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专科肿瘤医院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室运行与管理

黄岱斌;林丽芳;许燕娟;丘德林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 护理模式
摘要:目的:探讨本院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室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方法:通过总结本院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室实践,制定相应的流程和制度。结果:开设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室,满足了出院患者导管的日常维护,在减轻病房工作压力的同时,方便了患者。结论:设立中心静脉导管室专科护理门诊可满足就诊者多元化的需求,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有利于护理专科的发展。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科不同操作技术对预防临床交叉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科的不同操作对预防临床交叉感染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口腔科对2011-01/2012-01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操作方法;观察组40例,采用四手操作方法.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感染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32.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5.0%)明显好于对照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手操作技术减少了临床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就诊满意度.

    作者:尼比耶木·西热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高效液相与质谱联用同时检测胆汁酸含量

    目的:通过建立快速高效的UFLC-MS/MS方法同时检测分析胆汁酸类化合物,以便于更好地定量分析胆汁酸的在体水平.方法:以甘草次酸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与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13个胆汁酸类化合物,并评价该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及线性范围.结果:建立了能同时检测以甘草次酸为内标13个胆汁酸化合物的UFLC/MS /MS 检测方法,各成分分离度好,13种胆汁酸的浓度在1~20000 nmol/L 的浓度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在0.995~0.999之间;检出限为0.065~9.37 nmol/L;方法的日内和日间准确度在97%~105%之间,日间日内精密度均小于8%.结论:建立的UFLC/MS /MS 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适用于胆汁酸体外的分析研究.

    作者:喻振文;高欣;房中则;曹云峰;孙晓宇;洪沫;王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卡托普利普伐他汀联合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治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卡托普利联合普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05/2013-09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2例)全部给予卡托普利联合普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全部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送情况、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与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稳定心绞痛、心肌再梗死、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与纤维蛋白原较照组变化更明显,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托普利联合普伐他汀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炎性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潘维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型减肥药盐酸氯卡色林的机制及临床应用

    2012年FDA批准了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新型减肥药盐酸氯卡色林(lorcaserin)上市,作为新型选择性5-HT2C受体激动剂,盐酸氯卡色林通过抑制食欲、增加饱腹感发挥减肥效果,并且还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减肥药激动5-HT2B受体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及肺动脉高压,为临床治疗肥胖症提供了新的选择。我们就新上市的减肥药盐酸氯卡色林的作用机制、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郑宗基;关美萍;薛耀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118例原发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进行治疗,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59人,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4.92%,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81.3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疗效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分析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

    目的:探讨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效果,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3-07/2014-01在我院妇科门诊及病房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镜检法、凝集法、培养法检测阴道内念珠菌的阳性情况,并对三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5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念珠菌检测,检出率分别为:镜检法70.9%、凝集法74.5%、培养法72.7%,经统计学分析,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炎症感染的诊断中,微生物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镜检法、凝集法、培养法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检验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海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9例

    目的:探讨与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02/2013-07确诊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研究组患者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在眩晕和中风先兆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效果显著,副作用相对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颌面部间隙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进一步了解颌面部感染疾病的特点和治疗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过去五年(2009~2013)我院231例颌面部间隙感染疾病的患者,对他们的发病原因、发病年龄及颌面感染的明显特点、重要治疗手段等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病人员中,牙源性感染的达166例,位居首位;腺源性感染的患者共53例,其他感染源12名患者.三种病源所占比例分别为71.9%,22.9%,5.2%.极严重感染伴有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的患者5例,2.2%.结论:大部分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来源于牙源性感染,患病者需及时就诊治疗,否则病情加重引起感染扩散,如纵隔脓肿、颅内感染、败血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生命[1].以脓肿的及时切开和彻底的引流,全身的支持疗法,细菌培养和药敏指导,选择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佳.

    作者:黄玉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切除术11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于腹腔镜下采用不同术式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1/2013-01收治的110例需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术(A组),40例行肌瘤切除术及子宫动脉结扎术(B组),34例行肌瘤切除术及子宫动脉阻断术(C组),比较各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各组患者的腹腔镜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发生任何并发症;A组的手术时间与B组或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B组或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应从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要求出发,选择合适的术式进行治疗,方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补肾解毒方中马钱苷和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目的:探讨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肾解毒方中马钱苷和黄芩苷含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4.6 mm ×250 mm,5μm,Agilent).马钱苷:流动相为乙腈∶甲醇∶1 mL/L磷酸水溶液(10∶10∶80),检测波长为236 nm;黄芩苷:流动相为甲醇∶1 mL/L磷酸水溶液(40∶60),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马钱苷和黄芩苷分别在5.0~200 mg/L、2.5~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现性均为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9%和99.22%.结论:本研究所得方法操作简单,方法专属性高、重现性好,能准确测定补肾解毒方中马钱苷和黄芩苷含量,可用于补肾解毒方的质量评价.

    作者:马玉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臭氧治疗仪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52例分析

    0引言臭氧为淡蓝色气体,分子式为O3,分子量为48,是已知强的氧化剂之一,具有广谱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本文通过随机临床对照实验,对臭氧治疗仪用于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

    作者:丁江琳;王新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作用体会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预防冠心病以及延缓冠心病的进展,对健康的体会进行总结,旨在进一步和患者进行沟通,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专门的健康教育,如讲座、书面材料、讲解等。结果:通过专门的健康教育,调节了患者的生活方式,提升了其自我保健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积极接受健康教育,调节生活方式,提升自我保健能力,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控制疾病的发生。

    作者:苏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胰腺炎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配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d后好转患者42例(42.0%),7 d后好转患者32例(27.0%),10 d 后好转患者22例(22.0%),14 d 后好转患者13例(13.0%),1例患者治疗16 d后症状好转.结论:采用丹参注射液配合内科常规治疗慢性胰腺炎,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简单方便,耐受性高,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玉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96例的心电图临床分析

    目的:对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心电图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以协助临床诊疗。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03/2013-03期间收治的患者96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的心电图都表现为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主要见于冠心病患者,其次为高血压病患者,再次依次为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炎和高血钾患者,少见于低血钾患者;其年龄分布多见于60岁以上患者,其次为40~59岁患者,40岁以下患者少见;此外,与其并发的心律失常主要有房颤、室性早搏、Ⅱ度方式传导阻滞以及短阵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结论: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及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应对该种类型的心电图加以重视,以免延误治疗。

    作者:张美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49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12/2013-12收治的49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9例老年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中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的对照组的7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简单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促进老年人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长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钻孔减压植骨高压氧联合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钻孔减压植骨联合高压氧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03/2012-01收治的45例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实施钻孔减压植骨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情况及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股骨头坏死区域明显缩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减压植骨高压氧联合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兴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TAT3:胶质瘤治疗的新方向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性,手术不能完全切除,放化疗也效果不佳,即使采用较为积极的治疗方法,仍不能阻止其恶性发展。因此寻找胶质瘤治疗的新方向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STAT3是一个致瘤性的转录基因,参与胶质瘤增殖、凋亡、血管生成以及免疫逃逸等多个过程。相关报告称,持续激活的STAT3存在于胶质瘤中,通过下游调控分子及与别的信号转导通路发生交汇,从而在胶质瘤的发生、生长和增殖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研究显示STAT3有望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新方向。

    作者:涂艳阳;周皓盨;张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区域性动脉灌注(CRAI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确立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开辟更好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随机选择30例患者行持续性区域灌注,同时选择常规治疗组30例,区域灌注组经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胰腺坏死的供血动脉-脾动脉处留置导管,用微泵持续24 h灌注生长抑素、丹参注射液及5-FU,症状体征消失后拔管.常规治疗组用静脉输注药物,药物剂量完全同区域灌注组.结果:持续性区域灌注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其中腹痛症状消失时间(4.0±2.5)d vs (6.6±1.8)d、腹压痛消失时间(5.8±2.4)d vs (8.5±3.2)d、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7.9±2.1)d vs (9.3±1.2)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10.8±2.1)d vs (14.5±2.2)d、肿瘤坏死因子-α恢复时间(15.8±1.5)d vs (22.9±2.5)d、白细胞介素-6恢复时间(14.3±2.1)d vs (24.6±2.2)d、白细胞介素-8恢复时间(16.5±1.7)d vs (20.4±2.1)d、前列腺素恢复时间(13.1±1.2)d vs (18.9±1.4)d 及血栓素水平恢复时间(24.6±1.1)d vs (32.3±2.8)d (P<0.05).结论:区域性动脉灌注可作为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改善局部微循环可以减轻胰腺炎的发生及发展,比常规治疗更加有效,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一种更好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刘苏麟;夏伟;孟勇;胡瑞霞;方建林;张儒焱;林飏;肖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股动脉加压灌注联合正负压按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股动脉加压灌注联合正负压按摩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6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评价动脉加压灌注联合正负压按摩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94.23%,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动脉加压灌注联合正负压按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优于单纯给药.

    作者:陈国梁;吴亚涛;吕俊微;陈敏;赵路明;殷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