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部肿瘤诊疗中的伦理问题

乔贵宾

关键词:胸部肿瘤, 医学伦理, 循证医学
摘要:医患之间、医生之间、医生与医疗管理部门及保险部门之间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而新技术和新的诊疗方法的不断涌现也给临床实践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这些都是当前胸部肿瘤诊疗过程中出现伦理冲突和医疗纠纷的根源.从事胸部肿瘤诊疗的医师,应该深刻了解胸部肿瘤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应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诊疗活动时,应采用预防为主的思想,从技术和道义两方面为病人负责,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各种伦理矛盾.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禁毒法》对艾滋病减少危害战略的含义

    通过对比<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不同之处及其对减少伤害政策的含义,分析在我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时实施减少伤害政策中的伦理问题,认为推行美沙酮的新政策,对于控制吸毒和艾滋病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作者:于宁;翟晓梅;邱仁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论临床实习中医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

    临床实习关系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医学院校的扩招、临床教育资源的不足、特别是临床医学生法律地位不明确、临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现象的出现,使得临床医学生的受教育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影响到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应加强对医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护很有必要.

    作者:王世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交往理论视野下的医患关系探析

    医患之间主体问性的缺失,使得医惠关系存在诸多弊端.应根据医疗决策的共同性,医疗过程的透明性以及医疗服务的人文性,尽快建立起交往型医患关系,为医患沟通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程现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关于限制使用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评估依据的探讨——医疗技术合理性的道德批判

    分析了限制使用医疗技术合理性的本质规定.医疗技术的合理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工具性与合人文性的统一,是技术与社会的统一.这是确立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评估的依据.

    作者:黄钢;黄成华;彭浩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探寻医疗责任保险缓解医患冲突的有效途径

    为了保证医疗责任保险的有效实施,为了维护医疗机构、患方、保险公司各自的权利,均需要一个公正公平的、值得信赖的调解处理机构.医疗纠纷调处机构作为医患矛盾的仲裁机构,理顺了医疗机构、患方、保险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维护了各方合法权益.规范和简化了医患纠纷解决程序,有效地发挥了医疗责任保险缓解医患冲突的作用.

    作者:史丽波;杨爱荣;王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论中国传统医德的德性价值——加强中国传统医德教育

    中国传统医德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的医疗救助实践中摸索和逐步积累、概括出来的医者医疗过程的行为规范.现对其中的德性内容作一番品读,为正在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医者们提供一个感受传统医德唯美气息、追求传统医德德性意蕴的渠道,让传统医德的优美因子给令人医德教育提供积极启示,为中华民族的时代跨越投射出精神世界的价值追问.

    作者:夏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临床慢性疼痛患者的社会支持及性格特征调查

    目的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社会支持及性格特征进行调查,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符合标准的45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测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SCL-90中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与时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主现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E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量表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疼痛患者的性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优劣,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殿君;王俊刚;耿艳萌;赫英娟;程亭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视急诊医疗中的伦理问题

    目的探讨急诊医疗中伦理问题的重要性.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并融合本院急诊的特点,探讨目前急诊医疗中所存在的伦理问题,以及重视伦理问题的必要性,并根据本院急诊医生小范围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结果因目前急诊医疗的特殊性,产生了与其他科室所不同的伦理问题.结论要重视急诊医疗中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要完善急诊医疗中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急诊流程问题;要重视病人权益,加强医患沟通,保障病人返家后的安全;同时也要减轻急诊医生工作压力,加强急诊医生可持续性培训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者:蒋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在实践中走向成功——纪念中国医学伦理学研究30周年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在实践中由成长逐步走向成功的30年.从中西方医学伦理学研究差异、传统医学伦理与当代医学伦理冲突及市场机制下医学伦理研究三个维度对文化背景在医学伦理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在现代科学技术视阈下应引导大众树立科学的生死观,重视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及在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医学伦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并回顾了本人从事医学伦理学研究的一些史实.

    作者:石大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论医生的责任

    医生的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其他行业相比分量显得格外沉重,责任也特别重大.医生的责任包括对医术的责任、对患者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担负起这三种责任,是医生必然的使命也是应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作者:王忠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关于限制使用医疗技术管理的道德建设思考

    医疗技术违规使用的现象比较突出.我们要以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契机,提升道德建设的内涵,促进道德观念的转型,促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为了规范医疗技术的使用,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应重视责任伦理的建设;既要重视个体道德建设,也要重视制度伦理建设;改变运动式的治理方式,重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建设,把对医疗技术的伦理评估制度化、机构化.

    作者:黄成华;黄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社会伦理道德考问代理怀胎制

    涉及人类自身发展的生命科学的新技术每一次问世,在带来福音的同时,又遇到了现实社会伦理道德、法制等一系列的理性冲突.根据目前相关的代理怀胎制规定及有关生殖辅助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生命伦理的判断准则.得出当代理怀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与生殖辅助医疗发生争论时,应把出生孩子的幸福摆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作者:王孟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咸阳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对成阳市医务人员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时医务人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相关状况与AIDS知识知晓状况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对AIDS的基本知识、传播知识、诊治知识平均回答正确率分别为52.5%、36.3%、30.1%.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和工作性质以及所在单位级别不同的医务人员AIDS知识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医务人员对AIDS知识的明确认知是AIDS得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关键.医务人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相关状况与AIDS知识的知晓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普及AIDS基本知识的同时,应针对医务人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AIDS专业知识的培训.

    作者:姚英民;马振华;郑鑫;王明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塑医患道德关系的再思考

    针对医忘道德关系不稳定的现象,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出以新医改为契机,分发挥抗震救灾精神对和谐医患道德关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媛;京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就目前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伦理困境和道德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培养护士良好职业素质;重视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规范医院的各项制度,确保护理服务顺利进行;加大精神卫生知识宣教.

    作者:周芙蓉;宣彩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某高校40岁以上教职工血脂状况的调查分析与社会伦理对策

    目的为了解以教师为主体人群的血脂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方法检测某高校40岁以上教职工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性教职工的高脂血症都以高TG血症和高LDL-C血症为主要表现.结论应重点关注40岁年龄组中年男性教职工血脂水平变化,时50岁以上女性教职工应定期进行血脂的临床监测;加强血脂肪治的医学宣传教育工作,达到自我控制与社会控制的统一.

    作者:苏联珍;董春玲;权正良;李乡园;蔡乐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略论裘法祖的医德观表现成因及启示

    通过时裘法祖医德观和具体行动进行分析,得出裘法祖医德现的形成是裘法祖个人经历、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以及裘法祖和老师学友之互动之结果.指出作为可贵的精神财富,裘法祖的医德观对当今医学工作者依然有重要启示作用.

    作者:赵骞;王会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析临床科研中知情同意书撰写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2007年度和2008年度某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受理的178份涉及人的临床科研项目知情同意书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主要存在问题:用语不通俗易懂,不符舍普通大众的理解水平;基本要素缺项或告知不充分;言语表达存在诱导或广告性语言等.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吴翠云;伍蓉;曹国英;陈小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流感大流行应对中公共卫生伦理学问题研究

    在流感大流行应对中,我们不仅要解决医学方面的问题,而且需要解决伦理学方面的问题.探讨其间出现的伦理学问题及其可以得到伦理辩护的相关途径,为制定大流感应对政策、法律法规及评价应对行动是否可以得到辩护提供了伦理学依据.

    作者:王春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第三方调处是化解医患纠纷的创新之举——以济宁市医患维权协会为例

    医患纠纷是我国社会长期存在而又难以化解的社会矛盾之一.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相继探索第三方调处医患纠纷的新途径.实践证明,第三方调处医患纠纷不失为化解医患纠纷的创新举措.

    作者:兰迎春;王敏;谢新清;王德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