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雪琴
工会在附属医院建设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参与职能,以先进的理念引导人,以制度的规范促进人,以民主的参与团结人,激励广大职工群众,从思想精神、制度规范以及行为文化着手,围绕附属医院的建设目标,全力推进,取得成效.本研究通过工会组织引导职工主动参与民主管理,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附院建设文化.
作者:荣凤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08/2015-08本院收治的癌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25)选择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n=25)选择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症状分级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1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予以苯妥英钠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疗程半年.观察分析两组癫痫控制、认知能力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均明显减少,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5.5%和67.3%,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前,观察组为(15.65±4.91)分,对照组为(15.39+5.28)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28.31±3.37)分,对照组为(24.58±2.82)分,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有个别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观察组恶心呕吐2例,嗜睡3例,头晕1例;对照组体质量减轻3例,恶心呕吐5例,嗜睡4例,头晕2例.予以对症治疗后,不适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不错,能有效降低癫痫发作次数,提高患者认知能力,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患者官颈病变的检查,以达到确诊的目的.方法:将168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2)及观察组(n=86),对照组采用普遍活检的方法:用0.9%生理盐水清洁阴道、官颈.肉眼看到有病变的部位取组织.观察组则用0.9%生理盐水清洁外阴、阴道、官颈,用干棉球操作擦拭阴道壁及官颈多余分泌物及水分,再用5%冰醋酸染色或有醋白反应.2~3 min再用lugol碘液染色,2~3 min观察其变化.结果:由于在阴道镜检查的过程中,首先向患者解释官颈细胞异常的危害及筛查的意义,操作过程中比较安全.患者在银屏上看到自己的宫颈情况,这样患者就很配合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活检诊率明显高于普通活检.结论:通过阴道镜对宫颈进行清洁、染色、拍照、准确定位提高了活检的诊断率.
作者:徐群辉;江霞;叶琼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开胸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04/2015-02收治的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胸腔镜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各指标状况,对照组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研究组(6.67%)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发病例中包含1例恶性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对照组中包含4例恶性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结论:重症肌无力疾病可采用胸腔镜进行治疗,此治疗方式在创伤性、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开胸手术,但针对恶性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疾病,则应首选开胸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程再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危重症孕产妇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原因,总结治疗经验与教训,探讨成功救治危重症孕产妇的策略.方法:选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EICU 2008-08/2010-12收治的16例危重症孕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每位孕产妇的一般情况、既往孕产史、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及预后.结果:16例危重症孕产妇中抢救成功12例,死亡4例.入住EICU的原因中妊娠期并发症占68.75%,妊娠期合并症占31.25%,其中产科出血占25.00%,为入住EICU的主要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是导致危重症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50.00%.结论:孕产妇机体因特殊生理变化导致妊娠期间易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通过EICU的监护治疗可有效抢救危重症孕产妇并改善预后.
作者:柯贤飞;邵丹丹;梁显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前和术后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5/2014-06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所有患者均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30例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出现深静脉血栓1例(3.33%),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患者术后假体脱落2例(6.67%),深静脉血栓3例(10.00%),术后感染2例(6.67%).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前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邓明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电解质测定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同时采集我院呼吸内科2015-03/2015-06住院的132例患者的无抗凝静脉血与肝素钠抗凝动脉血,分别应用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ABL90血气分析仪测定电解质,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台仪器批内、批间精密度实验结果符合美国CLIA'88允许误差要求,但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相比,血气分析仪所测定的钾、钠离子浓度显著降低,氯离子浓度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气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对钾、钠、氯离子测定的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在临床参考应用时需区别对待,建议临床医生在对待两份不同仪器的电解质检验结果时,以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为准.
作者:陈雀玲;张捷;常玉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12/2015-01收治的急性胆囊炎病例82例,并依照随机分配法分组,A组(n=42)于腹腔镜技术下切除胆囊,B组(n=40)选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包括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腹痛消除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等几项指标,同时评估两种术式的安全性.结果:①在术中指标上,A组的手术操作时间相比B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术后指标上,A组的腹痛消除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日相比B组均有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手术安全性比较,A组未见并发症出现,与B组的12.5%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技术下行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具有较理想的效果,而且手术安全有保障,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推行.
作者:刘含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对抑郁情绪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易感体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陪护情况、罹患疾病种类及种数、疾病病程、自我健康评价、锻炼身体情况、家庭与社会环境等10项因素.10项因素结果显示,患者“自我健康评价”以及“锻炼身体情况”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有无抑郁状况组间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不同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患病情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力加强全科医生的心理技能,可促进医生对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视,使社区老年抑郁症的防治工作更具可靠性及综合性,终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作者:解芙艳;马艳华;高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对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200例剖官产术后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生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24h、48 h、72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24h睡眠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疼痛程度,对促进产妇术后生理功能的早期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彩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比本社区中心2012 ~ 2015年来15 012人中患有高血压病患者的病因,探讨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对高血压患者的发病、控制带来的影响,以及降压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临床防护措施的实施疗效.结果:本研究中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稳定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雪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并积极探讨相关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3-01中药饮片调剂处方100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3-01/2014-01中药饮片调剂处方10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审方改进措施,观察组实施审方改进措施,对两组中药饮片调剂差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药饮片调剂处方差错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审方直接关系到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临床应改善审方策略,大程度降低调剂出错率,确保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陈武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伢典凝胶去腐技术治疗乳牙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75例150颗中龋患牙作为研究对象.伢典组79颗患牙:应用伢典凝胶法去腐、充填.对照组71颗患牙:常规牙钻去腐、制备洞型、充填.结果:治疗过程中无疼痛率、患儿合作率,伢典组优于对照组(P<0.05).伢典组充填6个月及1年后充填成功率分别为96.2%、84.5%,继发龋发生率分别为0.00%、9.8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伢典凝胶去腐技术治疗乳牙龋病减少了牙钻和麻醉的使用,减轻了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作者:李丽洁;鄂丽华;郝玉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IK细胞姑息疗法对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03/2015-08确诊为临床分期在Ⅲ~Ⅳ期的晚期肿瘤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1周期5d自体血CIK细胞回输治疗,分析患者相关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CIK细胞姑息疗法治疗晚期癌症的有效率达56.8%,其在一定程度上可明显提高患者免疫系统中CD3+、CD4+、CD8+、CD4+/CD8+,有利于患者免疫力的提高,但对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影响不大.结论:本研究发现利用CIK治疗晚期癌症患者,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系统免疫能力,延缓肿瘤的生长,降低肿瘤的复发率,明显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QOL),但不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为了进一步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晚期患者生存率,这就需要我们加深对CIK细胞在晚期癌症治疗的探索,并广泛应用到临床中去以研究总结.
作者:唐卫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对溶血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00份正常人群检验结果,其中有80份溶血标本,复检溶血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并与非溶血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80份临床生化溶血标本中检验结果降低的生化项目有碱性磷酸酶(ALP);升高生化项目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钾离子(K+)、总蛋白(TP)和总胆固醇(CHOL);比较分析溶血和非溶血的标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较好,变化小的生化项目有尿素氮(BUN)、肌酐(Cr)、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钙(Ca2+)和尿酸(UA);变化小且稳定性好的溶血和非溶血的标本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部分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具有严重干扰性,影响结果的准确度,临床医护人员在采集标本至检测标本整个过程中应严格把握各个环节,避免因标本溶血而影响部分生化检验结果.
作者:贾新勇;申燕;王秋萍;杨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使用低剂量罗红霉素对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对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09/2014-07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共140例.对照组(n=70)使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n=70)使用罗红霉素药物治疗(2次/d服用罗红霉素,使用剂量为150 mg/次).对使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结合鼻窦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及精准观察,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消失.其中,显效37例(52.86%),有效30例(42.86%),无效3例(4.28%),有效率为95.72%,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同症状的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显效31例(44.29%),有效23例(32.86%),无效16例(22.85%),有效率为77.15%,有7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同症状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罗红霉素对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杨立新;杨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1000例,在受血前进行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检测,即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 1/2).对受血前感染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6例为抗-HCV阳性,阳性率为0.6%;有12例为抗-TP阳性,阳性率为1.2%;79例为HBSAg阳性,阳性率为79%;2例为抗-HIV 1/2阳性,阳性率为0.2%;所有患者中,阳性为男性的有69例,阳性率为13.21%,阳性为女性的有30例,阳性率为6.27%;通过分析发现,男女感染性疾病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检测能够确定受血者是否在输血前就患有上述与输血相关的传染性疾病,能够及时避免一些因输血而出现感染疾病所导致的纠纷,也可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源,从而进行预见性管理,对于降低感染率,保证患者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乐峰;杨治理;赫天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腰椎骨折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4-04/2015-04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均实施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50例患者干预后Barthel分值为(78.2±2.4)分,干预前Barthel分值为(34.2±5.2)分,干预后Barthel分值比干预前高,且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调查显示,满意36例,一般13例,不满1例,满意度为98%.随访2~12个月,显示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以及不良情况,恢复良好.结论:对腰椎骨折患者给予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亚红;范国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数字化音乐电胃肠起搏治疗仪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0)和对照组(n=150).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数字化音乐电胃肠起搏治疗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7.23±2.01)较治疗前(22.85±2.34)下降;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4.34±1.32)较治疗前(23.13±2.27)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4.7%)较对照组(76.7%)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体表数字化音乐电胃肠起搏治疗仪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世萍;陈玉华;刘万福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