
作者:李绪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血压调节实验是医学院校药理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实验项目.该实验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有:麻醉效果不理想、神经血管分离困难、颈动脉插管失败、给药时间把握不准等.笔者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成功率和教学效果.
作者:陈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班主任在学校流行性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干预作用,以维护小学生身心健康,降低患病几率,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某小学一年级两个班共10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学期末,采用相同考核方法对两组进行考核,并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81.13%的学生认为通过班主任的干预,能增强疾病防范意识,77.36%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71.70%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了解流行性疾病防范知识.试验组学生期末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学校流行性疾病预防控制中,通过班主任的干预,能提高学生疾病防范意识和考试成绩.
作者:周子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4级卓越医师班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内容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以考试得分、问卷调查方式评定教学效果.结果 以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授课部分的成绩高于以传统教学法授课部分的成绩,学生对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满意度更高.结论 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传染病学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马臻;娜丽;赵海珍;其其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已成为医学院校的重要教学目标.本文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从树立科研创新意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营造科研氛围、提供科研平台、加强教师培训等方面,提出加强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以期为其他医学院校提供借鉴.
作者:张振;张艳丽;郭雪松;吴汉东;王晶晶;李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中职护理技能实习前强化训练中进行严格时间限制的作用.方法 以中职护理专业100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50人在实习前强化训练中进行严格时间限制,对照组50人不进行时间限制.结果 实验组100.0%的学生认为在实习前强化训练中需要进行严格时间限制,95.3%的认为严格时间限制可以激发护理技能训练积极性.实验组学生在操作时间、操作评估、操作计划、操作实施、操作成绩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职护理技能实习前强化训练中进行严格时间限制,可以激发学生训练积极性,提高护理操作水平.
作者:王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物理因子疗法是职业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因此,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是培养康复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进行论述,介绍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物理因子疗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思路及体会.
作者:姚登车;罗文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为改变我校中药标本馆特色不强、服务单一现状,突出场馆可观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将标本馆划分为中医药文化史区、广东省道地药材展区、全国道地药材展区、互动体验区等9个区域,充分发挥教学、科普、科研、对外交流和宣传中医药文化等功能.
作者:翁志平;梁锦杰;刘光明;区伟雄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高职院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应加强协同育人工作,做到立德树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作者:尹学磊;任艳艳;董玉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相关岗位所必备的能力,良好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胜任岗位工作必备的条件,是个人今后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并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阐述职业能力发展路径.
作者:王莹;王华;李锋涛;冒玉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通过访问学习发现,美国坦帕总医院在医院文化培养、医院管理制度化、医疗质量监控信息化、医院运行市场化、医疗服务人性化、医疗纠纷处理规范化方面已形成良好体系,其成熟的综合行政管理理念极大地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值得新医改环境下我国公立医院管理者借鉴与思考.
作者:沈燕飞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