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菜东梅;曹小川
目的:探讨创面波动式负压(VSD)治疗在狭长窄蒂皮瓣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06/2015-09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1例行狭长窄蒂皮瓣修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后给予波动式创面负压治疗,维持稳定负压,体位、疼痛护理.观察并处理并发症,分析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48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3例患者皮瓣远端淤血坏死,经换药二期愈合.结论:有效的临床护理能提高VSD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负担和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玥潼;郑力;耿栋芸;余道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对老视的矫正和治疗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矫正方式多样.以生物工程制备的脱细胞角膜基质作为较理想的角膜替代材料在临床上已开始应用.本文介绍生物工程角膜的特点及优势,并对其未来被应用于老视治疗的可能性加以分析.
作者:岑羽捷;冯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羟氯喹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然而,服用羟氯喹和氯喹会出现视网膜毒性进而引发不可逆的视力丧失,服用羟氯喹超过20年后发病率接近20%,故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根据2016年美国眼科年会新修订的羟氯喹筛查指南,对羟氯喹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以及视野、SD-OCT、mfERG和FAF作为筛查手段的研究结果进行介绍.
作者:随闻达;于伟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10/2014-03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绝经后女性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绝经后并发老年性白内障的IMH的女性患者作为裂孔组(n=55),以绝经后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n=19).完整记录病史和相关专科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及OCT检查.白内障晶体混浊程度按照LOCSⅢ标准分级,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0.05).裂孔组患者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31±9.36 pg/mL vs 12.89±12.55 pg/mL,P=0.018<0.05).两组内E2水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裂孔组:r=0.087,P=0.530>0.05;对照组:r=0.000,P=1.000>0.05).结论:绝经后女性IMH患者的E2水平相对升高,提示其体内雌激素水平与IMH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邢秋云;梁曦达;郁艳萍;王怡;刘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先天性隐眼是一种终生致盲致畸的罕见眼病,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明确.患儿出生即表现双眼睑缺失,眼眶表面完全被连续性皮肤覆盖,眼眶内仅有眼球遗迹或完全无眼球.先天性隐眼与遗传致病基因异常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三个隐眼遗传致病基因FRAS1,FREM2,GRIP1分别定位于4号、13号和12号染色体的长臂上.本文回顾近年国内外先天性隐眼的病例报告及遗传学研究成果,对以上三个遗传致病基因的位置结构、功能及突变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隐眼遗传学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转化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夏茵;王婧荟;龙尔平;吴晓航;李王婷;王东妮;林浩添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对患者尿道功能与机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医院泌尿外科2012-01/2016-05收治的76例BPH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观察组采用TUPKRP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比较两组优良率、术前和术后3个月尿道功能指标,并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评价两组机体功能.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Qmax、MUCP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IIEF-5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采用TUPKRP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尿道功能和机体功能,疗效良好.
作者:何幸福;田彬;李见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液双向电泳技术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其分辨率及稳定性.方法:采用超滤法富集并浓缩尿液蛋白,Bradford法测浓度后进行双向电泳,凝胶经银染显色后,用Melanie 4软件分析双向电泳图谱.分别对蛋白上样量,聚焦参数等步骤进行优化.结果:超滤浓缩法,150μg的上样量,60 KVh的聚焦总伏特数,进行的双向电泳图谱分辨率高,稳定性好.结论:对上样量和聚焦总伏特数优化后可获得稳定性高和重复性好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液双向电泳图谱,以便开展后续研究.
作者:侯丽娜;刘炜烨;贾小平;李亮;李小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亲属主要护理者中医康复护理知识宣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5个社区中100例脑卒中患者,对其家庭主要照顾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知识宣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宣讲前后主要照顾者对中医康复知识的掌握效果.结果:宣教前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普遍较为缺乏对中医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宣教后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各项脑卒中中医护理知识水平普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通过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显著改善(护理前:17.37±4.55;护理后:5.27±1.83),护理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脑卒中的程度和家庭情况给予脑卒中患者亲属主要护理者以简单明了、循序渐进的中医康复护理知识宣教,可提高照顾者的中医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萍;黄燕;汪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导致蒸发型干眼(ED-ED)的主要原因.睑板腺(MGs)分泌的脂质构成泪膜前表面,以防止泪液蒸发过快,其正常稳态则由睑板腺干细胞维持.本文回顾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睑板腺干细胞的位置、功能、体外模型等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MGD以及相关干眼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伍兵;许康康;谢华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谷氨酰胺(GLN)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分析HBO联合GLN治疗TBI的价值和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n=50)以Feeney自由落体法建立TBI模型,选取建模成功的大鼠(n=40)作为实验动物,根据干预方式分为4组,即TBI组(普通肠内营养干预,n=10)、TBI+HBO组(普通肠内营养+高压氧,n=10)、TBI+GLN组(谷氨酰胺肠内营养,n=10)、TBI+HBO+GLN组(谷氨酰胺肠内营养+高压氧,n=10).另选健康雄性SD鼠(n=10)作为健康组.干预后以平衡木实验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客观评价,用TUNEL法测定各组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分析组间神经功能和神经细胞凋亡水平的差异.结果:健康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0.46±0.04分)、凋亡指数(0.37%±0.09%)显著低于其他各组;TBI+HBO+GLN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1.24±0.17分)、凋亡指数(8.83%±0.96%)显著低于TBI组、TBI+GLN组、TBI+HBO组;TBI+HBO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2.11±0.42分)、凋亡指数(13.71%±1.41%)显著低于TBI组、TBI+GLN组;TBI+GLN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2.96±0.64分)、凋亡指数(18.39%±1.65%)显著低于T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O联合GLN能够改善TBI大鼠的神经功能,协同产生脑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二者能协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卢晓闻;陈哲;许烈鹏;郑云贵;李钦喜;袁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随着对辣椒素在调节血糖方面的深入研究,来自动物模型、分子水平及临床病例调查等方面的证据均一致表明,辣椒素具有调节血糖,降低淀粉酶分泌,调节胰岛素受体数量,调节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及调节血糖代谢途径等方面的药理功效.此外,辣椒素还具有抗疲劳,调节血脂代谢及降低血脂浓度等方面的生理功效.本文就辣椒素在降血糖、糖尿病治疗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陈道刚;谢杰斌;李根;曾兰;蒋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Leber先天性黑矇的临床表现以及遗传学特点予以分析,并对已知的和可能存在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进行筛查研究.方法:以56例Leber先天性黑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使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将Lerber先天性黑矇致病相关致病基因视网膜色素上皮基因(RPE65)和卵磷脂视黄醇酰基转移酶基因(LRAT)中的全部外显子与外显子-内含子接会处进行扩增,测序分析致病的突变基因.结果:对56例患者行RPE65基因十四个外显子和LRAT基因三个外显子的检测,发现了7处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结论:由于Leber先天性黑曚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其诊断有赖于症状和眼底表现以及各项辅助检查.本组56例患者可能与RPE65外显子和LRAT外显子突变无关.不同患者均发现同一位点的同样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改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基础研究意义,应增加样本量对蛋白功能进一步分析.
作者:董嫱;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糖尿病作为世界流行性疾病已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了解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可以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方案.常见的慢性糖尿病并发症有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部溃疡.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主要通过抑制靶基因的翻译对其表达进行转录后调控,在许多的生物进程和内源性疾病都发挥重要作用.他们被证实可以作为疾病治疗的靶标和具有潜在的确诊疾病的生物靶标.本文旨在介绍miRNAs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作用.
作者:张洁;陈金安;孙新娟;王雷;胡志为;王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死因,每年约有756万人发病,且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并逐年上升.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再生医学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拓宽了心血管疾病领域的治疗策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是由已分化的成体细胞重编程诱导产生的一种干细胞类型,其能分化为针对患者自体细胞的特异性治疗细胞,运用疾病特异性iPSCs建立体外疾病模型可以在不受环境因素影响下进行重复分析,目前已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分子基础模型研究、移植治疗以及药物筛选.关于iPSCs的研究打开了对心血管疾病治疗和再生医学的新篇章,但该研究尚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在真正了解这项技术之前,是否应该提早将其用于临床?本文就目前对iPSCs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临床应用的相关新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胡海燕;朱平;陈志衡;何微;杨雷;赵明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中,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为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2014-06/2015-12收治的128例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64)和对照组(n=6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试验组ADL及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临床护理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过程中,康复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有利于预后,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佳骏;龚菲;吴洁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水平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梧州市中医医院内二科门诊2015-07/2016-03收治的66例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组)和7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健康组)开展临床研究,所有受试者均需接受心肌酶谱水平测定,包括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CK)、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并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心肌酶谱水平进行比较.疾病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结果:疾病组治疗前后LDH、CK、α-HBDH、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疾病组患者血清LDH、CK、α-HBDH、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组间疾病组LDH、CK、α-HBDH、CK-M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LDH、CK、α-HBDH、CK-MB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且心功能越差,相关指标水平越高,也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家耀;钟武勇;苏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与半胱氨酸同系的四碳含硫氨基酸,它不参加蛋白质的合成,是体内蛋氨酸循环的正常代谢产物.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多种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子,包括血管疾病、神经元变性疾病等,并且HHcy与多种眼部疾病及视觉损伤有关.本文综述了Hcy代谢异常与眼部疾病的关系及与之相关的病理学机制.
作者:周海燕;严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常见的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心动过缓往往被忽略.心动过缓时,血流速度减慢,引起心输出量显著降低,从而导致脑皮质供血障碍,促进了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纪翠霞;曹会杰;刘淑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人角膜内皮细胞(HCECs)位于角膜内侧,增殖能力有限,损伤后容易失去代偿功能,发生内皮盲.目前,角膜移植是治疗该疾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但供体短缺等因素制约了角膜移植术的应用.因此,使用组织工程角膜作为传统角膜供体的替代物已迫在眉睫.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为克服接触性抑制和内皮-间质转化(EMT)的问题,学者们对HCECs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方法进行改进,并总结了从形态学,关键标志物以及基因水平来鉴定HCECs的方法,为HCECs组织工程角膜内皮植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媛;谢华桃;朱映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联合泪然滴眼液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02/2016-05于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行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两组均予以泪然滴眼液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及FI、BUT、SIT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FI、BUT、SIT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联合泪然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陈娟;菜东梅;曹小川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