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莉
通过时94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医学伦理学教学效果的问卷对比分析,了解到增加案例教学时数,选择视频短片或影片的案例导入模式,扩充案例研讨、案例寻究教学模式,增强案例研讨后的老师总结分析、提升主题,能够提高学生对开设医学伦理学以及案例教学必要性的认识,提高伦理分析能力,培养道德情感并运用于实践.
作者:黄宏远;吴利忠;廖志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国药品伦理审查工作的展开,保护受试者权益起了重要作用.应从打造机构伦理委员会的认证体系、保持独立性、完整地贯彻知情同意等方面予以完善,确保全部受试者的权益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关键词]伦理审查;受试者权益保护;医药安全
作者:李雪梅;李娅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社会支持及性格特征进行调查,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符合标准的45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测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SCL-90中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与时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主现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E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量表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疼痛患者的性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优劣,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殿君;王俊刚;耿艳萌;赫英娟;程亭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现代医学在将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变为现实的同时,也将更多的社会伦理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从文化对策上就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王晓旭;付本俭;洛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天津两所医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就医学院校外语课堂上的人文素质教育因素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诊医疗中伦理问题的重要性.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并融合本院急诊的特点,探讨目前急诊医疗中所存在的伦理问题,以及重视伦理问题的必要性,并根据本院急诊医生小范围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结果因目前急诊医疗的特殊性,产生了与其他科室所不同的伦理问题.结论要重视急诊医疗中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要完善急诊医疗中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急诊流程问题;要重视病人权益,加强医患沟通,保障病人返家后的安全;同时也要减轻急诊医生工作压力,加强急诊医生可持续性培训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者:蒋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对2007年度和2008年度某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受理的178份涉及人的临床科研项目知情同意书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主要存在问题:用语不通俗易懂,不符舍普通大众的理解水平;基本要素缺项或告知不充分;言语表达存在诱导或广告性语言等.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吴翠云;伍蓉;曹国英;陈小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疗技术的不规范使用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而我们对医疗技术的评估,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需要提高对医疗技术评估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技术社会适应性的评估,进行全程评估,建立独立于医疗机构的监管机构、提高评估人员的素质.为此,要转换政府的角色认识,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
作者:黄成华;黄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分析了限制使用医疗技术合理性的本质规定.医疗技术的合理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工具性与合人文性的统一,是技术与社会的统一.这是确立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评估的依据.
作者:黄钢;黄成华;彭浩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时裘法祖医德观和具体行动进行分析,得出裘法祖医德现的形成是裘法祖个人经历、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以及裘法祖和老师学友之互动之结果.指出作为可贵的精神财富,裘法祖的医德观对当今医学工作者依然有重要启示作用.
作者:赵骞;王会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患之间、医生之间、医生与医疗管理部门及保险部门之间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而新技术和新的诊疗方法的不断涌现也给临床实践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这些都是当前胸部肿瘤诊疗过程中出现伦理冲突和医疗纠纷的根源.从事胸部肿瘤诊疗的医师,应该深刻了解胸部肿瘤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应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诊疗活动时,应采用预防为主的思想,从技术和道义两方面为病人负责,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各种伦理矛盾.
作者:乔贵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在实践中由成长逐步走向成功的30年.从中西方医学伦理学研究差异、传统医学伦理与当代医学伦理冲突及市场机制下医学伦理研究三个维度对文化背景在医学伦理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在现代科学技术视阈下应引导大众树立科学的生死观,重视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及在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医学伦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并回顾了本人从事医学伦理学研究的一些史实.
作者:石大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了保证医疗责任保险的有效实施,为了维护医疗机构、患方、保险公司各自的权利,均需要一个公正公平的、值得信赖的调解处理机构.医疗纠纷调处机构作为医患矛盾的仲裁机构,理顺了医疗机构、患方、保险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维护了各方合法权益.规范和简化了医患纠纷解决程序,有效地发挥了医疗责任保险缓解医患冲突的作用.
作者:史丽波;杨爱荣;王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选择即将实习的2006级和即将毕业的2005级高职护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人文课程的认识和态度、人文课程的设置及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结果95.65%的高职护生认为有必要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认为人文课程在树立良好护士职业道德、扩大知识面、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结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护理教育的软肋之一,只有及早改革才能促进其发展.
作者:田维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针对医忘道德关系不稳定的现象,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出以新医改为契机,分发挥抗震救灾精神对和谐医患道德关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媛;京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公共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公共健康问题的讨论涉及方方面面.从发展经济、完善法律、健全制度、舆论监督、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道德力量等方面对公共健康实现途径作一尝试性探讨.
作者:岳凯辉;骆叶;张金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对发达国家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伦理问题研究的历史发展进行综述.总结其研究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推动本行业相关伦理问题的研究.
作者:高娟;赵静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患之间主体问性的缺失,使得医惠关系存在诸多弊端.应根据医疗决策的共同性,医疗过程的透明性以及医疗服务的人文性,尽快建立起交往型医患关系,为医患沟通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程现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阐述和说明了综合性医院开展的医德医风考评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性研究.对医德医风考评的指标、标准、途径、方法、记载和结果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实践,从完善医德考评的组织管理、细化医德考评制度、量化医德考评标准、操作实施医德考评、建立医德考评电子档案等方面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德医风考评管理体系,进而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医院的行风建设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和新颖;闫侃厚;杨勇;郭利侠;张国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就目前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伦理困境和道德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培养护士良好职业素质;重视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规范医院的各项制度,确保护理服务顺利进行;加大精神卫生知识宣教.
作者:周芙蓉;宣彩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