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德情感形成的过程分析

高玉萍

关键词:医德情感, 医德原则规范, 医德认知, 医学伦理素质
摘要:医德情感的形成要经过感性、知性、理性、升华等四个阶段.在这些阶段,医德情感主要表现为对医德原则规范的顺从、选择与认同、内化及升华.伴随医德认知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丰富的医德情感,从而实现了医者医学伦理素质内在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结构要素--医德情感素养的螺旋式提升.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探讨

    医患沟通不畅是产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开展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有利于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学的课程建设、坚持医学专业教育与医患沟通教育相结合.

    作者:周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患冲突中医护人员的定位与策略

    医务人员的行为是职业行为,不是单纯个人行为,他们提供的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他们的目标和患者一致.患者应尊重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也应尊重患者.在此基础上,医护人员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加强医患沟通,重塑职业崇高感,能够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冲突.

    作者:姚庆和;张鹏;孙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论新病历书写基本规范颁布实施的医学伦理学意义

    从医学伦理学的视角来看,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颁布实施,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医务人员病历书写的质量与水平,而且对更好地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更好地促进医学新人的培养,更好地提高医院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更好地建立与维护和谐医患关系,对更好地推进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对推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德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方式的探究——基于京郊H区实地观察个案研究

    通过对京郊H区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地观察,了解乡(镇)、村二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方式的途径与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辨析村民就医需求、乡村医疗技术水平、医疗卫生政策制度和村落文化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寻求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良性发展的对策.

    作者:梁立智;吕兆丰;王晓燕;彭迎春;彭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甲型H1N1流感患者隐私的伦理学探索

    甲型H1N1流感患者并非故意感染者,不能因为被动感染了流感病毒,就必须接受剥夺隐私权的惩罚,更不能因此牵连其无辜的家人.保护个人隐私成为维护人格尊严和个性自由不可或缺的条件,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具有现实意义.宽容以伦理学上的后果论作为理论基础,宽容也是公正和正义的本质要求.自觉保护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隐私是文明和进步的表现.

    作者:张思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肝硬化患者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肝硬化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访谈法对12例住院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个案访谈,运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归纳出影响肝硬化患者依从性的四个主要因素:①疾病本身因素的影响;②医嘱的可执行性;③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④社会因素的影响.结论 增强肝硬化患者的依从性,应提高医嘱的可执行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对患者院外康复指导,创造关爱患者的社会环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利平;贾利霞;白棉绒;张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广州市综合型医院危机公关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随机抽取了广州市综合型医院的患者和医护工作者,对医院在医疗、药品、服务等传播和沟通方面的公共关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医护工作者对医院的肯定评价、对目前医患关系持良好评价的比例均高于患者;患者注重诊疗过程中的医患沟通,但相当部分患者对医嘱持有不完全信任的态度和心理;患者和医护工作者对医院的危机公关意识认识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广州市综合型医院危机公关的意识比较薄弱,危机管理相对滞后;应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医惠沟通,强化医护人员危机公关意识,使医院危机管理制度化.

    作者:林凯程;周梅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十个版块架构医学伦理学会2010年新格局

    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在2010年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指导和规范会员单位伦理委员会工作;以学组建设为抓手,使医学伦理理念渗透到医学发展各个亚专业;以伦理培训为特色,倡导职业精神,加快伦理学人才队伍建设;以网站为建设平台,努力发挥宣传指导引领作用扩大影响力.为进一步推动医疗改革,推进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度建设,加快医学伦理学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医学伦理学会的桥梁和平台作用,促进医学伦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谈外语教学中医学伦理文化的渗透

    探讨了外语教学中进行医学伦理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原则与方法.在外语教学中进行医学伦理文化的渗透,既有助于实现培养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又可以寓德于教,帮助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念以及树立高尚的医德.

    作者:高磊;孙宏;袁月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医学生的特点,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意义、内容及其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使人文关怀的思想深入植根于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作者:张玉旺;仇宝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科学实施医德考评

    在实施医德考评过程中,必须做到考评前充分准备、考评中科学操作、考评后认真总结.抓好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单位评价、患者和社会评价四个主要环节.可以参照广东省肇庆市的经验制订更为细化的、符合单位实际的考评标准.

    作者:梁红娟;李刚;马晓;郭照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患关系的关怀性及其对医学教育的启示

    关怀与关怀行为是医学人道性的本质展现.医疗关怀行为的发生机制、医患关系的关怀特征以及非选择伦理关怀,启示医学教育应创建关怀性师生关系,培养关怀型教师并进行生命教育,以满足临床医学实践中患者对关怀的强烈需求.

    作者:李德玲;卢景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麻醉前谈话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分析麻醉科医师与患者在麻醉前谈话的目的 、谈话前需要掌握的情况、谈话时应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的情况以及谈话的忌与宜等,从而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惠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李钧;陈天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解析抗震医疗救助中和谐的医患关系

    抗震医疗救助中潜藏着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诸多不利因素,医患之间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工作强度大,医患双方共处艰苦环境造成工作难度大,特殊境遇下患者知情同意权难以有效实现.但是,凭借正确的政策支持和舆论导向,凭借医护人员对患者强烈的同情情感,医患关系和谐、融洽,这一事实将对长远的医患关系建构带来启示.

    作者:马晓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在医患沟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医患沟通的实践教学中,探索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该方法具有真实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对医学生掌握沟通技巧、增加沟通能力有明显效果.

    作者:邵永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成人教育《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初探

    医学伦理学应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坚持医学伦理学的终身教育,在医学成人和继续教育中加入医学伦理学内容是提高在职医疗工作人员医德素养的重要途径.针对成人教育<医学伦理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欠佳的情况,探讨深化<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措施,构建适合医学成人学员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医学成人在职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终达到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在职人员的医德修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 .

    作者:曹坤明;白玉;王玉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期望教育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实施期望教育,能使学生学业进步,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从三个角度讨论实施期望教育的理论依据及具体教育措施,提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期望教育.

    作者:王志晨;高磊;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31I治疗甲亢患者的心理伦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理伦理干预对131I治疗甲亢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124例甲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在治疗前、干预后3个月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的测评,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焦虑程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伦理干预对行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焦虑情绪和甲状腺功能有明显效果.

    作者:杨渭临;李领侠;章琳;周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村落文化境遇中的乡村医生——北京市H区村落实地观察个案研究

    村落文化是乡村医生开展医疗实践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基础,探讨了村落文化对乡村医生行医观念、行医方式的塑造和影响,结合经济社会对村落文化的冲击,对村医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旭平;吕兆丰;王晓燕;彭迎春;彭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云南省医学伦理学会表彰医德医风建设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2009年12月,云南省医学伦理学会作出决定,对2007年以来在工作实践中涌现出的一批医德医风建设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这些单位和个人如下:一、先进单位:(24个)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大理学院附属医院、保山市人民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玉溪市人民医院、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大理州人民医院、宾川县人民医院、开远市人民医院、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个旧市人民医院、昆明市城南医院、德宏职业学院、昆明医学院、昆明市延安医院、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普洱市人民医院、临沧市人民医院.

    作者:王哲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