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华法林致固定型药疹1例报道

王珍珍;鲍慧慧;程晓曙

关键词:
摘要:华法林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口服抗凝药,主要用于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肺血栓患者的抗凝治疗.在华法林抗凝治疗过程中较少出现并发症,尤其是固定型药疹.现将1例因风湿性瓣膜病行机械瓣置换术后,给予进口华法林抗凝出现固定型药疹,改用国产华法林皮疹消退、皮肤瘙痒症状减轻,现报道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毒素定量检测仪的研究

    目的 利用压电晶体在液相环境中阻尼效应(非质量效应),研究能定量、高灵敏度、低检测限、快速的内毒素生物传感检测系统.方法 通过对石英晶体传感探头表面的光滑处理和亲水性处理得到性能(消除质量负载影响、提高液固偶合效应)更好的传感器探头,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降低测量的检测下限.利用CPLD器件和LabView软件将整个测量系统做成一种微型的自动化的内毒素检测系统,实现测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和结果显示.结果 不同浓度的内毒素与频移终稳定值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通过建立的频移数据,能够准确、方便地得到内毒素浓度.

    作者:向天雨;王惠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庆市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及干预前后对比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干预前后重庆市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与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参加卫计委抗菌药物监测网重庆分网(重庆分网)的45家单位2011年上报的16 200份病例、54 000张门诊处方及年平均抗菌药物消耗量为干预前组,2012-2014年上报的48 600份病例、162 000张门诊处方及年平均抗菌药物消耗量为干预后组,对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等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并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各指标较干预前均逐年明显改善:除2012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201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包括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d)、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与2011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采取多种强有力的干预措施,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是可行的.

    作者:周欣;姚高琼;张成志;朱深银;杨佳丹;赵青青;李欣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综合方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寒湿瘀阻证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腰痛胶囊+复方南星止痛膏和美洛昔康+吡罗昔康凝胶的中西医方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腰背肌筋膜炎寒湿瘀阻证患者1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胶囊+吡罗昔康凝胶;观察组采用腰痛胶囊+复方南星止痛膏;疗程为21 d,疗程结束后进行20周的随访.记录治疗1~10 d、14 d、17d、21 d,随访4周、8周、12周、16周和20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价表(JOA)、身体损伤指数评定量表(PⅡ)和寒湿瘀阻证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栓素B2 (TXB2)、6酮前列腺素F_la(6-Keto-PGF _la)水平.结果 观察组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21 d的观察周期中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在20周的随访期间,对照组VAS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观察组在治疗5~10d、14 d、17d、21d,随访4周、8周、12周、16周、20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JOA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PⅡ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6-Ke-to-PGF l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7.95%低于对照组的46.75%(x2 =14.712,P<0.01).结论 腰痛胶囊联合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近期能显著改善患者下腰痛,提高腰的活动范围,恢复其功能;远期能稳定病情,减少复发.

    作者:周宗波;陆志夫;朱华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因子对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因子和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门诊和住院的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其中4例患者出现脑出血被排除,总共有86例患者纳入研究.对86例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调查,出院1年后进行电话回访和门诊随访,对再发脑卒中的患者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 经过1年的随访调查,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再发24例(27.9%),再发患者中有2例(8.3%)因大面积脑梗死出现死亡.单因素分析可见吸烟、血糖升高、高血压、低密度胆固醇升高、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见上述7种因素均为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控制首次卒中后的危险因素作为一种长期策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余洋;杨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评价指标调查分析

    随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发展对口腔医学人才能力培养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在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保持口腔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巩固和发展口腔医学特色,培养复合型口腔医学高级专业人才是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1-2].目前国内尚无以能力要求培养需求为导向的、成熟的口腔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内部质量评价体系.基于此,本研究从导师角度,针对现目前的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评价指标考核进行调查分析,以初步了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侧重点,以及科学合理的、实用性强的、适应口腔医学人才能力要求的评价指标.

    作者:杨明聪;向学熔;范小平;王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CRRT联合大黄对SAP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联合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3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2例SAP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CRRT组(B组)、联合组(C组).在确诊SAP后48 h内实施CRRT,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病死率等情况.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C组的存活率优于其他两组,病死率低于另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IL 22、IL 18、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和C组IL-22、IL-18、TNF-α水平明显低于A组相同时间点(P<0.05),而C组下降更明显(P<0.05).3组患者在治疗前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APACHEⅡ评分较另外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CRRT联合大黄治疗能更好清除SAP患者IL-22、IL 18、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使SAP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效益.

    作者:何益平;陈光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音乐疗法对小儿嵌顿疝术后躁动的干预

    音乐疗法是指通过本人唱歌、乐器演奏或欣赏音乐来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医学心理学与音乐相互结合交叉渗透的产物,适当的音乐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对疾病达到治疗效果[1],目前它已经在医学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是小儿腹股沟疝中危险并发症之一.长时间嵌顿,容易导致肠、睾丸及卵巢的坏死[2].多数患儿年龄较小,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健全,对疼痛刺激较为敏感,全身麻醉术后清醒易出现恐惧、烦躁的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会反作用于机体,导致患儿极易哭闹、躁动不安,给术后恢复及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本文旨在探讨音乐疗法对小儿嵌顿疝术后躁动的影响.

    作者:曹恬;张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根治隆乳后难愈性瘘道的新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根治隆乳后难愈性瘘道的新方法,以期提高愈合有效率.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武汉市诠美医学美容门诊收治的注射隆乳术后胸腹壁内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AG)混合物移位,造成胸腹壁广泛瘘道的患者17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观察组在清除瘘道后,进一步采用肌膜组织瓣的新设计治疗乳房内瘘道;对照组采取单纯清洗刮去残腔.观察术后创伤愈合面积比例及有效性.结果 PAAG在胸腹壁间隙广泛分布,形成乳腺下、腋窝、胸腹壁瘘道连通.2周时,观察组患者胸腹壁病变面积缩小80%,与对照组病变面积缩小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时,观察组胸腹壁病变面积缩小95%,而对照组为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房内PAAG混合物移位所形成的胸腹壁连通的慢性瘘道是造成胸腹壁内流动性包块与巨大空腔的主要原因,局部肌膜组织瓣可明显促进胸腹壁瘘道愈合.

    作者:朱晓浩;马昕;谈希;陈卓;王珍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文化程度与燃煤型氟中毒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文化程度与燃煤型氟中毒的关系.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在贵州省织金县招募200例氟中毒患者及性别、年龄(±3岁)匹配的200例对照,通过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膳食调查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文化程度与燃煤型氟中毒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钙摄入量和较高的文化程度是氟中毒的保护因素(P<0.05),辣椒玉米使用未淘洗和炉灶未改良是氟中毒的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文盲组比较,初中组和高中及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化程度越高,燃煤型氟中毒患病危险性越低.除了改炉改灶等降低氟暴露水平的措施以外,应重视并加强基础教育,提高病区居民文化水平,以利于燃煤型氟中毒的综合防治.

    作者:罗明江;陶娜;赵训;岑语燕;杨昱;王克跃;刘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大连市某三甲医院胆囊切除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单病种付费的理念源自先进的以病历组合为基础,以标准化管理为其实现形式的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方式[1],作为一种试点的管理形式,单病种付费旨在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本文以单病种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同时,对单病种实施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建议,保障单病种更顺利的实施,促进其作用更好的发挥.

    作者:吕晓峰;方红;王春花;吴云红;朱亮;任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对铂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BEV)联合紫杉醇及铂类药物化疗对铂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0例确诊为铂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BEV联合紫杉醇+卡铂/顺铂方案化疗者20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卡铂/顺铂方案化疗者30例.化疗前均常规使用地塞米松及5-羟色胺3(5-HT3)拮抗剂,予以抗过敏及止吐.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0版和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两个指标综合评价疗效,按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的常见毒性标准3.0版对BEV联合紫杉醇及铂类药物化疗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级.结果 观察组近期有效率为60.0%明显高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表现为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周围神经毒性、脱发及肝肾毒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1例发生腹痛,2例发生腹泻;对照组患者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结论 BEV联合紫杉醇及铂类药物化疗对铂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肯定,耐受性较好,是值得雅荐的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丽芳;周琦;李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辣椒素对体外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辣椒素对脂肪变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的影响及自噬表达情况,为脂肪性肝病防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方法 用油酸(40 μg/mL)诱导肝原代细胞LO2细胞株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油酸组、辣椒素组[油酸+辣椒素(100 μmol/L)].油红O染色和三酰甘油试剂盒检测肝细胞内脂肪变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自噬体标记分子p62和LC3的表达水平并计算LC3Ⅱ/LC3 Ⅰ比值.结果 40 μg/mL油酸处理LO2细胞24h后,油红O染色观察,油酸组肝细胞中可见大小不等的橘红色脂滴.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橘红色脂滴形成,油酸在体外成功建立NAFLD模型.与油酸组相比,辣椒素组肝细胞内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降低(P<0.05),脂滴明显减少,p6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LC3-Ⅱ/LC3-Ⅰ比值明显上调(P<0.05).结论 在体外利用油酸诱导LO2细胞株建立NAFLD模型,辣椒素刺激NAFLD细胞,上调NAFLD细胞自噬水平,减少细胞内脂质沉积,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玉;刘佳;宁波;杨朝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1及其炎症信号通路在大鼠扩张型心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及其炎症信号通路[HMGB1-Toll样受体4(TLR4)/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因子κB(NF-κB)细胞因子]在大鼠扩张型心肌病(DCM)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DCM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以SD大鼠构建DCM模型,雄性大鼠42只,分为对照组(20只)和DCM组(22只).以腹腔注射阿霉素进行造模,DCM组腹腔注射阿霉素1.0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 mg/mL),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周2次,用药6周,停药观察2周.造模后随机抽取2只大鼠行心脏彩超及病理检查证实造模是否成功,余大鼠行心脏彩超检查;留取血标本,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测定;处死大鼠留取左心室心肌组织标本,进行心肌组织HMGB1、TLR4、RAGE、NF-κB的mRNA表达测定;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结果 8周后对照组无死亡,DCM组死亡4只,其余18只随机抽取2只大鼠证实造模成功.DCM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收缩率(F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DCM组心肌组织HMGB1、TLR4、RAGE、NF-κB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MGB1 mRNA与TLR4 mRNA、RAGE mRNA及NF-κB mRNA呈正相关(r=0.873,P=0.005;r=0.949,P=0.000;r=0.898,P=0.002).血清IL-1、IL-6、TNF-α、CRP、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MGB1 mRNA的表达分别与IL 1、IL-6、TNF-α、CRP水平呈正相关(r=0.944,P=0.002;r=0.988,P=0.000;r=0.968,P=0.000;r=0.961,P=0.000).结论 HMGB1及其炎症信号通路(HMGB1-TLR4/RAGE-NF-κB-细胞因子)在大鼠DCM中呈现高表达,并与心腔大小及心功能相关,提示其可能是DCM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作者:沈丽娟;陆曙;周永华;邢清敏;李岚;周春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以PRDM1基因启动子为靶点的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研究

    目的 以PRDM1基因启动子为靶点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建立体外药物筛选细胞模型,并对中草药小分子化舍物进行筛选.方法 将人PRDM1基因启动子序列(267、1 257 bp)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构建重组质粒pGL3-PRDM1并与内参质粒pRL-TK瞬时共转染工具细胞,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反映PRDM1基因启动子的启动转录活性,并对共转染质粒比例、工具细胞选择等条件进行探索和优化,相关药物处理进行验证.结果 成功构建了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PRDM1.用0.5、1、2、4μmol/L的5-Aza-CdR处理重组的U266细胞筛选模型,与0μmol/L 5-Aza-CdR相比,增加5-Aza-CdR的刺激,荧光强度及PRDM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增强.与0μmol/L相比,青蒿琥酯从5 μmol/L浓度开始对PRDM1基因启动子活性呈明显降低(P<0.05),在20 μmol/L浓度时降到低;白芍总苷呈现小剂量促进PRDM1启动子活性,高剂量抑制PRDM1基因启动子活性.青蒿琥酯对细胞生长增殖影响较小,白芍总苷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较复杂.结论 成功建立了以PRDM1基因启动子为靶点的药物筛选模型,并筛选出青蒿琥酯能抑制PRDM1基因启动子活性.

    作者:胡文坛;王婷婷;张世杰;何鑫;张靖宇;刘红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2月至201 5年2月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14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补液方案,观察组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体液容量、术后不良反应,检测手术前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清蛋白、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清蛋白、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尿素氮、血肌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尿素氮、血肌酐、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清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晶体液量、总输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尿量、胶体液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补液方案相比,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减轻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提高安全性.

    作者:刘铁军;白洁;蔺杰;郑井慧;高秀江;张树波;高晓增;谭志斌;郝旭丽;张丽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一氧化氮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认知障碍、智力衰退和人格改变为特征.NO是神经系统中的重要信号分子,参与了AD的发病过程.NO与Aβ生成密切相关,并通过影响脑血管血流、氧化氮化应激、异常的相关信号通路以及炎症因子等影响AD发病,本文对NO参与A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相关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家卉;陈艺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菜单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理本科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菜单式教学起源于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结构主义教育论”[1].它是教师立足大纲,科学选题,在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菜单的基础上,再为学生提供自己感兴趣的风味菜单,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2].其典型做法是向学习者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学习目录,学习者对学习目录中的内容进行取舍,按个人需要进行学习[3].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践,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阶段.手术室是一个专科性强、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性强的科室,是护生的重要临床实习基地.随着现代外科学的迅猛发展,手术室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提升,但很多知识并未及时体现在现今的教材中,从而使护生进入手术室实习后理论与实践脱节,往往难以适应[4].为了提高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保持教学与临床实践、专业发展的无缝衔接,笔者将菜单式教学方法引入手术室本科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淑玉;李冬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线粒体活性氧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ROS)是线粒体电子传输链的有毒副产品,同时mROS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促进细胞生长.肿瘤细胞内某些致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受抑制及缺氧可诱导mROS升高,从而激活与肿瘤细胞生存转移、代谢转变和血管形成相关的信号通路.本文就肿瘤细胞高mROS水平产生机制,mROS在肿瘤细胞内参与调控的主要信号通路,以及新的mROS介导的靶向疗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谢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4NQO诱导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E-cad及PCNA的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E-ca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4硝基喹啉一1一氧化物(4NQO)饮水法诱导大鼠舌癌变模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只大鼠舌癌变过程不同病理阶段组织中E-cad、PCNA蛋白的表达,分析E-cad与PCNA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轻度上皮异常增生、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和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cad的阳性率分别是100%、95.24%、92.86%、80.00%.6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的阳性率分别是9.52%,14.29%、35.71%,50%、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76,P<0.05).二者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614,P<0.01).结论 E-cad和PCNA有望成为舌黏膜癌变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作者:王敏;廖鹏程;刘琼瑶;谭红;张绪;聂敏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乌司他丁持续静脉泵入联合CRRT治疗MODS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8例MODS患者,分成对照组(23例)、CRRT组(22例)、联合组(23例).记录治疗前,治疗72 h、1周后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入住ICU的病死率.结果 治疗72 h、1周后,CRRT组及联合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联合组优于CRRT组(P<0.05).治疗72 h、1周后,CRRT组及联合组氧合指数、乳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改善更显著(P<0.05).在治疗1周后,CRRT组及联合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RRT组和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CRRT是治疗MODS的有效方法.

    作者:亢宏山;白艳;刘亚晶;王晶;刘淑红;王会青;马珍;丁方;崔朝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