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军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临床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采血率及血卡合格率.方法:组建筛查管理小组,执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针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临床环节的各个流程、每个细节逐一把关,实行规章化、制度化以避免漏筛和医疗纠纷.结果:2009-11/2011-11,共筛查16618例新生儿,筛查率为97.26%,血卡合格率在99.52%.其中筛查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患儿30例,筛查出苯丙酮尿症(PKU )患儿14例,并给予及时治疗和追踪随访.结论:在新生儿筛查工作中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由筛查质量管理小组严把每一个临床环节质量,有针对性地防漏筛、防纠纷,不断提高临床采血质量,以确保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曹小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固肾清热法治疗胎动不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01/2012-12本院妇产科收治的48例胎动不安孕妇,利用中医辨证论治相关知识辨证为血热型,采用固肾清热法治疗(中药组),另选同期48例胎动不安患者采用西药注射黄体酮保胎治疗(西药组).结果:中药组中48例胎动不安患者治愈18例(37.50%),有效26例(54.17%),无效4例(8.33%),临床总有效率91.67%;西药组治愈11例(22.92%),有效24例(50.0%),无效13例(27.08%),临床总有效率72.92%,两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具有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肾清热法治疗胎动不安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作者:高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012年FDA批准了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新型减肥药盐酸氯卡色林(lorcaserin)上市,作为新型选择性5-HT2C受体激动剂,盐酸氯卡色林通过抑制食欲、增加饱腹感发挥减肥效果,并且还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减肥药激动5-HT2B受体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及肺动脉高压,为临床治疗肥胖症提供了新的选择。我们就新上市的减肥药盐酸氯卡色林的作用机制、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郑宗基;关美萍;薛耀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12/2014-12收治的38例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针对患者进行合适的手术治疗.其中30例患者进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8例患者进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患者的眼睛视力状况.结果:本组均进行手术治疗后,术后视力均比术前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经过一定的手术治疗之后,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眼压并且提高了患者的视力.因此对于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治疗诊治要引起一定的重视.
作者:吕书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培养法中影响支原体肺炎产生假阳性的因素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在我院门诊治疗的360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痰标本并进行培养,测得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再对筛选出来的阳性标本继续进行培养,并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念珠菌生长的氟康唑,再次测得肺炎支原体阳性率.结果:在360例患者标本中,肺炎支原体阳性120例,其阳性率为33.3%;在加入氟康唑的120例培养标本中,肺炎支原体阳性76例,其阳性率为63.3%.两组标本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中,传统方法对其培养会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应进一步进行培养,排除杂菌念球菌的对培养标本的影响.为临床上尽快诊断支原体肺炎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吴焕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进一步了解颌面部感染疾病的特点和治疗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过去五年(2009~2013)我院231例颌面部间隙感染疾病的患者,对他们的发病原因、发病年龄及颌面感染的明显特点、重要治疗手段等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病人员中,牙源性感染的达166例,位居首位;腺源性感染的患者共53例,其他感染源12名患者.三种病源所占比例分别为71.9%,22.9%,5.2%.极严重感染伴有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的患者5例,2.2%.结论:大部分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来源于牙源性感染,患病者需及时就诊治疗,否则病情加重引起感染扩散,如纵隔脓肿、颅内感染、败血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生命[1].以脓肿的及时切开和彻底的引流,全身的支持疗法,细菌培养和药敏指导,选择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佳.
作者:黄玉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顽固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01在我院诊治的95例顽固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5例顽固性念珠菌性阴道炎(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患者经上述治疗,痊愈71例(占74.7%)、显效24例(占25.3%),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年,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1%.结论:顽固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容易反复发作且易产生耐药性,临床治疗中联合用药可有效缩短起效时间,提高疗效的同时减低复发率,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亚萍;赵春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配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d后好转患者42例(42.0%),7 d后好转患者32例(27.0%),10 d 后好转患者22例(22.0%),14 d 后好转患者13例(13.0%),1例患者治疗16 d后症状好转.结论:采用丹参注射液配合内科常规治疗慢性胰腺炎,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简单方便,耐受性高,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玉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总结年轻自发性气胸患者胸廓特征,以筛选出自发性气胸的高危人群.方法:选取2004-01/2012-01期间180例行手术的年轻自发性气胸患者为试验组、180例健康查体年轻人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人群的身高、体重及胸廓前后径、左右上下径(纵径)及横径,计算出身高/体重比,胸廓前后径/上下径及横径比值.结果:试验组人群胸廓前后径/左纵径、胸廓前后径/右纵径、胸廓横径/左纵径、胸廓横径/右纵径的比值分别为(0.69±0.06)、(0.74±0.07)、(1.09±0.09)、(1.18±0.07),对照组人群对应值分别为(0.84±0.06)、(0.90±0.07)、(1.21±0.10)、(1.31±0.1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人群胸廓前后径/左纵径、胸廓前后径/右纵径、胸廓横径/左纵径、胸廓横径/右纵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9,0.70)、(0.75,0.73)、(1.08,1.11)、(1.17,1.19),对照组人群相应的比值分别为(0.84,0.85)、(0.89,0.91)、(1.19,1.23)、(1.29,1.32).结论:试验组人群胸廓特征与对照组人群比较有明显差异.通过对胸廓特征的测量与计算,可以筛选出自发性气胸的高危人群.
作者:赵云龙;张文;郭楠楠;于长海;李瞡波;赵英男;李少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良性甲状腺疾病的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02/2013-12收治的34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术前检查根据病情给予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本组患者采用单纯结节切除术11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9例,一侧次全切除术7例,一侧次全切除加峡部切除4例,双侧次全切除术3例。未发生死亡病例及甲状腺危象;术后1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2例患者出现近期声音嘶哑,4例患者结节型甲状腺肿复发,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治疗上应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以确定合理的术式,提高疗效。
作者:钱滨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0引言过去利用骨穿刺活检已成为诊断惯例,近年来DSA的应用、探讨及各种影像手段对诊断肌肉、骨骼疾病的价值其合理选择使用已成为目前现代骨放射学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自2000年以来经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四肢DSA血管造影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久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引起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患者进行感觉或运动神经传导测定.120例患者均行表面电极测定.结果:108例(90%)患者电生理检查异常.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早诊断、早治疗对患者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涛;赵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观察组)以及非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患者的血淀粉酶、血糖、血脂及CT严重指数(CTSI).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甘油三酯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淀粉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革兰阴性菌蛋白,血糖及CT严重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经血液滤过治疗后病情很快稳定,但出院后需定期检测血脂,必要时口服降脂药.结论: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甘油三酯高,治疗要求降低血脂,非手术治疗为主.
作者:周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1-10-10/2013-10-10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2130例,出现中药用药不良反应的患者111例.记录每位患者在治疗中使用的药物配方、配制方法、治疗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对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患者,详细记录出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以及发生原因,并对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本组111例中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中,因未实施辨证论治造成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高达33.33%,其次是因用量用法错误造成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3%,因中西药联用不当及中药炮制不当造成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2%及16.22%,其他原因导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1%,男女不同原因造成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医师问题、用法用量问题、中西联合用药问题、中药炮制问题以及患者问题等几个方面,临床应严格监督,合理用药,规范炮制,严格中西药联用规范并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以保障用药安全性.
作者:曹仲文;陈荣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择期手术患者56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法,将本次选取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率、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日常劳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证明腹腔镜手术可以在保证疗效以及安全性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手术创伤,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陆宝明;幸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06/2013-06收治的86例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7.4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3.0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获得更为显著的疗效,可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何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双钢板固定,两组切口入路不同,观察组采用双切口入路,对照组采用膝正中入路,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皮肤坏死及切口感染的比率显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观察组优良率为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6%.结论:采用双钢板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入路方式疗效显著优于膝正中入口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新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现状及运行效果。方法:结合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3年的实践经验,对其工作流程、成品质量、管理模式等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临床提供了高质量、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及完善的药学服务,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有利于临床药学、护理的发展。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这对全面提升医院的药物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晨;张述耀;朱志伟;郭岱年;方翎;辛岱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60例妇科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标准体重妇科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资料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七氟醚(0.8~1.0 L/min)麻醉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苏醒质量(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手术时间在2~3h内观察组苏醒质量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时间小于2 h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苏醒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对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短时间内苏醒质量不受影响,但长时间(大于2 h)手术中具有延长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苏醒质量的作用.
作者:陈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内镜下高频电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Barrett食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固术(HFE )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第3、12个月复查显示,观察组有效率均为100%,未见复发患者;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23.5%及47.1%,与观察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确切,且操作简单易行,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纪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