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D打印技术在血管超声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宋光;乔伟;任卫东

关键词:3D打印技术, 血管, 超声教学
摘要:目的 评价3D打印技术在血管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影像班本科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把这5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人.实验组采用3D打印血管模型的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正常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具配合多媒体教学.实验性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采用相同的测验来评价两组间教学效果的差异.所有学生均须完成学习满意度调查,以评价两组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测验成绩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满意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的学习满意度均与成绩提高的百分比呈正相关(P<0.01).结论 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血管超声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血管超声图像的识别能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满意度.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案例教学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拓宽中职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解剖学基础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方法 用案例联系原本抽象、乏味的解剖结构,使各器官、组织变得真实有趣,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结果 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具备主动探索问题的学习思维.结论 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解剖学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人才.

    作者:王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院校共同培养养老护理员的模式研究与探索

    目的 探讨院校共同培养养老护理员的模式.方法 选取学院、医院老年病房、养老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6人,组成教学专家团队,探讨养老护理员岗位工作任务,形成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模块,编写校本教材,运用于两届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中.结果 养老护理员培训质量明显提高,学员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优秀率达80.4%,100.0%获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结论 院校共同培养养老护理员的模式,可以提高职业院校对社会的服务水平,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培训质量及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能力.

    作者:蔡莉;刘佳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甘南藏族不同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及心钠素和RAAS中主要激素水平差异比较

    目的 通过比较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与盐不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的差异,为进一步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分别随机选择盐敏感性高血压和盐不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各250人,检测并比较不同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晨起空腹血浆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尿钠水平及盐敏感性、盐不敏感性盐负荷试验和减容后不同时间血压变化的差异.结果 高血压盐不敏感者尿钠高于盐敏感者(P<0.05);盐敏感者盐负荷试验2小时后,平均动脉压高于盐不敏感者(P<0.05);减容后2小时,盐敏感者平均动脉压低于盐不敏感者(P<0.01).盐敏感者尿钠、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和心钠素水平均低于盐不敏感者(P<0.05).结论 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存在RAAS系统中主要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心钠素异常可能是发生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原因.

    作者:郭从芳;郑贵森;靳利梅;金华;赵翊;李金娟;陈丽;雒军;夏琦;胡继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目的 了解并研究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情况,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微课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基本情况,研究当前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微课的接受情况,对所调查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当前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存在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内容无法充分讲解等问题.微课的开发使用,可以较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论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微课教学可行性高,教师可积极利用微课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

    作者:王璐;张伟强;余伟文;潘健鸿;洪纬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利用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目的 调查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方法 前后临床医学、护理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方法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对部分医学生进行调查,包括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结果 3个专业的学生在进行PBL教学前后总体表现为正性批判性思维倾向(280~349分);在进行PBL教学后,学生的寻找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和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维度得分和CTDI-CV总分均显著高于PBL教学前(P<0.05).结论 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方法,能够弥补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敢于质疑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为以后的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思维和能力基础.

    作者:王喜艳;潘晓燕;钟秀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药物制剂实训中心构建新型药剂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从目前实践教学内容上来说,主要定位于验证性手工制备,存在与实际生产差距大、主动性创新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西安医学院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建成药物制剂实训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药品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药品研发的创新能力.以药物制剂实训中心为平台,针对现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并合理利用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等形式,多途径、多层次构建新型药剂学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药学人才培养水平,满足医药生产、教育、科研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

    作者:陈程;罗国平;冯锁民;张存劳;马远涛;闫梦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护理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信息技术在中职护理解剖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桂林市卫生学校2016级112名学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及传统教学模式,并进行理论及实验考核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理论和实验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护理解剖学教学(实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动手动脑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结论 信息技术在中职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朴;王燕虹;袁云霞;张庆桂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阐述就业能力相关概念,介绍目前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和护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培养护生的专业情感、强化护理专业认知、重视人文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实践与理论教学并重、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等措施来提升护生就业能力.

    作者:徐志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眼科学慕课建设中教学内容碎片化设计的探讨

    对慕课视频教学内容碎片化设计进行探讨,以眼科学为例,针对慕课视频具有时间短、主题相对完整、制作手段多样、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特点对眼科学慕课视频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设计.同时,应用模块化教学设计思想分解教学内容.通过对眼科学慕课视频教学内容碎片化设计发现,慕课学习易使学生理解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黄健;黄啸林;张南华;李海燕;唐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大数据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了新机遇、新手段、新途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向网络延伸、向云端拓展、向数据深化.

    作者:李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职卫生类学校基础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研究——以北海市卫生学校生命科学馆的建设为例

    教师以生命科学馆为载体,建设基础医学形态教学公共平台,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技能型和实用型的医学卫生人才提供良好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基地.生命科学馆集科学性、艺术性和人文性于一体,成为广西北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基地.

    作者:陈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全程责任制助产联合导乐陪伴分娩对提升产科质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全程责任制助产联合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助产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全程责任制助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剖宫产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分娩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责任制助产联合导乐陪伴分娩既能提高分娩质量,又可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华春;陈莉明;罗彩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输血科实习生带教经验与体会

    临床实习作为医学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帮助实习生将输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较强临床实践能力的输血人才,越来越受到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视.结合输血专业特点和带教工作经验,提出合理制订计划、科学统筹施教,加强培训交流、提高能力水平,理论联系实践、确保安全用血等带教体会.

    作者:周媛;江威;何川;李佳;刘洋;安仕刚;王飞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与传统盲穿法在深静脉穿刺临床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在深静脉穿刺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并与传统盲穿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以来本院实习的2013级86名临床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名.研究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比较两组实习生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实习生1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成功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实习生穿刺误入动脉发生率、穿刺后血肿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深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提高临床穿刺教学质量方面有着巨大优势.

    作者:马斌;王艺璇;冉婕;鲁琰;李天刚;杨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职学生家庭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从家长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经济条件这些客观因素以及家长的教育期望、教育态度、教育方式等方面对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学生的家庭情况、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我院学生的家庭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从而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作者:李锋涛;陈毓;王莹;秦枫;王秋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农村定向医科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分析——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

    为了解农村定向医科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现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徐州医科大学496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农村定向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定向生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和韧性维度得分高于非定向生(P<0.05).农村定向医学生总体心理资本情况较好,能胜任回乡的医疗工作.

    作者:施玥;尹一力;刘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和病原学分析研究

    目的 探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主要危险因素和病原菌.方法 以我院ICU呼吸机肺通气时间大于48小时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处理所有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和ICU监测资料,采集所有患者痰液并培养.结果 两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和血糖水平、胃液pH值、使用H2受体拮抗剂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和连续使用天数、APACHEII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例VAP患者的痰液共培养出病原菌8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比例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感染(P<0.05).结论 血清白蛋白和血糖水平、胃液pH值、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抗生素使用种类和连续使用天数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同时革兰氏阴性菌为ICU机械性通气VAP的主要致病菌.

    作者:唐林军;陈旭华;江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用法配合枸橼酸芬太尼、丙泊酚进行无痛人流麻醉的方案选择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用法配合枸橼酸芬太尼、丙泊酚进行无痛人流麻醉的方案选择.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11月在我院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孕妇87例,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A组采用枸橼酸芬太尼配合丙泊酚,B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或阴道后穹隆给药配合丙泊酚,C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或阴道后穹隆给药配合枸橼酸芬太尼和丙泊酚,记录3组孕妇宫颈扩张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宫缩痛及麻醉疗效.结果 A组宫颈软化程度明显差于B组和C组(P<0.05),B组、C组宫颈软化情况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C组的麻醉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5);阴道后穹隆给药的宫缩痛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舌下含服(P<0.05).结论 综合来看,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配合枸橼酸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无痛人流麻醉,宫颈软化程度、麻醉疗效良好,宫缩痛更轻,不良反应更少,是较好的无痛人流麻醉方案.

    作者:杨秀珍;汪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妇科内窥镜手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妇科内窥镜手术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妇科见习的70位临床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授课结束,对两组学生进行出科考试及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出科考试成绩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本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在妇科内窥镜手术带教中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明显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成绩,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升教学满意度.

    作者:张敏;赵琳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Seminar教学法在本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法[1]在本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为本科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部分本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Seminar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践教学法.两组授课教材、课时和授课教师均相同,临床实践教学结束后,通过理论和操作考核评价两组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2].结果 实习后实验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实习前(P<0.05或P<0.01).结论 Seminar教学法在本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杨雪梅;张玉芳;高祝英;王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