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军
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上消化道急救患者中的使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平均止血时间都长于实验组;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应该普遍应用.
作者:丁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托烷司琼加穴位按压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分别施以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和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加穴位按压两种干预方法,观察并验证两种干预方法临床疗效的差异.采用不同方法干预后,分析两组患者发生PONV的时间、程度以及术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等临床观察指标的前后变化,探讨治疗PONV的佳方案.结果: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0.6%和25.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加穴位按压可有效地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梁姣;王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83例伴有室性早搏的住院病人,其中51例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作为观察组;32例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疾病,作为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根据射血分数,再分为心功能正常组(2 1例)和心功能不全组(30例),均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与心功能(LVEF)的关系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震荡起始(TO )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震荡起始(TO)显著低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不全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正常组震荡起始(TO )与心功能不全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震荡斜率(TS)高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正常组(P<0.05)与心功能不全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正常组震荡斜率(TS )高于心功能不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震荡起始(TO)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相关性(r =-0.146,P >0.05);振荡斜率(TS)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正相关(r=0.481,P<0.01).结论:非致死性心脏事件危险使ACS患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脏事件的风险增加,HRT可能是评估ACS预后的可靠指标之一.心肌严重缺血可导致ACS患者的HRT减弱或消失,TS 对严重心肌缺血更敏感.HRT2是高危 ACS患者独立预测指标,HRT2的预测能力强于本研究中的其它风险因素.TO与TS相互独立,二者对高危ACS患者的预测价值不同,TS的预测价值更高.
作者:乔金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2/2014-02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胺碘酮治疗,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胺碘酮治疗效果.结果:8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25%(61/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5%(13/80).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采用胺碘酮进行急诊治疗,能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汤天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伴抑郁和焦虑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偏头痛伴抑郁和焦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西比灵进行治疗,实验组联合黛力新以及西比灵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评分、HAMD分值、HAMA分值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黛力新联合西比灵对偏头痛伴抑郁和焦虑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张幸敏;李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诊疗时机,分析佳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12/2010-12期间收治的3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不同治疗方式和时机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病理根治切除术患者3年生存率为70%(14/20),显著大于切端阳性患者(P<0.05).经过常规治疗后进行限期手术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急诊手术患者(P<0.05).限期手术患者3年生存率为68.8%(11/16),急诊手术患者为33.3%(5/1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选择手术方案,延长患者生存率.
作者:傅朝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腰疼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04/2014-12接收的腰椎骨质增生腰疼急性加重患者192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6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实验组联合中药以及针灸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VAS分值改善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中药和针灸对腰椎骨质增生腰疼急性加重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普及.
作者:林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应用价值.方法:1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8.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3.8%,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其临床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段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肠道营养干预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1/2013-01我院收治的1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肠道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Child-pugh分级、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肠道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用江;李静宇;申利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视觉训练治疗青少年近视及初发期老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眼科中心在2011-06/2013-12收治的110例青少年近视及62例初发期老视患者,将青少年近视眼随机分为观察组1和对照组1,将初发期老视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和对照组2.分别进行针对性检查之后,观察组患者采用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觉训练加短小遮盖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近距离视觉训练加短小遮盖的方法.随访17个月后分析对比近视眼视力改善情况、老视眼平均裸眼远视力以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轻度、中度及高度近视眼分别有27眼、67眼、9眼;对照组则分别为22眼、68眼、15眼;两组轻度近视和高度近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老视眼平均裸眼远视力比较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09%,无效率为16.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2%,无效率为16.18%;两组有效率与无效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训练治疗青少年近视及初发期老视的临床疗效较好,其中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觉训练加短小遮盖可显著改善青少年近视和初发期老视眼患者的视力,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及诊断率不断提高,其中绝大部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引起甲状腺癌发病的因素较多,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围绕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实验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作者:史东宁;高权荣;张瑞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老年卒中患者抑郁发作治疗方案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2013收治的卒中患者8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卒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抑郁症治疗.分别在治疗后2周、4周及12周对两组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周时NIH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4周和12周时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段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均有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卒中患者抑郁症程度对卒中临床治疗会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卒中伴发抑郁症患者在对其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时,也需要注意对抑郁症的治疗缓解,这样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脑卒中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鄢莉;万竹知;濮蓉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4/2014-04收治的158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GC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昏迷患者具有确切疗效,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临床分析,对河南省漯河市第五人民医院头孢类抗菌素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河南省漯河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部2013-01/2014-08注射头袍硫脒和头孢三嗪的12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对他们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注射方式应用的头袍硫脒药物的使用率约为76.28%,预防性应用药物约为60.12%,治疗性应用药物约为0.61%,经4~15 d的治疗后,可以明显看出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式头袍硫脒药物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头孢三嗪药物.
作者:杨建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无创呼吸机在Ⅱ型呼吸衰竭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11/2014-11 接收的48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无无创呼吸机应用禁忌.结果:治疗后,48例患者的pH、PaO2以及SaO2均明显上升,PaCO2、HR以及RR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数据资料比较差异明显,数据资料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晋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抗炎或促炎细胞因子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收集4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血清,同时采集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血清因子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抗炎因子白介素IL-4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抗炎因子IL-6、TN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L-4水平为(0.415±0.071)ng/L,对照组未见IL-4表达.结论:抗炎或促炎细胞因子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过程中明显升高,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其水平变化.
作者:冯中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学及临床特征.方法:从2013-03/2014-03我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中随机性抽取50例作为研究组,另抽取50例未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菌群分布、细菌耐药性、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50例患者中分离出56株病原菌,研究组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白蛋白水平、Glas-gow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这些因素也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住院时间长、导管留置时间长、Glasgow评分低以及APACHEⅡ评分高的患者,应该注意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并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
作者:于爱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T在消化道穿孔准确定性、定位诊断及指导外科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5例胃肠道穿孔患者行64层螺旋CT薄扫,并MPR矢状位、冠状位重建,根据游离气体、肠壁的局部缺损、局部肠壁增厚、腹腔积液等征象,判断穿孔位置,根据影像学表现指导外科治疗。结果:胃窦部19例,十二指肠球部10例,小肠3例,阑尾2例,直肠1例,CT术前对穿孔定位准确率达86%(30/35)。结论:螺旋CT平扫及MPR重建能早期定性、定位诊断胃肠道穿孔,对外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兰国宾;孙晓霞;路凯;李宝栋;郭福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40例预测为困难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喉罩组采用喉罩置管全麻,对照组采用气管导管插管全麻,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喉罩组首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喉罩组置管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喉罩组在操作时和苏醒时心率和血压波动明显降低(P<0.05);术中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结果表明两组无差异;喉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是解决困难气道患者手术麻醉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葭;缪小勇;曹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