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清毅;王晓东;王莎飞
目的:对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1000例,在受血前进行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检测,即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 1/2).对受血前感染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6例为抗-HCV阳性,阳性率为0.6%;有12例为抗-TP阳性,阳性率为1.2%;79例为HBSAg阳性,阳性率为79%;2例为抗-HIV 1/2阳性,阳性率为0.2%;所有患者中,阳性为男性的有69例,阳性率为13.21%,阳性为女性的有30例,阳性率为6.27%;通过分析发现,男女感染性疾病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检测能够确定受血者是否在输血前就患有上述与输血相关的传染性疾病,能够及时避免一些因输血而出现感染疾病所导致的纠纷,也可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源,从而进行预见性管理,对于降低感染率,保证患者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乐峰;杨治理;赫天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在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06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糖、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6/2015-06本院收治的97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锁髓内钉治疗,研究组57例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杨泗华;王永利;李根;张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前和术后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5/2014-06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所有患者均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30例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出现深静脉血栓1例(3.33%),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患者术后假体脱落2例(6.67%),深静脉血栓3例(10.00%),术后感染2例(6.67%).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前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邓明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12/2015-01收治的急性胆囊炎病例82例,并依照随机分配法分组,A组(n=42)于腹腔镜技术下切除胆囊,B组(n=40)选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包括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腹痛消除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等几项指标,同时评估两种术式的安全性.结果:①在术中指标上,A组的手术操作时间相比B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术后指标上,A组的腹痛消除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日相比B组均有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手术安全性比较,A组未见并发症出现,与B组的12.5%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技术下行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具有较理想的效果,而且手术安全有保障,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推行.
作者:刘含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1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予以苯妥英钠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疗程半年.观察分析两组癫痫控制、认知能力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均明显减少,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5.5%和67.3%,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前,观察组为(15.65±4.91)分,对照组为(15.39+5.28)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28.31±3.37)分,对照组为(24.58±2.82)分,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有个别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观察组恶心呕吐2例,嗜睡3例,头晕1例;对照组体质量减轻3例,恶心呕吐5例,嗜睡4例,头晕2例.予以对症治疗后,不适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不错,能有效降低癫痫发作次数,提高患者认知能力,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比本社区中心2012 ~ 2015年来15 012人中患有高血压病患者的病因,探讨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对高血压患者的发病、控制带来的影响,以及降压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临床防护措施的实施疗效.结果:本研究中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稳定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雪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IK细胞姑息疗法对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03/2015-08确诊为临床分期在Ⅲ~Ⅳ期的晚期肿瘤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1周期5d自体血CIK细胞回输治疗,分析患者相关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CIK细胞姑息疗法治疗晚期癌症的有效率达56.8%,其在一定程度上可明显提高患者免疫系统中CD3+、CD4+、CD8+、CD4+/CD8+,有利于患者免疫力的提高,但对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影响不大.结论:本研究发现利用CIK治疗晚期癌症患者,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系统免疫能力,延缓肿瘤的生长,降低肿瘤的复发率,明显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QOL),但不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为了进一步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晚期患者生存率,这就需要我们加深对CIK细胞在晚期癌症治疗的探索,并广泛应用到临床中去以研究总结.
作者:唐卫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对溶血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00份正常人群检验结果,其中有80份溶血标本,复检溶血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并与非溶血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80份临床生化溶血标本中检验结果降低的生化项目有碱性磷酸酶(ALP);升高生化项目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钾离子(K+)、总蛋白(TP)和总胆固醇(CHOL);比较分析溶血和非溶血的标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较好,变化小的生化项目有尿素氮(BUN)、肌酐(Cr)、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钙(Ca2+)和尿酸(UA);变化小且稳定性好的溶血和非溶血的标本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部分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具有严重干扰性,影响结果的准确度,临床医护人员在采集标本至检测标本整个过程中应严格把握各个环节,避免因标本溶血而影响部分生化检验结果.
作者:贾新勇;申燕;王秋萍;杨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08/2015-08本院收治的癌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25)选择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n=25)选择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症状分级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膝关节评分.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膝关节评分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较好,相较于单纯手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恢复快的优势.
作者:刘保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电解质测定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同时采集我院呼吸内科2015-03/2015-06住院的132例患者的无抗凝静脉血与肝素钠抗凝动脉血,分别应用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ABL90血气分析仪测定电解质,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台仪器批内、批间精密度实验结果符合美国CLIA'88允许误差要求,但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相比,血气分析仪所测定的钾、钠离子浓度显著降低,氯离子浓度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气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对钾、钠、氯离子测定的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在临床参考应用时需区别对待,建议临床医生在对待两份不同仪器的电解质检验结果时,以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为准.
作者:陈雀玲;张捷;常玉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使用低剂量罗红霉素对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对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09/2014-07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共140例.对照组(n=70)使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n=70)使用罗红霉素药物治疗(2次/d服用罗红霉素,使用剂量为150 mg/次).对使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结合鼻窦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及精准观察,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消失.其中,显效37例(52.86%),有效30例(42.86%),无效3例(4.28%),有效率为95.72%,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同症状的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显效31例(44.29%),有效23例(32.86%),无效16例(22.85%),有效率为77.15%,有7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同症状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罗红霉素对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杨立新;杨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CKD)发病情况.方法:选取上海第八五医院2010-01-01/2014-12-31行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收集他们的临床资料,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该类造影患者中,晚期CKD3b、4、5期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8.21%、3.43%、0.62%,总患病率为22.25%,与文献报道的社区人群CKD的患病率相比明显较高.CKD晚期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方面与非CKD或早期CKD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血压、糖尿病、年龄、体质量指数为影响冠心病造影患者发生慢性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KD与心血管疾病互相影响,均可导致另一种疾病的加重.本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CKD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社区人群.老年人是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体质量指数是主要的危险因素.故早期诊断、预防和干预CKD,对于降低造影剂肾病及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春来;宦红娣;张军力;张景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蒙脱石散、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2/2014-02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消化性溃疡采取蒙脱石散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患者溃疡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在中药的相关研究中,植物源活性蛋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对很多疾病产生药理作用,对于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有着极大影响.本研究就植物源活性蛋白的药理作用进程全面探讨,提出植物源活性蛋白药理作用的分析方法,从而为植物源活性蛋白的深入研究提供可参考资料.
作者:周雪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住院药房退药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10-02/2010-11的1830份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造成退药的主要成因是由于在使用药品中存在不良的反应,药房缺水现象严重,还存在转科停药、临时出院、患者死亡等因素.结论:贯彻制度,建立完善的退药程序,退药时应出具患者信息及退药原因的退药单,要有主任医师、护士长和退药护士的签字,与科室的考核挂钩,以督促科室合理用药.
作者:刘慧慧;陈雪红;韩彦弢;李杨;慈斌斌;王文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采用步长脑心通进行辅助治疗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进行治疗干预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脂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步长脑心通进行辅助治疗,能够使患者的心功能及血脂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万延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官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采取利普刀治疗,观察在围手术期通过护理干预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04/2011-04我院收治的实施利普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使得患者的满意度为100%,且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采取利普刀治疗,以及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高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和给药剂量的干预对注射剂安全性的影响,从而为后期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30)与非干预组(n=30),实施健康教育、用药标准及监督检查工作等措施对其进行干预.结果:注射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经过对给药剂量及联合用药因素进行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患者.另外,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用药费用及住院费用均较非干预组患者低.结论:联合用药及给药剂量的干预使应用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陆汉园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