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肺周围型病变的临床价值

刘光清;黄利;梁娴

关键词:肺周围型病变, 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活组织检查
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引导经皮穿刺对肺周围型病变取材活检的价值.方法 收集34例超声造影引导下肺周围型病变经皮穿刺活检与3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肺周围型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患者资料,分析两种方法的影像学特点 、取材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超声造影组和常规超声组病变取材成功率分别为100.0% 和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20.6% 和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造影能够准确引导经皮穿刺的路线和取材部位选择,提高穿刺取材成功率.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携白细胞介素-8单克隆抗体靶向造影剂对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超声评估

    目的 探讨一种及时 、快捷的诊断心肌梗死的检查方法 ,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32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16)和心肌梗死组(AMI组,n=16).两组兔分别于开胸前,术后30 min、2 h及6 h行常规心脏超声检查,再分别用SonoVue造影剂和携白细胞介素-8(IL-8)单克隆抗体靶向造影剂行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查,根据显影情况,对视频强度进行评估.结果 SonoVue造影剂:AMI组术后两造模节段前壁 、前间隔的显影视频强度均低于非梗死节段下壁及后间隔,AMI组造模节段心肌显影视频强度均低于Sham组.携IL-8单克隆抗体靶向造影剂:AMI组术后两造模节段前壁 、前间隔的显影视频强度均高于非梗死节段下壁及后间隔,AMI组造模节段心肌显影视频强度均高于Sham组.结论 携IL-8单克隆抗体靶向造影剂MCE检查能更准确 、及时地诊断兔心肌梗死;通过靶向造影剂的显影能敏感地评估心肌梗死区域.

    作者:陈建福;张容亮;孙月;陆永萍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CKD-MBD的现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比较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的矿物质骨代谢紊乱(CKD-MBD)发生状况.方法 以2016年6月30日在该院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105例和常规血液透析(HD)患者95例为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并测定其血清钙 、磷 、尿素氮 、肌酐 、甲状旁腺激素 、清蛋白 、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分别计算残余肾功能(RRF),分析两组CKD-MBD各指标的达标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两组中影响甲状旁腺激素的相关因素.结果本中心腹膜透析组中,钙 、磷 、甲状旁腺激素(iPT H)均达标者仅占5.68%,CKD-MBD患病率为94.32%.血液透析组中3项达标者占8.23%,CKD-MBD患病率为91.77%.血液透析组血钙水平较腹膜透析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水平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iPT H较血液透析组高,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较血液透析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腹膜透析组中,高磷血症和RRF的下降是iPT H升高的危险因素,而血液透析组中,高磷血症和长透析龄是iPT H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中均普遍存在 CKD-MBD ,并随 RRF 的消失而逐渐加重 .腹膜透析的 iPT H 较血液透析高 .

    作者:郭志玲;常洁;贾国强;董少卿;王青苗;李楠;刘俊英;梁素忍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基于自我管理App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自我管理App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干预组患者使用自我管理App,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社区高血压管理,干预时间为24周.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血压控制,自我管理能力 、高血压知识 、自我效能方面优于对照组,组间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 × 时间效应分析显示,24周自我管理App的使用,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 、自我管理能力 、高血压知识 、自我效能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自我管理App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行为自我管理的有效工具,自我管理App的使用促进了他们行为改变,保持了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马春花;黄淑玲;唐秋波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监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策略研究

    目的 分析D-二聚体(D-Dimer)监测与下肢深静脉超声联合用于脊髓损伤(SCI)患者康复过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监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初诊的外伤性SCI患者196例,给予正规康复治疗的同时采用Autar量表评分与D-Dimer水平监测.当患者D-Dimer水平大于500μg/L,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若未发现D-Dimer水平异常,出院时复查下肢深静脉超声排除下肢DVT.结果 196例患者Autar量表评分低危组102例,中 、高危组94例.其中,112例患者D-Dimer水平大于500μg/L,下肢深静脉超声发现下肢DVT 55例,且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阴性患者在后期监测中发现1例下肢DVT,SCI患者下肢DVT的发病率为28.6%,经治疗后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84例D-Dimer水平小于500μg/L的患者均未发生下肢DVT.D-Dimer预测DVT的假阳性率为40.0%,阳性预测值为50.0%.Au-tar评分联合D-Dimer阳性患者DVT发生率在中 、高危组为62.3%,在低危组为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9,P=0.001).结论 康复过程监测SCI患者D-Dimer水平可排除下肢DVT,D-Dimer监测联合Autar评分与下肢深静脉超声结合应用可有效监测下肢DVT.

    作者:刘亚梅;刘岩;毛淑芳;徐振奇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点阵铒激光联合脉冲燃料激光治疗痤疮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对痤疮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予以点阵铒激光和脉冲燃料激光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痤疮后增生性瘢痕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4).观察组进行点阵铒激光和脉冲燃料激光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点阵铒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痤疮特异性量表评分.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43例(93.5%),对照组总有效30例(68.2%),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痤疮特异性量表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皮肤红斑 、色素脱失 、灼痛感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痤疮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予以点阵铒激光和脉冲燃料激光联合治疗可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肖春才;倪文琼;张晨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吡格列酮对肥胖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与瘦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肥胖哮喘大鼠气道重构及炎症的影响及与瘦素的关系.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肥胖哮喘组(B组),瘦素+肥胖哮喘组(C组),吡格列酮+瘦素+肥胖哮喘组(D组),各10只.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及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哮喘模型,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及血糖水平,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BALF中干扰素 γ(IFN-γ)、白细胞介素(IL)-13、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水平;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并计算气道壁及平滑肌厚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测肺组织瘦素 、脂联素受体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水平.结果 B、C、D组大鼠体质量较A组明显升高(P<0.01);C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较A、B组明显升高,D组较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支气管壁厚度 、平滑肌厚度较B组增厚,D组气道重塑改变较C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中D组TGF-β1、MMP-9及TIMP-1水平较C组降低,C组TGF-β1、MMP-9及TIM P-1水平较A、B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IFN-γ 、8-iso-PGF2α 水平较A组升高,D组较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中B、C组IL-13水平较A组降低,D组较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中B、C组瘦素mRNA表达水平较A组升高,D组较C组降低;C组PPAR-γmRNA表达水平较D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以通过下调肺组织中瘦素表达及上调脂联素表达,抑制肥胖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气道炎症.

    作者:陈治宇;邓俊;梁宇佳;刘春凤;王宋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外固定架辅助复位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跟骨骨折15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辅助复位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12月于该院就诊的单侧跟骨骨折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外固定架辅助骨折复位结合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踝-后足评价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系统.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7.9±1.9)个月.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中透视次数 、术后引流量 、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8.3±8.7)min、(56.0±19.8)mL、(4.5±1.0)次 、(220.0±35.8)mL,(4.2±0.9)个月.跟骨高度 、宽度 、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解剖关系恢复良好,患侧踝关节功能评分(93.67±1.92)分,健侧踝关节功能评分(94.73±1.77)分.结论 外固定架辅助复位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操作便捷、创伤小,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明;徐俊华;张奕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和不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BRAF V600E突变及侵袭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估桥本甲状腺炎(H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BRAF突变率和侵袭性.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PubMed等英文数据库,收集包含PTC,HT和BRAF突变等相关关系的中英文文献,应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0篇,涉及PTC病例42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PTC组相比,PTC合并HT组的BRAF突变率,甲状腺外侵犯率和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降低(P<0.05);当BRAF突变存在时,PTC合并HT组的甲状腺外侵犯率仍然显著低于PTC组(P<0.05),但是两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不合并HT的PTC患者相比,合并HT的PTC患者表现出较低的BRAF突变率和侵袭性,即使是在BRAF阳性突变存在时,HT仍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PTC的进展和侵袭性.

    作者:唐雯;尚恒;李彦国;庞雅贤;何雪娟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基于GEO甲状腺癌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挖掘甲状腺癌的关键基因并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 从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下载3组甲状腺癌表达谱芯片数据,采用R软件筛选甲状腺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作GO富集分析 、KEGG通路分析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建立PPI互作模块.结果 (1)经差异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383个,其中上调基因217个,下调基因166个.(2)GO富集结果显示,上调基因主要富集在细外基质组织 、胶原纤维组织 、调节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下调基因主要富集在调节脂肪细胞分化 、肾发育 、内分泌系统发育等生物学过程.(3)KEGG信号通路结果显示,上调基因主要参与ECM受体相互作用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 、血小板活化等信号通路,下调基因主要参与癌症转录失调 、甲状腺激素合成 、TGF-β 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4)基于String数据库型筛选出CDC6、AURKA、FEN1、MCM4和MYC 5个degree得分较高的中心基因,Cytoscape软件MCODE插件共筛选出显著模块3个,涉及基因主要富集在DNA复制 、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结论 本研究获取了5个与甲状腺癌发生 、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包括CDC6、AURKA、FEN1、MCM4和MYC.这些基因主要是参与DNA复制 、细胞周期 、PI3K-Akt信号通路 、ECM受体相互作用等与甲状腺癌相关的生物过程发挥作用.

    作者:袁小艳;梁韡;张舒;周萍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后路减压n-HA/PA66支撑体植骨融合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期经后路减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人工骨前方支撑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5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86例伴有三柱损伤的严重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一期经后侧入路行椎体次全切除,n-HA/PA66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三柱重建技术治疗.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定标准.矢状面后凸畸形矫正情况通过测量术前 、术后和随访时侧位X线片上Cobb角.椎管减压情况和植骨融合情况通过术后随访三维CT观察.结果 随访时间36~61个月,平均50个月.手术时间2.2~3.9 h,平均3.1 h,术中失血量480~1600 mL,平均840 mL.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所有患者无神经症状加重.伤椎高度术前平均压缩59.0%(41.0% ~79.0%),术后恢复至正常高度的97.2%(91.0% ~99.0%).损伤节段矢状面平衡恢复,椎体后凸角度由术前的平均43°矫正至术后3.6°.伤椎椎管占位由术前的平均压迫74% 至术后椎管压迫完全解除.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牢靠.末次随访未出现内固定断裂现象,植骨融合良好.结论 一期经后路减压n-HA/PA66人工骨前方支撑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获得术后即刻稳定 、有效矫正创伤节段后凸畸形,维持融合节段生理高度及弧度,植骨融合率高.

    作者:崔立强;谢世明;曹云;彭伍四;徐剑峰;卿培东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移动应用程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移动应用程序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中国知网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8月.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26项随机对照试验,260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使用移动应用程序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更低[加权均数差(W MD)=-0.43,95%CI(-0.57,-0.29),P<0.01];空腹血糖更低[W MD=-0.60,95%CI(-0.87,-0.33),P<0.01].亚组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使用移动应用程序的第3.0个月[W MD=-0.38,95%CI(-0.53,-0.23),P<0.01]、6.0个月[W MD=-0.39,95%CI(-0.57,-0.21),P<0.01]、9.0个月[W MD=-0.52,95%CI(-0.76,-0.28),P<0.01]的糖化血糖蛋白均比常规护理组低,而在第1.5个月[W MD=-0.08,95%CI(-0.26,0.10),P=0.38]和第12.0个月[W MD=-0.54,95%CI(-1.13,0.06),P=0.0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研究显示,移动应用程序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上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倪平;袁丽;杨小玲;李饶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新生儿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败血症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新生儿科2008年6月至2018年5月诊断的17例新生儿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结果 、治疗转归等.结果11例孕母在产前有发热等症状.患儿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伴有呼吸系统症状.4例患儿同时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以青霉素类及万古霉素 、美罗培南等抗感染,经正规治疗的9例患儿中7例获满意疗效;8例患儿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未得到有效治疗.结论 新生儿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败血症病情危重,易伴发脑膜炎,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治疗.

    作者:陈静;范俊杰;朱雪萍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可视可塑型光纤喉镜引导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可视可塑型光纤喉镜(SOS)引导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预期困难气道择期拟行SOS引导下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患者40例,分为羟考酮组(Q组)和舒芬太尼(S组),每组20例.Q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2 mg/kg,S组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0.4 ng/mL,Q组静脉注射结束 、S组达血浆靶控浓度时进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期间评价气管插管条件和患者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记录气管插管时间 、气管插管成功率 、气管插管后第1个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等临床指标;分别于表面麻醉前(T0)、麻醉诱导完成(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1、3 min(T3、T4)时记录灌注指数(PI)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Q组呼吸频率降低 、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气管插管后第1个Pet-CO2降低(P<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 AP)和心率(HR)的变化率>30% 、RPP>12000的发生率 、气管插管条件 、插管的耐受性 、插管时间 、PI、Ramsay镇静评分,咽喉疼痛 、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用于SOS引导经口清醒气管插管时呼吸抑制率低,能提供更安全的插管条件.

    作者:樊超;杨晓宇;杨晴;李学婷;安慧霞;白伟杰;高峰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靶向Plac1基因小分子干扰RNA的筛选及对肝癌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筛选有效沉默胎盘特异基因1(Plac1)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序列,并研究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PCR(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Pla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设计针对Plac1基因的3条干扰序列(Plac1-siRNA1,Plac1-siRNA2及Plac1-siRNA3)及1条阴性对照(NC-siRNA),转染肝癌细胞HepG2,同时进一步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Pla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与正常肝细胞相比,Plac1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其中HepG2的Plac1表达水平高(P<0.05),以此细胞作为实验模型.3条Plac1-siRNA转染HepG2细胞后,结果显示Plac1-siRNA1的沉默效果好,能有效下调HepG2细胞Pla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并且转染后与NC-siRNA组比较,Plac1-siRNA1组的HepG2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结论 成功设计及筛选能有效沉默肝癌细胞Plac1表达的siRNA序列,并且此序列有效抑制了Plac1的功能.

    作者:吴瑗;王欣;赵汉宁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建设培训在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建设对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85例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知识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给予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建设培训.调查两组研究对象培训前后的糖尿病知识水平 、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培训前两组研究对象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处于低水平,社区护士核心能力仅为合格;培训后两组研究对象的糖尿病知识水平 、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较培训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水平 、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建设培训较常规培训可以使得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更好地掌握糖尿病知识 、提高社区护士核心能力.

    作者:王静;袁美锦;何琨;刘君致;肖渊;宋莉莉;齐迎菲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宫调式音乐在改善肝气郁结型肝癌患者抑郁症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调式音乐(简称宫音)在改善肝气郁结型肝癌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11月在该院中医肿瘤科 、肝胆科住院治疗的肝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120例肝气郁结型肝癌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用白龙解颗粒药物,试验组予以宫音治疗.比较3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卡氏评分(KPS)情况.结果干预前3组SDS评分 、HAMD评分和KP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SDS评分 、HAMD评分降低,KPS增高,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宫音在改善肝气郁结型肝癌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明显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作者:徐海燕;张黎丹;杨红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甲状腺癌的相关基因BRAF、RET、RAS研究新进展

    针对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问题,基于大量国内外参考文献,对影响甲状腺癌的相关基因展开一系列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RAF、RET、RAS相关基因是导致甲状腺癌发生 、发展的主要因素,相关基因的类型 、突变 、重排等因素均对甲状腺癌有较大影响.本文就甲状腺癌的相关基因研究新进展展开综述,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癌提供决定性信息,为甲状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欣怡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预防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275名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设计调查问卷对其干预前后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并分析干预前后知识和态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孕妇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明显比干预前升高(P<0.01);表示愿意接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自愿咨询检测的孕妇比例也较干预前升高(P<0.05);在艾滋病感染者反歧视方面,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中授课能促使孕妇主动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作者:杨慧颖;朱丽萍;秦敏;许洁霜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棕榈酸通过上调Wnt5a基因表达抑制胰岛 β 细胞瘤INS-1细胞增殖

    目的 探索棕榈酸(PA)抑制胰岛 β 细胞瘤INS-1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使用PA刺激INS-1细胞进行时间及浓度梯度实验,采用EdU标记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Wnt5a mRNA及蛋白的表达.使用脂质体转染siRNA干扰Wnt5a表达,通过EdU标记法检测PA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各PA刺激组的细胞增殖率均明显下降(P<0.05).时间梯度实验中,自PA刺激细胞6 h后Wnt5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溶剂对照组上升(P<0.05);浓度梯度实验中,不同浓度PA刺激组Wnt5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溶剂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与转染无意义siRNA+PA组相比,转染siRNA-Wnt5a+PA组的细胞增殖率上升(P<0.05).结论 PA 在mRNA 及蛋白水平均能上调Wnt5a 基因表达,Wnt5a 可能参与介导PA 抑制INS-1细胞增殖.

    作者:吴杏儿;孙世珺;郑磊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2466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亚型的感染和分布研究

    目的 研究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在2466例女性患者的感染率和基因型分布,及其DNA载量与宫颈上皮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2017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466例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3种HR-HPV的分布情况.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HPV病毒相对载量与宫颈上皮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在2466个样本中,HR-HPV的总感染率为23.32%(575/2466).其中575例感染样本中感染频率高的3个基因型依次为HPV-52(26.78%)HPV-16(24.87%)和HPV-58(20.52%).在CINⅡ ~ Ⅲ 和癌症样本中,感染频率高的两个基因型为HPV-16(25.00% 、57.58%)和HPV-58(16.67% 、12.12%).相关性分析表明,HPV-16和HPV-58的DNA相对载量与上皮内病变的恶性程度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2466例HPV的感染中,HPV-16和HPV-58与上皮内病变程度关系密切.

    作者:杨紫汐;龙文波;陈明;刘云;刘洁;张原雪;孙兴旺 刊期: 2018年第36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