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爱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预防及护理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100例进行研究,其中有16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采取相应治疗和护理。结果:本研究中有16例患者术后发生胆瘘,在经过全面高效的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处理好胆囊三角,尽量避免使用电凝钩;一旦发现管状结构时应该使用钛夹或合成夹夹闭,禁止使用电凝。同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可以及时发现胆漏,并能够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3-03/2014-03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n=20)和对照组( 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巴曲酶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常规治疗方案与巴曲酶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率、患者满意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巴曲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不良反应率低、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3-02收治的60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患者,分析全部病例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获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全部腓肠肌转移皮瓣Ⅰ期存活.Ⅰ期植骨7例,Ⅱ期植骨15例,其中3例Ⅱ期植骨患者复发慢性骨髓炎,植骨失败,2次清创后感染治愈;其余患者未复发感染,植骨效果良好,植骨愈合时间为3.5~6.8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7±0.6)个月.结论: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中,胫骨腓肠肌皮瓣修复具有血供丰富、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及对重要血管干扰较小等优势,有利于改善病灶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行普外手术患者7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手术切口未发生感染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677例,观察组103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影响切口愈合的各项因素,总结观察组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找出解决方法.结果:经过观察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引流管堵塞、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因素相关,经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普外科术后引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众多,应对这些危险因素给予足够重视,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并注意对患者的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从而降低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彩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的具体操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02/2015-01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院前急救护理,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此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推广价值.结果:患者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为(19.6±5.8)min;现场急救后返院平均时间为(15.1±4.3)min;经急救护理后患者预后情况良好12例,中残17例,重残9例,死亡2例.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及时合理的院前急救方式,是保障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基础,对降低患者死亡事件发生概率有直接影响,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在手术护理中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3-04/2014-01我院的96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手术护理过程中发生紧急风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52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对照组44例患者未实施护理风险紧急预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瘦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96%),护理纠纷发生率为(3.85%);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2.72%),护理纠纷发生率为(43.18%).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医疗环境、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护患关系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风险紧急预案提高了手术室手术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降低了事故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郑春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颈胸部烧伤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其对治疗及预防瘢痕增生和挛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颈胸部烧伤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创面进行清创换药等治疗,并为预防瘢痕增生和挛缩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治疗配合整复手术及院外随访,治疗及随访时间不等,使得治疗后仅3例出现瘢痕增生,1例颈部瘢痕挛缩,其他患儿无功能障碍,均痊愈。结论:通过对颈部烧伤的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避免瘢痕增生及挛缩,无须通过整复手术,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吴杨炀;祁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特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4/2015-03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患儿78例,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 n=39)和对照组( n=39).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特殊护理,能够提高患儿治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齐金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 n=35)和对照组( n=35).观察组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术后24 h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声音嘶哑、低钙血症、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中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法操作,术中出血量少,患者声音嘶哑、低钙血症、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于明;唐海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健肺组方联合信必可对哮喘持续期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气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予以信必可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肺组方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为(0.45±0.50)次,对照组为(1.37±0.35)次,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炎性因子释放均明显下降;肺功能测定明显改善.结论:应用健肺组方联合信必可较单用信必可有止咳平喘、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及防止哮喘反复发作的作用,改善肺功能,且服用方便,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为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超红;张凤宇;周海云;郭文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口服吡嘧司特对IL?4mRNA、IL?5mRNA及IL?13mRNA在小鼠哮喘模型肺组织的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将40只SPF级的雄性BALB/C小鼠,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开瑞坦组及吡嘧司特组,每组10只.哮喘组、开瑞坦组及吡嘧司特组使用卵清白蛋白(OVA,Grade V)致敏液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同时给予开瑞坦组及吡嘧司特组模型小鼠连续四周分别喂养开瑞坦及吡嘧司特干预处理,并设立对照组,RT?PCR法检测四组小鼠肺组织 IL?4mRNA、IL?5mRNA、IL?13mRNA表达水平.结果:IL?4mRNA、IL?5mRNA、IL?13mRNA在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呈低表达,在哮喘组中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瑞坦、吡嘧司特组小鼠IL?4mRNA、IL?5mRNA、IL?13mRNA 的表达抑制,且开瑞坦组与吡嘧斯特组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嘧司特可能通过下调IL?4mRNA、IL?5mRNA、IL?13mRNA的表达在哮喘治疗中发挥作用,在急性期治疗作用明显.
作者:毛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α?硫辛酸(α?LA)对多发性硬化( MS)临床功能及认知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3-02/2015-02我院收治的MS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初始剂量1 g/次,1次/d,每3 d剂量减半直至停药,减至64 mg时改用甲泼尼龙片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α?LA 静脉滴注,10~20 mL加入100~250 mL生理盐水缓慢静滴(约30 min),持续给药1个月,观察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功能及认知障碍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功能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功能评分,观察组低分组28例,显著多于对照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α?LA治疗MS患者,能显著改善其临床功能和认知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彭仕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引发产后大出血( PPH)的危险因素,探讨产后大出血的预防、治疗策略.方法:分析2014-03/2015-02我院产科收治的PPH产妇22例的临床资料、出血原因、治疗情况,总结诱发产后出血的危险性因素及针对性治疗经验.结果:22例PPH产妇中,分娩、治疗过程中出现宫缩乏力者16例,占72.7%,明显高于宫颈口撕裂、胎盘粘连产妇所占比率( P<0.05);在治疗效果上,本组22例产妇21例治愈,1例自然分娩产妇继发 DIC 死亡,治愈率为95.5%.结论:针对PPH诱发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提高抢救效果,值得临床实践.
作者:张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乡镇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实施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9?01/2013?12收治的乡镇冠心病患者458例为研究对象,认真观察并统计各种危险因素,对各危险因素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价,并比较危险因素的统计结果.结果:乡镇冠心病患者458例作为研究,在多种危险因素中,用药依从性差明显高于其他因素,约占患者总数量的58.13%.结论:在对乡镇高血压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中,应将治疗重点放在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干预上,这可以持续有效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及心肌梗死;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并减少冠心病死亡率.
作者:邓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治疗脊髓型脊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2/2015-01我院收治的82例脊髓型脊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41)和观察组( n=41).对照组实施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较对照组70.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VAS评分无差异,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 VAS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推拿联合中药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控制疼痛感,减轻痛苦,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曾海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4-02/2015-02收治24例的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患者全脑放疗以及立体定位放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完全缓解患者2例,占8.33%;部分缓解患者11例,占45.83%;疾病稳定患者8例,占33.33%;疾病进展患者3例,占12.50%;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3例,占12.50%,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因放射造成的脑梗死及其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脑转移瘤患者应用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的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塔娜;李小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脑血栓患者中运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对照方式将2012-01/2015-01到我院治疗的80例脑血栓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方案用药,连续用药满5个月后,研究两组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5.0%,相比对照组的82.5%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的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的平均面积相比对照组明显缩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方案对脑血栓患者展开治疗,疗效更加理想,更利于颈动脉斑块的缩小,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韩永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阴道彩超以及腹部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01/2015-01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 n=45)和实验组( n=45).对照组给予腹部彩超检查,实验组给予阴道彩超检查,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在诊断符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胚芽、盆腔积液以及胚芽检出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阴道彩超对异位妊娠进行诊断,相比腹部彩超的诊断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普及.
作者:孝文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双氯芬酸钠和别嘌呤醇联合用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0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和别嘌呤醇联合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6%,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血沉和血尿酸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7%,对照组23.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氯芬酸钠和别嘌呤醇联合用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