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骨科教学中医学生交流沟通技能的培养

叶添文;王来根;张凤琴;季华萍;袁文;倪斌

关键词:急诊骨科, 医学教育, 医学生, 医患交流, 医护交流, 师生交流
摘要:急诊骨科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中,应加强医学生的医患交流沟通技能、师生交流沟通技能、医护交流沟通技能等能力的培养.帮助医学生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创造条件.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究

    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原则,寻求工学结合模式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及考核与评价,增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李雅梅;程子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肝硬化患者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肝硬化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访谈法对12例住院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个案访谈,运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归纳出影响肝硬化患者依从性的四个主要因素:①疾病本身因素的影响;②医嘱的可执行性;③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④社会因素的影响.结论 增强肝硬化患者的依从性,应提高医嘱的可执行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对患者院外康复指导,创造关爱患者的社会环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利平;贾利霞;白棉绒;张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终末期病人救治中的伦理学思考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病情危重的终末期患者能够得到救治并延长生命,同时也导致对一些不可逆疾病患者或处于临终状态的病人进行毫无意义的治疗,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临终关怀尊重死亡的自然过程,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因此,临终关怀是避免医疗资源过度浪费的有效手段,但这也引发了伦理、道德和法律等诸多方面的争议.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还处于较低的情况下,深入思考终末期病人救治中的伦理学问题,对于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新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大有裨益.

    作者:管晓翔;杨国斌;陈龙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患沟通不良的心理学分析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从描述医患沟通的现状入手,从心理学层面探讨了医患双方的认知、情绪、人格等因素是如何影响医患沟通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医患沟通的对策.

    作者:王娟;李莉;庄红平;王枫;陈端颖;林文娟;况成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麻醉前谈话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分析麻醉科医师与患者在麻醉前谈话的目的 、谈话前需要掌握的情况、谈话时应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的情况以及谈话的忌与宜等,从而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惠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李钧;陈天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论新病历书写基本规范颁布实施的医学伦理学意义

    从医学伦理学的视角来看,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颁布实施,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医务人员病历书写的质量与水平,而且对更好地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更好地促进医学新人的培养,更好地提高医院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更好地建立与维护和谐医患关系,对更好地推进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对推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德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宁养服务中的伦理探索

    针对我国宁养服务出现的伦理问题,从医学伦理观的角度,阐述了宁养服务的理念与伦理的关系,病情告知的重要意义和尊重生命与注重生活质量的伦理关系,提出宁养服务中应注重的医护伦理原则.

    作者:王京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论新发传染病的社区防控——以甲型H1N1流感为例

    社区防控在新发传染病防控中意义重大,新发传染病的社区防控应坚持全民防控、及时上报、系统监控、隐私保护的原则,在新发传染病社区防控中应强化社区医生培训、切实加强健康教育、完善健康档案.

    作者:冯静静;张金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患关系的关怀性及其对医学教育的启示

    关怀与关怀行为是医学人道性的本质展现.医疗关怀行为的发生机制、医患关系的关怀特征以及非选择伦理关怀,启示医学教育应创建关怀性师生关系,培养关怀型教师并进行生命教育,以满足临床医学实践中患者对关怀的强烈需求.

    作者:李德玲;卢景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无精子症患者夫妇对人工授精技术的伦理态度

    目的 研究无精子症患者夫妇双方对人工授精技术的伦理态度,以期促进该项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 自制问卷调查了67对无精子症患者夫妇,分析他们对不同源人工授精、对夫妻感情影响、抚养责任和赡养义务、精子的商品化等问题的伦理态度.结果 无精子症患者夫妇对AID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AIH对夫妻感情影响不大,但AID时71.6%的女方认为夫妻感情有影响;在抚养责任和赡养义务上双方认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精子的商品化问题上67.2%的男性赞成为供精者提供适当营养费,76.1%的女性不赞成为供精者提供适当营养费.结论 AID会引发许多伦理问题,临床应用时应遵循有利于患者、知情同意、保护后代、社会公益等伦理原则,以减少纠纷,造福社会.

    作者:田晓华;陈冬丽;赵邦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心理契约视角下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医患关系中存在着心理契约,如何掌握医患间心理契约的运用技巧并维持心理契约的良性运作,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作者:邹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贵州省医疗卫生工作者关于遗体捐献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贵州省医疗卫生工作者对遗体捐献的认知情况、对遗体捐献的态度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遗体捐献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贵州省贵阳、毕节、兴义、安顺、黔东南、黔南等六地医疗卫生工作者进行随机访问,并派发问卷,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部分医疗卫生工作者对遗体捐献知识的缺乏导致其从未向他人宣传过遗体捐献的相关知识;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捐献程序的不了解,捐献程序的繁琐以及对接收站点的不信任是导致医务工作者不愿进行遗体捐献的主要原因.结论 要发展遗体捐献事业,应加强遗体捐献知识的宣传力度,树立科学思想,破除封建迷信,同时提供简化、便利、人性化的遗体捐献和处理方式.

    作者:令狐艳;余资江;肖朝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伦理思考

    干细胞研究与应用是很有前景的前沿探索,应给予足够支持.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新的伦理问题,尤其是成体干细胞的应用急需规范.支持与规范是有矛盾的,区分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有助于支持与规范的平衡;基础研究要宽松,临床试验要规范,医疗准入要严格.

    作者:胡庆澧;丘祥兴;沈铭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探讨

    医患沟通不畅是产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开展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有利于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学的课程建设、坚持医学专业教育与医患沟通教育相结合.

    作者:周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方式的探究——基于京郊H区实地观察个案研究

    通过对京郊H区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地观察,了解乡(镇)、村二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方式的途径与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辨析村民就医需求、乡村医疗技术水平、医疗卫生政策制度和村落文化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寻求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良性发展的对策.

    作者:梁立智;吕兆丰;王晓燕;彭迎春;彭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在医患沟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医患沟通的实践教学中,探索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该方法具有真实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对医学生掌握沟通技巧、增加沟通能力有明显效果.

    作者:邵永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甲型H1N1流感患者隐私的伦理学探索

    甲型H1N1流感患者并非故意感染者,不能因为被动感染了流感病毒,就必须接受剥夺隐私权的惩罚,更不能因此牵连其无辜的家人.保护个人隐私成为维护人格尊严和个性自由不可或缺的条件,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具有现实意义.宽容以伦理学上的后果论作为理论基础,宽容也是公正和正义的本质要求.自觉保护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隐私是文明和进步的表现.

    作者:张思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51例医疗纠纷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对县级基层医院51例医疗纠纷事故发生的原因、科室分布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县级医院医疗纠纷事故主要发生在手术室,如骨科、外科、妇产科等.针对这种情况,提出防范对策.

    作者:刘振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德情感形成的过程分析

    医德情感的形成要经过感性、知性、理性、升华等四个阶段.在这些阶段,医德情感主要表现为对医德原则规范的顺从、选择与认同、内化及升华.伴随医德认知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丰富的医德情感,从而实现了医者医学伦理素质内在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结构要素--医德情感素养的螺旋式提升.

    作者:高玉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患冲突中医护人员的定位与策略

    医务人员的行为是职业行为,不是单纯个人行为,他们提供的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他们的目标和患者一致.患者应尊重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也应尊重患者.在此基础上,医护人员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加强医患沟通,重塑职业崇高感,能够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冲突.

    作者:姚庆和;张鹏;孙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