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药临床试验伦理审查过程中受试者权益保护的探析

李雪梅;李娅杰

关键词:新药临床试验, 伦理审查, 过程, 受试者权益, 权益保护, New, subject, 机构伦理委员会, 知情同意, 医药安全, 认证体系, 关键词, 独立性, 整地, 药品, 保障
摘要:我国药品伦理审查工作的展开,保护受试者权益起了重要作用.应从打造机构伦理委员会的认证体系、保持独立性、完整地贯彻知情同意等方面予以完善,确保全部受试者的权益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关键词]伦理审查;受试者权益保护;医药安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医德考评实施的思考

    医德考评是医德评价的重要环节、医德实践的重要内容.在实施医德考评过程中,必须满足五个保证:内容保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保证,建立健全考评机构;方法保证,制订医德考评实施方案;原则保证,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开公正;实际运用,建立医德档案.

    作者:梁红娟;李刚;郭照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精神哲学对婚姻伦理的启示

    在精神哲学视域下,婚姻并非单纯是夫妻双方个体的结合,爱情也不能作为婚姻的情感基础.只有当婚姻中的个体与婚姻这个伦理实体在精神上达到直接性同一,个体性的爱情转化为伦理之爱,婚姻才能真正实现稳定和谐.因此,加强婚姻伦理的教育、引导和规范可以为解决当前社会中的婚姻问题提供一条有效路径.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关于限制使用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的伦理缺失分析

    限制使用医疗技术临床准入是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的重点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对限制使用技术的准入研究较为滞后,特别是对其伦理评估研究更是缺乏.从伦理审查的认识缺位,评估主体及其伦理素养缺位,评估标准缺失及缺乏全过程评估等四方面对目前我国限制使用医疗技术临床准入伦理缺失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并呼吁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符合我国实际的伦理评估指标体系.

    作者:陈康;黄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关于变性人助孕需求的伦理研究

    变性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尽管放弃了自然的生殖功能,但有助孕的需求.目前,在我国应仅限对女性变性者实施助孕治疗.要求助孕机构严格保守秘密,并寻求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帮助.变性手术前可以对变性人进行生育力保存,以备助孕使用.

    作者:王利红;陈晓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略论裘法祖的医德观表现成因及启示

    通过时裘法祖医德观和具体行动进行分析,得出裘法祖医德现的形成是裘法祖个人经历、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以及裘法祖和老师学友之互动之结果.指出作为可贵的精神财富,裘法祖的医德观对当今医学工作者依然有重要启示作用.

    作者:赵骞;王会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药临床试验伦理审查过程中受试者权益保护的探析

    我国药品伦理审查工作的展开,保护受试者权益起了重要作用.应从打造机构伦理委员会的认证体系、保持独立性、完整地贯彻知情同意等方面予以完善,确保全部受试者的权益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关键词]伦理审查;受试者权益保护;医药安全

    作者:李雪梅;李娅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实现公共健康的途径初探

    公共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公共健康问题的讨论涉及方方面面.从发展经济、完善法律、健全制度、舆论监督、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道德力量等方面对公共健康实现途径作一尝试性探讨.

    作者:岳凯辉;骆叶;张金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论临床实习中医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

    临床实习关系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医学院校的扩招、临床教育资源的不足、特别是临床医学生法律地位不明确、临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现象的出现,使得临床医学生的受教育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影响到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应加强对医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护很有必要.

    作者:王世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关于限制使用医疗技术管理的道德建设思考

    医疗技术违规使用的现象比较突出.我们要以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契机,提升道德建设的内涵,促进道德观念的转型,促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为了规范医疗技术的使用,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应重视责任伦理的建设;既要重视个体道德建设,也要重视制度伦理建设;改变运动式的治理方式,重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建设,把对医疗技术的伦理评估制度化、机构化.

    作者:黄成华;黄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学新成果引发的医学伦理问题探讨

    现代医学在将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变为现实的同时,也将更多的社会伦理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从文化对策上就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王晓旭;付本俭;洛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就目前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伦理困境和道德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培养护士良好职业素质;重视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规范医院的各项制度,确保护理服务顺利进行;加大精神卫生知识宣教.

    作者:周芙蓉;宣彩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影响医德情感形成的要素分析

    医德情感的形成受到医务人员个体的一般道德情感的心理基质、对医德知识的学习态度、医德认知过程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这些因素的不断运动与交互作用规定了医务人员的医德情感.

    作者:高玉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理伦理困境浅析

    护士在工作中经常会面对护理伦理困境,究其原因,既有来自于护士本身或护理措施实施方面的,也不乏有源自于管理层的因素,只有正确分析和认识造成护理伦理困境的原因,才能帮助护士走出伦理困境,做出合乎伦理的决策.

    作者:张新宇;周洁;樊民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在实践中走向成功——纪念中国医学伦理学研究30周年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在实践中由成长逐步走向成功的30年.从中西方医学伦理学研究差异、传统医学伦理与当代医学伦理冲突及市场机制下医学伦理研究三个维度对文化背景在医学伦理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在现代科学技术视阈下应引导大众树立科学的生死观,重视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及在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医学伦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并回顾了本人从事医学伦理学研究的一些史实.

    作者:石大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在干部保健病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护理人员人文知识及伦理学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影响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落实.因此通过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知识及伦理学知识,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并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陆燕子;林益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先秦、秦汉时期的医学伦理学思想初探

    通过对<黄帝内经·素问>四失五过、<史记>六不治的今释及淳于意、张仲景医术、医德医风再述,勾勒我国早期医学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阐述我国医学伦理思想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先秦、秦汉朴素医德思想,进而挖掘其对改善当前医生职业道德与医怠关系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永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探寻医疗责任保险缓解医患冲突的有效途径

    为了保证医疗责任保险的有效实施,为了维护医疗机构、患方、保险公司各自的权利,均需要一个公正公平的、值得信赖的调解处理机构.医疗纠纷调处机构作为医患矛盾的仲裁机构,理顺了医疗机构、患方、保险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维护了各方合法权益.规范和简化了医患纠纷解决程序,有效地发挥了医疗责任保险缓解医患冲突的作用.

    作者:史丽波;杨爱荣;王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性别与人类基因组

    性别问题与人类基因组有许多方面的关系:对核基因组的重视程度远大于线粒体基因组、基础科学研究的水平、临床决策和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临床决策关系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殖决策,另一方面是诊断性和预测性检验;女权主义者为说明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生命伦理学基础.

    作者:Ruth Chadwick;张殿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论医生的责任

    医生的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其他行业相比分量显得格外沉重,责任也特别重大.医生的责任包括对医术的责任、对患者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担负起这三种责任,是医生必然的使命也是应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作者:王忠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论生命伦理学视阈下的受试者权利保护

    在人体试验中,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研究者的义务,同时也是受试者应该享有的权利.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映射了受试者以下权利:自我决定权、知情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和安全权、及时救治权、获得补偿与赔偿权、公平对待权.当法律、法规没有作出相关规定时,作为研究者应从生命伦理学的角度来考虑并保护受试者的权利.

    作者:闻素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