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

赵扣真

关键词:妇科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分析, 对策
摘要:目的:对妇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以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08/2013?08收治的50例妇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同期抽取50例无切口感染的妇科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分析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实验组的体质量指数明显比对照组高,实验组存在基础疾病以及非主刀医师缝合的患者相比对照组更多,实验组营养饮食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科手术切口的感染因素较多,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并合理控制患者病房环境,缩短手术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从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陆家镇2012年麻疹监测数据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陆家镇2012年麻疹监测数据,统计探讨疫情状况与应对控制措施.方法:对2012年陆家镇监测系统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并通过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麻疹.结果:2012年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共接到报告麻疹病人51例,采血50例,采样率为98.04%,陆家镇病例数、采血数和诊断相符情况.结论:陆家镇医务人员对麻疹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尤其在麻疹流行季节(冬春季节)必需做好高危人群疫苗的初免、补种工作.

    作者:刘叶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废用性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废用性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例废用性骨质疏松所致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骨折在采用骨牵引、皮牵引及石膏固定等非手术方法进行复位固定的同时,配合辅助药物治疗以促进断骨愈合.结果:本研究所有患儿骨折愈合时间为0.5~3(平均1.5±0.6)个月,骨折愈合后日常活动及负重功能恢复正常,骨密度明显增加.结论:小儿废用性骨质疏松所致骨折采用非手术方法联合辅助药物治疗,骨折愈合时间短,骨质疏松症状改善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鑫;徐超;李国华;艾尔肯·肉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根据心理评价结果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提高先兆流产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2-03住院的先兆流产患者6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n=348)与对照组( n=348),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SAS和SDS量表的评分及12周妊娠流产率.结果:两组孕早期先兆流产病人入院时 SAS和 SDS总分均较高,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治疗的安胎患者 SAS 和SDS评分降低比对照组更显著,12周妊娠流产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恐惧及其他不良情绪,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这些不良情绪,减少流产,增加保胎的成功率.

    作者:余妮丝;饶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鼻渊汤辨证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鼻渊汤辩证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2015-06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60)和研究组( n=60).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行鼻渊汤辩证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 P<0.05).结论:鼻渊汤辩证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显著缓解各种症状,并改善患者上呼吸道机能,提高疗效.

    作者:曹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0~3岁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海拉尔区0~2岁儿童维生素 D 水平.方法:对在海拉尔区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科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0~3岁儿童416例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25?( OH) D]检测,并分为2岁以下组及2岁以上组进行比较.其中2岁以下组儿童182例,2~3岁儿童234例.结果:2岁以下组血清25?( OH) D水平明显高于2岁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补充维生素 D 的0~2岁儿童的血清25?( OH) D水平明显高于未补充维生素D的2~3岁儿童.

    作者:张兴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5-01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的肝硬化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清中钠离子浓度分成三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给予补钠、利尿治疗。用 Child?pugh评分法对三组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分级。治疗一个疗程后,统计三组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重度组肝功能B、C级患者明显较轻度组多。低钠血症越严重,并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几率越大。结论:低钠血症水平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时给予补钠、利尿治疗可以有效纠正低钠血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在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n=58)和对照组( n=58).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在临床症状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67.2%;在心电图评定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70.7%,对照组总有效率48.3%,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加理想,在心率、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候积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结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韩伟;关宏;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6排螺旋CT在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附58例报告)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诊断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2~2014我院收治的5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16排螺旋CT与X线检查结果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结果:16排螺旋CT的准确率为96.32%,灵敏度为92.21%,特异度为75.00%. X线的准确率为79.33%,灵敏度为82.11%,特异度为65.34%.16排螺旋CT三组指标均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16排螺旋CT在诊断急性肠梗阻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春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inflammation》杂志征稿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析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应对策略,提高西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5-06收治的150例接受西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n=75)与对照组( n=75),对两组患者的西药用药情况以及用药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对性应对策略.结果:观察组的用药差错事件率为2.67%,对照组用药差错事件率为26.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科学有效的西药用药管理是提高西药用药安全性、保证患者生命健康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需在临床上推进科学有效的西药用药管理.

    作者:苏援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6/2015-06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治疗时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 n=40)行常规治疗,研究组( n=50)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嫦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与探索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2015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低分子肝素组( n=50).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低分子肝素组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低分子肝素组总有效率为94.0%,低分子肝素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海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农村居民结核病疫情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分析农村居民结核病疫情,积极探讨防治措施,旨在控制传染源,降低疾病死亡率.方法:对我市2012-01/2015-01农村居民结核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核病疫情,并研究和总结防治措施.结果:我市2012-01/2015-01收治患者1190例,结核病发病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结核病发生率高于女性( P<0.05);结核病高发人群为10~70岁;在家务农者结核病发生率高.结论:结核病是传染病之首,需加强疾病筛查,做好农村居民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治疗、预后等进行全面监督管理,这有利于控制疫情,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魏慧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56例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综合康复疗法在治疗急性脑卒中方面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01/2015-06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病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NIHSS评分及MBI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汤武装;陈峰;施俊峰;孟红君;许冬华;秦雅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口腔扁平苔藓角质形成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混合培养

    近年来对口腔扁平苔藓( OLP )的研究越来越多, OLP的组织病理学表明角质形成细胞和淋巴细胞与其发病有着重要关系,很多学者开始建立这两种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寻找OLP的发病机制,本研究就近几年的研究状况作以简要概括,并对OLP的细胞培养模型提出一些研究设想。

    作者:许斌;陈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藏毛窦术后应用疮疡灵散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藏毛窦术后应用疮疡灵后切口愈合情况.方法:将52例藏毛窦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n=26)和对照组( n=26),52例患者均给予手术切除,两组均应用络合碘消毒切口周围皮肤,过氧化氢局部消毒,0.9%氯化钠冲洗切口,敷料包扎,红外线治疗15 min,2次/d;其中治疗组应用疮疡灵散涂撒患处,对照组未应用任何药物.在切口完全愈合之前,每天都坚持连续换药,对两组在治疗后两周以及五周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状况和创面的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为35 d,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约为45 d,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藏毛窦切除术后应用疮疡灵散能促进切口恢复,疗效显著.

    作者:张宁波;王大琤;谢雅;刘小文;白小玲;胡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即面神经麻痹,是指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引起面部神经阻滞缺血、缺氧、水肿受压而产生面部肌肉瘫痪的症状。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临床医学界的典型代表疾病。周围性面瘫在中医称为“口眼斜”,其中,针灸治疗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采取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达到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关于针灸治疗的佳介入时机仍存在较多争议。因此,本研究对2011-01/2014-01关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采取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为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苟凤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3例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3例患者中女2例,男1例,平均年龄50岁,平均病程4个月.3例均发生于脑膜,影像学特征表现为颅内境界清楚的占位,均行手术完整切除,术后未予放疗和化疗等辅助治疗.随访6~30个月,无一例复发和转移.大体观察,3例均为单发肿块,瘤体大径平均5.4 cm,边界清楚.镜下,肿瘤由交替分布的富于细胞区和稀疏细胞区组成,梭形肿瘤细胞呈束状、漩涡状或不规则状排列,细胞间可见细条索状、粗绳索样或瘢痕样胶原纤维,部分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免疫表型,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CD34、Bcl?2和CD99,均不表达CKpan、EMA、S?100、GFAP.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交界性肿瘤,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需要与其他多种梭形细胞肿瘤鉴别诊断.

    作者:焦霞;朱晓蔚;戴桂红;刘福兴;蒋小芹;肖蔚;于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