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波利;刘崇海;许玉霞;何云;雒大国;赵玉倩
目的 比较上胸椎前路椎弓根钉板系统(ATPSPS)、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PTPSRS)和前路普通椎体钉板系统(AVBSPS)在上胸椎的刚度.方法 12例防腐尸体标本分成3组,各组标本随机分配使用以上3种不同的内固定器械固定.测试各标本在原始状态下的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等5个方向的刚度.将所有标本模拟手术行T2椎体次全切除(损伤状态)后,再测试各标本在损伤状态下各方向的刚度.根据分组结果,选择相应的内固定系统进行安装固定,再测试各个方向上的刚度.结果 在原始状态及损伤状态下,各组之间的各向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标本行固定后,各组之间在各个方向上的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SPS组的前屈刚度大于其他两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TPSRS组的轴向压缩刚度和后伸刚度大于其他两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VBSPS组的侧屈刚度小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SPS在各方向上的刚度均高于AVBSPS,前屈刚度大于PTPSRS,而轴向压缩刚度和后伸刚度不及PTPSRS,左右侧屈刚度则与PTPSRS相当.
作者:杨立井;肖增明;梁栋柱;贺聚良;刘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目前已进入“精准治疗”时代.然而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尤其目前单纯含铂双药化疗治疗已经遇到瓶颈,严重影响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已成为一线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新的治疗方案选择,尤其是不能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和PD-1/PD-L1单抗治疗的患者.与此同时,抗血管生成治疗不仅可以和EGFR-TKI等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强强联合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而且可以发挥克服耐药的作用,使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更多.抗血管生成治疗未来可极大改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周期且在肺癌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睿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研究细菌耐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临床分离到的37株CRKP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药物敏感性;改良霍奇实验及亚胺培南-EDTA协同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PCR检测KPC-2、VIM、NDM-1、OXA-48等耐药基因,进行测序及网上比对确定基因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菌株进行遗传相关性研究,MEGA软件构建进化树、eBURST软件分析亲缘关系.结果 37株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均在90%以上.所有菌株均检测到KPC-2基因,3株同时携带NDM-1基因,其余基因均为阴性.MLST分型为ST11有25株,ST524 2株,ST789 4株,ST35、ST29、ST1066及ST244各1株,另外有1个新的ST型(2株)已被PubMlst数据库确认收录并命名为ST2792.ST11型组及非ST11型组在年龄、性别、感染途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KPC-2基因是导致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ST11型是流行的克隆型.
作者:杨雪;刘琳;赵丹;张湘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索根据极端体质量调整利伐沙班用量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患者102例,<50 kg的患者75例,>100 kg的患者27例.<50 kg、>100 kg两组分别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个亚组,给予4组不同剂量利伐沙班,用药35 d.记录凝血功能、血色素、D-二聚体变化,以及出血事件及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T延长值、APTT延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 kg试验组Hb、PLT下降,以及切口引流量少于<50 kg对照组,>100 kg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其他部位出血,DVT和肺栓塞(PE)发生率<50 kg组组内、>100 kg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极端体质量调整利伐沙班用量可以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DVT的发生,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熊文;陈明;郑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既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完善医院医疗服务体系的要求,也是医院人事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1].然而一所医院各个科室的学科基础不同,发展态势也有所区别,如何在考核中充分考虑学科差异性,从而尽可能地激励每一个学科是绩效管理中的主要课题之一.鉴于国内公立医院管理机制长期滞后于现实发展的这一困境,积极引入工商业管理理论几乎成了近年来公立医院跨越式发展的捷径[2].运用波士顿矩阵(Boston Matrix)方法,根据各个学科的实际情况将其分类,有助于公立医院提升绩效管理水平,推进医院战略发展.
作者:金彦;李奕璋;郑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强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强调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同样也对处于新医改深水区的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作者:许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化改革导师制,建立以研究为主导的“双导师制”.导师(Hierophant)一词源自希腊语,我国的导师制始建于1953年,主要应用于研究生培养.其含义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习、科研、思想、就业各方面能力全面提升.我国首次正式确立指导教师负责制始于1953年11月27日颁布的《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应用于研究生培养.传统模式是在学生入学前,通过双向选择,确定一位专业导师,带领学生在专业技能及科研能力方面进行深造[1].
作者:罗文萍;陈珍;张燕;张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非阻塞性无精症患者和正常捐精者血清miRNA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miRNA表达谱芯片分析非阻塞性无精症患者和正常捐精者血清miRNA,应用GenePix proV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miRNA,并采用实时定量PCR进行验证.确认的miRNA.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靶基因预测.结果 非阻塞性无精症患者和正常捐精者比较共有71个miRNAs表达有差异.血清中升高的miRNAs有47个,降低的miRNAs有24个.实时定量PCR验证了芯片的准确性,生物信息学软件靶基因预测表明,这些差异miRNA的潜在靶基因均参与精子发生.结论 非阻塞性无精症血清miRNA存在特异性miRNA,有助于精子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赵文忠;罗招凡;傅文婷;吴瑞珊;钟安;周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Cyclin D1表达下调对Mdm2等基因表达及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将Cyclin D1-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3B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siRNA组、Cyclin D1-siRNA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Mdm2、Mdm4、P53和P21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MTT检测细胞活力,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siRNA组相比,Cyclin D1-siRNA组P53和P21表达上调(P<0.05),Cyclin D1、Mdm2和Mdm4表达下调(P<0.01);3组细胞周期G1、S及G2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Cyclin D1-siRNA组较其他两组细胞活力明显减弱(P<0.01),细胞凋亡明显增强(P<0.01).结论 Cyclin D1表达下调能抑制Mdm2和Mdm4的表达,并能上调P53和P21的表达;Cyclin D1表达下调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张弘英;胡树根;胡利琳;丁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阿魏酸(FA)联用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调节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对肝星状细胞(HSCs)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将HSCs分为4组:空白组、FA组、ADMSCs组、FA+ADMSCs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SCs的凋亡率;qRT-PCR检测HSCs中TGF-β1、Smad2、Smad3和Smad7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SCs中TGF-β1和Smad7蛋白、Smad2/3磷酸化(p-Smad2/3)表达变化.结果 与其他3组比较,FA+ ADMSCs中HSCs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TGF-β1、Smad2、Smad3 mRNA表达明显下降,Smad7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TGF-β1蛋白、p-Smad2/3表达明显降低,而Smad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FA能增强ADMSCs对HSCs中TGF-β1表达的下调作用,进而导致下游p-Smad2/3活性下降及Smad7表达升高,从而参与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许希燕;王巧稚;罗茂;余鸿;刘广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FⅧ基因内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杂合度进行分析,以寻找新的可用于血友病A(HA)家系基因诊断的多态位点.方法 50例汉族正常女性血样用于5个SNP位点的多态性分析;收集16个无血缘关系的HA家系成员血样,将具有多态性的SNP位点用于家系连锁分析,评价其对HA基因诊断的意义.结果 5个FⅧ基因内SNP位点在所研究的人群中有3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即rs1509787、rs3861554和rs1470586,多态信息量分别为0.106 4、0.344 4和0.310 8.利用这3个SNP位点对16个家系中的7个家系可作出诊断,诊断率为43.75%,其中rs3861554对HA的诊断率高(31.5%).结论 在所选人群中有3个SNP位点具有多态性,对HA家系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rs3861554可作本地人群HA诊断的常用多态位点.
作者:吴娴;周湘红;苏莉;安邦权;黄盛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慢性不可预见刺激(CU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及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 mRNA及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G组)和模型组(MG组),采用孤养结合CUS连续刺激28 d诱导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采用开场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行为,qRT-PCR测定海马和皮层IDO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和皮层IL-1β、IL-6及IDO蛋白表达.结果 与CG组相比,MG组大鼠开场实验得分明显降低(P<0.01),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海马和皮层的IDO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海马和皮层的IL-1β、IL-6及IDO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CUS致大鼠抑郁行为可能与脑内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并诱导IDO过表达相关.
作者:伏箫燕;李海燕;崔婷;蒋青松;邱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多生牙又称额外牙,是指超出正常牙数以外的牙齿,是口腔临床常见病,有学者指出多生牙的发生可能是由胚胎形成的过程发生紊乱导致[1].多生牙好发于上颌前牙区,病变常单发,恒牙列的发病率为0.1%~3.8%,乳牙列的发病率为0.3%~0.8%[2],3颗及3颗以上多生牙属于多发性多生牙,发病率低,仅占多生牙总发病率的1.0%,而孪生病例均患多发性多生牙的报告更是罕见[3-4].现将本院发现的孪生兄弟下颌前磨牙区多发性多生牙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彬娉;翦新春;杨宾;陈灼庚;刘德裕;王雅雯;郑统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对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相关影像学表现的检出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经确诊的成人继发性肺结核且需要多次复查患者400例,对照低剂量和常规剂量参数下的CT扫描图像,评估两种扫描及薄层重建所取得的影像质量和一致性.结果 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在适用于诊断的质量要求方面;对于病灶中实变、结节、空洞、病变内钙化、磨玻璃密度病灶、树芽征病灶、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狭窄、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影像学征象;不同类别的低剂量参数下的CT扫描,图像质量合格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管电流为30~<40 mA时CT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亦达75%.低剂量扫描的有效剂量(ED)、剂量长度乘积(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等指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扫描(P<0.05).结论 在管电压相对固定情况下,采用30~<40 mA的低剂量参数对成人继发性肺结核进行检查可行,是较为理想的低剂量扫描优选参数.
作者:蒋中灿;陈胜良;刘巍;靳笑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宫颈多重缝扎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现难治性产后出血时的止血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因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发生胎盘剥离面难治性出血患者23例,行宫颈多重缝扎术;另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同种患者术中行常规止血方法处理21例为对照.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子宫切除、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及子宫切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产妇切口感染及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月经量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多重缝扎术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难治性出血止血效果好,近期随访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莉;王瑜;梁菲;陶涛;王焕萍;武海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生物体视学是随着计算机与图像分析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定量分析二维切片图像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用数学方法准确地揭示这种关系以实现对微观组织三维结构的定量分析.由于生物体视学不仅能准确、客观地表征组织的三维结构,而且还能定量表达组织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揭示病理现象与病变本质的关系.所以,其在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应用.在骨科方面,其被用于研究骨科疾病的诊断、治疗,评估预后等,本文主要总结近年来国内外运用生物体视学在代谢性骨病、骨折愈合及骨肿瘤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就其做一综述.
作者:杨再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女性惊恐障碍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57例女性惊恐障碍患者和74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惊恐障碍严重程度量表(PDS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调查.结果 女性惊恐障碍患者的血清垂体泌乳素(PR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女性惊恐障碍患者血清T与惊恐障碍的严重程度、HAMD总分及迟缓和睡眠障碍因子呈负相关(P<0.05);血清LH、FSH与HAMA中的焦虑躯体性因子呈正相关(P<0.05);血清FSH与HAMD中的焦虑躯体化及睡眠障碍因子呈正相关(P<0.05).结论 女性惊恐障碍患者可能存在性激素水平的紊乱,其血清T水平与惊恐的严重程度及抑郁症状相关.
作者:邹志礼;帅平;黄雨兰;汪瑾宇;何影;闵文蛟;刘玉萍;周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只大鼠分为观察组、空白组、对照组,每组30只.空白组大鼠不接受任何干预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大鼠在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干预,对照组大鼠在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处理后5h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8 mL/kg,观察组经股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40mg/kg.各组大鼠处死前经尾动脉采集动脉血,同时将大鼠右腿腓肠肌取下冻存.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TNF-α、IL-6、IL-1β水平,以及骨骼肌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观察各组大鼠骨骼肌标本进行切片HE染色后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和CK、LDH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骨骼肌MDA、SOD、GSH-PX水平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骨骼肌结构紊乱,肌细胞核分布不均匀;空白组大鼠骨骼肌结构正常,肌细胞核分布均匀;观察组大鼠骨骼肌形态结构正常,但是肌细胞核分布稍显不均匀.结论 丹参酮Ⅱ A磺酸钠可以有效保护在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后的骨骼肌.
作者:刘晓梅;姜桂萍;李大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Th17)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85例,其中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02例为透析组,未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3例为非透析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Treg、Th17、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IL-17水平.结果 对照组Treg、Th17、IL-6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非透析组和透析组(P<0.05),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非透析组和透析组(P<0.05).透析组Treg、Th17、IL-6和IL-17分别为(5.02±1.80)%、(20.16±7.04)%、(28.78±4.18)pg/mL和(40.38±9.03) pg/mL,明显低于非透析组(P<0.05),而IL-10(18.52±2.19)pg/mL明显高于非透析组(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Treg与Th17水平失衡,而血液透析可帮助改善患者Treg与Th17水平失衡.
作者:王明波;谭永顺;王自良;王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PET/CT是一种将功能性和解剖学的影像联合用于诊断的分子影像学技术.18F-NaF是一种用来探测骨骼病变的高度敏感的亲骨性PET示踪剂.18F-NaF的摄取机制类似于99mTc-MDP.18 F-NaF的摄取能够反映血流及骨骼重建情况,但与99mTc-MDP相比拥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例如更快的血液清除速度及在骨骼中的摄取是MDP的2倍[1-2].虽然18F-NaF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核医学显像,然而由于早期缺乏PET探测仪及后来99mTc-MDP骨显像的出现,18 F-NaF在核医学显像中的应用逐渐被99mTc-MDP代替[1,3].而PET/CT系统提升了18F-NaF显像的特异性,并且由于CT部分的加入使得对于功能病变的形态特征的描述成为可能,进而能更好地鉴别良性和恶性转移.18F-NaF PET/CT全身骨显像可以用于发现骨转移,包括定位及确定病变范围[1,4-6].
作者:雷蕾;欧霞;张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