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张君涛;吴超超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 造模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成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大障碍,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建立KOA动物模型来探讨其病理机制成为研究KOA的重要方法,亦对探寻安全有效的KOA治疗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者多采用3类方式造模,即手术方式:用手术方式改变动物解剖结构造成关节不稳、骨内高压或雌激素缺乏诱导动物膝关节发生退变;非手术方式:通过关节制动,寒冷及撞击刺激,关节腔药物注射等方式获得KOA动物模型;自发模型:通过人工选育或者基因工程的方式获得KOA动物模型,本文就近年这3类KOA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低剂量CT扫描在成人继发性肺结核的研究

    目的 探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对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相关影像学表现的检出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经确诊的成人继发性肺结核且需要多次复查患者400例,对照低剂量和常规剂量参数下的CT扫描图像,评估两种扫描及薄层重建所取得的影像质量和一致性.结果 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在适用于诊断的质量要求方面;对于病灶中实变、结节、空洞、病变内钙化、磨玻璃密度病灶、树芽征病灶、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狭窄、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影像学征象;不同类别的低剂量参数下的CT扫描,图像质量合格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管电流为30~<40 mA时CT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亦达75%.低剂量扫描的有效剂量(ED)、剂量长度乘积(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等指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扫描(P<0.05).结论 在管电压相对固定情况下,采用30~<40 mA的低剂量参数对成人继发性肺结核进行检查可行,是较为理想的低剂量扫描优选参数.

    作者:蒋中灿;陈胜良;刘巍;靳笑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血浆锌α2糖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人血浆锌α2糖蛋白(ZAG)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42例研究对象,完善临床指标和血浆ZAG水平的检测,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CAD组)和对照组.Gensini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分为不同程度的亚组,比较血浆ZAG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Spearman分析ZAG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估ZAG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效能,并分析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AD组患者血浆ZAG水平(45.12±5.02)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53.93±2.96)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ensini评分的增加,血浆ZAG水平呈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MI、腰围、腰臀比(WHR)与ZAG呈负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ZAG呈正相关(P<0.05).血浆ZAG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91.2%.结论 血浆ZAG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其水平的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筛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红;张兴平;常颖;贾彦军;祝银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同卵孪生兄弟下颌骨双侧同患多发性多生牙病例报道

    多生牙又称额外牙,是指超出正常牙数以外的牙齿,是口腔临床常见病,有学者指出多生牙的发生可能是由胚胎形成的过程发生紊乱导致[1].多生牙好发于上颌前牙区,病变常单发,恒牙列的发病率为0.1%~3.8%,乳牙列的发病率为0.3%~0.8%[2],3颗及3颗以上多生牙属于多发性多生牙,发病率低,仅占多生牙总发病率的1.0%,而孪生病例均患多发性多生牙的报告更是罕见[3-4].现将本院发现的孪生兄弟下颌前磨牙区多发性多生牙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彬娉;翦新春;杨宾;陈灼庚;刘德裕;王雅雯;郑统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专业型学位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贯穿在整个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核心目标[1].如何创造条件,在临床实践中引导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积极主动探索,采取多种创新性手段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良好的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临床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是现代高等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要求和面临的课题.本文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标,对研究生和导师必备的素质要求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对于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杜晓刚;陈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女性惊恐障碍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对照研究

    目的 了解女性惊恐障碍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57例女性惊恐障碍患者和74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惊恐障碍严重程度量表(PDS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调查.结果 女性惊恐障碍患者的血清垂体泌乳素(PR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女性惊恐障碍患者血清T与惊恐障碍的严重程度、HAMD总分及迟缓和睡眠障碍因子呈负相关(P<0.05);血清LH、FSH与HAMA中的焦虑躯体性因子呈正相关(P<0.05);血清FSH与HAMD中的焦虑躯体化及睡眠障碍因子呈正相关(P<0.05).结论 女性惊恐障碍患者可能存在性激素水平的紊乱,其血清T水平与惊恐的严重程度及抑郁症状相关.

    作者:邹志礼;帅平;黄雨兰;汪瑾宇;何影;闵文蛟;刘玉萍;周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后骨骼肌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只大鼠分为观察组、空白组、对照组,每组30只.空白组大鼠不接受任何干预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大鼠在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干预,对照组大鼠在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处理后5h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8 mL/kg,观察组经股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40mg/kg.各组大鼠处死前经尾动脉采集动脉血,同时将大鼠右腿腓肠肌取下冻存.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TNF-α、IL-6、IL-1β水平,以及骨骼肌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观察各组大鼠骨骼肌标本进行切片HE染色后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和CK、LDH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骨骼肌MDA、SOD、GSH-PX水平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骨骼肌结构紊乱,肌细胞核分布不均匀;空白组大鼠骨骼肌结构正常,肌细胞核分布均匀;观察组大鼠骨骼肌形态结构正常,但是肌细胞核分布稍显不均匀.结论 丹参酮Ⅱ A磺酸钠可以有效保护在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后的骨骼肌.

    作者:刘晓梅;姜桂萍;李大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在上胸椎刚度的试验研究

    目的 比较上胸椎前路椎弓根钉板系统(ATPSPS)、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PTPSRS)和前路普通椎体钉板系统(AVBSPS)在上胸椎的刚度.方法 12例防腐尸体标本分成3组,各组标本随机分配使用以上3种不同的内固定器械固定.测试各标本在原始状态下的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等5个方向的刚度.将所有标本模拟手术行T2椎体次全切除(损伤状态)后,再测试各标本在损伤状态下各方向的刚度.根据分组结果,选择相应的内固定系统进行安装固定,再测试各个方向上的刚度.结果 在原始状态及损伤状态下,各组之间的各向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标本行固定后,各组之间在各个方向上的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SPS组的前屈刚度大于其他两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TPSRS组的轴向压缩刚度和后伸刚度大于其他两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VBSPS组的侧屈刚度小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SPS在各方向上的刚度均高于AVBSPS,前屈刚度大于PTPSRS,而轴向压缩刚度和后伸刚度不及PTPSRS,左右侧屈刚度则与PTPSRS相当.

    作者:杨立井;肖增明;梁栋柱;贺聚良;刘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伴有钙化的T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伴有钙化的T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初治可手术的17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乳腺X线图像特征分为钙化组与非钙化组,分析其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影响钙化存在的相关因素和钙化的表达与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 钙化组患者在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Her-2过表达、TNM分期、Ki-67与非钙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类型、淋巴结转移和Ki-67是影响钙化表达的相关风险因素(P<0.05).钙化组和非钙化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30%、95.06%,淋巴结转移和钙化是影响乳腺浸性导管癌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 钙化是乳腺X线可见的T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杜露;迪力夏提·金斯汗;赵倩;许文婷;李丹;李双健;吴涛;朱丽萍;罗蕈;杨亮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生物体视学在骨科领域中的运用进展

    生物体视学是随着计算机与图像分析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定量分析二维切片图像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用数学方法准确地揭示这种关系以实现对微观组织三维结构的定量分析.由于生物体视学不仅能准确、客观地表征组织的三维结构,而且还能定量表达组织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揭示病理现象与病变本质的关系.所以,其在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应用.在骨科方面,其被用于研究骨科疾病的诊断、治疗,评估预后等,本文主要总结近年来国内外运用生物体视学在代谢性骨病、骨折愈合及骨肿瘤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就其做一综述.

    作者:杨再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分为干扰素组、更昔洛韦组和对照组各42例.干扰素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内注射治疗;更昔洛韦组给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患儿不使用任何抗病毒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 干扰素组退热时间、咽峡炎消失时间、颈部肿大淋巴结开始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更昔洛韦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肝酶值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干扰素组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更昔洛韦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更昔洛韦组(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及安全性优于更昔洛韦,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波利;刘崇海;许玉霞;何云;雒大国;赵玉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阿魏酸联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调节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对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阿魏酸(FA)联用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调节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对肝星状细胞(HSCs)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将HSCs分为4组:空白组、FA组、ADMSCs组、FA+ADMSCs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SCs的凋亡率;qRT-PCR检测HSCs中TGF-β1、Smad2、Smad3和Smad7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SCs中TGF-β1和Smad7蛋白、Smad2/3磷酸化(p-Smad2/3)表达变化.结果 与其他3组比较,FA+ ADMSCs中HSCs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TGF-β1、Smad2、Smad3 mRNA表达明显下降,Smad7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TGF-β1蛋白、p-Smad2/3表达明显降低,而Smad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FA能增强ADMSCs对HSCs中TGF-β1表达的下调作用,进而导致下游p-Smad2/3活性下降及Smad7表达升高,从而参与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许希燕;王巧稚;罗茂;余鸿;刘广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异质化导师机制在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模式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化改革导师制,建立以研究为主导的“双导师制”.导师(Hierophant)一词源自希腊语,我国的导师制始建于1953年,主要应用于研究生培养.其含义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习、科研、思想、就业各方面能力全面提升.我国首次正式确立指导教师负责制始于1953年11月27日颁布的《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应用于研究生培养.传统模式是在学生入学前,通过双向选择,确定一位专业导师,带领学生在专业技能及科研能力方面进行深造[1].

    作者:罗文萍;陈珍;张燕;张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2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28例PD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及部位、诊疗方法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D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以呕血并黑便(64.3%)为主要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为术后平均(7.2±2.1)d,出血部位以残胃为主(57.1%),出血原因主要为胃或吻合口糜烂(57.1%)、溃疡(28.6%)及胃肠血管瘤或血管畸形(14.3%).结论 应充分认识PD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并及时采取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民开;夏亚兰;吴忠亮;张兴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COX-2抑制剂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选择性环氧化酶-2 (COX-2)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超前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12月该院胆道外科收治的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的206例胆囊结石患者(新型镇痛组)和2015年6-12月收治的198例应用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的胆囊结石患者(传统镇痛组)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方案一致,术后采用相同的疼痛解救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解救药物使用率、不良反应、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新型镇痛组患者术后2、6、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传统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镇痛组患者的解救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传统镇痛组(14.56% vs.44.95,P<0.05),盐酸曲马多及盐酸哌替啶的使用率均低于传统镇痛组(P<0.05).新型镇痛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少(2.43% vs.36.36%,P<0.05),新型镇痛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传统镇痛组(P<0.05),其余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镇痛组患者围术期的镇痛满意度高于传统镇痛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程度,减少解救镇痛药物的使用频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冯金华;李卡;冯缓;廖永慧;许瑞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个体化剂量利伐沙班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预防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索根据极端体质量调整利伐沙班用量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患者102例,<50 kg的患者75例,>100 kg的患者27例.<50 kg、>100 kg两组分别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个亚组,给予4组不同剂量利伐沙班,用药35 d.记录凝血功能、血色素、D-二聚体变化,以及出血事件及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T延长值、APTT延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 kg试验组Hb、PLT下降,以及切口引流量少于<50 kg对照组,>100 kg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其他部位出血,DVT和肺栓塞(PE)发生率<50 kg组组内、>100 kg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极端体质量调整利伐沙班用量可以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DVT的发生,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熊文;陈明;郑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主动脉腔内修复中左锁骨下动脉处理方式及近期随访结果

    目的 探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理方式及近期随访的结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对65例行主动脉腔内修复需要扩大近端锚定区的患者进行了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部分覆盖组,15例)、支架开窗(开窗组,18例)和左锁骨下动脉转流(转流组,32例)3种处理方式.观察术后内漏的发生率,左上肢的血压降低幅度,左上肢缺血症状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患者死亡.转流组术后支架内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左上肢血压均下降,但转流组的血压下降的幅度要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没有患者出现左上肢缺血症状;转流组声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左锁骨下动脉的3种处理方式均可以达到扩大腔内修复近端锚定区的作用,但转流手术可以为左锁骨下动脉提供更好的前向血流.

    作者:戴仕林;吴伟;易凡;李炳;王贤灿;程龙;夏家红;尚玉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经阴道和腹腔镜两种方式治疗外生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外生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经阴道和腹腔镜两种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外生型子宫切口疤痕妊娠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下段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创伤反应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β-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及创伤反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下段病灶切除术对外生型子宫切口疤痕妊娠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陈玉阁;黄树峰;吴定康;欧阳维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深化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强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强调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同样也对处于新医改深水区的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作者:许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对毛细支气管炎再发喘息的预防及对Th1/Th2的影响

    目的 研究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对毛细支气管炎再发喘息的预防及对Th1 /Th2的影响.方法 将87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4 (IL-4)、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情况及1年内患儿喘息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治疗组IL-4和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年内发生喘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可能通过纠正Th1 /Th2失衡等机制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喘息复发率.

    作者:陈素哲;赵涛;范伟;王鹏;张元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Treg与Th17水平失衡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Th17)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85例,其中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02例为透析组,未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3例为非透析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Treg、Th17、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IL-17水平.结果 对照组Treg、Th17、IL-6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非透析组和透析组(P<0.05),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非透析组和透析组(P<0.05).透析组Treg、Th17、IL-6和IL-17分别为(5.02±1.80)%、(20.16±7.04)%、(28.78±4.18)pg/mL和(40.38±9.03) pg/mL,明显低于非透析组(P<0.05),而IL-10(18.52±2.19)pg/mL明显高于非透析组(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Treg与Th17水平失衡,而血液透析可帮助改善患者Treg与Th17水平失衡.

    作者:王明波;谭永顺;王自良;王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