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李琴;李玉瑾;金新

关键词:柠蒎肠溶软胶囊, 咽鼓管功能障碍, ETDQ-7量表
摘要:目的 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诊断为咽鼓管功能障碍的门诊患者80例(101耳),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50耳)和观察组(40例,51耳),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口服.观察治疗4周后疗效、主观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耐受良好,未见明显并发症,仅1例患者出现轻微腹部不适.治疗后两组患者7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结论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使用安全,可有效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症状和听力.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MAS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早期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6例6h内入院并需要机械通气的MA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组21例、HFOV组20例、HFOV+PS组15例.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氧合通气指标、血气的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CMV组治疗2、48 h氧合指数分别为(24.63±5.22)、(16.08±4.66)mm Hg,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分别为0.11±0.07、0.25±0.14;治疗2、12 h时pH分别为7.15±0.14、7.25±0.15.HFOV组氧合指数分别为(20.95±5.29)、(13.8±4.2)mm Hg,a/ApO2分别为0.15±0.05、0.35±0.08;pH分别为7.25±0.06、7.34±0.06.HFOV+ PS组氧合指数分别为(17.4±6.12)、(9.00±4.49)mm Hg,a/ApO2分别为0.17±0.05、0.40±0.03;pH分别为7.32±0.05、7.40±0.05.与CMV组比较,HFOV组治疗后氧合指数、a/ApO2及pH有所好转,HFOV+ PS组比HFOV组好转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胸发病率,CMV组与HFOV组及HFOV+ P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高压(PAH)CMV组10例,HFOV组3例,HFOV+ PS组1例,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HFOV联合PS治疗新生儿MAS的效果好于单纯的CMV或HFOV,并可降低PAH的发生率.

    作者:陈夜;彭好;袁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Q开关1 064 nm掺钕钇铝石榴子石(Nd∶ 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学美容中心收治的黄褐斑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每两周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外用.1个疗程结束评判疗效;随访12周,比较两组疾病复发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2.50% (P<0.05);随访12周,治疗组复发率为2.50%,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0.00% (P<0.05).结论 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黄褐斑更有效,且复发率低.

    作者:杨洪秋;何国慧;邓映;刘萍;杜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Tei指数和血浆脑钠肽对前壁心肌梗死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Tei指数和血浆脑钠肽(BNP)对前壁心肌梗死(MI)患者长期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前壁MI患者238例,根据BNP和Tei中位数分组:G1组(Tei≤0.66,BNP≤532.60 ng/mL,n=70),G2组(Tei≤0.66,BNP>532.60 ng/mL,n=51),G3组(Tei>0.66,BNP≤532.60 ng/mL,n=50),G4组(Tei>0.66,BNP>532.60 ng/mL,n=67).随访终点为发生MACE.结果 BNP与Tei呈强正相关(r=0.582,P=0.000),Tei(β=0.658,P<0.05)进入BNP回归方程.4组患者无MACE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75,P=0.019);Cox回归分析显示Tei指数、BNP是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Tei联合BNP对MACE有更强的预测价值(AUC=0.781,95%CI:0.721~0.841,P=0.000),灵敏度为72.52%,特异度为76.89%.结论 Tei联合BNP对前壁MI长期随访MACE有较强的预测价值.

    作者:常学伟;张守彦;马惠芳;田利平;魏毅东;魏经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EGF对人毛囊外毛根鞘无色素性黑素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毛囊外毛根鞘(ORS)无色素性黑素细胞(AMMCs)增殖及迁徙能力的影响.方法 差胰酶法传代纯化AMMC至第3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定AMMC;CCK8检测法及Transwell体外小室迁移实验分别检测不同浓度EGF干预后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变化.结果 第3代AMM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NKI/beteb染色阳性,HMB-45染色阴性;CCK8法OD值及Transwell体外小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随EGF浓度升高,其促迁移及增殖的作用增加,但进一步增加浓度效果无明显增强.结论 体外一定浓度范围的EGF可促进AMMC增殖和迁移.

    作者:袁睿;杜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普伐他汀对T2DM并发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和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T2DM并发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控制饮食、降血糖、控血压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TC、hs-CRP、TG及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虽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hs-CRP、TC、TG及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普伐他汀能有效地控制T2DM并发高血压患者血中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

    作者:刘璟瑜;贺攀峰;何辉;张莉;刘强;周健;赵明生;陆静;钟伟;汪洋;康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胸科医院由同一主刀医师及团队实施的35例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其中23例肺大疱切除术,6例肺楔形切除术,5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1例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手术时间20~106 min,平均为(38.79±26.45)min;术中出血量20~350mL,平均为(57.14±56.50)mL;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安全、可行,可以选择性地用于部分病例.

    作者:史经伟;杨如松;邵丰;孙杨;江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甘草甜素对体外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对体外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AFL)肝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外诱导的AFL肝细胞分为对照组、脱离乙醇组、甘草甜素组和继续诱导组,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TG)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泄漏量、细胞周期变化,以及核受体超家族转录因子γ(PPARγ)、含有“碱性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结构的核转录因子1 (SREBP-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 甘草甜素可以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甘草甜素组细胞内TG水平及ALT、AST的泄漏量、PPAR-γ、SREBP-1和SCAP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甘草甜素可能通过下调PPAR-γ、SREBP-1、SCAP的表达从而减轻体外诱导AFL肝细胞脂肪改变.

    作者:卜晓芬;李骏;朱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早期胃癌应用纳米炭示踪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纳米炭示踪早期胃癌(EGC)的前哨淋巴结(SN)的佳方法.方法 在46例EGC患者手术中,将1 mL纳米炭于肿瘤周围分4~6个位点行浆膜下注射,采用3种不同的方式检测SN,将先染色的淋巴结定义为第一SN(FSN),FSN所在的整组淋巴结认定为整组SN(GSN),将5 min内显色的所有淋巴结标记为全部SN(ASN),术后将认定的SN和其他清扫的淋巴结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46例患者均成功检测出SN,其检出率为100%;FSN、GSN、ASN数目分别为(1.04±0.21)、(3.93±1.90)、(13.61±4.36)枚,3种方法检测的SN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N、GSN、ASN对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率分别为95.65%,100%、100%.结论 纳米炭示踪EGC的SN染色率较高,对预测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准确性;GSN的准确性高且创伤较小,是适合的SN检测方法.

    作者:陈秀峰;邹妤婕;陈利辉;魏珂;王帅奇;刘苗;李卫;孙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GTPBP4对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GTD连接蛋白(GTPBP)4基因的表达下调对细胞体内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GTPBP4的表达水平差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种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G2、HUH-7、HEP3B)中GTPBP4 mRNA的表达.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GTPBP4的表达水平,并观察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变化.结果 在肝癌组织芯片中,GTPBP4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GTPBP4在4种肝癌细胞株中均明显上调.下调GTPBP4的表达后,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细胞凋亡增多;处于S期、G1期的细胞无明显变化,处于G2期的细胞增多;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减弱;裸鼠体内成瘤能力减弱.表达谱基因芯片结果显示GTPBP4敲减后SMMC-7721细胞内基因发生改变的有333个,其中上调的有134个,下调的有199个.通路富集分析找到富集的差异基因所在的10条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显示GTPBP4表达下调后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基因CCND1、CCND2、CDK6、MDM2的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GTPBP4作为一促肝癌基因,其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肝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章诺贝;陈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环磷酰胺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卵巢癌细胞SKOV3后对PTEN基因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CP)及其代谢产物丙烯醛(ACR)作用卵巢癌细胞SKOV3后对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同浓度CP及其代谢产物ACR作用重组PTEN蛋白,采用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检测PTEN的磷酸化活性,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蛋白表达,通过生物素与蛋白结合检测药物与蛋白的结合方式;同时分析PTEN基因通路P53/TP53的表达改变;不同药物浓度作用细胞后通过免疫沉淀(IP)方法得到目的蛋白,通过离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蛋白磷酸化活性.结果 药物代谢产物作用重组PTEN蛋白后其磷酸化活性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而降低,ACR抗体作用表达随着药物浓度增高表达增多,不同实验组蛋白与生物素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多,在细胞中随着药物浓度增高PTEN磷酸化活性降低,TP53蛋白表达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结论 CP代谢产物ACR可通过抑制PTEN蛋白磷酸化活性引起细胞毒性.

    作者:熊正方;李冰;曾湘晖;王莉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和昼夜节律

    目的 探讨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和昼夜节律.方法 对89例中青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n=56)和非H型高血压组(n=33),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段血压[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24hSBP/24hDBP),日间平均SBP/DBP(dSBP/dDBP)、夜间平均SBP/DBP(nSBP/nDBP)、清晨6:00-9:00点平均SBP/DBP(mSBP/mDBP)、夜间23:00-24:00点平均SBP/DBP(mnSBP/mnDBP)]及变异性(包括24hSBPV/24hDBPV、dSBPV/dDBPV、nSBPV/nDBPV、mSBPV/mDBPV、mnSBPV/mnDBPV)、日间/夜间平均心率、SBP/DBP杓形比例及血压晨峰(MBPS)的变化.结果 H型高血压组24hSBP、dSBP、nSBP、mSBP均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而24hDBP、dDBP、nDBP、mDBP均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型高血压组24hSBPV、24hDBPV、dSBPV、nDBPV、mSBPV与非H型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SBP杓形比例及平均MBPS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1).结论 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在一定范围内增高,与昼夜节律性改变有相关性.

    作者:廖礼强;唐金国;张颖;刘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改良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运用改良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头颈外科2013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28例,使用改良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重建,观察并随访皮瓣成活等情况.结果 随访3~36个月,28例患者使用的改良胸大肌皮瓣均存活.改良胸大肌皮辩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具有皮瓣成活率高、损伤小的优点;同时在吞咽和语言功能上得到大限度的恢复.结论 使用改良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汤喜;张玉莲;张成瑶;赵彦广;周晓红;郑晓东;陈锐;李真华;何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庆市某区(县)级公立医院薪酬绩效改革效果评价

    2014年3月,卫生计生委、财政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卫体改发[2014]12号),明确提出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要求结合医疗行业特点,建立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完善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体系.2013年6月重庆市某公立医院在采取第三方咨询机构建议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进行了薪酬绩效改革,并于2014年1月正式实施了绩效改革.本研究立足于该医院绩效改革实践,收集了2012-2015年医院改革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其改革效果进行初步评价.

    作者:李雪平;罗淼;刘明涛;蒲川;欧文;陆漫漫;卢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单中心的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便秘患者114例分为“调神通腑”针法组(观察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相同基础治疗方案的前提下,分别采用“调神通腑”针法与常规针刺进行治疗4周,治疗后3个月随访.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和随访时采用便秘证候评定标准评价便秘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3%,对照组为85.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痊愈+显效)为78.95%,对照组为6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及随访时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2、4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作者:陈付艳;李桂平;李兰媛;王海荣;冀健民;曹辰虹;韩月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术后血肿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9月接受过钻孔引流术治疗的CSDH患者共193例,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不同变量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93例CSDH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术后3个月内57例(29.53%)复发.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厚度(OR=1.462,P=0.030)、高血压(OR=1.057,P=0.010)及CT高密度或混杂密度(OR=0.980,P=0.002)与CSDH钻孔引流术术后复发有关.结论 高血压、血肿密度、血肿厚度是导致CSDH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状态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手段,从而减少CSDH的术后复发.

    作者:刘海巍;陶胜忠;陈辉;王德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改良自制心包条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自制心包成形条在二尖瓣成形术(MVP)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体外循环下修复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采用经戊二醛固定后的自体心包条进行折叠,并包裹涤纶条,自制成柔性环环缩二尖瓣后瓣环.术后1、3、6、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比较患者术前、出院前及术后1个月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6~36个月,记录患者心功能分级.结果 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97.80±38.4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0.70±25.80)min.术后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无反流31例,微量反流7例,轻度反流4例.与术前比较,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LA、LVDD均明显缩小(P<0.05).术后1年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因心功能衰竭入院调整1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7例,Ⅱ级2例,Ⅲ级1例.结论 MVP中应用改良自制心包成形条成形对各种原因导致MI成形技术简单,费用低廉,手术安全、有效,近期效果好.

    作者:邱达;周宏;陶凉;周丹;杨凯;菊地庆太;陈绪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1.5T MRI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结构及心功能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5T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心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诊治的IDCM患者67例(IDCM组),选择同时期4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对象左心室结构参数[舒张末期内径(EDD)与收缩末期内径(ESD)、致密化厚度(C)、肌小梁厚度(NC)、室间隔基底段厚度(IVS)、短轴缩短率(△D)、室壁增厚率(△T)]及心功能状态[左心室舒张末期血容量(EDV)与收缩末期血容量(ES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结果 IDCM组患者的NC、NC/C、IVS、EDD、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室壁厚度(TDD)、ESV及EDV均大于对照组,而C、C/WS、△D、△T、心肌质量(MM)、左心室收缩末期室壁厚度(TSD)、CO、EF及SV均小于对照组,除C、IVS参数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CM组患者中,与Ⅰ~Ⅱ级比较,Ⅲ、Ⅳ级患者ESV、EDV增加,SV、CO及EF减少,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级数增加ESV及EDV值增加,SV、CO及EF减小,Ⅲ、Ⅳ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早期分析IDCM患者左心室结构参数与心功能状态,可有效定性地预判心功能情况.

    作者:陈炜旎;张建英;印隆林;吴筱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癌(PTC)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高频超声联合CT检查的PTC患者影像学和临床相关资料,比较术前单纯高频超声、单纯CT及高频超声联合CT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 术前高频超声联合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或CT(P<0.05);但术前单纯超声与单纯CT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单纯超声诊断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1.00 cm的PTC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CT(P<0.05),而术前单纯CT诊断病灶直径大于1.00 cm的PTC却明显优于单纯超声(P<0.05);但联合诊断与单纯超声诊断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1.0 cm的PTC或单纯CT诊断病灶直径大于1.00 cm的PTC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联合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或CT(P<0.05),而术前单纯CT又明显优于单纯超声(P<0.05).结论 高频超声联合CT可提高术前PTC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率,≤1.00 cm的PTC单纯高频超声诊断具有优势,>1.00 cm的PTC单纯CT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触灵;覃帮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全身麻醉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缓解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苏醒期的疼痛与躁动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全麻下行TKA的老年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静脉泵入0.50 μg/kg DEX溶液20 mL,微泵15 min静脉注射完毕;对照组患者术前静脉泵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睁眼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静-躁动评分(SAS)平价苏醒期疼痛和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的自主呼吸、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SAS评分[(1.02±0.15)、(3.36±0.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95±0.21)、(4.22±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SAS>5分的患者,而对照组有3例患者的SAS>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对于缓解老年患者全麻TKA术后苏醒期的疼痛与躁动有一定作用.

    作者:刘晓东;刘国艳;王存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对早期HCC患者生存率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与手术切除(SR)治疗早期肝细胞性肝癌(HC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至2016年3月TACE联合RFA(TACE-RFA组)与SR(SR组)治疗早期HCC的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结果 纳入4个随机或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共697例患者,TACE-RFA组患者的1、3年总体生存率(OS)为94.40% (337/357)、59.94%(214/357),SR组为92.35% (314/340)、68.24% (232/3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3,95%CI:0.79~2.60,P=0.24,I2=0%;OR=0.77,95%CI:0.56~1.07,P=0.12,I2=45%).TACE-RFA组患者与SR组的1年无复发生存率(R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51% vs.80.29%,OR=1.07,95%CI:0.73~1.57,P=0.74,I2=0%);但TACE-RFA组患者的3年RFS明显低于SR组(29.97% vs.44.41%,OR=0.56,95 %CI:0.40~0.77,P=0.000 5,I2=0%).TACE-RFA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SR组(1.43% vs.5.07%,OR=0.23,95 %CI:0.10~0.54,P=0.000 7,I2=10%).结论 外科手术较TACE-RFA能明显降低早期HCC的远期复发率,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手术科手术低.

    作者:郭伟昌;彭翼;李昭辉;黄智勇;高磊;黄强;阮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