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卉;陈艺璐
低血糖症是多病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胰腺外肿瘤诱发的低血糖症称为非胰岛细胞肿瘤性低血糖(non-islet cell tumor hypoglycemia,NICTH),临床上NICTH并不常见,部分肿瘤患者以顽固性低血糖为肿瘤首发表现,临床医师对于此类患者低血糖的病因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漏诊[1].本文报道1例以顽固性低血糖为首发表现的青年原发性肝癌致NICTH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莫泽纬;冯清春;陈道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海拔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西藏人民医院(高海拔地区医院)与重庆大坪医院(低海拔地区医院)临床NICU患儿血培养阳性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与耐药情况.结果 2015年西藏人民医院NICU患儿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中,表皮葡萄球菌19株(18.4%),大肠埃希菌18株(17.5%),肺炎克雷伯菌14株(13.6%%),溶血葡萄球菌14株(13.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株(11.7%);重庆大坪医院NICU患儿血培养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31株(19.7%),木糖氧化产碱杆菌27株(17.2%),溶血葡萄球菌18株(11.5%),肺炎克雷伯菌14株(8.9%),鲍曼不动杆菌14株(8.9%).西藏人民医院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较高,重庆大坪医院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较高,两家医院血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庆大坪医院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西藏人民医院,血培养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海拔环境因素对NICU患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李进;张峰领;黎敏;张涛;冶生芳;鲁卫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量研究提示异柠檬酸脱氢酶1/2 (isocit rate dehydrogenase1/2,IDH1/2)基因突变能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基因组和组蛋白高甲基化,这些表观遗传学的改变会影响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降低,出现恶性表现.同时以IDH1/2突变为靶点的小分子药物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本文就该方向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望能为AM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阮经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BEV)联合紫杉醇及铂类药物化疗对铂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0例确诊为铂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BEV联合紫杉醇+卡铂/顺铂方案化疗者20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卡铂/顺铂方案化疗者30例.化疗前均常规使用地塞米松及5-羟色胺3(5-HT3)拮抗剂,予以抗过敏及止吐.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0版和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两个指标综合评价疗效,按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的常见毒性标准3.0版对BEV联合紫杉醇及铂类药物化疗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级.结果 观察组近期有效率为60.0%明显高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表现为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周围神经毒性、脱发及肝肾毒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1例发生腹痛,2例发生腹泻;对照组患者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结论 BEV联合紫杉醇及铂类药物化疗对铂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肯定,耐受性较好,是值得雅荐的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丽芳;周琦;李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运动耐量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P<0.01).治疗前,两组各项运动耐量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达到运动终点时间、大心率、运动试验阳性例数及6 min大步行距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x2 =9.81、8.78、8.34和9.21,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尹代江;王培书;陈健;石庆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干预治疗的预后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因分泌性中耳炎于该科行鼓膜置管术的103例(182耳)儿童病例,对其进行2年的术后随访,依据年龄中位数6岁将病例分成A组和B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纯音测听平均听阈,伴或不伴腺样体肥大、置管脱出时间、分泌性中耳炎复发及是否实施二次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2周纯音测听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纯音测听平均听阈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伴有腺样体肥大、置管脱出时间、二次置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结论 对于学龄期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需适当延长置管时间以降低二次置管概率.
作者:李蓓;杨扬;陈敏;郝津生;刘世琳;张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发展对口腔医学人才能力培养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在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保持口腔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巩固和发展口腔医学特色,培养复合型口腔医学高级专业人才是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1-2].目前国内尚无以能力要求培养需求为导向的、成熟的口腔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内部质量评价体系.基于此,本研究从导师角度,针对现目前的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评价指标考核进行调查分析,以初步了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侧重点,以及科学合理的、实用性强的、适应口腔医学人才能力要求的评价指标.
作者:杨明聪;向学熔;范小平;王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干预前后重庆市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与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参加卫计委抗菌药物监测网重庆分网(重庆分网)的45家单位2011年上报的16 200份病例、54 000张门诊处方及年平均抗菌药物消耗量为干预前组,2012-2014年上报的48 600份病例、162 000张门诊处方及年平均抗菌药物消耗量为干预后组,对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等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并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各指标较干预前均逐年明显改善:除2012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201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包括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d)、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与2011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采取多种强有力的干预措施,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是可行的.
作者:周欣;姚高琼;张成志;朱深银;杨佳丹;赵青青;李欣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我国单病种付费的理念源自先进的以病历组合为基础,以标准化管理为其实现形式的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方式[1],作为一种试点的管理形式,单病种付费旨在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本文以单病种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同时,对单病种实施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建议,保障单病种更顺利的实施,促进其作用更好的发挥.
作者:吕晓峰;方红;王春花;吴云红;朱亮;任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E-ca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4硝基喹啉一1一氧化物(4NQO)饮水法诱导大鼠舌癌变模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只大鼠舌癌变过程不同病理阶段组织中E-cad、PCNA蛋白的表达,分析E-cad与PCNA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轻度上皮异常增生、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和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cad的阳性率分别是100%、95.24%、92.86%、80.00%.6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的阳性率分别是9.52%,14.29%、35.71%,50%、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76,P<0.05).二者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614,P<0.01).结论 E-cad和PCNA有望成为舌黏膜癌变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作者:王敏;廖鹏程;刘琼瑶;谭红;张绪;聂敏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及其炎症信号通路[HMGB1-Toll样受体4(TLR4)/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因子κB(NF-κB)细胞因子]在大鼠扩张型心肌病(DCM)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DCM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以SD大鼠构建DCM模型,雄性大鼠42只,分为对照组(20只)和DCM组(22只).以腹腔注射阿霉素进行造模,DCM组腹腔注射阿霉素1.0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 mg/mL),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周2次,用药6周,停药观察2周.造模后随机抽取2只大鼠行心脏彩超及病理检查证实造模是否成功,余大鼠行心脏彩超检查;留取血标本,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测定;处死大鼠留取左心室心肌组织标本,进行心肌组织HMGB1、TLR4、RAGE、NF-κB的mRNA表达测定;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结果 8周后对照组无死亡,DCM组死亡4只,其余18只随机抽取2只大鼠证实造模成功.DCM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收缩率(F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DCM组心肌组织HMGB1、TLR4、RAGE、NF-κB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MGB1 mRNA与TLR4 mRNA、RAGE mRNA及NF-κB mRNA呈正相关(r=0.873,P=0.005;r=0.949,P=0.000;r=0.898,P=0.002).血清IL-1、IL-6、TNF-α、CRP、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MGB1 mRNA的表达分别与IL 1、IL-6、TNF-α、CRP水平呈正相关(r=0.944,P=0.002;r=0.988,P=0.000;r=0.968,P=0.000;r=0.961,P=0.000).结论 HMGB1及其炎症信号通路(HMGB1-TLR4/RAGE-NF-κB-细胞因子)在大鼠DCM中呈现高表达,并与心腔大小及心功能相关,提示其可能是DCM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作者:沈丽娟;陆曙;周永华;邢清敏;李岚;周春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2014年重庆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方法 按照国家癌症中心制定的方法和标准对重庆11个登记处上报的2014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按地区(城乡)、性别、年龄的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4年纳入11个监测点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累计报告24 506例,报告发病率为244.66/10万.发病率居前6位的肿瘤部位依次为气管、支气管、肺,结直肠肛门,肝脏,食管,乳房,胃.肿瘤新发病例中,男性14 610例,发病率为289.01/10万;女性9 896例,发病率为199.47/10万;报告发病性别比1.45∶1,男性高于女性.2014年各年龄组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总体呈上升趋势,从40岁组开始发病率增长速度加快,在80~84岁组发病率达到高.结论 重庆市肿瘤登记数据质量可靠性和代表性逐步提高,肿瘤登记作为肿瘤防治的基础工作,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张维;邱惠;丁贤彬;雷海科;何美;吕晓燕;张艳;沈卓之;杜佳;周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超声BI-RADS分类标准在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BI-RADS分类标准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类,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切除治疗,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BI RADS分类方法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Kappa一致性及BI-RADS分类判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84例患者超声BI RADS分类结果:4a类22例,4b类15例,4c类14例,5类15例,6类18例.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良性52例,恶性32例;BI-RADS分类良性51例,恶性33例.BI-RADS分类法和手术病理诊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BI-RADS分类法的灵敏度93.94%、准确度95.24%、特异度96.08%.结论 超声BI-RADS分类法对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术前评估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曾畅;罗应斌;黄良;秦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在高龄患者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择期行PFNA的高龄患者4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每组23例.观察两组麻醉方式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与B组比较,A组患者切口处感觉消失时间长,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恶心、呕吐及头痛发生率低(P<0.05).结论 高龄患者PFNA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或腰硬联合麻醉均可获得满意效果,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
作者:安慧霞;杨现会;董铁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卫生部《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1].目前,我国护士的绩效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护理工作未能做到工效挂钩[2].护理绩效多采用护理质量单因素评价指标,不能体现工作量、技术难度和风险差异,体现不出护理管理工作重点和对护士行为的引导[3].如何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指标,实施有针对性的评价,并真正使绩效量化考核思想深入人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院于2014年1月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在岗护士实行岗位绩效ABC等级管理,促使绩效考核向工作量大、风险高的岗位倾斜.实施1年来,护士职业价值观提高,工作积极主动,护理不良事件下降,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升,获得了护士和患者的一致认可,大限度地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作者:谭小红;张敏敏;廖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压、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饮食控制及锻炼的基础上使用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饮食控制及锻炼基础上使用西格列汀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清蛋白(GA)的变化情况,监测低血糖发生率、血压、体质量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FPG、2 hPG、GA的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体质量和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好.
作者:蔡奕琪;吕全;王盈盈;阮希成;金希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分泌物及宫颈组织中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3-2015年在该院就诊的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患者,术后定期采集宫颈创面分泌物及周围组织.定量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以术前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宫颈锥形切除术后行全子宫切除的标本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及表达.结果 宫颈组织及分泌物中TNF-α、IL-6、HMGB1的表达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逐渐升高,术后1~2周达到高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下降.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1周行全子宫切除的标本病理显示,炎性细胞浸润及炎症反应严重;其TNF-α、IL-6及HMGB1表达较术后4周明显升高.结论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1~2周时宫颈创面炎症为严重,应避免在此阶段行全子宫切除.
作者:殷新明;朱小兰;温坚;朱莉;谈微微;刘颂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腰痛胶囊+复方南星止痛膏和美洛昔康+吡罗昔康凝胶的中西医方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腰背肌筋膜炎寒湿瘀阻证患者1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胶囊+吡罗昔康凝胶;观察组采用腰痛胶囊+复方南星止痛膏;疗程为21 d,疗程结束后进行20周的随访.记录治疗1~10 d、14 d、17d、21 d,随访4周、8周、12周、16周和20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价表(JOA)、身体损伤指数评定量表(PⅡ)和寒湿瘀阻证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栓素B2 (TXB2)、6酮前列腺素F_la(6-Keto-PGF _la)水平.结果 观察组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21 d的观察周期中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在20周的随访期间,对照组VAS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观察组在治疗5~10d、14 d、17d、21d,随访4周、8周、12周、16周、20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JOA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PⅡ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6-Ke-to-PGF l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7.95%低于对照组的46.75%(x2 =14.712,P<0.01).结论 腰痛胶囊联合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近期能显著改善患者下腰痛,提高腰的活动范围,恢复其功能;远期能稳定病情,减少复发.
作者:周宗波;陆志夫;朱华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髁间窝成形术对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68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B组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髁间窝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和关节活动度,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及其发生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显著性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VAS评分和WOMAC评分更低(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升高(P<0.05),B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B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A组(P<0.05).术后早期关节肿胀是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清扫联合髁间窝成形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作者:何东生;胡晓健;严宜琦;刘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虎黄烧伤搽剂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4个研究中心收治的400例Ⅱ度烧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治疗组采用外用虎黄烧伤搽剂,对照组采用外用磺胺嘧啶银糊剂,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烧伤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创面细菌感染率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细菌感染率及疼痛减轻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治愈率和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虎黄烧伤搽剂对于Ⅱ度烧伤可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局部抑制细菌生长,安全可靠.
作者:常东方;邱林;张恒术;杨登齐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