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显微手术疗效分析

刘俊;周政;何家全;杨辉

关键词:硬脊膜外血肿, 显微手术, 疗效
摘要:目的总结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临床诊断及显微手术疗效,以提高对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3月至2003年3月间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1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结果出院时双下肢肌力恢复到Ⅲ~Ⅳ级13例,恢复到Ⅴ级5例,未恢复3例.结论对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要争取早期诊断,尽早及时手术治疗,可有效恢复脊髓功能,减少后遗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偶极子定位系统在癫癎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偶极子定位(Dipole localization modeling, DLM)系统对致癎灶定位的价值.方法对82例拟行癫癎病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DLM和MRI检查,部分病人行SPECT/PET检查;79例手术病人的皮层或深部脑电图定位与术前DL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LM检查与术中定位结果基本一致,且特异性好. 结论 DLM是一种新型无创性癎灶定位方法,因其特异性定位优于影像学方法,在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癎的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者:杨梅华;杨辉;安宁;周政;张可成;刘仕勇;黄婷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及活检在小儿松果体区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及活检在小儿松果体肿瘤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去除松果体病变之前运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既可以达到永久解除梗阻性脑积水、治疗颅内压增高,同时在内镜下行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肿瘤的性质,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结果 9例梗阻性脑积水儿童运用此方法均进行了第三脑室造瘘,后经MRI证实成功,所有病人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第三脑室造瘘并取活检是松果体区肿瘤确实而有效的微侵袭诊疗手段.

    作者:何家全;刘仕勇;阴金波;杨辉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疾病并发高渗高糖非酮症性昏迷的护理

    我科1996年10月-2002年4月,共收治高渗高糖非酮症性昏迷(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Nonketototic Coma, HHNC),患者32例,死亡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晓琴;马立平;王洪涛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987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结果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伤中严重的损伤,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临床救治困难.我科自1983年1月-2003年1月间共收治9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将其救治结果作一分析和总结.

    作者:刘俊;刘卫东;周政;杨辉;安宁;刘海鹏;童志恒;张可成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伽玛刀加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

    我科自1998年7月至2002年4月,收治松果体区肿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病人12例,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加伽玛刀治疗,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椿;沈光建;许民辉;陈广鑫;邹咏文;杨东虹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1例

    患者,男,15岁.于2003年4月26日骑自行车跌伤头部,在当地县医院CT检查示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右顶骨骨折;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恢复好.术后第7天始出现右眼球突出、剧烈眼痛、结膜充血伴视力下降,于5月5日转入我院眼科治疗.

    作者:张学渊;朱瑾;袁伟;魏运军;钟诚;黄茂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经颈部B超、TCD、DSA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48例,实施狭窄段置入自膨式支架(WALLSTENT或SMART),12例行后扩张,11例使用滤器装置,围手术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以及影像学的改变.结果 2例手术失败未能成功置入支架;术后并发脑出血1例,脑栓塞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除1例脑出血死亡外,其余2例治疗后恢复;其余43例患者均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1~6个月的随访中,无1例出现复发.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满意.结论 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可行性好,近期疗效肯定,是临床上有推广潜力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锦华;杨辉;凌锋;周政;刘俊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创面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为了及时了解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作者对近年来收验的170例创面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及时治疗,控制感染,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宋世平;解晓珍;席道友;张中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大脑凸面脑膜瘤切除范围与术后复发关系的研究

    我们自1996年起采用扩大蛛网膜切除的Simpson Ⅰ级切除方法治疗大脑凸面脑膜瘤8例,以探讨该手术方法与肿瘤术后复发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业纯;杨辉;张可成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气管造口镍钛合金支架埋植术的护理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1].气管造口支架埋植术是目前预防和治疗全喉切除后气管造口狭窄的新方法[2].我科自2001年10月以来,对16例患者进行全喉切除联合气管造口支架埋植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利;黄茂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X-刀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目前以X-刀治疗鼻咽癌的报道甚少,我院自引起Brain sacn II型X-刀以来,已治疗鼻咽癌2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鹏;杨辉;周政;张可成;黄其林;吕胜青;陈渝;付尚志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疗效

    目的对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以利提高对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03-2003-03对8例舌咽神经痛和28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出院时疼痛及痉挛完全消失28例,改善6例,无效2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俊;周政;何家全;杨辉;张可成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内毒素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特性初探

    目的探讨无血清因素参与下血管内皮细胞(Vasvular endothelial cell,EC)与细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rides, LPS)的结合特点.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内毒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labelled LPS,FITC-LPS)与EC的结合情况,并提取荧光标记内毒素与内皮细胞结合后细胞膜性成分观察其中的荧光物质强度.结果 EC与FITC-LPS的结合存在浓度依赖性,结合的荧光主要集中于细胞浆,尤其是胞浆近核周区,核仁也可染色,结合的内毒素同细胞膜性成分关系密切.结论 EC可与LPS直接结合,并可能进入细胞内部而发挥作用.

    作者:陈建;王翔;罗向东;杨宗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74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和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微侵袭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74例颅内动脉瘤分别采用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用格拉斯哥结果量表(GO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48例血管内治疗和26例显微手术患者中,术后早期恢复良好者分别为43和18例,轻度残疾2和2例,重度残疾2和3例,死亡1和3例.术后6~12个月有24例得以随访,恢复良好21例,重度残疾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手术者的经验采取两种不同的微侵袭治疗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周政;刘俊;杨辉;安宁;刘海鹏;张可成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腭咽部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病人的腭咽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20例施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患者手术切除的腭咽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光镜下OSAHS患者腭咽组织学改变主要包括:鳞状上皮肿胀,过度角化,基底层细胞液化性变性;粘膜下层血管扩张,管壁增厚,平滑肌细胞退变;粘液腺增生,腺管扩张,内有分泌物积聚;在透射电镜下横纹肌纤维肿胀,肌丝排列紊乱,Z线疏松,浅染,线粒体肿胀,空化.结论 OSAHS组腭咽组织学改变明显,这可能是神经源性炎症的结果.

    作者:孟祥贵;李红;邓安春;杨桦;镡旭民;李明红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可吸收防粘连膜防治股中间肌粘连的疗效

    2001年10月至2003年6月,我科应用成都迪康中科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可吸收防粘连膜治疗股四头肌患者11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卫刚;钟朝林;马川;文军;苏沈章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微创神经外科:现代神经外科的标志

    普通神经外科手术对病人创伤大,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致残率和死亡率,对脑深部及高风险部位手术受到限制.

    作者:杨辉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运动治疗对脑出血术后偏瘫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早期运动治疗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偏瘫的疗效.方法 46例脑出血患者术后接受运动治疗,治疗前后作ADL、Fugl-meyer评定.结果治疗前后患者ADL、上肢功能均有显著改善.结论运动疗法是治疗脑出血术后偏瘫的有效方法,早期治疗尤其重要.

    作者:尹清;杨辉;刘宏亮;安宁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ASA-602立体定向仪的计算方法

    目的寻找ASA-602立体定向仪的立体定位计算方法.方法先根据中心点与靶点的关系,计算出靶点的坐标值(X、Y、Z);然后根据立体定位框架上的固有数值,找出靶点测量值(X2、Y2、Z2)与靶点标值的关系.结果无论靶点与中心点的关系如何,都可直接将靶点测量值换算成靶点坐标值.即:X=X2, Y=Y2+40, Z=Z2+40.结论该方法简便、直观,适合进一步推广应用.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就是利用立体定向仪上固定系统和导向系统将手术器械或特殊装置送入脑内预定靶点进行毁损、慢性电刺激、脑内神经细胞介质测定或进行脑组织移植等,使病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性症状改善,对脑功能或脑内某些疾病进行治疗和病因学研究[1~3].近来CT定向术已相当普及,广泛用于颅内疾病诊断和治疗[4].

    作者:刘海鹏;杨辉;周政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癫癎的基因治疗展望

    癫癎是神经系统中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癫癎的家族聚集性暗示其具有遗传倾向;各种研究报道表明,遗传因素占到整个病因的40%.目前,该病主要依赖药物与外科治疗,虽然从治疗的方法和治疗的效果,较前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较大的副作用和部分仅能暂时控制癫癎发作的现实(尤其是遗传所致的癫癎)让国内外专家期待和寻求一种更新的解决办法.由此,基因治疗的出现可能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杨梅华;黄轶;杨辉;安宁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第三军医大学

主办: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