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56例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汤武装;陈峰;施俊峰;孟红君;许冬华;秦雅鑫

关键词:综合康复疗法, 急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安全性评价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综合康复疗法在治疗急性脑卒中方面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01/2015-06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病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NIHSS评分及MBI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CT与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分别对患者实施CT诊断、磁共振以及CT联合磁共振的诊断,比较三种诊断结果的不同.结果:磁共振的诊断和CT诊断在异常率上并无显著性差异,但CT诊断和磁共振诊断联合诊断相比CT或是磁共振诊断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患者实施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CT联合磁共振能够明显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岳奎;杨海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3例高血糖危重症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高血糖危重症患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01/2015-01收治的高血糖危重症患者23例,对其应用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并设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收治、应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高血糖危重症患者25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记录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血糖水平变化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糖危重症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会引发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尤雪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妊娠期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妊娠期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之内收治的打鼾或是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10例,均进行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监测,并对患者实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在临床上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在临床上未出现新生儿窒息或是生长受限的情况,患者的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妊娠期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检查,并对患者实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这种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毕秀敏;郭春青;王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钙与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对比阿托伐他汀钙与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积极的降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片治疗,研究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较于辛伐他汀,阿托伐汀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血脂浓度,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艳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手部复合性创伤术后系统康复治疗28例

    目的:探讨手部复合性创伤术后康复治疗.方法:选取2013-01/2014-02我院收治的手术复合性创伤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14)和观察组( n=14),所有患者均采取一期显微缝合修复腱外膜、腱鞘及其周围组织,观察组术后行 Washington (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方案等措施.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9例、3例、2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例、6例、6例,总有效率为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手部复合性创伤采取显微修复及Washington术后康复治疗,可促进患者手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康宝;刘华;徐冬梅;王雪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应对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丹红注射液引起临床不良反应的原因,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结合我院临床应用丹红注射液的具体实践情况,分析我院因骨折入院患者135例,术后应用活血化淤药物丹红注射液之后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喉头水肿、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及牙龈出血。总结该剂型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制定积极应对措施。结果:丹红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以呼吸、循环、神经系统为主,其原因复杂多样,主要与剂型、生产工艺、临床应用、患者个人体质有关。结论:针对丹红注射液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做好预防及应对措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刘慧慧;刘光峰;王文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6/2015-06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治疗时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 n=40)行常规治疗,研究组( n=50)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嫦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06/2015-08于我院产科采用无痛分娩术辅助分娩的25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产科收治的常规分娩产妇2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预后、产程、镇痛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和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无痛分娩率则明显更高( P<0.05).在产程方面,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的平均产程分别为(7.19±2.58)h和(9.30±2.70)h,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中产程在8 h以内者分别占58.0%和14.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产程也显著更短(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可显著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全,值得在产科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单锦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缩宫素联合无痛分娩对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缩宫素联合无痛分娩对缩短产妇产程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2-03/2014-09我院收治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分娩时采取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 n=40)和观察组( n=40).对照组接受硬膜外阻滞穿刺麻醉,通过PSA持续泵达到无痛分娩;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缩宫素,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各个产程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各个产程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无痛分娩方式虽然不会改变产妇分娩结局,但可有效缩短各个产程的时间,配合对应护理干预措施,可更好地保障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瑞芬;李靖;张安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母胎免役耐受分子机制新进展

    妊娠免役耐受是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母胎界面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微环境对妊娠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就滋养细胞、子宫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蜕膜基质细胞与Th1/Th2关系加以论述。

    作者:孟元元;郭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实用医学杂志》2015年征订启事

    《实用医学杂志》创刊于1972年,是由广东省卫生厅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医学学术类期刊。本刊以临床实用为基础,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主要报道全国各地各级临床医生及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新研究成果、实用性较强的临床经验、医学新技术、新动态等,旨在加强国内外医学学术的传播,给广大医务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推动学术进步。本刊以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阻生牙小切口拔除术3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阻生牙小切口拔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01/2015-02我院收治的阻生牙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38)和实验组( n=38).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口拔除术,实验组给予小切口拔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阻生牙小切口拔除术对阻生牙患者进行治疗,创伤性小,且预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薛娟;周美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腰间盘突出患者采用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腰间盘突出患者接受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5我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 n=30)和观察组( 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间盘突出患者应用微创手术治疗,其临床疗效相对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案更具优越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黄奇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药复方制剂珍菊降压片的利弊分析与应用探讨

    珍菊降压片作为中西药结合的抗高血压药物,有很多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作为中西药复方制剂,该药也存在不少弊端。如果应用不合理,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本研究针对珍菊降压片所含成分,分析其应用的利与弊,并进行用药探讨,以促进安全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孙朋波;刘光峰;刘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S-100和HPA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 S?100和 HPA 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中的表达以及在嗜神经侵袭和转移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S100和HPA的表达.结果:S?100与HPA在腺样囊性癌( SACC)中的表达与肿瘤嗜神经侵袭性、局部侵袭性和远处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S?100与HPA蛋白在腺样囊性癌的嗜神经侵袭与远处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尚凯;崔莹;刘红;高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螺旋CT及低场强MRI诊断肝门区胆管癌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SCT及MRI对肝门胆管癌( HCCA)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2009-02/2012-12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30例,所有患者均行MSCT及1.5TMRI检查,评估不同检查方法对HCCA可切除性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30例患者中有21例接受肿瘤全切术,9例患者接受胆肠吻合引流术或支架植入术治疗. CT表现浸润型17例,结节型6例,乳突型7例,平扫表现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及狭窄,肿块呈稍低密度.三期动态扫描提示动脉期及门脉期轻?中度强化,延迟期可见病灶呈渐变性强化过程. CT评估HCCA可切除性的敏感性76.2%(16/21),特异性55.6%(5/9),准确度53.3%(16/30);MRCP 检查提示27例患者出现肝内胆管“软藤样”扩张、肝门部胆管呈梗阻性改变. MRI评估HCCA可切除性的敏感性90.5%(19/21),特异性88.9%(8/9),准确度63.3%(19/30).结论:CT与MRI均是诊断肝门区胆管癌的常用且有效方法, MRI不仅可以进行多序列多方位扫描,还能够行MRCP成像,尤其对不同组织间的信号差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诊断早期肝门区胆管癌以及进行术前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明鉴;王国栋;谢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与探索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2015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低分子肝素组( n=50).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低分子肝素组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低分子肝素组总有效率为94.0%,低分子肝素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海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析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应对策略,提高西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5-06收治的150例接受西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n=75)与对照组( n=75),对两组患者的西药用药情况以及用药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对性应对策略.结果:观察组的用药差错事件率为2.67%,对照组用药差错事件率为26.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科学有效的西药用药管理是提高西药用药安全性、保证患者生命健康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需在临床上推进科学有效的西药用药管理.

    作者:苏援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56例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综合康复疗法在治疗急性脑卒中方面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01/2015-06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病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NIHSS评分及MBI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汤武装;陈峰;施俊峰;孟红君;许冬华;秦雅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杂志约稿函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