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王凤君;王裴;汪仕良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报道了临床应用环孢菌素A (cyclosporin A, CSA)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有较好疗效,为了进一步研究CSA对AA的治疗作用我们观察了CSA在体外对54例AA和30例正常人CFU-GM、CFU-E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志凌;何学鹏;刘端祺;陈书长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Th1/Th2(Tc1/Tc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在慢性HBV感染的临床分型中的意义,探讨Th1/Th2(Tc1/Tc2)型细胞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PMA和Ionomycin作为刺激剂,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3+/CD8+T细胞和CD3+/CD8- T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进行检测,比较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和慢性重症肝炎各组Th1/Th2(Tc1/Tc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Th1、Tc1细胞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重症肝炎组Th1、Tc1显著高于慢性肝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重症肝炎组Tc1显著高于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组(P<0.05).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组Tc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h1、Tc1细胞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加剧而增高.而Th2、Tc2细胞则在各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HBV感染中, Th1和Tc1细胞数量与肝脏炎症活动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Th1和Tc1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发生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娟华;谢志萍;裴浩;徐微;陈浩坤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双侧脑疝形成病死率几乎100%,本研究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清除技术(微创术)治疗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双侧脑疝形成疗效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耿黎明;苗今乐;牟艳春;许建军;陈丽华;马飞;许雪琴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检测皮肤器官培养模型中细胞的生长及存活状况,建立稳定的小鼠皮肤体外培养模型.方法将小鼠皮肤培养于transwell的内室,培养液加至皮肤的表真皮交界处,于培养后的2,4,8 d取皮片固定、切片后于光镜、共聚焦显微镜及透射式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培养2,4 d的皮片与未经培养的皮片在形态结构与细胞的存活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培养8 d的皮片光镜下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共聚焦显微镜下,细胞存活数量有所下降,透射式电镜下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胞质及线粒体肿胀,溶酶体增多等退化性改变.结论体外培养4 d以下的皮肤与在体生长的皮肤在形态结构及细胞生长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体外研究的良好模型.
作者:崔志鸿;杨恬;高强国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Cajal细胞与NOS神经在胎儿小肠肌间神经丛的分布模式.方法采用18~26周龄胎儿小肠全层铺片和冰冻切片的NADPH-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法和c-kit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结果胎儿肌间神经丛周围Cajal细胞体为梭形或卵圆形,核周胞质较少,常见2~3个细长的突起,彼此间形成完整的独立细胞网络.NOS阳性神经广泛分布于小肠的肌间神经丛和环肌内,其中,以肌间神经丛为丰富,构成神经节、节间束及三级神经纤维网的主要神经成分.肌间神经节内的NOS阳性神经元轮廓较清晰,多数为DogielⅠ型神经元,成簇密集分布,每个神经节内含有数个至数10个NOS阳性神经元.NADPH-d和c-kit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未发现NOS阳性神经和Cajal细胞有共存现象,但NOS阳性神经纤维的走行与Cajal细胞及突起间的距离较近.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胚胎发育中晚期,肌间神经丛的抑制性神经递质NO可能已具备对Cajal细胞及胃肠平滑肌调控的结构基础.
作者:于彬;周德山;梅峰;马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现将我院1997年9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 EBTB) 17例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贾坤林;龚自力;鄢定琼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endostatin基因体内转染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模型的抑制效应.方法激光光凝方式建立brown norway 大鼠CNV模型,随机分为endostatin组,空质粒组,对照组;脂质体介导法分别导入重组endostat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A-hEndostatin或空载质粒pSecTagA.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ELISA法检测endostatin基因mRNA转录及其蛋白表达;脉络膜血管平铺、FFA、CD105免疫组化观察对CNV的抑制效应.结果 Endostatin基因可有效转染视网膜、RPE及脉络膜并得到表达.转基因后7、14 d眼组织匀浆endostatin蛋白表达量为(50.14±3.43)ng /眼和(31.5±2.21)ng/眼;Endostatin组CNV面积、荧光渗漏程度、CD105阳性细胞表达量与空质粒组及对照组差别显著.结论脂质体介导endostatin基因体内转染可以有效抑制CNV的形成.
作者:尚庆丽;马景学;高健;吴洪涛;张博学;邢敏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构建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NIH3T3细胞感染效率.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经过2次亚克隆将HIF-1α基因片段克隆至含IRES-EGFP逆转录病毒载体上,鉴定后用脂质体法转染PT67细胞进行包装、扩增,后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NIH3T3细胞.其中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载体进行鉴定,利用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检测.结果酶切鉴定及PCR结果与HIF-1α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预期结果一致,病毒滴度达(1.4×106 pfu/ml),并对NIH3T3细胞有强感染能力.结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了含人HIF-1α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应用于治疗性血管生成创造了条件.
作者:段小军;杨柳;董世武;周跃;唐康来;胡鸢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患者,女性,27岁.发现右乳包块2年,产后1个月伴右乳红肿、胀痛6 d,破溃、流脓3 d.患者于2年前发现右乳外上象限直径约1 cm包块.自2003年3月怀孕后,自觉包块呈进行性增大,直径达2 cm,产后25 d出现右乳外侧乳晕处红肿、胀痛,3 d后右乳9点处出现破溃,有淡红色脓性分泌物溢出.
作者:谢冰;张毅;文华;付应波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利用多层面螺旋CT测量成年髂骨移植时可利用的髂骨长度、厚度及曲度,为临床髂骨骨移植术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例正常成人骨盆(男101例,女101例)进行扫描,利用工作站测量不同长度、不同深度髂骨厚度(10 mm为临床应用小厚度)及可用的髂骨范围及髂嵴前侧轴线、髂嵴角.结果男、女性别之间,不同个体间髂骨厚度变异较大.男性髂骨厚为(17.17±2.55) mm,女性髂骨厚为(15.87±2.31) mm;男性、女性髂嵴角无显著统计学差别,男性为(117.59°±4.71°),女性为(116.03°±4.98°);髂嵴前侧轴线男性为(62.48±5.17) mm,女性为(58.8±4.13) mm,男性较女性长.结论多层面螺旋CT行髂骨厚度、长度和曲度的测量对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很有必要,可提供供骨范围、形态的准确资料.
作者:郭文梅;雷新玮;尹建忠;马春花;刘铁;边铁成;李鹏;祁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调查CD14(-260)多态性在重庆地区汉族中的分布特征,及检验该随机样本遗传学研究的可靠性.方法对110名重庆汉族个体,采用降落式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RFLP)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重庆地区汉族CD14(-260)多态性TT、TC、CC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3.6%、39.1%和17.3%; 样本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重庆汉族CD14(-260)多态性基因型分布特征与白种人存在明显差异.样本为H-W平衡群体,可进一步用于重庆汉族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关联分析.
作者:冯凯;刘兴;蒋建新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胫腓骨下段骨折临床较多见,固定方式多样,治疗难度大.自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笔者对单平面全针双边外固定架经过改良后单独或与胫腓骨髓内固定形成联合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各型骨折109例计112侧,随访102例计105侧,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旭海;郭延章;王慧;范锡海;张茂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患者,男性,69岁,右侧大腿上段反复疼痛3年,加重1周入院.专科检查:右大腿上段有压痛,无红肿、包块,右髋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正常.血、尿常规、血沉、AKP及骨髓穿刺检测正常,尿中无Bence-Jones氏蛋白.
作者:刘卫金;孙清荣;王文献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带内细胞凋亡与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使用胶原酶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于脑出血后6、12、24 h、3、7 d选取血肿灶周围脑组织制成冰冻切片,对切片进行相应染色:用TUNEL法观察血肿灶周围细胞凋亡,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的水平观察bcl-2的表达.对染色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分析细胞凋亡与bcl-2表达的关系.结果脑出血6 h后血肿周围出现TUNEL阳性细胞,此时bcl-2的表达降低;之后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加,至3 d达到高峰,此时bcl-2的表达仍处于低水平;3 d至7 d凋亡细胞数量减少,而bcl-2的表达增加.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细胞凋亡,而bcl-2的表达降低是脑出血后发生细胞凋亡的重要步骤.
作者:张艳玲;陈康宁;邵淑琴;王英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文献[1,2]报道30%~6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可以归因于颈动脉的狭窄.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已被认为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3].但是由于支架的置入压迫、刺激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而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如心率的下降、血压的改变等.为此,我们观察了我科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为临床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治疗并发症的处理提供依据.
作者:陈康宁;丁宇;陈贞芳;迟路湘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对一种材料防护贫铀(depleted uranium, DU)粉尘的效果进行生物学评价.方法吸入DU粉尘后第1、3天,收集无防护组和有防护组大鼠的血、肺、气管、肾和肝,测定铀含量,计算防护效果.结果有防护组各组织(体液)铀浓度均明显低于无防护组,防护效果在71.2%~96.1%之间.结论该种防护材料可阻挡绝大部分DU粉尘进入呼吸道,效果较好.
作者:李蓉;徐辉;艾国平;楼淑芬;程天民;粟永萍;马文军;杨林;李冠兴;郑怀恩;黄跃生;蒋建新 刊期: 2004年第18期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膜部VSD由于解剖结构上的特殊性,对其进行堵塞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1].因此,VSD封堵器的安置远较PDA、ASD困难.近来,我们采用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美国AGA公司)成功地治疗了4例膜周部VSD患者,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迟路湘;宋治远;何国祥;史光鉴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胰岛素对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VEC)增殖过程中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和FK506结合蛋白12(FK506 binding protein 12,FKBP12)及其基因表达等的影响,初步探讨VEC的胰岛素抵抗.方法在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ECGF)作用下,培养大鼠VEC并传代.检测VEC在增殖过程中不同浓度胰岛素对VEC的InsR和FKBP12及其基因表达、生长曲线和细胞上清液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 NO)含量等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 U/ml胰岛素组VEC的InsR和FKBP12 mRNA表达降低;生长曲线向右下偏移且对数生长期延迟;细胞上清液NO含量下降.结论 VEC是胰岛素敏感细胞;当培养液中胰岛素浓度为1 U/ml时,经16 h的培养后,可使VEC对生理浓度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该胰岛素抵抗状态至少维持24 h.FKBP12可能是与VEC胰岛素抵抗相关的重要信息分子.
作者:王耀辉;杨成明;王旭开;刘光耀;石伟彬;张晔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合并重度胸外伤的严重性多发伤的早期有效救治方法与注意问题.方法通过对 87例多发伤患者的损伤情况与早期(尤其是48 h内)抢救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成活61例,死亡26例(含自动放弃治疗2例),总残废率29.89%.其中多发伤行一期手术37例,7例死亡(18.92%).结论边抢救边诊断并积极有效的抗休克、尽早手术尤其是行多发伤一期手术、保护各脏器功能、预防性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许月明;陈虎平;张先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本研究对2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进行FDG PET显像,并作回顾性的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从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集病例20例,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57.2岁,(年龄范围42~73岁),其中食道鳞癌2例,贲门腺癌3例,胃腺癌5例,胃平滑肌肉瘤1例,小肠神经内分泌瘤1例,小肠平滑肌肉瘤1例,回盲部腺癌1例,结肠腺癌5例,直肠腺癌1例.所有病例分别在术后2~48个月进行CEA测定、FDG PET及CT或MRI检查.
作者:秦丽娟;许敏 刊期: 200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