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堃;曹筱燕;刘伟
网络信息技术已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学生的学习评价上的使用却相对滞后.为弥补学习评价体系的不足,形成性评价被广泛的应用起来[1-2].形成性评价更能客观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培养及职业素养的养成情况,尤其适合高职高专学生人才培养的评价[3-4].移动教学平台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5-6],但在形成性评价的应用还鲜见报道.形成性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手段等尚处探索阶段,本课程组在生物化学学习评价中借助了移动教学平台进行形成性评价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秀娟;熊书;孙厚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及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对该院儿内血液科收治的98例ALL患儿,采用梯度PCR及DNA测序技术,检测MTHFR C677T、A1298C及TPMT A719G、G460A的基因型,比较不同SNP与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 ALL患儿MTHFRC677T和A1298C的突变率分别为66.33%和44.90%,TPMT A719G、G460A的突变率分别为12.24%及9.18%.MTHFR A1298AC发生血小板降低的比例(28.13%)高于A1298AA基因型(7.41%)与A1298CC基因型(8.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A1298AA发生黏膜损伤的比例(9.26%)低于A1298AC基因型(43.75%)与A1298CC基因型(5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C677T、TPMT A719G、G460A等基因型与化疗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 A1298C与ALL患儿MTX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
作者:齐兴菊;冯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本文对国内外创伤后成长的临床干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减压疗法、情绪表达疗法、陪伴者应对疗法、意义疗法及共情6种心理疗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成长的干预对象及效果评价工具进行了概述.同时,对我国创伤后成长干预研究的开展提出思考与展望.
作者:曾秋霞;刘蕾;何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及继发性脑损伤炎症的作用.方法 48只C57BL6小鼠分为4组:Sham+生理盐水组,Sham+原花青素(100 mg/kg)组,ICH+生理盐水组,ICH+原花青素(100mg/kg)组.采用Bederson法检测术后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干湿比重法检测小鼠脑组织含水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细胞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法观察小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离子钙结合蛋白受体1 (Iba1)的表达,TUNEL及Western blot法观察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2 h后与ICH+生理盐水组相比,ICH+原花青素组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原花青素能减少脑出血小鼠神经细胞病变数量,降低脑组织出血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原花青素能促进脑出血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降低Bcl-2相关X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GFAP和Iba-1的表达量.TUNEL结果显示,原花青素能抑制脑出血小鼠脑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结论 原花青素可能通过降低GFAP和Iba-1的表达抑制神经毒性物质的产生,防治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
作者:石磊;赵焱;徐治强;王建祥;彭翔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介入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住院诊断为ACS并行PCI的患者377例,其中ST段提高型ACS患者(ST-ACS组)172例,非ST段提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ACS组)205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检查指标,计算患者入院时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并建立数据库、规律随访,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吸烟史、急诊PCI、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0~1级)、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GRACE评分、入院时心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病变血管支数、左室射血分数在ST-ACS与NST-AC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与GRACE评分显著相关(r=0.836,P<0.01).为期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既往心肌梗死及PCI病史、Killip分级(Ⅱ~Ⅳ)、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0~1级)、HMGB1、GRACE评分、血小板平均体积、年龄、病变血管支数在发生与未发生规定终点事件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MGB1、GRACE评分、年龄、PCI病史、Killip分级(Ⅱ~Ⅳ)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X生存分析显示HMGB1、PCI病史、Killip分级(Ⅱ~Ⅳ)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HMGB1准确性较好,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 0.803~0.885,P<0.05),预测终点事件的临界值为480.44 ng/mL.结论 HMGB1在ST-ACS与NST-ACS组间有差异,且与GRACE有很好的相关性.
作者:杨利娇;王虹;韩婷婷;张一达;王文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血清Tau蛋白水平对颅脑创伤患者病情及生存状况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12例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颅脑创伤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41)、中度组(n=38)和重度组(n=33),又依据患者恢复程度将其分为恢复良好组(n=89)、恢复不良组(n=12)和死亡组(n=11),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伤后12 h、1d、3d、7d、14d的血清Tau蛋白水平,分析血清Tau蛋白水平对颅脑创伤患者病情与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 伤后不同时间点重度组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中度组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水平均高于轻度组,且伤后12 h至3d随着受伤时间的延长,各组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水平逐渐升高;伤后3~14 d,各组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水平逐渐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不同时间点死亡组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良好组和恢复不良组,恢复不良组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水平均高于恢复良好组,且伤后12h至3d随着受伤时间的延长,各组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水平逐渐升高,伤后3~14 d,各组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水平逐渐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创伤患者伤后第3天时血清Tau蛋白水平超过1 014.52 pg/mL作为评估预后标准时,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异度为90.70%,灵敏度为100.00%,正确诊断指数为0.907 0,误诊率为9.3%,阳性似然比为10.752 7.结论 血清Tau蛋白水平能够较好的帮助评估颅脑创伤患者病情和预后.
作者:刘达远;莫业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心理亚健康人群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中医体质类型和情绪特征.方法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样,以门诊体检的亚健康人群为调查对象,利用《个人身心健康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理亚健康主要集中在3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群,所占比例较高达到74.10%,女性385例(63.00%),大专以上学历562例(92.40%),经济状况一般人群475例(78.60%).心理亚健康人群在中医体质辨识分类上,偏颇体质384例(62.85%),明显高于躯体亚健康人群(P<0.05),且偏颇质以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主.在情绪特征方面,心理亚健康人群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惧,该4项情绪问题与躯体亚健康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情绪问题上,与躯体亚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亚健康干预需要重点关注学历较高、经济一般的年轻女性发生的情绪问题,并注重中医对气虚质、阳虚质的调理.
作者:梅燕;黄彦;郑丽;官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山东地区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和丙型肝炎(简称丙肝)重叠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2011-2016年在山东省立医院就诊的321 501例患者进行乙肝5项定量及丙肝抗体检测.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阳性、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阴阳性、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并分析.结果 HBsAg阳性患者中丙肝抗体(HCV Ab)阳性率为0.91%,HBsAg阴性患者中HCV Ab阳性率为0.47%,HBsAg阳性患者中HCV-Ab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患者(x2=61.638,P<0.05).HB-sAg阳性合并HCV-Ab阳性人群中,男性HCV-Ab阳性率0.99%,女性阳性率0.80%,男性阳性率略高于女性,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78,P>0.05).乙肝患者中HBeAg阳性人群合并HCV-Ab阳性率为0.63%,HBeAg阴性人群合并HCV-Ab阳性率为1.01%,HBeAg阴性乙肝患者HCV-Ab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乙肝患者(x2=4.977,P<0.05).HBsAg阳性合并HCV-Ab阳性人群中,60~<70岁人群阳性率高,80岁及以上人群阳性率低.结论 山东地区乙肝阳性患者合并丙肝感染的概率较低,有年龄差异且与HBeAg阴阳性相关.
作者:刘义庆;杨帆;李丽;许丽;邵婧;王泽筠;王勇;张炳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小RNA-134-5p(miR-134-5p)靶向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卵巢癌细胞系SKOV3和A2780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转染miR-NC)和实验组(转染miR-134-5p).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GFR基因及下游靶蛋白的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实验组EGFR基因及下游靶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其中SKOV3细胞中EGFR mRNA下调至48%(P<0.05),A2780细胞中EGFR mRNA下调至47%(P<0.05).实验组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受到抑制(P<0.05),miR-134-5p通过EGFR靶蛋白诱导细胞凋亡(P<0.05).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和集落形成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miR-134-5p可通过靶向抑制EGFR基因,促进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降低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作者:汤继英;陈萍;蔡晓军;汪选斌;曹风军;张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Y型分支单子弹头覆膜内支架与L型分支一体化覆膜内支架封堵支气管残端瘘口(BPF)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56例行介入治疗的BP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采用支架类型的不同分为Y型支架组25例,L型支架组21例.对比两组的支架置入成功率、瘘口即刻封堵成功率、BPF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及两种支架置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成功率及瘘口即刻封堵成功率均为100%.Y型支架组治愈率为32.0%,有效率为68.0%;L型支架组治愈率为28.6%,有效率71.4%.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临床有效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型支架组痰液潴留的发生率高于L型支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15,P=0.036).结论 两种支架均可有效封堵较短的支气管残端瘘口,但置入Y型分支单子弹头覆膜内支架的易发生痰液潴留.
作者:麻恒翔;李玲;李海明;张华茹;代向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威胁重症患者生命的病因之一,主要变现为肺泡-毛细血管内皮屏障通透性增加所致的非心源性肺水肿.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由激活的炎症细胞和脂肪组织分泌,在肺等器官表达较多,可能具有内毒素样作用,能结合细胞膜上受体,激活下游炎性通路,起到促炎效应,还能破坏肺泡上皮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正常结构,促进炎性因子释放,延迟中性粒细胞凋亡.但其在ARDS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明确.探究PBEF在ARDS中的具体作用对揭示ARDS的发病机制十分重要.本文对PBEF的生物学活性和其下游通路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熙宇;田时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癌症-MYC基因(C-myc)启动子结合蛋白1(MBP-1)在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系Ec109,分为MBP-1模拟物组、siRNA-MBP-1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与细胞周期相关的C-myc、周期蛋白D1 (Cyclin D1)和周期蛋白E(Cyclin E).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MBP-1模拟物可使食管癌细胞Ec109中MBP-1表达上调(P<0.05),食管癌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凋亡比例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侵袭细胞数减少,细胞中C-myc、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表达被抑制;沉默MBP-1后,siRNA-MBP-1组食管癌细胞Ec109中MBP-1表达下调,食管癌细胞增殖能力增加,凋亡比例下降,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侵袭细胞数增加,细胞中C-myc、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表达上调.结论 MBP-1与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能力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异常有关.
作者:陈家骅;李元明;王磊;叶力波;伊斯拉木江;木沙由夫;哈里木;齐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围术期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增加手术患者病死率,其高危因素主要为患者自身状况、手术及麻醉方面.麻醉医生术前识别具有AKI风险的患者,纠正贫血和低血容量血症,制订个体化麻醉方式及麻醉管理方案;术中优化血流动力学管理,合理掌握并选择液体种类及输入量,正确使用利尿剂及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对于降低围术期AKI的发生率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卢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小RNA146a(miRNA-146a)和Toll样受体2(TLR2)信号通路在细菌性脑膜炎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18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am3CSK4(TLR2拮抗剂)预处理组,采用侧脑室注射法制备肺炎链球菌(SP)性脑膜炎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荧光卖时定量PCR(QRT-PCR)检测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miRNA-146a mRNA表达,观察各组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注射SP 24 h后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IL-6和MCP-1水平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则Pam3CSK4预处理组TNF-a、IL-6和MCP-1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在注射SP 24 h后模型组小鼠脑组织的TLR2、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转录因子-kappa B(NK-κB)和miRNA-146a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Pam3CSK4预处理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miRNA-146a参与TLR2及其信号通路调节幼鼠细菌性脑膜炎.
作者:王艳萍;华颖;徐晓华;王健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前国内外科手术主要存在3种治疗模式,即日间外科模式、传统住院模式及门诊模式.日间外科手术是指不包括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在24 h内完成人院、手术、出院流程的住院患者[1].相对于住院完成围术期处理的传统住院模式,日间外科模式住院时间可缩短2~3 d,安全性又明显高于门诊手术模式.国外学者对日间手术的研究主要涉及出院标准、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等[2-4].目前国内对日间手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日间手术的流程及日间手术护理等方面[5-6],对儿科采用改进后的日间外科收治模式后的患者满意度、围术期安全性方面研究很少.
作者:王语;吕望;王燕;林光燕;张学兵;刘俊宏;何大维;魏光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AIDS知识掌握程度.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3所学校医学生共747名,采用自填式问卷匿名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部分AIDS基本知识回答的正确率超过87.0%,但对“蚊虫叮咬”或“共用剃须刀、牙刷能否传播AIDS”回答的正确率相对较低,不同年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77.1%的医学生对AIDS感染者持“同情”态度,大一与大三医学生对AIDS感染者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获取AIDS知识排在前3位的途径为:报刊书籍(91.8%)、学校教育(83.9%)、网络(77.5%).结论 高年级医学生对AIDS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
作者:刘丹;黄毅;刘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使用患者的人格特点.方法 选择2016年3-12月在该院神经内科头痛专病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对照组)67例、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患者(观察组)175例,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2004年制订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的偏头痛诊断标准.人格测评采用国际通用的明尼苏达人格问卷.结果 观察组男性和女性在疑病、抑郁、癔症、社会内向指标得分均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人格方面疑病、癔症、神经衰弱、社会内向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男性疑病、抑郁、癔症、精神病态和社会内向得分评分比女性更高(P<0.05).观察组中,人格方面疑病、癔症、神经衰弱、社会内向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患者在疑病、抑郁、癔症、社会内向4个方面人格改变较单纯慢性偏头痛明显.
作者:王奎云;黄仕华;李荣梅;孔维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是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创伤后肘关节脱位合并桡骨和尺骨冠突骨折的创伤型损伤.由于肘关节脱位合并桡骨及冠突骨折临床预后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预后效果不好导致陈旧性恐怖三联征发生,因此该损伤被认为是临床治疗中困难的损伤之一.目前对该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配合合适的辅助治疗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新的治疗手段仍有待开发.
作者:刘家志;陈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昆明市成年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在该中心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进行Hp检测的昆明市成年健康体检人群资料.该资料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有无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及HP阴性组.比较两组TC、TG、HDL-C、LDL-C水平、单项血脂异常及总体血脂异常发生情况,并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P感染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 354例,HP感染率为33.2%.HP阳性与阴性两组间4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TC升高异常发生率低于HP阴性组(P<0.05);血脂异常发生率在总体及按性别、年龄、BMI分层的各层内HP阳性与阴性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提示,HP感染为TC升高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OR=0.644,P<0.05).结论 HP感染影响TC升高异常的发生率,但是可能不会影响血脂异常发生率.
作者:贾德梅;王嫱;褚南疆;陈婷婷;顾云帆;冯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视听分散术联合阿托品预防吻合器痔环形切除术(PPH)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进行PPH的126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按奇偶数分为两组,两组术中均给予阿托品预防术中VVR,观察组另用视听分散术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对术中VVR的预防作用.结果 观察组1例(1.59%)发生VVR,低于对照组7例(1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手术室前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及焦虑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H击发时对照组MAP、HR水平较进手术室前下降(P<0.05),比观察组降低得更明显(P<0.05);观察组焦虑分值较进手术室前下降(P<0.05),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min两组MAP、HR水平及焦虑分值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视听分散干预有利于PPH患者术中情绪稳定,减少VVR的发生.
作者:刘晓丽;赵红莲;贾国璞;刘家红;黄振菊;朱金玲;刘晓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