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钢;黄成华;彭浩晟
在人体试验中,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研究者的义务,同时也是受试者应该享有的权利.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映射了受试者以下权利:自我决定权、知情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和安全权、及时救治权、获得补偿与赔偿权、公平对待权.当法律、法规没有作出相关规定时,作为研究者应从生命伦理学的角度来考虑并保护受试者的权利.
作者:闻素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患纠纷是我国社会长期存在而又难以化解的社会矛盾之一.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相继探索第三方调处医患纠纷的新途径.实践证明,第三方调处医患纠纷不失为化解医患纠纷的创新举措.
作者:兰迎春;王敏;谢新清;王德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疗技术违规使用的现象比较突出.我们要以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契机,提升道德建设的内涵,促进道德观念的转型,促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为了规范医疗技术的使用,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应重视责任伦理的建设;既要重视个体道德建设,也要重视制度伦理建设;改变运动式的治理方式,重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建设,把对医疗技术的伦理评估制度化、机构化.
作者:黄成华;黄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临床带教医生在临床工作,指导见习、实习学生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人格力量对于实习学生医德养成具有导向作用、示范作用、感染作用和晕轮效应.临床带教医生必须注重良好道德人格的塑造,医院要重视道德评价与监督的有机结合.实现临床带教医生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有效地促进临床带教医生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
作者:张峰;陆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针对医忘道德关系不稳定的现象,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出以新医改为契机,分发挥抗震救灾精神对和谐医患道德关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媛;京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构建一套限制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伦理评价标准体系.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及其Delphi法对限制性医疗技术伦理评价体系的指标构成、指标数量和指标权重进行调整和确定.结果建立了由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和三级指标35项构成的限制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的伦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的每个三级指标建立了从优到差4个程度评价,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得出综合评分及其建议准入标准.结论限制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伦理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为限制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提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伦理评价依据,并为限制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提供等级划定依据.
作者:黄钢;王亚静;马红霞;黄成华;李大平;陈小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社会支持及性格特征进行调查,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符合标准的45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测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SCL-90中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与时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主现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E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量表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疼痛患者的性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优劣,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殿君;王俊刚;耿艳萌;赫英娟;程亭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疗技术的不规范使用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而我们对医疗技术的评估,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需要提高对医疗技术评估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技术社会适应性的评估,进行全程评估,建立独立于医疗机构的监管机构、提高评估人员的素质.为此,要转换政府的角色认识,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
作者:黄成华;黄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生的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其他行业相比分量显得格外沉重,责任也特别重大.医生的责任包括对医术的责任、对患者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担负起这三种责任,是医生必然的使命也是应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作者:王忠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涉及人类自身发展的生命科学的新技术每一次问世,在带来福音的同时,又遇到了现实社会伦理道德、法制等一系列的理性冲突.根据目前相关的代理怀胎制规定及有关生殖辅助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生命伦理的判断准则.得出当代理怀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与生殖辅助医疗发生争论时,应把出生孩子的幸福摆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作者:王孟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现代医学在将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变为现实的同时,也将更多的社会伦理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从文化对策上就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王晓旭;付本俭;洛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对比<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不同之处及其对减少伤害政策的含义,分析在我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时实施减少伤害政策中的伦理问题,认为推行美沙酮的新政策,对于控制吸毒和艾滋病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作者:于宁;翟晓梅;邱仁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在精神哲学视域下,婚姻并非单纯是夫妻双方个体的结合,爱情也不能作为婚姻的情感基础.只有当婚姻中的个体与婚姻这个伦理实体在精神上达到直接性同一,个体性的爱情转化为伦理之爱,婚姻才能真正实现稳定和谐.因此,加强婚姻伦理的教育、引导和规范可以为解决当前社会中的婚姻问题提供一条有效路径.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德情感的形成受到医务人员个体的一般道德情感的心理基质、对医德知识的学习态度、医德认知过程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这些因素的不断运动与交互作用规定了医务人员的医德情感.
作者:高玉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变性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尽管放弃了自然的生殖功能,但有助孕的需求.目前,在我国应仅限对女性变性者实施助孕治疗.要求助孕机构严格保守秘密,并寻求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帮助.变性手术前可以对变性人进行生育力保存,以备助孕使用.
作者:王利红;陈晓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国家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出台,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就成为当前和今后就业工作中关键而紧迫的现实课题.通过对沈阳医学院本科毕业生服务基层择业取向的调查,在了解沈阳医学院本科毕业生择业取向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医学生服务基层择业取向的原因,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医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作者:于晓霞;岩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国的医患关系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全国十所城市随机选择20家三级医院和20家二级医院,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有50%的患者认为目前的医患关系还好,40.7%的患者认为一般,9.3%的患者认为不好;而有29.1%的医务人员认为目前医患关系还好,39.7%的医务人员认为一般,31.2%的医务人员认为不好.结论医患关系存在着不少问题,但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主要方面,而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承受着医患关系紧张的巨大压力.
作者:鲁杨;王晓燕;梁立智;吴利纳;蔡纳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以教师为主体人群的血脂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方法检测某高校40岁以上教职工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性教职工的高脂血症都以高TG血症和高LDL-C血症为主要表现.结论应重点关注40岁年龄组中年男性教职工血脂水平变化,时50岁以上女性教职工应定期进行血脂的临床监测;加强血脂肪治的医学宣传教育工作,达到自我控制与社会控制的统一.
作者:苏联珍;董春玲;权正良;李乡园;蔡乐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诊医疗中伦理问题的重要性.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并融合本院急诊的特点,探讨目前急诊医疗中所存在的伦理问题,以及重视伦理问题的必要性,并根据本院急诊医生小范围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结果因目前急诊医疗的特殊性,产生了与其他科室所不同的伦理问题.结论要重视急诊医疗中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要完善急诊医疗中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急诊流程问题;要重视病人权益,加强医患沟通,保障病人返家后的安全;同时也要减轻急诊医生工作压力,加强急诊医生可持续性培训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者:蒋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生命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的重大举措,它对医科院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命教育重在创新,重在特色,重在效果,医科院校要紧密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探索具有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
作者:周家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