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1例医疗纠纷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刘振虎

关键词:医疗纠纷, 医疗安全, 医疗事故, 医院管理, 医务人员职责
摘要:对县级基层医院51例医疗纠纷事故发生的原因、科室分布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县级医院医疗纠纷事故主要发生在手术室,如骨科、外科、妇产科等.针对这种情况,提出防范对策.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公立医院新闻宣传伦理学思考

    我国当前公立医院的医疗广告与医疗新闻宣传活动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道德伦理失范的现象,导致损害患者生命健康权,侵犯隐私权等恶果的发生.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公立医院在宣传中应该侧重健康知识宣传,以新技术报道为主,及时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宣传引导,推进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作者:卢丹萍;王晓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无精子症患者夫妇对人工授精技术的伦理态度

    目的 研究无精子症患者夫妇双方对人工授精技术的伦理态度,以期促进该项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 自制问卷调查了67对无精子症患者夫妇,分析他们对不同源人工授精、对夫妻感情影响、抚养责任和赡养义务、精子的商品化等问题的伦理态度.结果 无精子症患者夫妇对AID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AIH对夫妻感情影响不大,但AID时71.6%的女方认为夫妻感情有影响;在抚养责任和赡养义务上双方认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精子的商品化问题上67.2%的男性赞成为供精者提供适当营养费,76.1%的女性不赞成为供精者提供适当营养费.结论 AID会引发许多伦理问题,临床应用时应遵循有利于患者、知情同意、保护后代、社会公益等伦理原则,以减少纠纷,造福社会.

    作者:田晓华;陈冬丽;赵邦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伦理思考

    干细胞研究与应用是很有前景的前沿探索,应给予足够支持.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新的伦理问题,尤其是成体干细胞的应用急需规范.支持与规范是有矛盾的,区分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有助于支持与规范的平衡;基础研究要宽松,临床试验要规范,医疗准入要严格.

    作者:胡庆澧;丘祥兴;沈铭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敬业精神与医学人文教育

    医生上岗,先学人文.作为一名医生不但要技术好,更要做人好.因此,我们要加强医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生的敬业精神,改变和创新与患者的沟通方式,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结合在一起,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郭应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学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结广州医学院医学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构建精品课程,需要以长期积淀与不断发展作为前提,关键要突出课程特色,以学术研究作为推动力,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团队为保障,围绕教学改革加强建设.

    作者:陈化;刘俊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科学实施医德考评

    在实施医德考评过程中,必须做到考评前充分准备、考评中科学操作、考评后认真总结.抓好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单位评价、患者和社会评价四个主要环节.可以参照广东省肇庆市的经验制订更为细化的、符合单位实际的考评标准.

    作者:梁红娟;李刚;马晓;郭照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谈外语教学中医学伦理文化的渗透

    探讨了外语教学中进行医学伦理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原则与方法.在外语教学中进行医学伦理文化的渗透,既有助于实现培养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又可以寓德于教,帮助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念以及树立高尚的医德.

    作者:高磊;孙宏;袁月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医学生的特点,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意义、内容及其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使人文关怀的思想深入植根于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作者:张玉旺;仇宝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51例医疗纠纷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对县级基层医院51例医疗纠纷事故发生的原因、科室分布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县级医院医疗纠纷事故主要发生在手术室,如骨科、外科、妇产科等.针对这种情况,提出防范对策.

    作者:刘振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患沟通不良的心理学分析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从描述医患沟通的现状入手,从心理学层面探讨了医患双方的认知、情绪、人格等因素是如何影响医患沟通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医患沟通的对策.

    作者:王娟;李莉;庄红平;王枫;陈端颖;林文娟;况成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生物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伦理学问题的思考

    动物实验是生物医学研究中必须采用的手段,对生物医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实验动物伦理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对动物实验的伦理学争论及实验动物伦理问题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立法状况、实施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实验动物的生命,如何科学、合理而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如何加强并改善我国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强调了生物医学研究与实验动物伦理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使实验动物更好地服务于科技进步、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

    作者:杨国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十个版块架构医学伦理学会2010年新格局

    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在2010年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指导和规范会员单位伦理委员会工作;以学组建设为抓手,使医学伦理理念渗透到医学发展各个亚专业;以伦理培训为特色,倡导职业精神,加快伦理学人才队伍建设;以网站为建设平台,努力发挥宣传指导引领作用扩大影响力.为进一步推动医疗改革,推进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度建设,加快医学伦理学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医学伦理学会的桥梁和平台作用,促进医学伦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论新发传染病的社区防控——以甲型H1N1流感为例

    社区防控在新发传染病防控中意义重大,新发传染病的社区防控应坚持全民防控、及时上报、系统监控、隐私保护的原则,在新发传染病社区防控中应强化社区医生培训、切实加强健康教育、完善健康档案.

    作者:冯静静;张金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方式的探究——基于京郊H区实地观察个案研究

    通过对京郊H区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地观察,了解乡(镇)、村二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方式的途径与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辨析村民就医需求、乡村医疗技术水平、医疗卫生政策制度和村落文化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寻求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良性发展的对策.

    作者:梁立智;吕兆丰;王晓燕;彭迎春;彭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其伦理问题思考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在治疗各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如焦虑、抑郁、孤独等情绪或认知歪曲、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行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心理学工作者通过客观的心理评估,选择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缓解应激,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也面临着许多伦理问题,如何在伦理范围内进行有效干预是关键.

    作者:王枫;王娟;吴芳;江成龙;陈端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广州市综合型医院危机公关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随机抽取了广州市综合型医院的患者和医护工作者,对医院在医疗、药品、服务等传播和沟通方面的公共关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医护工作者对医院的肯定评价、对目前医患关系持良好评价的比例均高于患者;患者注重诊疗过程中的医患沟通,但相当部分患者对医嘱持有不完全信任的态度和心理;患者和医护工作者对医院的危机公关意识认识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广州市综合型医院危机公关的意识比较薄弱,危机管理相对滞后;应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医惠沟通,强化医护人员危机公关意识,使医院危机管理制度化.

    作者:林凯程;周梅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期望教育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实施期望教育,能使学生学业进步,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从三个角度讨论实施期望教育的理论依据及具体教育措施,提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期望教育.

    作者:王志晨;高磊;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村落文化境遇中的乡村医生——北京市H区村落实地观察个案研究

    村落文化是乡村医生开展医疗实践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基础,探讨了村落文化对乡村医生行医观念、行医方式的塑造和影响,结合经济社会对村落文化的冲击,对村医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旭平;吕兆丰;王晓燕;彭迎春;彭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伦理要求

    医院数字化建设是新时期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数字化进程中所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病人隐私问题以及技术责任问题对传统的医学伦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医院管理、医疗护理等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同时为医学伦理注入了新的内容,一方面,医院数字化建设要符合医学伦理的要求;另一方面,有效利用数字化建设构建医院伦理体系.

    作者:周永军;洪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解析抗震医疗救助中和谐的医患关系

    抗震医疗救助中潜藏着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诸多不利因素,医患之间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工作强度大,医患双方共处艰苦环境造成工作难度大,特殊境遇下患者知情同意权难以有效实现.但是,凭借正确的政策支持和舆论导向,凭借医护人员对患者强烈的同情情感,医患关系和谐、融洽,这一事实将对长远的医患关系建构带来启示.

    作者:马晓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