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桃元;可金星;艾国平;陶忠芬;黄文琪;粟永萍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心肌细胞原癌基因的超常表达与适应性心肌肥大的关系及其受体介导和跨膜信号转导的作用.方法以10-6mol/L NE灌流大鼠离体心脏1 h,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不同实验条件下左心室c-fos和c-myc表达水平.结果10-6mol/L NE灌流心脏后c-fos和c-myc表达均显著增强;用5×10-6mol/L的哌唑嗪预先灌流可完全阻断NE诱导的c-fos和c-myc表达增强的效应;分别用50mmol/L的新霉素和10μmol/L的钌红预先灌流心脏,可显著抑制NE诱导的c-fos和c-myc表达.结论NE经α1-受体介导,可诱导心肌c-fos和c-myc表达增强;磷酸肌醇-钙信号系统和二酰基甘油-蛋白激酶C信号系统可能与NE诱导心肌c-fos和c-myc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刘晓红;魏振宇;高原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体内和体外的感染性,建立理想的细胞模型,为猪一人间跨种移植的生物安全性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运用组织块培养法、冷胰蛋白酶方法及热胰蛋白酶方法培养猪皮肤成纤维细胞,比较3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结果建立了猪皮肤成纤维细胞系组织块培养法优于胰酶法.结论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猪皮肤成纤维细胞优于胰酶法,经济实惠、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为研究PERV在体内和体外的感染性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为评估猪一人间跨种移植的生物安全性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对建立动物克隆生产的皮肤体外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丁生财;陈意生;魏泓;刘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1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27例.均为我院患者,年龄1岁4个月至12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均有发热(体温37.5~39.2℃)、咳嗽.阳性体征少,仅13例患者肺部听诊有干、湿性啰音,白细胞计数正常.
作者:田野;任建政;陈毓秀;冯晨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通过CRH刺激大鼠下丘脑脑片,探讨下丘脑CRH和CRH1R在下丘脑中的分布和表达规律.方法采用大鼠下丘脑脑片实验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CRH刺激大鼠下丘脑脑片后CRH和CRH1R在下丘脑中的分布和表达规律.结果CRH刺激下丘脑脑片后下丘脑CRH和CRHlR含量明显增多,而CP-154526、H89可显著抑制CRH和CRHlR的增加.结论CRH刺激下丘脑脑片后增多的CRH与CRHIR结合后进一步引起下丘脑神经元CRH和CRHIR表达增加.提示在严重创伤应激反应中,CRH通过PKA途径实现对下丘脑神经元CRH的表达的超短正反馈调节.
作者:陈立朝;许民辉;周继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由于无精子症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随着这些年来的辅助生殖技术(ART)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人们对无精子症的病因及治疗的研究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近年来人们对无精子症的相关研究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锋;邹彦;邓志华;王植柔;卢克焕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肠套叠在小儿发生较多,成人较为少见[1],因而腹部侧伤后发生肠套叠报道甚少.我科于2003年抢救治愈成人腹部创伤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继发肠套叠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溦;文亮;尹昌林;阎伯刚;楚军;张渝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斯奇康注射液辅佐丙酸氟替卡松防治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机制及安全性.方法对分为防治组的35例婴幼儿哮喘采用局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1年)、同时注射斯奇康(≥3个月),对照组的30例婴幼儿哮喘仅口服酮替芬,临床随访哮喘发作程度、次数、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检查(>1.5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防治组婴幼儿肺功能PEF、FEV1恢复正常(P<0.01);防治组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明显,IgE水平、SIL-2R及CD4/CD8比率下降,GD3水平增高,与防治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临床防治总有效率94.3%(33/35例).结论斯奇康注射液辅佐丙酸氟替卡松防治婴幼儿哮喘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医生综合防治婴幼儿哮喘的较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黄英;陈坤华;张儒谊;石田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1].对CVA的治疗目前认为首先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如果无效可给予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2,3].本研究旨在探讨H1拮抗剂和β2激动剂联合序贯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奇;寿志南;曹天凤;金礼忠;谷穗;丁黎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以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促进培养的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行为,观察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对诱导毛囊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的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经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后,促进形成凝集性生长团,再与毛囊上皮细胞共同移植于裸鼠皮下,分别于8、12周进行组织学检查,观察毛囊形成及分化程度.结果8周后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的毛乳头细胞组可见有毛囊样结构形成,未处理组仅见松散细胞团;12周后两组均可见有毛囊样结构形成,但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组较未处理组诱导形成毛囊样结构分化更成熟;真皮成纤维细胞组未见有毛囊样结构形成.结论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特性对其诱导毛囊形成的能力有密切的关系,细胞呈凝集性生长后,其生物学功能增强.
作者:麦跃;刘荣卿;伍津津;程波;唐书谦;钟白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建立适宜于各种肝脏交感神经实验的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家兔解剖出肝脏的内脏神经支,并测定刺激该神经后血糖值的变化来加以鉴别.结果明确了肝脏的交感神经支的界定方法,电刺激该神经支后血糖值明显升高.结论该模型可为各种有关肝脏交感神经的实验提供稳定而可靠的实验手段.
作者:夏锋;何振平;段恒春;李昆;董家鸿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以构成比不同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原料制备人工神经诱导管,并对其体内外降解性能变化进行观测.方法①以0.2 mol/L PBS(pH 7.4)为人工降解液,观测PLGA(85:15)和PLGA(50:50)管12周体外降解期间吸水率、失重率及生物降解率变化,并以扫描电镜观察其微结构变化;②采用肌肉包埋方法,观测PLGA(85;15)和PLGA(50:50)管8周体内生物降解率变化.结果①体内外降解条件下,PLGA(50:50)管吸水率、失重率及生物降解率显著高于PLGA(85:15)管;②两种材料样品体内生物降解率显著高于体外降解率;③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随降解时间延长,材料样品表现为特征性的虫蚀样破坏并逐渐加重,以PLGA(50:50)管尤为明显.结论共聚物的构成比以及降解环境是影响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生物降解性能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文捷;李兵仓;王建民;王建忠;陈建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神经节阻滞的成功实施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观测了15具常规固定的成年尸体,共计30例星状神经节,测量了节的形状、大小、位置及毗邻.结果星状神经节的形状主要为星形,平均体积(0.86±0.07)cm3,周围多个骨性和肌性标志可确定节的位置,其中与第7颈椎横突距离短,节周围毗邻较多重要结构,其中与椎动脉毗邻为紧密.结论可依据定量的解剖学数据确定星状神经节阻滞时节的体表投影、穿刺点及用药量.
作者:贾亮;陈卫军;陆海;张善春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随着各式各样儿童玩具的增多,儿童腭部外伤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近5年来,我科收治儿童腭部外伤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登远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寻求方便、经济、实用的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ogram,P-ERG)记录电极,推广P-ERG在眼科临床的应用.方法正常人30人(50只眼),将自制的金片钩状记录电极,在表麻下安置于瞳孔正中下睑穹隆中,同时将用生理盐水湿润的DTL丝状电极放于下眼睑穹隆部,分别记录P-ERG的波形.结果自制电极记录的P-ERG波形稳定,与DTL电极记录比较,其N35、P50、N95波的振幅和潜伏期均无统计学上差异,数值可靠.结论自制金片钩状电极能稳定地记录到P-ERG的各波形,可代替传统的P-ERG记录电极,适用于眼科临床.
作者:王仕军;彭承琳;阴正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Smad2,3,4,7蛋白在5/6肾切除模型中的定位和表达变化.方法Wistar大鼠行5/6肾切除,分别于模型4、8、12周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检测Smad2、Smad3、Smad4和Smad7蛋白的定位和表达;纤维化程度通过测定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来判断.结果Smad2、Smad3和Smad4主要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表达,而Smad7主要在肾小球表达.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加重,肾小球Smad2、Smad3和Smad4蛋白表达逐渐增加,而Smad7蛋白表达却逐渐下降,并伴有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明显增高.结论TGF-β/Smad信号通路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进程,Smad2,3,4高表达和Smad7负调控不足是本模型TGF-β高表达导致肾小球硬化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金海;黄云剑;蔡文琴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对肺癌细胞上粘附分子配体(slex)表达及肺癌细胞质内骨架的表现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及透射电镜观察BCG-PSN对高转移人肺巨细胞癌(PG)细胞和低转移人肺腺癌(PAa)细胞上slex表达的影响及胞质内骨架结构的变化.结果①流式细胞仪分析提示PAa细胞slex表达高(66.8%),PG细胞表达低(5.72%).经BCG-PSN处理后,PAa细胞slex表达呈浓度依赖下降.②超微结构观察:PAa细胞微丝稀疏,PG细胞微管微丝减缺.BCG-PSN处理后,PG细胞微丝较前丰富、完整,树样分布,PAa细胞仅见少量的微丝.结论细胞内微管、微丝等细胞骨架成分的改变与癌细胞运动迁徙能力有关,BCG-PSN对肺癌细胞粘附性的抑制环节不是细胞骨架介导的粘附强化,可能是粘附分子表达下降所致的粘附强化启动过程.
作者:蒋幼凡;沈庆;薛亚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下肢骨折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extremity,DVT)是下肢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极易被忽视,多数病人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且极易演变成血栓形成后遗症.长期影响患者生活,少数患者可发生肺栓塞,严重威胁生命安全.为提高对本病的治疗及预防水平,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下肢骨折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28例,重点对治疗和预防进行探讨.
作者:隆永效;孙英信;孔令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国产盐酸托烷司琼和进口盐酸托烷司琼在控制由顺铂化疗所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对48例接受含顺铂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于化疗前1 d开始给予国产盐酸托烷司琼或进口盐酸托烷司琼,1次/d,5 mg/次,连用6 d,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人选患者全部按试验要求完成现察,国产盐酸托烷司琼与进口盐酸托烷司琼在控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方面及发生其它不良反应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盐酸托烷司琼在控制含顺铂化疗所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与进口盐酸托烷司琼相当.
作者:梁后杰;边志衡;黄海辉;胡绍毅;陈世旭;张艳玲;蒋金妍;左文伟;沈健;赵晓昕;康瑜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简称MALT-淋巴瘤)属淋巴结以外与粘膜相关的一种肿瘤.以前曾被误认为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或假性淋巴瘤,现在已明确将它定性为一特殊类型的淋巴瘤,即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MALT).
作者:张伟;郭乔楠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开胸术后患者呼吸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短时间内有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可能,术后适当运用机械通气,是防止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我院胸心外科ICU自1998年8月至2002年8月开胸术后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共203例,现将呼吸道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彭洁 刊期: 200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