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和卵巢癌基因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张文竹;魏振彤

关键词:卵巢肿瘤, 癌超甲基化基因1, 卵巢癌基因1
摘要:目的 研究卵巢癌组织中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和卵巢癌基因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卵巢癌病理特点的关系,探讨其在卵巢癌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4-2015年在该院妇产科手术切除卵巢癌组织标本63例和正常卵巢组织标本6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和卵巢癌基因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癌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卵巢癌基因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在不同卵巢癌分期、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Ⅰ期中卵巢癌基因1蛋白的表达高于卵巢癌Ⅱ期和Ⅲ~Ⅳ期(P<0.05),Ⅱ期的表达量高于Ⅲ~Ⅳ期(P<0.05);高分化的表达量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P<0.05),中分化和低分化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基因1蛋白在卵巢癌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失活可能只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卵巢癌基因1蛋白和卵巢癌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乌司他丁持续静脉泵入联合CRRT治疗MODS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8例MODS患者,分成对照组(23例)、CRRT组(22例)、联合组(23例).记录治疗前,治疗72 h、1周后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入住ICU的病死率.结果 治疗72 h、1周后,CRRT组及联合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联合组优于CRRT组(P<0.05).治疗72 h、1周后,CRRT组及联合组氧合指数、乳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改善更显著(P<0.05).在治疗1周后,CRRT组及联合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RRT组和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CRRT是治疗MODS的有效方法.

    作者:亢宏山;白艳;刘亚晶;王晶;刘淑红;王会青;马珍;丁方;崔朝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虎黄烧伤搽剂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虎黄烧伤搽剂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4个研究中心收治的400例Ⅱ度烧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治疗组采用外用虎黄烧伤搽剂,对照组采用外用磺胺嘧啶银糊剂,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烧伤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创面细菌感染率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细菌感染率及疼痛减轻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治愈率和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虎黄烧伤搽剂对于Ⅱ度烧伤可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局部抑制细菌生长,安全可靠.

    作者:常东方;邱林;张恒术;杨登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6例超大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前与术后6月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00.0±3.5) min、术中出血量(161.0±9.2)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5.2±1.2)h、平均住院时间(10.8±2.6)d、手术并发症数(6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32.0±4.2) min、术中出血量(198.0±12.1)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36.8±1.3)h、平均住院时间(13.6±2.9)d、手术并发症数(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IPSS、QOL、Qmax、RUV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均为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手术方法,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并发症少,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洪林;郭闯;李旭明;程宗勇;李锋;张力;王清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庆市2014年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目的 评估2014年重庆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方法 按照国家癌症中心制定的方法和标准对重庆11个登记处上报的2014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按地区(城乡)、性别、年龄的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4年纳入11个监测点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累计报告24 506例,报告发病率为244.66/10万.发病率居前6位的肿瘤部位依次为气管、支气管、肺,结直肠肛门,肝脏,食管,乳房,胃.肿瘤新发病例中,男性14 610例,发病率为289.01/10万;女性9 896例,发病率为199.47/10万;报告发病性别比1.45∶1,男性高于女性.2014年各年龄组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总体呈上升趋势,从40岁组开始发病率增长速度加快,在80~84岁组发病率达到高.结论 重庆市肿瘤登记数据质量可靠性和代表性逐步提高,肿瘤登记作为肿瘤防治的基础工作,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张维;邱惠;丁贤彬;雷海科;何美;吕晓燕;张艳;沈卓之;杜佳;周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在高龄患者PFNA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在高龄患者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择期行PFNA的高龄患者4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每组23例.观察两组麻醉方式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与B组比较,A组患者切口处感觉消失时间长,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恶心、呕吐及头痛发生率低(P<0.05).结论 高龄患者PFNA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或腰硬联合麻醉均可获得满意效果,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

    作者:安慧霞;杨现会;董铁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睾酮和脂联素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睾酮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糖尿病科及心内科住院的60岁以上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组)38例;对照组为同期常规体检的60岁以上的健康男性44例.检测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血清脂联素(APN)、血清睾酮(T)、血清胰岛素水平,按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3组各指标的差异,分析APN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T2DM组、CHD组的APN、T水平明显降低,且以CHD组下降为明显(P<0.05);FPG、FINS、TG、LDL-L水平及HOMA-IR均明显升高,CHD组升高为明显(P<0.05).血清APN分别与TG(r=-0.363)、LDL-C(r=-0.417)、HOMA-IR(r=-0.602)呈负相关,与HDL-C(r=0.485)、T(r=0.624)呈正相关;而血清T分别与LDL-C(r=-0.457)、HOMA-IR(r=-0.643)呈负相关,与HDL-C(r=0.478)呈正相关.结论 APN、T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范培云;周环;刘佳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菜单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理本科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菜单式教学起源于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结构主义教育论”[1].它是教师立足大纲,科学选题,在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菜单的基础上,再为学生提供自己感兴趣的风味菜单,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2].其典型做法是向学习者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学习目录,学习者对学习目录中的内容进行取舍,按个人需要进行学习[3].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践,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阶段.手术室是一个专科性强、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性强的科室,是护生的重要临床实习基地.随着现代外科学的迅猛发展,手术室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提升,但很多知识并未及时体现在现今的教材中,从而使护生进入手术室实习后理论与实践脱节,往往难以适应[4].为了提高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保持教学与临床实践、专业发展的无缝衔接,笔者将菜单式教学方法引入手术室本科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淑玉;李冬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β受体阻滞剂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运动耐量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P<0.01).治疗前,两组各项运动耐量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达到运动终点时间、大心率、运动试验阳性例数及6 min大步行距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x2 =9.81、8.78、8.34和9.21,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尹代江;王培书;陈健;石庆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补充浓氯化钠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采用补充浓氯化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106例,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补充浓氯化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补充生理需要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钠水平恢复时间、血钠纠正率、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发生率、病死率及血钠恢复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血症纠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钠平均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SIADH发生率、病死率、纠正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损伤后出现低钠血症的患者给予浓氯化钠进行治疗,能够快速地纠正低钠血症,而且不会增加SIADH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俊华;娄林娟;钟玉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庆市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及干预前后对比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干预前后重庆市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与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参加卫计委抗菌药物监测网重庆分网(重庆分网)的45家单位2011年上报的16 200份病例、54 000张门诊处方及年平均抗菌药物消耗量为干预前组,2012-2014年上报的48 600份病例、162 000张门诊处方及年平均抗菌药物消耗量为干预后组,对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等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并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各指标较干预前均逐年明显改善:除2012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201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包括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d)、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与2011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采取多种强有力的干预措施,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是可行的.

    作者:周欣;姚高琼;张成志;朱深银;杨佳丹;赵青青;李欣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应激对复发性流产患者母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复发性流产(RSA)是指与同一配偶发生连续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发生率一般约占育龄期妇女1%~5%,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是威胁育龄期女性生殖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1].RSA病因复杂,除染色体、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内分泌因素、生殖道感染外,约50%的RSA患者为不明原因性复发性流产(URSA).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心理精神因素与RSA可能互为因果关系,有临床报道约50%的患者自然流产后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创伤,包括悲伤、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10%~50%女性流产后出现抑郁,负性情绪可能持续至流产后6个月到1年[2].RSA患者反复流产引起的这些负性情绪作为应激原,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激活体内多个神经内分泌轴、免疫-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反应,影响孕妇身心健康和胎儿发育,严重者导致并发症或不良妊娠结局,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产后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早产儿等.本文就心理应激对RSA患者母体及子代发生近远期不利影响及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张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根治隆乳后难愈性瘘道的新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根治隆乳后难愈性瘘道的新方法,以期提高愈合有效率.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武汉市诠美医学美容门诊收治的注射隆乳术后胸腹壁内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AG)混合物移位,造成胸腹壁广泛瘘道的患者17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观察组在清除瘘道后,进一步采用肌膜组织瓣的新设计治疗乳房内瘘道;对照组采取单纯清洗刮去残腔.观察术后创伤愈合面积比例及有效性.结果 PAAG在胸腹壁间隙广泛分布,形成乳腺下、腋窝、胸腹壁瘘道连通.2周时,观察组患者胸腹壁病变面积缩小80%,与对照组病变面积缩小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时,观察组胸腹壁病变面积缩小95%,而对照组为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房内PAAG混合物移位所形成的胸腹壁连通的慢性瘘道是造成胸腹壁内流动性包块与巨大空腔的主要原因,局部肌膜组织瓣可明显促进胸腹壁瘘道愈合.

    作者:朱晓浩;马昕;谈希;陈卓;王珍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组织中TNF-α、IL-6、HMGB1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分泌物及宫颈组织中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3-2015年在该院就诊的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患者,术后定期采集宫颈创面分泌物及周围组织.定量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以术前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宫颈锥形切除术后行全子宫切除的标本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及表达.结果 宫颈组织及分泌物中TNF-α、IL-6、HMGB1的表达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逐渐升高,术后1~2周达到高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下降.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1周行全子宫切除的标本病理显示,炎性细胞浸润及炎症反应严重;其TNF-α、IL-6及HMGB1表达较术后4周明显升高.结论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1~2周时宫颈创面炎症为严重,应避免在此阶段行全子宫切除.

    作者:殷新明;朱小兰;温坚;朱莉;谈微微;刘颂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后由亚临床甲减转为甲亢的1例报道

    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感染后干扰素的治疗与甲状腺功能障碍关系密切,其可引起自身免疫的紊乱,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的障碍.故在确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应用干扰素治疗后,均需密切关注甲状腺功能,以便能及时发现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本文报道1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干扰素治疗后,由亚临床甲减转为甲亢患者的诊治过程.

    作者:易宣孜;戴丽芬;金醒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胰岛素抵抗状况,为临床治疗CHF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门诊检查及住院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测定3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分析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及有无差异.结果 3组FI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均存在胰岛素抵抗,心功能Ⅳ级组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岛素抵抗可能与心功能分级有关,心功能越差,胰岛素抵抗越明显.

    作者:马芳义;王平乐;乔尚;赵建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综合方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寒湿瘀阻证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腰痛胶囊+复方南星止痛膏和美洛昔康+吡罗昔康凝胶的中西医方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腰背肌筋膜炎寒湿瘀阻证患者1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胶囊+吡罗昔康凝胶;观察组采用腰痛胶囊+复方南星止痛膏;疗程为21 d,疗程结束后进行20周的随访.记录治疗1~10 d、14 d、17d、21 d,随访4周、8周、12周、16周和20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价表(JOA)、身体损伤指数评定量表(PⅡ)和寒湿瘀阻证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栓素B2 (TXB2)、6酮前列腺素F_la(6-Keto-PGF _la)水平.结果 观察组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21 d的观察周期中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在20周的随访期间,对照组VAS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观察组在治疗5~10d、14 d、17d、21d,随访4周、8周、12周、16周、20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JOA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PⅡ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6-Ke-to-PGF l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7.95%低于对照组的46.75%(x2 =14.712,P<0.01).结论 腰痛胶囊联合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近期能显著改善患者下腰痛,提高腰的活动范围,恢复其功能;远期能稳定病情,减少复发.

    作者:周宗波;陆志夫;朱华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瓣与腹部皮瓣对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瓣与腹部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2014年在该院就诊的拇指软组织缺损病例108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瓣与腹部皮瓣修复缺损部位.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两组的皮瓣存活情况、外形特征、感觉功能和拇指活动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均全部存活.试验组皮瓣弹性、色泽、质地良好;对照组弹性、色泽良好,8例(14.81%)感觉轻度臃肿,舒适度相对稍差.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指屈伸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2.59%和9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瓣两点辨别觉(7.24±1.04)mm优于对照组的(15.78±1.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综合质地觉的优良率为87.04%高于对照组的6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皮瓣对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安全可靠,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瓣的患指感觉功能恢复好,腹部皮瓣操作简单.应根据缺损部位及不同皮瓣的特点,选择适宜的修复方式,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志超;王靳;张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4NQO诱导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E-cad及PCNA的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E-ca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4硝基喹啉一1一氧化物(4NQO)饮水法诱导大鼠舌癌变模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只大鼠舌癌变过程不同病理阶段组织中E-cad、PCNA蛋白的表达,分析E-cad与PCNA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轻度上皮异常增生、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和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cad的阳性率分别是100%、95.24%、92.86%、80.00%.6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的阳性率分别是9.52%,14.29%、35.71%,50%、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76,P<0.05).二者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614,P<0.01).结论 E-cad和PCNA有望成为舌黏膜癌变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作者:王敏;廖鹏程;刘琼瑶;谭红;张绪;聂敏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辣椒素对体外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辣椒素对脂肪变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的影响及自噬表达情况,为脂肪性肝病防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方法 用油酸(40 μg/mL)诱导肝原代细胞LO2细胞株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油酸组、辣椒素组[油酸+辣椒素(100 μmol/L)].油红O染色和三酰甘油试剂盒检测肝细胞内脂肪变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自噬体标记分子p62和LC3的表达水平并计算LC3Ⅱ/LC3 Ⅰ比值.结果 40 μg/mL油酸处理LO2细胞24h后,油红O染色观察,油酸组肝细胞中可见大小不等的橘红色脂滴.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橘红色脂滴形成,油酸在体外成功建立NAFLD模型.与油酸组相比,辣椒素组肝细胞内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降低(P<0.05),脂滴明显减少,p6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LC3-Ⅱ/LC3-Ⅰ比值明显上调(P<0.05).结论 在体外利用油酸诱导LO2细胞株建立NAFLD模型,辣椒素刺激NAFLD细胞,上调NAFLD细胞自噬水平,减少细胞内脂质沉积,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玉;刘佳;宁波;杨朝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支气管扩张患者中致病菌感染与肺功能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BD)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与非病毒性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为BD病情发展预判提供重要的临床数据.方法 分析224例BD患者细菌感染类型、通气功能,评估不同细菌感染与BD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224例患者中气道分泌物的致病菌培养阳性103例(45.98%),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优势病原菌114株.其中弥漫型检出率明显高于局部型(P<0.01);弥漫型病变以革兰阴性菌(G-)为主,局部型病变以革兰阳性菌(G+)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的BD患者中限制性类型占比高,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5);弥漫型和局部型BD患者的通气功能类型均与致病菌感染的类型相关(P<0.05).弥漫型BD患者的通气功能损伤程度和弥散功能均与致病菌感染的类型相关(P<0.05).结论 BD患者感染细菌后其肺功能与致病菌感染和感染类型存在关联性,有利于临床BD患者细菌感染后的病情严重程度的预判,为临床BD细菌感染标准化诊疗流程的建立补充和完善可靠的临床数据.

    作者:黄钦蓉;凌刘;何兴;王爱平;徐静;刘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