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探索

王良兰;杨竹;景先平

关键词:
摘要:1998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并试点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均非常注重培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临床专硕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在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考核方式、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6].但却很少有研究专门关注临床专硕研究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培养.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南宁市献血人群登革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南宁市献血人群中登革热病毒(DENV)的感染状况,评估登革热病毒对南宁市血液安全的影响.方法 从南宁中心血站的不同采血点中随机选择1 712例经过健康征询合格及血液初筛检测合格的献血者,抽取5~6 mL静脉血于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的DENV NS1抗原、IgM抗体和IgG抗体.结果 DENV NS1抗原、IgM抗体、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1.1%(18/1 712)、0.2%(4/1 712)、7.1%(121/1 712),其中NS1抗原和IgM抗体及NS1抗原和IgG抗体的双重阳性率均是0.1%(1/1 712).IgM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男性IgM阳性率更高;IgG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30岁以上的人群IgG阳性率更高.结论 南宁市献血者中既有曾经受DENV感染者也有正在受感染者,应当重视DENV对血液安全性的影响,适时调整献血者的血液筛查策略.

    作者:林健燕;郭泽强;罗必泰;周艳君;邱昌文;庞兴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61例患者(67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为≤1 cm小肿块组,>1 cm肿块组,>1 cm非肿块组,分别观察每组的增强特征.结果 ≤1 cm恶性肿块主要超声表现为高增强,放射状边缘,强化后病灶范围扩大;>1 cm恶性肿块超声多表现为不均匀快速高增强,放射状边缘,强化后病灶范围扩大,并可见滋养血管;>1 cm非肿块型恶性病灶超声主要表现为高增强,而放射状边缘是其重要增强特征.增强后边界清楚,增强前后病灶范围没有明显改变,这是乳腺良性病灶显著的表现.结论 超声造影对不同大小的乳腺肿块、非肿块型乳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作者:向君彦;罗艺;韩小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肝癌细胞下调IGF-1活性因子对Ras癌基因诱导小鼠肝肿瘤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肝癌细胞下调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活性因子对Ras癌基因诱导小鼠肝肿瘤的影响.方法 选取3、5、9月龄Ras癌基因诱导雄性小鼠各10只,同时选取非转基因3、5、9月龄雄性小鼠各10只,提取9月龄Ras癌基因诱导雄性小鼠肿瘤组织、肿瘤周围组织样品为实验组,同时提取9月龄非转基因小鼠肝组织样品作为对照组,提取两组样品总RNA和蛋白质,选用蛋白质印迹法对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进行检测;选用荧光定量PCR法对IGF-1、GHR、IGFBP3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选用酶联免疫法对小鼠血清IGF-1水平进行检测;对3、5、9月龄Ras癌基因诱导雄性小鼠及非转基因小鼠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活性B淋巴细胞比例进行检测.结果 Ras癌基因小鼠诱导肿瘤组织ERK、PI3K、AKT平均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周围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癌基因诱导小鼠肿瘤组织、肿瘤周围组织ERK、PI3K、AKT蛋白平均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癌基因诱导小鼠肿瘤组织IGF-1、GHR、IGFBP3的mRNA平均表达水平(0.27±0.05)、(0.23±0.02)、(19.48±2.54)与肿瘤周围组织(1.25±0.07)、(0.89±0.17)、(3.25±0.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周围组织IGF-1、GHR、IGFBP3的mRNA平均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Ras癌基因诱导小鼠血清IGF-1水平(61.72±9.24) μg/mL与非转基因小鼠(58.89±8.16)μ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龄5、9个月Ras癌基因诱导小鼠血清IGF-1水平(51.28±5.27)、(40.28±6.28)μg/mL均低于非转基因小鼠(55.32±7.91)、(49.52±6.94)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9月龄Ras癌基因诱导小鼠B淋巴细胞比例均低于非转基因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月龄Ras癌基因诱导小鼠活性B淋巴细胞比例与非转基因小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月龄Ras癌基因诱导小鼠活性B淋巴细胞(CD19+ CD69+、CD19+ CD25+)比例(0.77±0.13)、(1.42±0.17)低于非转基因小鼠(0.87±0.14)、(2.39±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的表达的抑制,降低了PI3K、AKT、GHR的表达,提高了ERK、IGFBP3的表达,进而导致Ras癌基因通路的活化.

    作者:刘洪琪;李宪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对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对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5日至2017年3月15日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脓毒血症休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早期肠道内营养+抗生素治疗)、B(益生菌+早期肠道内营养+抗生素治疗)两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观察随访3个月内死亡和存活患者入院时炎症因子指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降低,且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时各项炎症因子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IL-1(OR=1.591,95%CI1.005~1.863)、IL-6(OR=1.347,95%CI 1.121~1.684)、IL-8(OR=1.529,95%CI 1.225~1.645)、TNF-α(OR=2.545,95%CI 1.658~2.664)是脓毒血症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对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清部分炎症因子具有下调作用,抗炎作用明显,减少患者病死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侣林;李卉;朱俊臣;兰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基于JCI第6版标准的妇产及儿科门诊患者跌倒风险管理探讨

    JCI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HO)用于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附属机构.JCI标准的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以鼓励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并把这些标准本地化.本院是妇产科专科医院,门诊患者人群特殊,门诊接诊的患者大多数为孕妇及儿童,一旦发生跌倒不仅危害母亲和胎儿的安全,还会造成孕妇极大的心理负担和家庭负担,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作者:贺璇;刘丽均;廖小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三尖瓣适当切开技术在VSD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三尖瓣适当切开技术(TVD)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室间隔缺损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检查显示VSD边缘均暴露不清楚,行TVD 30例(观察组),未行TVD 3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采集术后1年心电图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资料,记录两组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对比其手术前后肺动脉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并观察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输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肺动脉压(16.29±1.07) mmHg、LVEDD(28.29±1.57)mm低于对照组,而其LVEF(73.21±1.49)%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术后1年三尖瓣反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一过性传导阻滞、完全性传导阻滞、残余漏、三尖瓣反流等并发症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 (P<0.05).结论 TVD应用于VSD修补术是安全的,能明显减轻并发症,改善患儿心功能,同时不影响三尖瓣正常功能.

    作者:何佳虹;董斌;郑国芳;李金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术前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对可切除胰腺癌患者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术前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对切除胰腺癌患者的诊断.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内收治的42例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术前实施EUS-FNA设置为观察组,另12例术前未实施EUS-FNA设置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检查结果、安全性及准确性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均成功穿刺,诊断准确率为96.67% (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10/12).观察组生存时间(569.96±24.75)d和对照组生存时间(571.93±23.4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出现1例出血,但在实施针对性治疗后治愈,并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率(3.33%)和对照组(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胰腺癌患者诊断时,EUS-FNA可在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取得较好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李洪焱;李健;王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1例肾上腺脊髓神经病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目的 探讨肾上腺脊髓神经病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例肾上腺脊髓神经病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与预后进行报道,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 该患者极长链脂肪酸的测定均大于正常值范围,基因检测显示chrX:152994732半合子变异,一代测序验证位点为c.C946T.结论 肾上腺脊髓神经病临床上少见,极长链脂肪酸的测定及基因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目前治疗并不能阻止病情进展.

    作者:林永强;刘子凡;许治强;梁燕玲;李斯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氧磷酶1rs66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氟骨症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酶(PON)1 rs66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氟骨症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招募195例氟骨症患者为病例组,在上述地区招募195例无骨骼和牙齿相关疾病且居住时间超过10年的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对象信息,通过TaqMan方法对PON1 rs66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rs662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共显性模式、显性模式和累加模式与氟骨症有关,多因素校正后该关联仍然存在.rs662 AA基因型携带者较GG基因型携带者氟骨症风险降低62%(OR=0.38,95 %CI:0.15~0.95);GG+ AG携带者患氟骨症风险是AA携带者的2.49倍(OR=2.49,95%CI:1.04~6.01);AG型携带者患氟骨症风险是AA携带者的2.59倍(OR=2.59,95%CI.1.05~6.40).分层分析发现rs66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民族和尿氟水平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PON1 rs66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氟骨症有关,且民族和氟暴露水平修饰该基因多态性与氟骨症的关联.

    作者:刘俊;陶娜;罗明江;赵训;杨胜;张元梅;王克跃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骨间入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骨间入路复位法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胫骨平台骨折23例患者,Schatzker分型Ⅱ型9例,Ⅲ型6例,Ⅴ型8例.术中采用外侧切口保护关节囊的骨间入路治疗Schatzker分型Ⅱ、Ⅲ型骨折,同时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Ⅴ型骨折.结果 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见感染、坏死等表现.随访1~2年,术后X线片,未出现复位后骨折的后期塌陷,全部骨性愈合,未见内固定失效表现.术后Rasmussen评分,优16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1.1%.结论 骨间入路可以减少对膝关节软组织的剥离,有利于早期康复活动,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彬;谢波;郑磊;茶晓峰;吴东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探索

    1998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并试点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均非常注重培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临床专硕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在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考核方式、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6].但却很少有研究专门关注临床专硕研究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培养.

    作者:王良兰;杨竹;景先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2011-2017年重庆市612例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重庆市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乙脑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7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乙脑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612例患儿,男女比例约2.3∶1.0,年龄小于3岁287例,3~6岁182例,>6~10岁85例,>10~15岁58例,7-9月发病例数分别为91、452和69例.发病具有高度散发性,农村高于城市.乙脑普通型403例(65.85%);重型131例(21.41%);极重型78例(12.75%).血清与脑脊液乙脑抗体IgM阳性率分别为48.52%和81.73%.临床表现中发热612例(100.00%)、意识障碍537例(87.75%)、抽搐482例(78.76%)、呕吐328例(53.59%)及头痛215例(35.13%).≥8月龄的591例乙脑病例中,全程接种乙脑疫苗占9.31%,未全程接种乙脑疫苗占15.23%,未接种乙脑疫苗及接种不详占72.88%.出院时67.29%患儿耒遗留任何临床症状及体征,28例患儿死亡.结论 重庆市乙脑流行季节常见于7、8月,以6岁以下儿童及普通型为主.脑脊液乙脑抗体IgM阳性率高于血清.

    作者:许丽娟;朱朝敏;高中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重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肝硬化是NAFLD演变的终末期阶段,是临床上隐源性肝硬化为常见病因.由于该病起病隐匿,无典型临床表现,亦无特异性无创性实验室检查可用于明确诊断,临床上常常漏诊、误诊.此外,在治疗上目前仍无有效的药物可用于NAFLD相关肝硬化(NAFLD-LC)治疗.因此,重视NAFLD-L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昕茹;陈东风;文良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骨科植入物修饰策略研究进展

    表面修饰是骨科植入材料研究的重要技术,可提高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骨整合效应,延长植入物使用寿命.骨科植入物现多采用药物、生物信号分子、生长因子和细胞进行修饰,以改善支架材料的骨整合、促成骨及修复缺损效应.本文中就骨科植入材料表面的修饰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新型骨科植入物的研究及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肖国强;胡介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烧伤复合热射病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烧伤复合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机制复杂,虽然发病率不高,但一旦发病,救治极其困难,病残率及死亡率极高.本文就烧伤复合热射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及救治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杨福旺;龚震宇;辛海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32例小儿隐睾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小儿隐睾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 3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2±10) min,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24个月,无睾丸回缩、睾丸萎缩、腹股沟疝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较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美观、操作简单,双侧病变可同时手术,并发症少,睾丸回缩概率低,可同时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等优点.

    作者:汪溢;朱家利;罗后宙;霍振清;姚泽钦;梁冰;刘文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雌激素受体αrs3798759位点多态性与壮族男性生育力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α(ESRα)多态性与壮族男性生育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7例原发不育男性患者为观察组,73例生育男性为对照组,分别分析两组血清中E2和ESRα的水平,采用限制性酶切及DNA测序技术对ESRαrs379875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不育患者ESRαrs3798759位点等位基因G频率(28.2%)显著低于等位基因T(71.8%)(P<0.01),分析显示等住基因G基可降低男性不育症的发病风险(OR=0.930,95%CI:0.441~1.963);观察组的血清E2、ESRα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Rα基因rs3798759多态性改变可能与壮族男性生育情况相关,可能与血清E2和ESRα水平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李洁;陈文成;元辉雄;韦玉霞;王俊利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腮腺占位性病变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的价值分析

    目的 总结对腮腺占位性病变诊断时,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该院腮腺占位性病变71例,腮腺病灶数为83个.以弹性评分作为依据,对全体患者的病灶进行诊断,记录病理结果对比情况.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全体病灶分良性组和恶性组.结果 根据病理结果和超声弹性评分可以看出,恶性组评分高的病灶数量更多,良性组则评分普遍较低.良性组弹性评分为2.19士0.63,恶性组弹性评分为3.21±0.32.弹性评分法的正确率为78.31%,Youden指数为61.23%;二维超声的正确率为79.52%,Youden指数为60.02%;多普勒超声的正确率为72.29%,Youden指数为32.57%.与多普勒超声法相比,其余两种诊断方式真实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维超声和弹性评分法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腮腺占位性病变诊断时,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能够对腮腺占位病变的性质进行诊断.

    作者:李慧敏;马锴;胡元平;陈丽霞;周平心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在缺血性卒中伴高血压患者中动态血压变化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伴高血压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与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性.方法 对缺血性卒中伴高血压患者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是否存在CMBs,在入院24 h内测量患者动态血压,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的检验指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CMBs与动态血压的关系.结果 总共纳入186例缺血性卒中伴高血压患者,利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糖尿病病史、日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与CMBs的相关性显著.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收缩压与CMBs的相关性显著.结论 在缺血性卒中伴高血压患者人群中,较高的平均收缩压是CMBs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王玥;王礼;段春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在再次胆道手术联合肝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再次胆道手术联合肝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因胆道术后胆道结石及肝脏病变的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9例患者因病情需要均采用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联合肝切除术.结果 19例患者中男11例,女8例,年龄30~73岁,平均(42.2±13.1)岁.术前肝功能Child A级15例,B级4例.均顺利完成了腹腔镜下胆道手术联合肝切除术,无中转开腹.肝切除术中Ⅱ+Ⅲ段5例,Ⅱ+Ⅲ+Ⅳ段3例,Ⅶ段2例,Ⅴ段1例,Ⅵ段1例,Ⅵ+Ⅶ段1例,Ⅱ+Ⅲ+Ⅳ+Ⅴ段1例,Ⅴ+Ⅵ段1例,Ⅴ+Ⅵ+Ⅶ段1例,Ⅴ+Ⅷ段1例,Ⅶ+Ⅷ段1例,Ⅴ+Ⅵ+Ⅶ+Ⅷ段1例.19例患者手术时间2.4~5.8 h,平均(3.3±0.7)h;术中出血量130~340mL,平均(190.3±55.8)mL;本组患者术程顺利,术中未出现胆道、胃肠道、膈肌等损伤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24~48 h后胃肠功能恢复,并能下床活动.患者住院时间6~15 d,平均(9.1±1.4)d.术后1例出现胆瘘,其余所有患者无感染、肝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再次胆道手术联合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彭永海;杨倩;陈熙;胡朝辉;罗华;吕汝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