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明锐;王倩然;杨升东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型(TTM)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危险因素的干预研究.方法 选择郑州市某三级医院的糖尿病前期患者122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常规健康教育外,辅以TTM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血耱及体质量指数水平和负性情绪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及体质量指数均降低,且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3、2.061,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分与[(3.47±1.07)、(0.30±0.46)分]干预前[(7.74±4.00)、(7.25±4.5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0、2.054,P<0.05).结论 基于TTM的干预措施对控制糖尿病前期患者危险因素,预防糖尿病较常规健康教育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祁梦君;张利霞;朱淑青;余钫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藏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CT)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是我国传统的活血化淤类中药.藏红花中明确的化学成分约200种,主要为色素、黄酮类化合物、酚酸、脂肪酸等,其中,红花黄素(safflor yellow,SY)为藏红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属于查耳酮类化合物.而羟基红花黄素A (hydroxy saffiower yellow A,HSYA)为红花黄素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现代药理学实验证明它还具有降血压、抗凝血、抗氧化、抗炎、抗癌、免疫调节等作用.目前研究表明,红花黄素的多种药理作用与其抑制炎性反应有关.主要是通过抗氧化、调节一氧化氮(NO)合成分泌、抗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作用、调节炎性反应免疫应答等方式,发挥有效的抗炎作用.
作者:吕明锐;王倩然;杨升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与心脏不停搏技术结合的临床意义和价值,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将该院胸心外科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0例接受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心脏不停搏组)20例,对照组(心脏停搏组)20例,将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酶学指标、呼吸指数以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各有1例患者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出现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CU停留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因子释放水平以及呼吸指数均有上升,但试验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腔镜心脏不停搏二尖瓣置换术比胸腔镜心脏停搏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肺的保护效果更好.
作者:刘松涛;牛玉旭;林辉;温昭科;梁胜景;李香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DNA倍体分析联合细胞免疫化学p16/Ki-67双染检测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鳞癌(SCC)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细胞学检查73例,其中有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53例,DNA倍体阴性20例,通过细胞免疫化学双染检测p16/Ki-67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DNA倍体分析和DNA倍体分析联合p16/Ki-67双染对HSIL+的诊断价值.结果 20例DNA倍体阴性的标本中p16/Ki-67双染结果全部阴性.DNA倍体分析对HSIL+的阳性预测值为34.62%,DNA倍体分析联合p16/Ki-67双染对HSIL+的敏感性为84.62%,特异性为92.31%,阳性预测值为78.57%,阴性预测值为94.74%,明显高于DNA倍体分析对HSIL+的阳性预测值(P<0.05).结论 p16/Ki-67双染可以明显提高HSIL检出的预测值,DNA倍体分析联合p16/Ki-67双染是预测HSIL+的有效方法,适合在医疗资源缺乏的地区实施.
作者:张金秋;朱萍;陆敏华;董建峰;印永祥;赵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参芍软肝汤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Wistar雄性大鼠72只,正常喂养1周后分为对照组(n=12)和造模组(n=60),造模组采用4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皮下注射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0.154 mg·kg-1·d-1)、低剂量组(每100 g体质量2 mL,含参芍软肝汤生药0.23 g/mL)、中剂量组(每100 g体质量2 mL,含参芍软肝汤生药0.46 g/mL)及高剂量组(每100 g体质量2 mL,含参芍软肝汤生药0.69 g/mL)各12只,均治疗8周后观察大鼠的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大鼠全部为0期标准,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显著优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逐渐减轻,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显著轻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的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C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PC-Ⅲ、LN、Ⅳ-C、HA检测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模型组大鼠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P<0.05),模型组大鼠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血清SOD检测值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 参芍软肝汤能有效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为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抑制过氧化物产生,减轻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
作者:丁晓明;牟艳杰;杨凤革;张贤梅;孙勤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8例(男38例,女10例),根据PCI术后测量的IMR值分为3组,A组IMR≤25(n=18);B组IMR 25~32(n=16);C组IMR≥32(n=14).检测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PCI术后及术后1年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术后1年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 3组间血清NT-ProBNP水平[(2 734.83±1 009.40)vs.(4 929.68±1 611.52)vs.(7 480.64±2 082.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49,P=0.000).术后3组间LVEF[(54.00士5.99)vs.(52.31士4.35)vs.(49.29士4.6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376,P=0.043),3组间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组间LVEF[(57.28±5.21)vs.(54.43±3.69)vs.(46.43±5.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44,P=0.000),3组间LVEDD(48.94±1.95)vs.(50.63±2.68)vs.(52.14±2.6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875,P=0.002).术后1年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例数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707,P=0.035;x2 =6.084,P=0.048);再次ACS、再次PCI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 PCI术后测量IMR能有效预测患者心功能及1年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
作者:王世祥;许卫;陈友权;陆志锋;陈晞明;陈次滨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重庆市垫江县高风险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率及基因型分布.方法 通过检测该院门诊、住院患者和孕前、产前检查夫妇外周血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高风险人群筛查,以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 fL和/或MCH<27 pg/L作为高危人群判断标准,筛选并收集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年龄5个月至83岁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高危人群血液标本,对其中404例用跨跃断裂点PCR(Gap-PCR)及反向斑点膜条杂交技术(RDB)法进行基因诊断,未检查到常见突变者进一步通过基因突变热点测序、比对.结果 404人中检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68例(41.6%),其中r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77例(19.0%),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89例(22.0%),检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复合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双重杂合子1例(0.25%),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少见型[Ⅳ S-Ⅱ-81(C-T)]1例(0.25%).结论 垫江县高危人群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总检出率为41.6%,其中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作者:余登琼;廖俐雅;张存亮;马明炎;雷明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150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人群年龄、身高、体质量、PPI用药时间,采用骨密度测定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情况,包括腰椎L1~4、桡骨密度及尺骨骨密度.观察并记录观察组老年患者治疗前、治疗半年、治疗1年及2年后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泌素明显增多,血钙水平及骨密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腰椎、桡骨及尺骨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PPI用药时间的延长,老年患者腰椎、桡骨及尺骨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老年患者长期应用PPI会造成骨密度降低.
作者:赵丽伟;刘改芳;吴婧;孟霞;朱新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医院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改进提供参考依据,为其他医疗机构进行患者安全文化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2016年2-5月,采用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问卷(PSCHO)对1 0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总体得分为(3.53±0.40)分,不同类别医务人员之间的患者安全文化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与患者交流频率、培训次数、关注频率的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市患者安全文化水平较高,责罚感和羞愧感是阻碍医院提升患者安全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医院应从组织、科室、个人层面出发,对影响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相关因素进行有针时性的改进.
作者:廖婧延;孙昌朋;王静;陈望忠;廖四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根据西地那非治疗剂量分成3组:A组0.5 mg/kg,B组1 mg/kg,C组2 mg/kg,每6小时1次,均通过鼻饲管注入.结果 共纳入60例患儿,每组患儿20例,其中A组患儿平均胎龄(36.1±4.1)周(男9例,女11例),B组患儿平均胎龄(35.8±3.9)周(男12例,女8例),C组患儿平均胎龄(37.2±4.3)周(男、女各10例).3组患儿经给予西地那非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均显著下降、氧饱和度与氧分压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具有剂量依赖性,剂量越高疗效越显著,B组与C组均较A组临床指标恢复更好、恢复时间更短,但是剂量越高不良反应越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地那非是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物,但需注意高剂量时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萍;王宁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损害控制在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中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科收治的53例9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损害控制(DCS).采用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系统及大坪医院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评分系统术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患者均接受了1~4次风险评估.评估后35例患者72 h内手术,为早期手术组;18例患者5~10 d手术,为延迟手术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分组护理,早期手术组采用第一时间的疼痛控制,医护一体化的期望值管理,快速康复理念的功能锻炼;延迟手术组采用多学科模式营养支持,积极的心肺功能锻炼,力所能及的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分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例患者均达到了手术目的,出院前能借助助行器下床行走.结论 对9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在围术期护理中实施手术损害控制是有效的.
作者:廖淑梅;路星辰;熊雁;董晨辉;余建英;杨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应用超声微泡介导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基因进行受损面神经(大鼠模型)修复,研究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40只SD大鼠制作面神经损伤模型,并分成4组,每组10只;A组:bFGF+超声+微泡组;B组:bFGF+微泡组;C组:bFGF+超声组;D组:单纯手术组(PBS).于bFGF基因转染后第1、10、20、28天,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检测损伤面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及动作电位波幅.提取损伤处面神经组织后采用RT-PCR检测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FGF蛋白表达.结果 转染后第20天,A组大鼠术侧有少量胡须可观察到细微摆动;转染后第28天,A组大鼠一般状况较B、C、D3组恢复得更好.A组面神经损伤后修复的神经电生理表现优于B、C、D3组;A组bFGF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B、C、D3纽(P<0.05).结论 超声微泡介导bFGF有助于面神经损伤的修复.
作者:苏俊波;骆文龙;郝亚宁;王德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后应用延续护理方法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2-10月就诊的进行心肺复苏的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观察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后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跟踪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住院时间、好转后的复发率.结果 经过心肺复苏后,观察组患者良好38例、好转18例;对照组患者良好39例、好转1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统计患者自ICU转入普通病房时间和普通病房出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经过1年的跟踪随访,观察组患者再次由于心脏骤停入院者10例、健在46例;对照组患者复发13例、死亡5例、健在3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延续护理可以减少住院时间,有助于减少住院成本,并有助于减少复发,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林慕如;王可君;阮晓艺;黄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学习记忆功能和环氧化酶(COX-2)及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等量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损伤组和治疗组,术后72 h灌注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COX-2及Apaf-1蛋白表达变化;术前5d和术后72 h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 损伤组COX-2和Apaf-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治疗组与损伤组比较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损伤组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为4组之(P<0.05),治疗组较损伤组时间有所缩短(P<0.05).结论 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可下调COX-2和Apaf-1蛋白表达,抑制炎性反应、细胞凋亡,改善脑损伤后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张涛;国建飞;邢琳琳;张金玲;张宇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人类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由各个器官组成的系统有机的结合而成,而现阶段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更多的是针对一个整体的学科,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也被重新定义.医学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各个系统的整体性及全面性.而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并不能满足现在的临床医师培养计划,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organ-system based learning,OBL)”的新型医学教学模式越来越被更多的医学从业者所肯定.本文就医学教育的改革中新型医学模式的演变、医学教育的改革、OBL的主要改革内容、成效等方面进行分析.
作者:阎雄;张红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的医学教育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培养出大批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人民健康需要的医务工作者.但是,我国医学院校在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方面可谓是不尽如人意.而创新型医学人才恰恰是推动医学发展的重要的力量[1-2].在教育全球化的今天,要想不落后于时代,惟有进一步加强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更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注与思考[3].结合国内外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成果和第四军医大学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笔者对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进行初步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任新玲;李发凯;陆远;王媛;吴健雄;李昂;王晶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唾液菌群的差异.方法 收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唾液标本,提取总基因组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本中细菌的16S rRNA-V4区进行DNA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组唾液中的菌群以变形菌门为主,健康对照组以拟杆菌门为主.功能性消化不良唾液菌群的Chao1、ACE、Shannon指数分别为1 295、1 351、4.93,健康对照组为1 001、1 019、5.28.PCoA可基本将两组间的唾液菌群区分开.LEfSe分析发现两组间有差异菌群共有16个,包括普式菌属、奈瑟菌属及变形菌门等.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唾液有其特征性的菌群组成,以变形菌门为主,但两组间的丰富度及多样性无差别,奈瑟菌属是两组间差异显著的细菌之一.
作者:陈瑜;刘婉薇;李良芳;岑荣英;聂胜利;卢艳娴;李锐锋;李子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强光疗与传统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49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强光疗组和传统光疗组各248例.比较治疗后两组的胆红素下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24和72 h后强光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传统光疗组(P<0.05).强光疗组的皮肤胆红素水平低于传统光疗组(P<0.05).强光疗组的总光疗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传统光疗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光疗能快速有效地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胆红素水平,总光疗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较短,且不良反应未增加,疗效优于传统光疗.
作者:代勤韵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进行死亡教育和精神支持,探讨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38例Ⅲ、Ⅳ期癌症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指导和死亡教育等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发放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对比分析干预前后癌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功能状况和总体健康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晚期癌症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同时给予家属死亡教育,帮助他们适应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死亡,使其能更好地照顾和支持晚期癌症患者,缩短悲痛过程,降低悲伤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并顺利度过居丧期.
作者:李永红;王彦哲;高晓霞;王章琴;彭亚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其对ARDS液体管理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内科ICU ARDS患者38例,使用PiCCO监测仪监测所有患者第1、3、5天的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管外肺水(EVLW)、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氧合指数(PaO2/FiO2),观察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及患者预后,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EVLW、PVPI、GEDVI、ITBVI第1、3、5天的差异及其与PaO2/FiO2的关系.结果 (1)存活组ARDS患者PVPI和EVLW逐渐降低,PiCCO监测第5天PVPI、EVLW与第1天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GEDVI和ITBVI逐渐升高,第5天GEDVI、ITBVI较第1天明显升高(P<0.05);(2)死亡组ARDS患者PVPI和EVLW逐渐升高,PiCCO监测第5天PVPI、EVLW与第1天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GEDVI和ITBVI逐渐降低,第5天较第1天明显降低(P<0.05);(3)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在PiCCO监测第3、5天PVPI和EVLW明显增高(P<0.05),而GEDVI和ITBVI明显降低(P<0.05),第1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iCCO监测第5天时存活组的PVPI、EVLW与PaO2/FiO2呈负相关(r=-0.743、-0.672,P<0.05);存活组的GEDVI、ITBVI与PaO2/FiO2呈正相关(r=0.632、0.724,P<0.05).结论 EVLW及PVPI有助于ARDS预后判断;容量指标可更好地指导ARDS患者前负荷的评价;EVLW、GEDVI、ITBVI等容量指标可指导ARDS患者的液体管理.
作者:杨国辉;刘益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