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燕;王海军;冯维贵;王玉斌
目的 探讨目标性护理对减少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目标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知识掌握水平、静脉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PICC(中心静脉置管)健康知识评分显著提高,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静脉炎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目标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舒婷;张银萍;魏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临床实习是妇产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由于妇产科实习内容常常涉及患者隐私,因此增加了教学难度.为提高妇产科实习教学质量,我们将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联合翻转课堂应用于妇产科实习教学,使教学更加直观、高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
作者:王一子;宋子旋;杨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4级卓越医师班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内容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以考试得分、问卷调查方式评定教学效果.结果 以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授课部分的成绩高于以传统教学法授课部分的成绩,学生对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满意度更高.结论 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传染病学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马臻;娜丽;赵海珍;其其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联合微课教学模式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麻醉科70名麻醉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n=35)和联合组(n=35),传统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联合组实施翻转课堂联合微课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联合组学生基础理论、病例分析成绩较传统组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较传统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 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联合微课教学模式效果显著.
作者:吴霞;俞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利用液体敷料、造口粉联合造口袋对ICU大便失禁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ICU大便失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利用液体敷料进行干预,治疗组采用液体敷料、造口粉联合造口袋方式进行干预.结果 治疗组ICU治疗时间、单次干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失禁性皮炎仅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P<0.05).结论 对ICU大便失禁患者采用液体敷料、造口粉联合造口袋方式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失禁性皮炎等并发症,保证安全的同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郑盈;朱菱;闵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新入职护士(简称新护士)对症状护理课程采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感受,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名新护士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情景模拟教学能够调动新护士学习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临床综合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核心胜任力培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增加新护士学习压力,对临床带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能够改善新护士症状护理课程学习效果,提高新护士临床综合能力,但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孙静;郭京;耿晓莉;张明名;王欣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实验课上的观察和动手操作尤为重要.近年来,因尸源有限导致学生失去很多操作机会.将猪肾脏、心脏运用于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不但丰富了教学手段,而且激发了学生操作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江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分析146名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 87.7%的患者痰培养标本不能及时留取,76.0%的患者首次抗生素能保证在4小时内输入,实施临床路径后的健康教育更有计划性、时间性和针对性.结论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痰培养标本的留取问题值得关注,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痰标本留取质量.
作者:于春妮;魏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分别设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结果 试验组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而操作成绩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较高.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实现移动式学习,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但其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黄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科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新时代的参与者与建设者.但本科生从基础教育阶段过渡到综合教育阶段,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从本科生常见的几个问题着手,从班级管理、思想建设、学习就业指导等方面,阐明高校班主任如何与班委协作,更好地培养本科人才.
作者:曹晓璐;江文杰;陈亚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通过坚持教学的核心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课程改革、构建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提高麻醉学本科教育质量.
作者:王丹;张咏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在解剖学教学中渗透多学科知识,能使内容枯燥、名词繁多、理论性强的解剖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蒲明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以病理学实验为核心的医学形态学融合式教学方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以病理学实验为核心的医学形态学融合式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进行实验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病理学实验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教学满意度、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病理学实验为核心的医学形态学融合式教学将相对分散的形态学科知识有机、系统地衔接起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对病理学教学团队的优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石娅莉;李红燕;陈开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查对慢性咳嗽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经抗生素及中药等治疗无效的慢性咳嗽住院患者150例,分析其病历资料.结果 150例患者经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终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92例(占61.30%),上气道综合征38例(占25.33%),胃食管返流性疾病11例(占7.33%),其他9例(占6.00%).结论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对于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肺功能检查能对其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杨福荣;赵小梅;许承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42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名,对照组采用专科分组排班模式,研究组采用专科分组排班联合层级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手术室运作效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手术室运作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科分组排班联合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刘玉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及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方法 整群抽取某大学3个年级51名护理硕士研究生,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和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调查表、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老化知识问卷(FAQ)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硕士研究生KAOP总分为(139.49±28.85),FAQ得分为(16.28±3.11),及格率66.7%,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27名(52.9%).单因素分析发现,有无临床工作经历、是否做过老年护理相关研究、是否为独生子女和有无照顾老年人的经历4个因素影响护理硕士研究生对老年人的态度(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护理硕士研究生对老年人态度的因素有:是否为独生子女、有无临床工作经历和有无照顾老年人的经历(P<0.05).结论 护理硕士研究生越了解老年人,对老年人及老年护理的态度越积极.除老年教育外,我校在临床实习阶段应安排护理硕士研究生进入老年病房轮转,鼓励其开展老年护理相关研究,培养老年护理高层次人才.
作者:万婕;杨晓玲;刘连;张琴;傅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分析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与技能,促进实验室正常运行.
作者:谭机永;李萌;胡顺莲;胡秋华;林金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考核模式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95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考核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模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技能操作考核与理论考核.结果 实验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对考核模式的满意度、教师对其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考核模式,能引导学生追求创新,勇于实践,增强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朝霞;王花;张萍;刘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问题为导向教学(PBL)联合虚拟情境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石岩人民医院儿科实习护生38人为对照组,在临床教学中应用传统带教模式,另选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儿科实习护生38人为观察组,在临床教学中采用PBL联合虚拟情境带教模式.观察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情况、对教学的评价及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出科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对教学的评价、对带教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带教中应用PBL联合虚拟情境模式,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和护生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春秒;许艳萍;李金利;彭怀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现状,对相关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为更好地开展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均在术前2~3天开始呼吸功能锻炼,但仅有14%的患者术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术后未坚持锻炼的主要原因是:疼痛(70%)、疲乏(51%)、担心伤口裂开(48%).术后未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与术后疼痛(r=0.444,P<0.05)、文化程度相关(r=-0.381,P<0.01).仅有37%的患者能够正确回答出院后呼吸功能锻炼的时间要求.结论 患者术前呼吸功能锻炼情况整体较好,但术后呼吸功能锻炼情况不容乐观,对出院后呼吸功能锻炼知识记忆模糊,提示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早期、系统且多形式的指导和宣教,还要重视出院后指导,开展延续性护理.
作者:宋岩;翟梦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