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耿涛;宋志远;王炳勋;徐泽升

关键词:心肌梗死,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摘要:目的 探讨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存在重度血栓负荷的介入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该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治疗的患者265例.A组为直接PCI术中单纯应用血栓抽吸;B组为直接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结果 B组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3级的患者明显少于A组(P<0.05);心脏核磁共振检查(CMRI)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心肌坏死面积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6个月的心脏彩超结果显示,B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在直接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巨细胞瘤中RunX2表达及对骨质调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核心结合因子(RunX2)表达与骨巨细胞瘤(GCT)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GCT标本58例,分别按照肿瘤恶性程度、肿瘤病理分级、是否侵犯软组织及是否伴发病理性骨折分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析并比较RunX2在不同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RunX2在恶性GCT组织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GCT组织(P<0.05);RunX2的表达随着GCT组织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0.05);有软组织侵犯状况的GCT组织内的表达RunX2水平高于无软组织侵犯GCT组织(P<0.05);而伴发病理性骨折的GCT组RunX2表达量高于无伴发病理性骨折组(P<0.05).结论 RunX2的表达量与GCT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李国威;郭远清;陈涛;张奎渤;张大卫;于兵;张荣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iASPP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癌组织中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的表达变化、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经病理学证实为鼻咽癌的133例患者,同时选取该院病理科既往收集的30例患者鼻咽部慢性黏膜炎活组织蜡块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两组中iASPP蛋白的表达,并分析鼻咽癌患者iASPP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iASPP蛋白阳性表达率(72.18%)高于对照组的20.00% (P<0.05);鼻咽癌组织中iASPP蛋白阳性表达与原发肿瘤范围及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92例鼻咽癌患者获得随访,其中iASPP蛋白阳性表达患者63例、阴性表达患者29例,iASPP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71.43%)与阴性表达患者的86.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iASPP的表达上调,与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的范围有关,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尚不显著.

    作者:焦红叶;薛飞;程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与食管癌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 体外研究不同类型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与癌细胞株间接接触后其基因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 检测人食管正常间质成纤维细胞(NFs)、不典型增生间质成纤维细胞(AFs)及癌相关纤维母细胞(CAFs)与癌细胞株间接相互接触前后的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mRNA及食管癌细胞株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mRNA,并与食管癌细胞株进行侵袭实验.结果 从NFs到AFs再到CAFs,Vimentin mRNA的表达无差别,α-SMA、TGF-β1、HGF、MMP2及MMP9 mRNA的表达逐渐增强.在与食管癌细胞株间接接触后,NFs及AFs的α-SMA、TGF-β1、HGF、MMP2及MMP9 mRNA表达均上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Fs的相应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食管癌细胞株的PCNA mRNA在与NFs接触后,无变化;而与AFs和CAFs接触后,PCNA mRNA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食管癌细胞与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可影响对方的增殖活性及侵袭特性.

    作者:徐志彬;袁丽;郑秀丽;王士杰;吴明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颞肌上入路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颅颌面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颞肌上入路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颅颌面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52例采用头皮冠状切口传统入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其面神经损伤情况.对30例患者采用头皮冠状切口颞肌上入路并记录其面神经损伤情况,随访观察6~24个月.结果 82例患者术后面型、张口度及咬舍功能恢复良好.传统入路组中,8例患者发生面神经暂时性损伤;颞肌上入路组中,无患者出现面神经损伤(P<0.05).结论 颞肌上入路头皮冠状切口能有效避免面神经损伤.

    作者:罗文;文少敏;周岚;郑根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抗核抗体谱中阳性的自身抗体数目对狼疮诊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中阳性的自身抗体数目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意义.方法 共1 297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SLE患者148例,非SLE风湿病患者317例,肾脏疾病患者99例,血液病患者210例,其他组患者523例.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患者ANAs,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ROC曲线分析阳性的自身抗体数目在SLE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阳性的自身抗体数目对SLE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934;SLE组中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93.92%,高于其他各组(P<0.01),自身抗体阳性数目大于或等于3时,阳性似然比大于10(72.78),对SLE诊断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免疫印迹法检测的ANAs中3种及3种以上自身抗体阳性高度提示SLE.

    作者:李和军;李频;林顺平;郑祥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 探讨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存在重度血栓负荷的介入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该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治疗的患者265例.A组为直接PCI术中单纯应用血栓抽吸;B组为直接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结果 B组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3级的患者明显少于A组(P<0.05);心脏核磁共振检查(CMRI)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心肌坏死面积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6个月的心脏彩超结果显示,B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在直接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作者:耿涛;宋志远;王炳勋;徐泽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外源性NPM突变蛋白对AKT细胞定位的影响及其对白血病增殖的意义

    目的 探讨外源性核仁磷酸蛋白A型突变体(NPM mA)对蛋白激酶B(AKT)的亚细胞定位的影响及其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意义.方法 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NPM mA与AKT的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实验观察NPM mA与AKT的亚细胞定位,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K562细胞中,NPM mA能够与AKT结合.免疫荧光显示,NPM m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当共同转染NPM mA和AKT到HEK293T细胞后,AKT由弥散分布转移至细胞胞质.另外,K562 mA组(突变组)细胞在72 h时较K562 c1组(空载体转染对照组)和K562 wt组(野生组)体外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AKT抑制剂(AKT inhibitorⅣ,AKTⅣ)处理48 h后,K562 wt组和K562 c1组增殖被明显抑制,K562 mA组仍能维持生长(P<0.01).结论 外源性NPM mA能够改变AKT的亚细胞定位,且调控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恶性增殖.

    作者:全静;王春;李宝林;刘靳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Tubacin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表面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HDAC6)抑制剂tubacin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形貌、膜表面超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BMSC,取P4代细胞进行实验.用不同浓度tubacin处理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各组细胞形貌及表面超微结构,检测力学性能.结果 MTT结果显示低浓度tubacin有促进BMSC增殖的作用;AFM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tubacin处理后BMSCs的直径和高度增加,膜表面粗糙度下降,细胞硬度增加(P<0.05).结论 低浓度tubacin可促进BMSC的增殖,引起细胞形貌及膜表面超微结构改变,增强细胞机械性能,提高细胞移植治疗效率.

    作者:卢芳;周艳芳;彭新生;张琛琛;梁嘉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卵巢干细胞巢对卵巢生殖衰老影响的研究进展

    卵巢生殖干细胞的发现、成功分离及建系打破了垄断生殖医学界一百多年的卵泡池固定学说,并为有效地增加原始卵泡池、改善卵巢功能和延缓卵巢衰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传统观点认为机体和组织器官的衰老是由于干细胞的衰老导致的,但在卵巢衰老中,卵巢干细胞巢的衰老和退化被认为是导致卵巢生殖功能衰退的主要因素,而并非只是由于卵巢生殖干细胞本身的衰老所致.本文将论述哺乳动物卵巢生殖干细胞巢的衰老对生殖功能产生的影响.

    作者:叶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体检人群中代谢综合征与QTc间期延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校正的QT(QTc)间期延长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18岁以上体检行心电图检查者1 260例,根据有无MS分为MS组与Non-MS组.按照Bazett公式计算QTc间期.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与QTc间期延长的关系.结果 MS组QTc间期延长者63例,Non-MS组40例(P<0.01).在未调整模型中,MS是QTc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OR=6.36,95%CI(2.34,8.67),P<0.01].进一步调整混杂因素后,MS与QTc间期延长仍密切相关[OR=4.11,95%CI(2.09,7.13),P<0.01].在MS各组分别与QTc间期延长的关系研究中,调整混杂因素后,仅腹型肥胖[OR=2.76,95%CI(1.43,7.56),P<0.01]及高三酰甘油血症[OR=1.75,95%CI(1.22,4.31),P=0.013]与QTc间期延长密切相关.结论 MS是QTc间期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MS患者血脂及腹围的管理.

    作者:孙涛;徐金义;王焕霞;廉湘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SWT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体外心脏震波(CSWT)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80例CA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至少2个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CSWT治疗(3个月内共9次);对照组给予假震波治疗,即不予振波能量.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观察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LVEF),左心室灌注及代谢评分,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心绞痛分级(CCS)、周硝酸甘油用量、评分情况(SAQ)及血浆肌钙蛋白(cTn-Ⅰ)、脑钠肽(BN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DD、LVEF,左心室灌注及代谢评分,NYHA、CCS、硝酸甘油用量、SAQ及cTn-Ⅰ、BNP及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中,除cTn-Ⅰ水平无明显变化外,其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SWT治疗CA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心肌灌注及代谢有关.

    作者:张岚;张涛;王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庆城市社区居民养老服务现状及意愿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城市社区居民养老服务现状及意愿,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主城九区1 080名50岁及以上的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9.1%的调查对象未有任何养老服务,而目前养老面临的大困难是医保报销比例低,晚年养老生活中希望得到的主要服务是生活照顾、安全保障服务、一般医疗求助;73.4%的调查对象愿意尝试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模式.结论 政府或相关部门应优化养老资源,增加经费来源,合理统筹规划,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作者:艾敏;邓孝林;吴宗辉;胡晓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镜联合治疗复发性胆石症的体会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在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2008年6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复发性胆石症患者54例,总结三镜联合治疗复发性胆石症的体会.结果 54例患者中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Oddis括约肌切开(EST)中9例取净,45例无法取净胆总管结石,放置鼻胆管(ENBD)引流,择期再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5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45例,中转开腹8例,中转率17.7%,45例病例中1例死亡,42例无结石残留,2例造影示胆道残余结石,残石率4.5%,术后胆漏3例,均保守治疗治愈,2例留置T管,术后3个月再次经T管胆道镜取石术后取净结石,术后随访2~24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 多镜联合治疗复发性胆石症是安全可行的,需要术者具备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并做好中转手术的准备.

    作者:陈永军;蔡小勇;卢榜裕;黄玉斌;黄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一种改进的小鼠嗅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及其鉴定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的小鼠嗅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方法 收集孕15~20 d C57BL/6小鼠的胚胎嗅黏膜,分别采用普通的和改进的分离方法原代培养嗅神经元.接种后的第1、3、5、7和9天,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培养第5天,常规免疫荧光方法对嗅神经元特异的β-微管蛋白Ⅲ抗原和嗅神经元标志蛋白(OMP)进行鉴定.结果 按照改进的实验流程,部分存活细胞显示出了典型的双极神经元形态,接种后的第5天,这些细胞经过β-微管蛋白Ⅲ和OMP免疫荧光标记证实为嗅神经元.采用普通流程,从第3天开始,可见成纤维细胞生长并逐渐铺满培养皿.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相对简便的嗅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

    作者:田俊;张三妹;李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泸州地区上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与根管形态的CBCT研究

    目的 应用锥形术CT(CBCT)分析泸州地区上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及根管形态.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的321颗上颌第三磨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拍摄CBCT影像学资料,分析上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的左右间和性别间差异.结果 纳入研究的321颗上颌第三磨牙中,牙根数目以融根牙(56.70%)为主,其次为三根牙(26.48%);根管数目以三根管(38.94%)为主,其次为单根管(30.84%);根据Vertucci根管系统分类,以Ⅰ型根管(65.73%)为主,其次为Ⅴ型根管(10.60%).上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在左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多样,根管形态变异性大,根管系统复杂.

    作者:蔡雪;王望;刘瑶;杨维虹;刘兴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方新诺明联合二线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复方新诺明(SMZ.Co)对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抗结核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3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MDR-TB患者85例,分A、B、C3组.C组行常规二线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增加0.96 g SMZ.Co,B组增加0.48 g SMZ.Co,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咳嗽、咳痰情况、痰菌转阴率、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等).结果 持续治疗6个月后,与C组相比,A、B组患者咳嗽、咳痰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痰菌阴转率、病灶、空洞的变化与治疗转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结核治疗方案中联合使用SMZ.Co可有效减轻MDR-TB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

    作者:曹培明;严晓峰;沈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几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前者用A型肉毒素治疗,后者用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提高程度,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及Ashworth痉挛分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和GMFM评分提高程度及Ashworth痉挛分级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痉挛型单侧脑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艾克拜尔·哈里克;逯霞;木塔力甫·努热合买提;许健;闫宝锋;买尔阿芭;栾新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儿童手术源性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手术源性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减少手术部位感染.方法 选取该院的120台次手术,对手术室内动态空气菌落数、手术器械表面菌落数进行动态监测,并对空气中和手术器械表面菌落进行菌种分析.结果 百级、千级、万级手术室动态空气菌落数均呈“N”字形分布;手术开始后1h,百级手术室空气菌落数变化量大于千级和万级手术室空气菌落数(P<0.05).用无菌巾覆盖手术器械表面菌落增长速度显著慢于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手术器械表面菌落(P<0.05);1%聚维酮碘擦拭后手术器械表面菌落增长速率显著慢于未擦拭血渍和生理盐水擦拭血渍的手术器械表面菌落(P<0.05);手术室空气中菌种和手术器械表面菌种分布一致.结论 儿童手术源性感染与手术室内空气菌落数、手术器械表面菌落数、手术时间呈显著相关性.

    作者:张晶洁;李爽爽;唐绪容;李随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每一年全球新发肺癌患者160万人,因肺癌死亡患者140万人[1].多数肺癌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常伴发有一个甚至多个器官的转移.90%肺癌患者并非死于原发肿瘤,而是因转移灶引起器官衰竭而死亡[2].当前,无论是影像学还是血清肿瘤标志物都难以及时而精准地预测肿瘤转移的发生、发展.因此,建立一种精准、便捷、能动态监测肿瘤发生、发展的诊断方法,成为全球肺癌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

    作者:何文杰;王羽丰;李佳;李继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抗心磷脂抗体及抗子宫内膜抗体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39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进行孕前检查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AcAb、EMAb水平,对比两组AcAb、EMAb阳性率,并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中不同流产次数患者的AcAb、EMAb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AcAb与EMAb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流产次数患者的AcAb、EMAb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AcAb、EMAb阳性检出率升高(P<0.05);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流产次数与AcAb、EMAb阳性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抗心磷脂抗体与抗子宫内膜抗体与复发性流产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朱晓芳;张海燕;何丽;赖雪梅;王薇;顾华妍;邓雨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