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休克转录因子2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对肺癌发生的影响

范敏娟;钟云华;沈雯;袁开芬;赵国厚;王蜀昆;温林俏

关键词:肺肿瘤, 热休克转录因子2, 白细胞介素-10, A549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2(HSF2)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对肺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HSF2、IL-10的mRNA、蛋白的表达;在A549细胞中,以siRNA干扰HSF2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肺癌组织中76%(38/50)病例的HSF2表达上调(P<0.01),80% (40/50)病例的IL-10表达上调(P<0.01),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一致.肺癌组织中IL-10的表达上调与HSF2的表达上调呈正相关(R2 =0.921 6).siRNA干扰HSF2可减弱A549中IL-10的表达.结论 HSF2可通过促进IL-10的表达影响肺癌的发生.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28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肥胖阻塞性与非肥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的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PSG检查的128例OSAHS患儿,按BMI分为肥胖与非肥胖组,对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及主要PSG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肥胖组的男性患儿比例、BMI、低通气指数(HI)较非肥胖组高,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及低血氧饱和度(LSaO2)均低于非肥胖组(P<0.05).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或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与低氧血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AHI与MSaO2、LSaO2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肥胖OS-AHS患儿的低通气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较非肥胖者严重.

    作者:龙淑珍;苏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肺癌应用培美曲塞化疗后出现严重腹泻1例报道

    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化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培美曲塞是一种新型的多靶点抗叶酸药物[1],具有耐受性好,低毒性的特点,2008年FDA批准培美曲塞与顺铂联用作为局部晚期和转移并伴有非鳞状组织学特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李建军;俞婷婷;单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清中瘦素和肺组织中瘦素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瘦素及其受体(OB-R)在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15只SD大鼠被分为对照组(n=5)和两个实验组(n=10).实验组经腹腔注射MCT建立大鼠PAH模型,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溶媒.两个实验组大鼠在注射MCT后分别于第2、4周抽取静脉血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及右心肥厚指数,随后取出肺组织,观察肺血管的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瘦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OB-R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和右心肥厚指数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瘦素及肺组织中OB-R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且与平均肺动脉压呈正相关(r=0.912,P<0.05;r=0.861,P<0.05).结论 瘦素及OB-R可能在MCT诱导PAH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钱天赐;彭星星;梁先柱;阮富贵;孙江滨;王海永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植皮治疗跟骨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植皮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4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病例,所有患者均有伤口裂开、跟骨钢板外露、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均阳性,软组织缺损面积6 cm×4 cm~12 cm×8 cm.其中治疗组18例采用清创、VSD负压引流,后期VSD联合游离植皮修复;对照组16例采用清创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方法.结果 治疗组植皮皮片均成活,伤口无再发感染坏死;术后患足功能恢复较快;而对照组中有14例患者术后无渗液,无窦道形成,细菌培养阴性;2例患者术后仍有渗液,窦道形成,细菌培养仍阳性,经再次手术清创及床边换药后伤口愈合.对照组中有13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3例皮瓣末端边缘少许淤黑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患足功能恢复较慢.结论 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感染采用清创、VSD负压引流联合游离植皮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简便、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广钢;苏博源;潘永雄;王广伟;李中万;杨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学生敬业精神现状与对策——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离不开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务工作队伍的主力军,其敬业精神直接影响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及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1-2].现今,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患矛盾日益加深,医患纠纷日益增多,这与医生敬业精神的缺乏密切相关,加强医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势在必行.

    作者:冯跃林;詹阿兰;胡伟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交接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国际社会对患者安全研究的日益深入,患者交接已成为影响患者安全的高风险领域[1].手术交接过程包含患者术前从各病区单元至手术室,术后从手术室返回到各病区单元的整个过程,涉及部门、人员、环节多.文献报道[2],手术交接缺陷是仅次于技术缺陷导致手术不良事件的第二大原因.

    作者:陈香凤;朱倩兰;黄慧;谭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时相蛋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时相蛋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6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连续观察7天急性时相蛋白,记录1~7 d APACHEⅡ评分.结果 根据脓毒症60天预后分为死亡组20例,存活组49例.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CT)明显升高(P<0.05),转铁蛋白(TF)和清蛋白(ALB)明显减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APACHEⅡ评分、ALB、TF、前清蛋白(PA)、C-反应蛋白(CRP)、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急性时相蛋白与高APACHEⅡ评分是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作者:贺能英;郭振辉;刘朝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星形胶质原性蛋白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 MGB1)、星形胶质原性蛋白(S100B)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新生儿科收治并临床诊断为不同程度窒息的足月新生儿4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为该院产科40例正常足月顺产新生儿,探讨HMGB1、S100B与窒息新生儿脑损伤之间的相关性.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新生儿出生时脐带血、生后静脉血中HMGB1和S100B的水平变化.结果 检测新生儿窒息生后静脉血中HMGB1和S100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窒息组HMGB1水平在0、12、24 h三个时间段测量结果为(153.03±5.15)、(159.48±5.42)、(168.66±5.7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S100B水平在0、12、24 h三个时间段测量结果为(0.68±0.19)、(0.89±0.12)、(1.05±0.1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HMGB1与S100B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结论 HMGB1和S100B对窒息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巍;王智新;李茜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经食管心电图测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左房室间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中出现左房室(AR)间期异常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8例,根据食管心电图测量的AR间期分为AR间期缩短组(AR≤100 ms)与AR室间期正常组(AR>100 ms),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心脏彩超以及冠脉病变情况.结果 AR≤100 ms组患者年龄高于AR>100 ms组(P=0.018);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比例,AR≤100 ms组高于AR>100 ms组(P=0.038);AR≤100 ms组左心房内径较AR> 100 ms组增大(P=0.041).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电传导的异常,AR≤100 ms的冠心病患者多为右冠状动脉病变.

    作者:于杨;刘筱;陈玲;周炜;黄喆;陈曼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中国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基于Pearson和spearson相关系数的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其各因素相关性.方法 利用网络数据库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Springerlink、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限至2016年7月,查找关于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文献质量总体较好.总样本量为2 485名,男1 201名,女1 284名.Meta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合并相关系数及95%CI为0.287(0.252,0.329);社会支持利用度与生活质量合并相关系数及95%CI为0.232(0.191,0.274);主观支持与生活质量合并相关系数及95%CI为0.260(0.224,0.298);客观支持与生活质量合并相关系数及95%CI为0.139(0.101,0.179),合并后相关系数以社会支持高.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总分随着样本量逐渐增加,相关性随之减小.随机抽样方法测出相关系数高于非随机抽样方法测出的结果.南方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系数高于北方.结论 中国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存在相关,主要受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李莎莎;王丽娜;鄂绪;吴崇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结直肠癌组织中同源异型盒基因B7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XB7)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直肠癌患者87例,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HOXB7 mRNA和HOXB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HOXB7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42.4±16.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9.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XB7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3.9%,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3% (P<0.05);HOXB7蛋白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HOXB7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具有更差的预后.结论 HOXB7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相关.

    作者:罗云春;易文;姚宇宙;朱妮;覃鹏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低糖高脂肠内营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糖高脂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AECOPD并发呼吸衰竭需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EN支持,鼻饲肠内营养液14 d,对照组常规经口饮食加静脉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体质量(Wt)、上臂周径、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CD4+、CD8+、CD4+/CD8+、血气pH值、PO2、PCO2、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比率、入住ICU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肱三头肌皮皱厚度、Wt、上臂周径、CD4+、CD4+/CD8+、TLC、TP、ALB等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CD4+、CD4+/CD8+、TLC、TP、ALB、Wt明显升高(P<0.05),PCO2、无创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有创通气比率、住院总费用等明显降低(P<0.05).结论 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给予低糖高脂EN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苏永超;田作春;李才;林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院内外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哮喘科门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44例,分为两组,A组实施一体化管理模式,共126例;B组行单纯哮喘门诊治疗,共118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控制率、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依从率、失访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除50%肺活量时的大呼气流速(MEF50)、25%肺活量时的大呼气流速(MEF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急性发作次数、完全控制率、FeNO、依从率、失访率、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呼气峰流速(PEF)等方面优于B组(P<0.05).结论 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明显.

    作者:于艳艳;张玉红;施庆喜;王宜芬;钱前;李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痛风患者伴发病回顾性研究

    目的 探讨痛风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伴发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187例痛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程、有无痛风石、有无肾结石分组探讨伴发病与痛风的关系.结果 常见的伴发病是血脂异常(51.45%),其次是高血压(46.52%)、骨关节炎(43.09%)、脂肪肝(42.19%)、肾结石(35.90%)、肾功受损(23.53%)和糖尿病(16.58%).病程大于或等于10年痛风患者更容易出现痛风石、肾功能受损、高血压及骨关节炎(P<0.05);有痛风石患者血尿酸水平更高,更容易出现肾功受损和骨关节炎(P<0.05);有肾结石与无肾结石两组患者伴发病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风患者伴发病的患病率高,发病年龄越小、病程越长、年龄越大或出现痛风石的痛风患者更容易出现伴发病.

    作者:杨彦龙;王海霞;李小琴;周颖;杨奕;刘重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热休克转录因子2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对肺癌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2(HSF2)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对肺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HSF2、IL-10的mRNA、蛋白的表达;在A549细胞中,以siRNA干扰HSF2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肺癌组织中76%(38/50)病例的HSF2表达上调(P<0.01),80% (40/50)病例的IL-10表达上调(P<0.01),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一致.肺癌组织中IL-10的表达上调与HSF2的表达上调呈正相关(R2 =0.921 6).siRNA干扰HSF2可减弱A549中IL-10的表达.结论 HSF2可通过促进IL-10的表达影响肺癌的发生.

    作者:范敏娟;钟云华;沈雯;袁开芬;赵国厚;王蜀昆;温林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脆弱性分析及防控措施

    护理风险存在于临床任何操作形式中,因此需要明确护理风险的内容,同时结合护理风险本身表现出的脆弱性,需要采用良好的手段进行防控处理,以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患者提供保障[1-2].介入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其护理工作一直为临床的重点内容[3],其护理人员必须将每一项细节工作充分完成,且需加强对护理质量与安全的重视,在多个方面开展护理风险的防控.本研究针对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脆弱性分析及防控措施展开讨论,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覃颖鲜;邢丽;张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穿龙薯蓣皂苷元对小鼠T淋巴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 研究穿龙薯蓣皂苷元(Dio)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7(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Dio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Dio与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用CCK-8检测Dio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反转录PCR法检测Dio对IL-2、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Dio浓度在0.937 5~15.000 0μg/mL范围,对T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在3.750 0~15.000 0 μg/mL范围,对T淋巴细胞IL-2、IFN-γ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随Dio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均增强(P<0.05),7.500 0 μg/mL为佳抑制浓度,超过此浓度抑制作用减弱.结论 Dio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IL2、IFN-γ mRNA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王烨;付聪敏;贾丽荣;李松燃;党晓伟;马秀芬;秦博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者合并胆囊疾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患者合并胆囊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7 364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结果分为4组,脂肪肝合并胆囊疾病组、单纯脂肪肝组、单纯胆囊疾病组和非脂肪肝非胆囊疾病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脂肪肝患者合并胆囊疾病的影响.结果 胆囊疾病在脂肪肝患者中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无脂肪肝的人群(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经常不食早餐、油腻饮食、多肉食、多甜食、多饮茶、性别(女性)、年龄、低密度脂蛋白(LDL-C)是脂肪肝合并胆囊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不良生活习惯是脂肪肝合并胆囊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谢珊珊;邢玉荣;杨振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负压辅助系统治疗糖尿病足溃疡1例报道

    201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数据显示,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数为4.15亿,我国是糖尿病患者数量多的国家.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旨在分享负压辅助系统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价值.

    作者:顾玥;刘智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情绪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情况,276例T2DM患者分为SDS≥53分(A组)、SDS<53分(B组).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分析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SDS标准分与HbA1c呈正相关(r=0.26,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SDS标准分与HbA1c仍相关(β=0.30,t=5.1,P<0.05).A组HbA1c水平高于B组(t=3.685,P<0.05);当校正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后,A组HbA1c仍高于B组(F=47.8,P<0.05).结论 抑郁情绪不利于T2DM患者血糖控制.

    作者:甄艳凤;翟晓刚;房辉;刘兴宇;徐刚;田金莉;张雅中;许静;张鹤;周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