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FA辅助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脊柱转移瘤手术效果及预后研究

吴军;赵芬芬;田锋;关涛;马超;马锋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 椎板切除术, 脊椎肿瘤,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研究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辅助椎体次全切除术对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辅以RF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病死率,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分级.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渗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10,P=0.01);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rankel和ECOG分级均平均改善1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 =11.83,P=0.00).结论 RFA辅助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可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缓解患者疼痛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兔腹主动脉支架植入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新西兰兔腹主动脉支架植入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35只,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处死5只分析组织学形态,将剩余30只随机分为裸金属支架组与裸金属支架+ VEGF组,各15只.两组新西兰兔均应用腹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选用裸金属支架,其中裸金属支架+VEGF组加用VEGF.流式细胞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水平,电镜下观察血管内皮化程度.比较两组EPC水平与损伤血管再内皮化速率.结果 裸金属支架+VEGF组EPC水平明显高于裸金属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裸金属支架+VEGF组损伤血管再内皮化速率明显高于裸金属支架组.结论 VEGF能够提升EPC水平,促进血管内皮新生,加快损伤血管再内皮化速率.

    作者:苗建波;安少波;徐雷;张晓蕾;胡喜田;吴志红;都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某院患者退药制度了解情况及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患者对退药制度的了解情况及需求,为医院改进药事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10-12月在该院就诊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退药相关知识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580份,有效问卷575份,有效率99.1%.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整体认知合格率为20.0%,不同年龄、学历、职业的调查对象得分合格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麻醉药品、药品包装、口服药、病情变化转院、自费药管理造成的退药认知度偏低,分别为21.39%、5.91%、34.96%、49.39%和18.61%.58.43%的被调查者是从宣传栏了解,53.74%的被调查者认为退药程序麻烦,44.17%的被调查者会因为药品价格便宜不退,56.17%的被调查者会认为退药程序复杂选择不退药,42.96%被调查者认为可以留给自己.84.70%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医生进行退药咨询,85.22%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宣传,59.30%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宣传栏、43.83%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医务人员获得知识.结论 被调查者对退药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差,对相关知识需求强烈.

    作者:李鹏;王真;石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上颌前牙区埋伏牙对牙列功能变异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上颌前牙区埋伏牙对上颌前牙列功能变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0年1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经根尖片、口腔全景片、锥形束CT(CBCT)检查确诊的存在上颌前牙区埋伏牙的患者375例,分析上颌前牙区埋伏牙对列功能的影响.结果 共检出539颗上颌前牙区埋伏牙.上颌前牙区埋伏牙对上颌前牙列造成多种功能异常,牙列变异发生率为92.8%,以牙间隙过大、乳牙滞留、牙列不齐、牙迟萌为多见;其次为上颌发育不足、错位萌出、阻生、牙缺失等功能异常.拔除埋伏多生牙490颗,含牙囊肿切除12例,门诊随访37颗.结论 存在埋伏牙的患者多发生牙列功能变异,通过适宜的治疗措施,有助于口腔功能健康.

    作者:谷达明;文瑜;谷益豪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钙网蛋白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目的 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钙网蛋白(CALR)基因突变情况,评价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及其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ET患者CALR基因第9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回顾性分析61例接受常规方案治疗的ET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CALR基因第9号外显子突变阳性在JAK2V617F突变阴性的ET患者中检出率较高(51.4%).其中以1型(52 bp缺失)多见,占总突变83.3%;其次为2型(5 bp插入),占总突变11.1%.相较于JAK2V617F突变阳性及JAK2V617F、CALR突变双阴性的ET患者,CALR突变阳性的ET患者初诊时年龄更小、危险度更低(P<0.05).基于羟基脲及干扰素的常规临床治疗方案能使较多的JAK2V617F突变阳性及CALR突变阳性患者获得完全或部分血液学缓解,相较于双阴性患者总缓解率更高.结论 CALR基因9号外显子突变是ET患者重要分子遗传学标志之一,基于羟基脲及干扰素的常规临床治疗方案能使具有CALR基因突变的患者获得较好的血液学反应.

    作者:丁莉;王季;唐君玲;马涛;汤计瑞;朱小凤;王雪梅;李晓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骨植入物定制式设计与附带条件审批的关联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以下简称两办意见)要求研究临床急需与罕见病医疗器械附带条件批准上市的路径与方法,而科技部“十三五”规划中又有多项定制化设计与硬组织病损精准医疗相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同时产业界定制化设计的骨植入物产品申报与审评、审批也在集中出现,并已有1例先行先试的产品上市.

    作者:郭晓磊;刘斌;卢忠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全静脉搭桥与全动脉搭桥对行CABG术后心肌损伤及远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全静脉搭桥与全动脉搭桥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远期疗效及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行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以乳内动脉为桥血管的患者为全动脉组(50例),以大隐静脉为桥血管的患者为全静脉组(48例).比较手术临床指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移植血管数量;评价两组远期血管畅通率,分别测定升主动脉阻断时、升主动脉开放后30 min,2、4、24 h血清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脑型(GPBB)水平.结果 全动脉组平均移植血管数量显著低于全静脉组(P<0.05),全动脉组较全静脉组手术耗时显著增长(P<0.05),阻断升主动脉血流时间显著增长(P<0.05),但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缩短(P<0.05),心房颤动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全动脉组和全静脉组的血管通畅率分别为87.13%、75.97%,全动脉组显著高于全静脉组(P<0.05).两组血清GPBB水平变化趋势相同,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 min到达峰值,随后下降并在24 h后恢复至低水平,但全静脉组血清GPBB水平高于全动脉组(P<0.05).结论 全动脉搭桥手术耗时更长,操作难度更大,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远期血管通畅率更高,血清GPBB水平更低,对心肌损伤更轻.

    作者:董经光;宋伟;江昆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某院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3-2017年出院第一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2 35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信息,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总住院费用与日均住院费用的因素.结果 糖尿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48±6.57)d,平均住院费用为(12 903.26±723.06)元,其中西药费占比多,平均为(6 211.03±916.22)元.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总住院费用的因素为年龄、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保险,且各个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并发症、住院时间、输液时间、医保、年龄;影响糖尿病患者日均住院费用的因素为婚姻状况、疗效、住院时间、医保、并发症,且各个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并发症、住院时间、婚姻状况、医保、疗效.结论 有效减少住院时间为控制糖尿病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途径.

    作者:但加容;刘鹭;邓万涛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基于家属共同参与模式的ICU患者早期活动实施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 weakness,ICU-AW)是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导致的肌无力,是危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1].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2].早期活动是近年来提出预防ICU-AW的有效措施[3].欧洲呼吸学会及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已推荐应用早期活动预防或改善ICU-AW[4].

    作者:查丽玲;江榕;周松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多维综合干预在高血压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为主要并发症[1],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高血压“四率”(即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达标率)仍不理想.研究报道,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9.6%,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2.6%、34.1%、9.3%,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血压达标率仅27.4%[2].高血压“四率”的改善还有很大的空间,尤其老年人群患病率更高,为了提高人群生存质量,高血压的各级预防是关键.本研究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健康教育与多维综合干预法两种二级预防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玲;李玉萍;叶琼;付荣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TIPE2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近年研究表明,先以免疫负调控分子被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NFAIP8L2,也称TIPE2)不仅在炎症和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TIPE2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仍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本文根据TIPE2在肿瘤中的新研究进展,就其在肿瘤中的表达、作用及相关机制作一总结,以期为TIPE2在肿瘤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作者:范婉;于涛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咀嚼口香糖对结肠镜前肠道准备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咀嚼口香糖对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行肠道准备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8月拟于该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8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PEG 2 L准备肠道,观察组在常规肠道准备的过程中及服药后肠镜前间歇有计划地咀嚼口香糖.比较两组肠道清洁度、小息肉(≤0.5 cm)检出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服药达标率(服药量≥75%)和再次服药意愿.结果 共7例患者退出研究,终对照组87例,观察组86例.观察组肠道清洁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其中右半结肠清洁程度明显提高(P<0.05);两组小息肉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及腹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再次服药意愿增加(P<0.05).结论 结肠镜检查前有计划地间歇咀嚼口香糖可改善患者不良反应,提高依从性,提高肠道清洁度.

    作者:张秀静;马利转;张竹青;王静;李志婷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JAK2/STAT3)信号通路在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运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小鼠SAH模型.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5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n=15)、手术+生理盐水组(SAH+Saline组,n=21)、手术+JAK2抑制剂组(SAH+AG490组,n=19).SAH+AG490组小鼠伤后立即给予AG490腹腔注射,SAH+Saline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运用疲劳转棒实验评价小鼠的神经功能;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运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SAH后小鼠脑组织t-JAK2、p-JAK2、t-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SAH后小鼠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SAH+Saline组小鼠出现明显的神经细胞凋亡(P<0.05),平衡运动功能明显降低,转棒时间明显缩短(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JAK2和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下游炎性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AH+Saline组比较,SAH+AG490组小鼠脑组织JAK2和STAT3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炎性因子IL-1β、TNF-α及IL-6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小鼠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神经功能障碍明显减轻(P<0.05).结论 小鼠SAH后早期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可能参与了EBI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AH后早期的神经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庞金伟;陈义天;杨萍;彭建华;陈礼刚;江涌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2011-2016年某院心血管内科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分析2011-2016年心血管内科住院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心血管内科258例住院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死亡人数有无差异,分析主要死亡原因及其临床特征.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95例,36.82%)、心力衰竭(HF,86例,33.33%)及心源性猝死(SCD,30例,占11.63%)为主要死亡原因;41.86%的患者合并高血压、31.01%合并低钾血症、25.97%合并肾功能异常、17.05%合并糖尿病、16.28%合并有肺部感染.结论 AMI、HF、SCD是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琚长霖;谢向荣;周钰;曹蘅;芮世宝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丙泊酚抗N-甲基-D-天冬氨酸毒性作用及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关系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昆明小鼠制备离体海马脑片,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丙泊酚组(1、5、10 μmol/L),每组10张脑片.2,3,5-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NMDA毒性损伤后脑片组织损伤率.细胞外记录技术观察顺向群峰电位(OPS)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损伤组比较,丙泊酚(5、10 μmol/L)可明显减轻NMDA造成的脑片组织损伤(P<0.01),提高海马脑片OPS恢复程度(P<0.01),明显增强BDNF表达(P<0.05或P<0.01).结论 丙泊酚可通过增强BDNF的表达,减轻细胞损伤,促进神经元突触传递功能的恢复.

    作者:房德芳;江山;李小雷;石薷月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4种剖宫产术中体位对母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中4种不同体位对母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7月在该院足月妊娠拟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1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4组(各40例).A组产妇行平卧位,B组产妇行左侧倾斜15°位,C组产妇行左侧倾斜30°位,D组产妇行左侧倾斜30°结合足高头低位,比较4组产妇麻醉前,麻醉后1、5、10 min,胎儿取出后1、5 min的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总外周阻力(SVR)等血流动力指标变化情况,以及输液量、出血量等手术情况,并评估新生儿出生1、5、10 min的Apgar评分和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D组产妇在麻醉后各时间点的CO、HR、MAP、SVR等血流动力指标及术后输液量、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A、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新生儿出生1、5、10的Apgar评分与A、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出生5、10 min SpO2均优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行左侧倾斜30°结合足高头低体位有助于改善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汤琼瑶;李建;钟影;黄畅成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黄连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黄连素属于季铵型异喹啉类生物碱,临床上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连素对多种常见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肝癌、胃癌、白血病、卵巢癌等皆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黄连素抗肿瘤的机制主要有:调节自噬、增敏增效、逆转耐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抗血管生成、调控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清除自由基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黄连素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黄连素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作者:付红星;张志敏;彭文苗;刘兰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本科护理免疫学第二课堂构建对学员的影响研究

    免疫学是护理专业必修的一门前沿和交叉学科[1-2],与其他课程(护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护理英语等)相比,免疫学内容更为枯燥和深奥,理论性和逻辑性更强,且与临床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3-5].于护理本科生而言,理想地掌握免疫学知识对今后临床工作至关重要[2].目前护理教学工作者为提高免疫学教学效果进行了许多尝试,如案例教学法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讲授和案例融合、情境教学法、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等,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6-8].但是以教师为主导、传统授课为核心的第一课堂以外的第二课堂在护理免疫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有研究表明为多方位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医护人员,需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9].为了提高学员对免疫学的掌握度,提高学员综合素养,本研究探讨了本科护理免疫学教学过程中构建第二课堂对学员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钰姝;陈俊国;孙溦;曾冬梅;陈戬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FTY720-P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索FTY720-P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36只新西兰大白兔右侧桡骨中段建立15 mm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A组移植FTY720-P溶液浸泡后的同种异体骨,B组移植未做处理的同种异体骨,C组移植自体桡骨.术后4、8、12周通过影像学检查,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三点弯曲实验评估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 术后12周,A、C组移植骨与宿主骨达到骨性愈合.术后4、8、12周A、C组骨缺损区域骨痂形成量多于B组,并且A、C组Lane-Sandhu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组间Lane-Sandhu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术后4周B组移植骨周围见较多炎性细胞,而A组炎性细胞少见;术后8周A组移植骨内新生血管生成.术后4周各组内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新生成骨质的骨陷窝、新生骨附近成骨细胞细胞质及纤维性骨痂基质内呈强阳性表达.三点弯曲实验显示,A组修复后的桡骨大弯曲强度大于B组(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Y720-P联合同种异体骨能较好地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且达到与自体骨修复相当的效果.

    作者:邓子文;黄东;蔡慧;徐世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肺腺癌EGFR、ALK突变与TTF-1表达的关系

    目的 分析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变与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肺腺癌患者2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TF-1表达、ALK突变,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法检测EGFR突变情况,分析EGFR、ALK突变与TTF-1表达的关系.结果 TTF-1阳性患者中,检测出79例EGFR突变,23例ALK突变.TTF-1阴性患者中,检测出2例EGFR突变,未检出ALK突变者.TTF-1阳性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74% vs.8.00%,P<0.05);TTF-1阳性患者的ALK基因突变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68% vs.0,P>0.05).TTF-1预测EGFR、ALK突变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0%、100.00%.结论 在肺腺癌中,EGFR、ALK突变少见于TTF-1阴性患者.

    作者:彭昆伟;何湘军;罗漫君;尤长宣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其与肺癌的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肺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627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吸烟情况分为不吸烟组、已戒烟组、吸烟组.比较3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及肺癌发生率,分析咯血与肺癌的相关性.结果 共23例患者失访,后不吸烟组194例,已戒烟组123例,吸烟组287例.3组患者均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咳痰,部分患者有咯血,吸烟组患者咯血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吸烟组患者肺癌发生率高于不吸烟组及已戒烟组患者(P<0.05);COPD全球倡议(GOLD)分级Ⅲ、Ⅳ级患者肺癌发病率高于GOLDⅠ、Ⅱ级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患者出现咯血症状与发生肺癌呈正相关(r=0.490,P=0.006).结论 吸烟的COPD患者罹患肺癌的风险较高,有咯血症状的COPD患者需高度警惕肺部恶性肿瘤.

    作者:张勃;白吉明;王少飞;李金玲;庞桂芬;杨林瀛;张庆 刊期: 2018年第29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