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检测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杨雪;刘琳;赵丹;张湘燕

关键词:克雷伯菌, 肺炎,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耐药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分子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研究细菌耐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临床分离到的37株CRKP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药物敏感性;改良霍奇实验及亚胺培南-EDTA协同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PCR检测KPC-2、VIM、NDM-1、OXA-48等耐药基因,进行测序及网上比对确定基因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菌株进行遗传相关性研究,MEGA软件构建进化树、eBURST软件分析亲缘关系.结果 37株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均在90%以上.所有菌株均检测到KPC-2基因,3株同时携带NDM-1基因,其余基因均为阴性.MLST分型为ST11有25株,ST524 2株,ST789 4株,ST35、ST29、ST1066及ST244各1株,另外有1个新的ST型(2株)已被PubMlst数据库确认收录并命名为ST2792.ST11型组及非ST11型组在年龄、性别、感染途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KPC-2基因是导致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ST11型是流行的克隆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锌α2糖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人血浆锌α2糖蛋白(ZAG)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42例研究对象,完善临床指标和血浆ZAG水平的检测,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CAD组)和对照组.Gensini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分为不同程度的亚组,比较血浆ZAG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Spearman分析ZAG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估ZAG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效能,并分析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AD组患者血浆ZAG水平(45.12±5.02)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53.93±2.96)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ensini评分的增加,血浆ZAG水平呈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MI、腰围、腰臀比(WHR)与ZAG呈负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ZAG呈正相关(P<0.05).血浆ZAG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91.2%.结论 血浆ZAG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其水平的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筛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红;张兴平;常颖;贾彦军;祝银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评分与临床及实验室炎症指标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内镜下严重性评分(UCEIS)与临床及实验室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50例UC患者与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清蛋白(Alb)],以及临床活动性评分(简化的Mayo评分),并与UCEI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UC患者WBC、PLT、CRP和ESR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b和Alb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EIS和WBC、ESR、CRP及简化的Mayo评分呈正相关,和Alb呈负相关(P<0.05),而与Hb和PLT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可通过监测WBC、ESR、CRP、Alb水平和简化的Mayo评分评估病情转归.

    作者:袁柏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专业型学位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贯穿在整个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核心目标[1].如何创造条件,在临床实践中引导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积极主动探索,采取多种创新性手段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良好的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临床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是现代高等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要求和面临的课题.本文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标,对研究生和导师必备的素质要求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对于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杜晓刚;陈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成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大障碍,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建立KOA动物模型来探讨其病理机制成为研究KOA的重要方法,亦对探寻安全有效的KOA治疗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者多采用3类方式造模,即手术方式:用手术方式改变动物解剖结构造成关节不稳、骨内高压或雌激素缺乏诱导动物膝关节发生退变;非手术方式:通过关节制动,寒冷及撞击刺激,关节腔药物注射等方式获得KOA动物模型;自发模型:通过人工选育或者基因工程的方式获得KOA动物模型,本文就近年这3类KOA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君涛;吴超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对毛细支气管炎再发喘息的预防及对Th1/Th2的影响

    目的 研究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对毛细支气管炎再发喘息的预防及对Th1 /Th2的影响.方法 将87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4 (IL-4)、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情况及1年内患儿喘息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治疗组IL-4和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年内发生喘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可能通过纠正Th1 /Th2失衡等机制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喘息复发率.

    作者:陈素哲;赵涛;范伟;王鹏;张元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Treg与Th17水平失衡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Th17)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85例,其中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02例为透析组,未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3例为非透析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Treg、Th17、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IL-17水平.结果 对照组Treg、Th17、IL-6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非透析组和透析组(P<0.05),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非透析组和透析组(P<0.05).透析组Treg、Th17、IL-6和IL-17分别为(5.02±1.80)%、(20.16±7.04)%、(28.78±4.18)pg/mL和(40.38±9.03) pg/mL,明显低于非透析组(P<0.05),而IL-10(18.52±2.19)pg/mL明显高于非透析组(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Treg与Th17水平失衡,而血液透析可帮助改善患者Treg与Th17水平失衡.

    作者:王明波;谭永顺;王自良;王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及基于移动终端的健康教育需求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影响因素及基于移动终端开展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大学生健康素养促进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高校的1949名学生,采用“健康素养快速评估系统”及“基于移动终端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大学生高健康素养者占31.3%,边际健康素养者占48.9%,低健康素养者占19.8%;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及健康状况各维度高健康素养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7.9%、18.3%、61.0%、44.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是性别、母亲学历、专业、年级、选修健康教育课程.81.2%的大学生想了解或迫切想了解健康素养知识,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83.8%),91.8%的愿意利用移动终端学习健康知识,55.1%的关注了与健康相关的微信服务号,87.1%的认为微信适用于健康知识的学习,81.3%的愿意利用微信平台学习健康知识,73.8%的希望微信推送以文字结合图片和视频形式的健康知识,建议每周推送健康知识的频率以1~3次为宜.结论 大学生整体健康素养处于边际水平,健康行为素养为缺乏,对基于移动终端的健康教育有较强需求.大学生健康素养干预应充分应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并重点关注男性、母亲学历低、非医学专业、低年级及未选修健康教育课程的群体.

    作者:张华;孙志岭;高海霞;董银凤;赵可;王赛男;陈康恺;庄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输尿管腔内微创治疗与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输尿管腔内微创治疗与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佳方案.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该院输尿管狭窄患者79例,分别接受输尿管腔内微创治疗与输尿管成形术等治疗,回顾性总结一期治疗方法、疗效及初次治疗后二次狭窄的处理方法.结果 经输尿管腔内微创治疗56例,一期有效率为41.1%,多期治疗后有效率为76.8%;经输尿管成形术治疗23例,一期有效率为95.7%.结论 目前输尿管腔内微创治疗和成形术同时用于临床治疗输尿管狭窄,微创治疗方式及范围越来越广泛.

    作者:易宏刚;刘航;刘政道;余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FⅧ基因内5个SNPs位点多态性对血友病A基因诊断的意义

    目的 通过对FⅧ基因内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杂合度进行分析,以寻找新的可用于血友病A(HA)家系基因诊断的多态位点.方法 50例汉族正常女性血样用于5个SNP位点的多态性分析;收集16个无血缘关系的HA家系成员血样,将具有多态性的SNP位点用于家系连锁分析,评价其对HA基因诊断的意义.结果 5个FⅧ基因内SNP位点在所研究的人群中有3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即rs1509787、rs3861554和rs1470586,多态信息量分别为0.106 4、0.344 4和0.310 8.利用这3个SNP位点对16个家系中的7个家系可作出诊断,诊断率为43.75%,其中rs3861554对HA的诊断率高(31.5%).结论 在所选人群中有3个SNP位点具有多态性,对HA家系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rs3861554可作本地人群HA诊断的常用多态位点.

    作者:吴娴;周湘红;苏莉;安邦权;黄盛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主动脉腔内修复中左锁骨下动脉处理方式及近期随访结果

    目的 探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理方式及近期随访的结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对65例行主动脉腔内修复需要扩大近端锚定区的患者进行了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部分覆盖组,15例)、支架开窗(开窗组,18例)和左锁骨下动脉转流(转流组,32例)3种处理方式.观察术后内漏的发生率,左上肢的血压降低幅度,左上肢缺血症状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患者死亡.转流组术后支架内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左上肢血压均下降,但转流组的血压下降的幅度要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没有患者出现左上肢缺血症状;转流组声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左锁骨下动脉的3种处理方式均可以达到扩大腔内修复近端锚定区的作用,但转流手术可以为左锁骨下动脉提供更好的前向血流.

    作者:戴仕林;吴伟;易凡;李炳;王贤灿;程龙;夏家红;尚玉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靶向Cyclin D1基因RNA干扰对肝癌细胞增殖和Mdm2等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Cyclin D1表达下调对Mdm2等基因表达及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将Cyclin D1-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3B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siRNA组、Cyclin D1-siRNA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Mdm2、Mdm4、P53和P21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MTT检测细胞活力,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siRNA组相比,Cyclin D1-siRNA组P53和P21表达上调(P<0.05),Cyclin D1、Mdm2和Mdm4表达下调(P<0.01);3组细胞周期G1、S及G2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Cyclin D1-siRNA组较其他两组细胞活力明显减弱(P<0.01),细胞凋亡明显增强(P<0.01).结论 Cyclin D1表达下调能抑制Mdm2和Mdm4的表达,并能上调P53和P21的表达;Cyclin D1表达下调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张弘英;胡树根;胡利琳;丁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非阻塞性无精症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非阻塞性无精症患者和正常捐精者血清miRNA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miRNA表达谱芯片分析非阻塞性无精症患者和正常捐精者血清miRNA,应用GenePix proV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miRNA,并采用实时定量PCR进行验证.确认的miRNA.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靶基因预测.结果 非阻塞性无精症患者和正常捐精者比较共有71个miRNAs表达有差异.血清中升高的miRNAs有47个,降低的miRNAs有24个.实时定量PCR验证了芯片的准确性,生物信息学软件靶基因预测表明,这些差异miRNA的潜在靶基因均参与精子发生.结论 非阻塞性无精症血清miRNA存在特异性miRNA,有助于精子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赵文忠;罗招凡;傅文婷;吴瑞珊;钟安;周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生存状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168例结肠癌患者经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5年内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3、6个月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Cox模型比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ukes分期、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术中出血量为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数目、切除平面分级为患者预后保护因素(P<0.05).结论 CME手术治疗结肠癌5年内生存率较高,Dukes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入路、切除平面分级等对预后有影响.

    作者:吴刚;尚喜雨;韩灵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不同手术位置切口对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角膜散光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位置切口不同对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120例白内障患者均接受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0例(70眼)患者(观察组),其中顺规性散光者(34眼)选择上方角膜缘切口,逆规散光者(36眼)选择颞侧角膜缘切口.另外60例(68眼)患者均选择上方角膜缘切口(对照组),患者均采用6 mm巩膜隧道式反眉弓状切口.结果 观察组术后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术后3d、1周角膜散光度逐渐升高,术后3个月均降低,观察组术后裸眼视力大于0.5的眼数占8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结论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在角膜曲率大子午线行切口可有效减轻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

    作者:曹全刚;江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异质化导师机制在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模式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化改革导师制,建立以研究为主导的“双导师制”.导师(Hierophant)一词源自希腊语,我国的导师制始建于1953年,主要应用于研究生培养.其含义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习、科研、思想、就业各方面能力全面提升.我国首次正式确立指导教师负责制始于1953年11月27日颁布的《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应用于研究生培养.传统模式是在学生入学前,通过双向选择,确定一位专业导师,带领学生在专业技能及科研能力方面进行深造[1].

    作者:罗文萍;陈珍;张燕;张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女性惊恐障碍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对照研究

    目的 了解女性惊恐障碍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57例女性惊恐障碍患者和74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惊恐障碍严重程度量表(PDS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调查.结果 女性惊恐障碍患者的血清垂体泌乳素(PR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女性惊恐障碍患者血清T与惊恐障碍的严重程度、HAMD总分及迟缓和睡眠障碍因子呈负相关(P<0.05);血清LH、FSH与HAMA中的焦虑躯体性因子呈正相关(P<0.05);血清FSH与HAMD中的焦虑躯体化及睡眠障碍因子呈正相关(P<0.05).结论 女性惊恐障碍患者可能存在性激素水平的紊乱,其血清T水平与惊恐的严重程度及抑郁症状相关.

    作者:邹志礼;帅平;黄雨兰;汪瑾宇;何影;闵文蛟;刘玉萍;周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2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28例PD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及部位、诊疗方法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D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以呕血并黑便(64.3%)为主要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为术后平均(7.2±2.1)d,出血部位以残胃为主(57.1%),出血原因主要为胃或吻合口糜烂(57.1%)、溃疡(28.6%)及胃肠血管瘤或血管畸形(14.3%).结论 应充分认识PD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并及时采取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民开;夏亚兰;吴忠亮;张兴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晚期NSCLC的应用与进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目前已进入“精准治疗”时代.然而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尤其目前单纯含铂双药化疗治疗已经遇到瓶颈,严重影响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已成为一线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新的治疗方案选择,尤其是不能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和PD-1/PD-L1单抗治疗的患者.与此同时,抗血管生成治疗不仅可以和EGFR-TKI等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强强联合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而且可以发挥克服耐药的作用,使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更多.抗血管生成治疗未来可极大改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周期且在肺癌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睿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后骨骼肌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只大鼠分为观察组、空白组、对照组,每组30只.空白组大鼠不接受任何干预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大鼠在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干预,对照组大鼠在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处理后5h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8 mL/kg,观察组经股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40mg/kg.各组大鼠处死前经尾动脉采集动脉血,同时将大鼠右腿腓肠肌取下冻存.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TNF-α、IL-6、IL-1β水平,以及骨骼肌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观察各组大鼠骨骼肌标本进行切片HE染色后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和CK、LDH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骨骼肌MDA、SOD、GSH-PX水平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骨骼肌结构紊乱,肌细胞核分布不均匀;空白组大鼠骨骼肌结构正常,肌细胞核分布均匀;观察组大鼠骨骼肌形态结构正常,但是肌细胞核分布稍显不均匀.结论 丹参酮Ⅱ A磺酸钠可以有效保护在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后的骨骼肌.

    作者:刘晓梅;姜桂萍;李大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运动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对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的影响及心率恢复(HR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活动平板试验,分析导致HRR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HRR异常分为普通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普通治疗组应用二甲双胍辅并控制饮食,强化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轻度强化运动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和HRR的变化情况.结果 异常HRR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静息心率、大心率及收缩压(SBP)呈明显相关(P<0.05).经过2个月的轻度强化运动训练后,普通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患者的FBG、HbA1c及静息心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RR明显增加;与普通治疗组治疗后相比,强化治疗组治疗后的FBG、HbA1c、静息心率明显下降,HRR明显增加(P<0.05).结论 FBG、HbA1c、静息心率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HRR异常重要的危险因素,轻度强化运动训练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增加HRR,进而有效地改善CAN.

    作者:翁雪燕;陈绵雄;林慧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