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电解质测定结果比较

陈雀玲;张捷;常玉杰

关键词:血气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电解质, 静脉血, 动脉血
摘要:目的:研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电解质测定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同时采集我院呼吸内科2015-03/2015-06住院的132例患者的无抗凝静脉血与肝素钠抗凝动脉血,分别应用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ABL90血气分析仪测定电解质,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台仪器批内、批间精密度实验结果符合美国CLIA'88允许误差要求,但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相比,血气分析仪所测定的钾、钠离子浓度显著降低,氯离子浓度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气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对钾、钠、氯离子测定的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在临床参考应用时需区别对待,建议临床医生在对待两份不同仪器的电解质检验结果时,以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为准.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分析与改进策略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并积极探讨相关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3-01中药饮片调剂处方100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3-01/2014-01中药饮片调剂处方10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审方改进措施,观察组实施审方改进措施,对两组中药饮片调剂差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药饮片调剂处方差错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审方直接关系到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临床应改善审方策略,大程度降低调剂出错率,确保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陈武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08/2015-08本院收治的癌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25)选择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n=25)选择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症状分级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目的:总结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4/2015-05收治的94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为患者提供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不同方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显效29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4%(45例);对照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5.11%(40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贺培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运用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采取不同方式止血对促进卵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12/2015-06收集的74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病例,依照止血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行单极电凝止血,观察组选择镜下缝合止血,针对两组手术前后的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和评估.结果:术前,两组的E2、FSH等指标值比较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E2、P及T水平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LH与FSH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组间指标值比较,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实施镜下缝合止血利于促进卵巢功能恢复,适合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董萍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分析开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开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3/2015-03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中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33%,对照组中共5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组(90%)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可选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此治疗方式可降低患者病死率,临床疗效明显,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比较,前者存在明显优势.

    作者:刘书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EICU救治危重症孕产妇1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危重症孕产妇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原因,总结治疗经验与教训,探讨成功救治危重症孕产妇的策略.方法:选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EICU 2008-08/2010-12收治的16例危重症孕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每位孕产妇的一般情况、既往孕产史、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及预后.结果:16例危重症孕产妇中抢救成功12例,死亡4例.入住EICU的原因中妊娠期并发症占68.75%,妊娠期合并症占31.25%,其中产科出血占25.00%,为入住EICU的主要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是导致危重症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50.00%.结论:孕产妇机体因特殊生理变化导致妊娠期间易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通过EICU的监护治疗可有效抢救危重症孕产妇并改善预后.

    作者:柯贤飞;邵丹丹;梁显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强直性脊柱炎外周血细胞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4/2015-04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5周的益赛普治疗,其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外周血细胞的变化规律.结果:40例患者经1周治疗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同基线比较,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减少患者的血细胞计数.除此之外,该药物可以使患者的贫血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纠正异常血小板.结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改变患者的血液系统,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加强监测.

    作者:孙立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切除,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切口长度(cm)、住院时间(d)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等评价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晓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同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同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7/2015-04收治的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采用尼莫同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奥拉西坦进行治疗,比较其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MMSE、ADL评分状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6%)明显高于对照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血管性痴呆可将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同进行,此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王淑楠;王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尼莫地平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P38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对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对P38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用LPS诱导免疫炎症损伤来建立ALI动物模型.40只健康昆明小鼠分成对照组(n=8)、LPS模型组(n=16)和尼莫地平干预组(n=16).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腹腔注射LPS(5 mg/kg);尼莫地平干预组在注射LPS 0.5 h前注射尼莫地平(20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药物注射完毕后1h、3h各取每组中的半数处死取肺组织,HE染色观测病理改变,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变化,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其肺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MKK3/6、活化转录因子ATF-2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结果发现尼莫地平干预组能够减轻肺病理损伤,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含量,抑制小鼠肺组织中的p-P38MAPK、p-PMKK3/6、p-ATF-2的表达量.结论:尼莫地平能减轻LPS诱导的肺组织损伤,主要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发挥对ALI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旭如;张佳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改良25G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混合痔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估改良25G针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7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改良25G针穿刺技术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针内针技术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均选取L3~4间隙行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0.75%左旋布比卡因)9 mg.记录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及恢复时间,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较对照组短,穿刺点渗血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和对照组接近,均满足手术要求.观察组发生头痛等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25G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且损伤小,不良反应少,恢复快速,在混合痔手术的麻醉中具有优势.

    作者:姜琳;孙灿林;徐玉民;吉晓丽;朱雅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03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老年女性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生皮下积液的患者16例(12.9%)、手术切口出现感染或坏死的患者6例(4.8%),上肢淋巴管阻塞性及炎性水肿4例(3.2%),手术切口因肌肉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2例(1.6%).3年存活率81.6%,5年存活率57.5%.结论:利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方式相对容易操作,术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戚清毅;王晓东;王莎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伴感染患者运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10/2015-01收治的IPF伴感染患者64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n=32)按照常规内科标准进行止咳、祛痰和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n=32)在上述前提下选择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①实施治疗前,两组的pH、PaO2等血气指标值比较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除PaCO2指标外,其余两项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住院时间的对比,观察组为(17.2±2.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4.6±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PF伴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更理想的效果,且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申玲君;张海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氨溴索药理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现状分析

    0 引言氨溴索属于溴已新在人体中活性代谢的产物,1980年初德国首次生产,开始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祛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也有进一步的研究,不断挖掘出氨溴索药物的其他作用,也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此同时,氨溴索药物所具有的不良反应等也都浮出水面.本研究就氨溴索药物的药理机制、临床应用状况,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了分析.

    作者:宋华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肺动脉栓塞36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观察及分析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4-01/2015-06收治的3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胸膜炎性胸痛、气喘、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等症状.其中有17例患者误诊,误诊率为47.22%,经抗凝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给予合理的抗凝治疗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邵奎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样化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评价

    目的:对多样化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情的干预作用加以探讨.方法:选取2013-02/2015-04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其中,观察组病例给予多样性的护理方式,对照组病例则给予常规护理,将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病情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例在对该疾病的认知、症状管理、情绪管理以及用药依从性等诸多症状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干预后12周观察组病例的2 h PBG与FPG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冠心病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等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样化护理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管理能力,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玲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联合用药和给药剂量的干预对注射剂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和给药剂量的干预对注射剂安全性的影响,从而为后期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30)与非干预组(n=30),实施健康教育、用药标准及监督检查工作等措施对其进行干预.结果:注射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经过对给药剂量及联合用药因素进行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患者.另外,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用药费用及住院费用均较非干预组患者低.结论:联合用药及给药剂量的干预使应用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陆汉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无痛胃镜检查配合优质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检查配合优质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08收治的无痛胃镜检查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无痛胃镜检查配合优质护理,观察和分析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50例患者成功完成无痛胃镜检查,检查显示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检查后5 min苏醒,检查过程无不适感,对检查满意.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安全舒适,配合优质护理,能够消除患者对检查的不良情绪,提高检查准确性.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程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妊高症孕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30)和干预组(n=30).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以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较对照组更为理想,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症患者产程中积极综合护理干预是保证痊愈的好护理措施,值得应用.

    作者:张娟娟;丁长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脂联素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的复方制剂,实验组只给予厄贝沙坦片.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每日早中晚各监测一次血压变化,每周晨起空腹进行一次血清脂联素复查,并做好记录.治疗1个月后根据血压和血清脂联素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得以控制,血清脂联素明显升高,尤以治疗组明显.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患者不仅降压效果明显而且相对稳定,同时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患者血清中脂联素的水平,这对于保护心脑血管以及减轻靶器官的损害、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潘及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