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活血汤内服联合电针对SCI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分析

李明哲;王春成;王衍全;岳宗进

关键词:脊髓损伤, 电针, 益气活血, 神经功能,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摘要: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汤内服联合电针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SCI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加康复和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给予益气活血汤内服,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SCI协会评分(ASIA)、日常生活能力(MBI)、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和气虚脉络瘀阻证评分,以及BDNF、IGF-1和NGF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SIA运动、痛觉和触觉评分,MBI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气虚脉络瘀阻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FCA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BI、FCA评分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BDNF、IGF-1和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气活血汤内服联合电针可促进SCI患者BDNF、IGF-1和NGF等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能改善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脾肾阳虚型卵巢功能早衰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脾肾阳虚型卵巢功能早衰(PO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42例脾肾阳虚型PO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采用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对照组口服右归丸治疗,疗程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Kupperman评分、相关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相关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Kupperman评分、相关激素水平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脾肾阳虚型POF可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茜;武燕;束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微创清除颅内血肿降低病灶周围组织谷氨酸水平及BBB通透性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对降低病灶周围脑组织谷氨酸(Glu)水平、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将30只体质量2.80~3.40 kg的家兔制作自发性脑出血(ICH)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分成对照组(MC组)和微创组(MI组),MI组于造模后6h内通过立体定向仪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于术后1、3、7d提取脑组织,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Glu水平、BBB通透性及脑含水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I组在术后1、3、7d血肿周围脑组织Glu水平、BBB通透性及脑含水量均低于M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技术清除颅内血肿有利于降低血肿周围Glu水平、BBB透性及脑含水量.

    作者:李昌;唐翠娥;付蓉;王丽琨;伍国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病理状况对PBC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后原发性乳腺癌(PBC)患者的腋窝淋巴结分期和病理状况对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1年4月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PBC患者322例,比较不同腋窝淋巴结分期、病理状况下患者的生存状况,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N0、N1、N2、N3期分别为119、91、68、44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93.28%、92.31%、88.24%、81.82%,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68%、3.30%、5.88%、6.82%,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36%、14.29%、17.65%、29.55%.完全缓解109例,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3.58%、0.92%、6.42%;部分缓解213例,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8.73%、5.16%、16.43%.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分期和病理状况是影响新辅助化疗后PBC患者生存状况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PBC患者腋窝淋巴结受累和部分缓解的病理状况是影响生存状况的主要因素,可作为预测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兴武;肖春花;李莹;夏菊华;杨武森;李笑云;长武妨;周建林;江建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某三甲医院2014年度门诊处方点评结果与分析

    目的 探讨规范处方管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规范中处方抽样要求,从某院2014年门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样200张处方,共计2 400张.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定对处方的质量及在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该院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4.25%,2 4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38张,占所审核处方的5.75%.不合理处方居前3位的依次为适应证不适宜55张(39.86%),用法用量不适宜46张(33.33%),用药频次不适宜14张(10.14%).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合格率未达标,主要问题是医生对药物合理使用知识不够,应进一步加强相关培训.

    作者:吴迪;王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M)患儿出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2010-2015年行输血治疗的105例重型β-TM患儿的病历资料,与患儿父母面对面交流及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重型β-TM患儿出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05例重型β-TM患儿中,父母孕期未接受产前TM筛查为37.15%,父亲拒绝配合TM产前筛查为22.86%;父母双方拒绝TM产前诊断为34.29%;TM产前筛查阴性为5.71%.105对夫妇中,未做婚前检查为65.71%,婚前TM筛查检测阴性为5.71%.105例β-TM患儿父母均不了解重型β-TM的危害性及严重性.另外,小于法定年龄结婚的患儿父、母分别为37.14%、31.43%;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患儿父、母分别为88.57%和91.43%.结论 重型β-TM患儿出生与患儿父母早婚早育、文化程度低、TM筛查假阴性和不了解重型β-TM的危害性及严重性有关.

    作者:李璐琳;黄健云;商璇;黄雪珍;陈健锋;袁明生;郑焕东;黎泳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极低出生体质量和极早早产与新生儿生存状况的关系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和极早早产与新生儿的生存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和极早早产儿(VPI) 142例,选取同期出生的非VLBWI和非VPI 140例,比较入组新生儿的生存状况及远期预后,根据生存状况将VLBWI与VPI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出生体质量小于1 500、1 500~2 500、>2 500 g新生儿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小于32周、32~37周、≥37周新生儿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和产前使用地塞米松的比例明显低于存活组,母亲年龄、窒息、胎粪吸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机械通气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周胎龄、≤1 000 g出生体质量、窒息是影响VLBWI与VPI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VLBWI与VPI的生存状况及远期预后不佳,易发生智力和运动障碍.

    作者:贾艳芳;滕志丽;徐春光;陈洁;许望琼;李才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重庆市100例视力残疾患者病因及验配光学助视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视力残疾的病因及评价助视器验配对提高视力残疾患者视功能的疗效.方法 采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疾分级标准,选取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验配助视器的100例视力残疾患者,通过眼科检查明确引起视力残疾的病因;同时配戴远用或近用助视器,观察视力提高的程度.结果 视力残疾的首位病因为视网膜病变(25.00%).在配戴了远用助视器后,脱盲率达94.59%,脱残率达82.43%;配戴近用助视器后,近视力大于或等于0.50的病例占佩戴近用助视器总数的92.31%.结论 视网膜病变是成人视力残疾的主要病因;助视器对视力残疾患者的视力康复有明显疗效,可有效提高视力残疾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燕;王茜;李兰娇;谢宗元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自制温控体位垫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应用研究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一个标准方式,乳腺癌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到全身恶性肿瘤的10%,35~55岁的中青年女性好发[1-3],因此乳腺癌手术患者较多.据文献报道,所有手术患者中约50%中心体温低于36℃[4],严莉等[5]指出围术期低体温可造成机体出血、创口感染、复苏时间延长等,可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转归,围术期低体温已成为国内外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创面大,术中冲洗切口带走热量多,体温丢失更明显,因此乳腺癌根治术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更高.体温是机体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及体液调节,保持机体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动态平衡[6].造成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因素很多,包括术前禁食禁饮、手术室温度较低、麻醉药物作用、皮肤消毒、手术时间较长、“冷稀释”、皮肤保暖作用丧失等,这些都是乳腺癌根治术发生低体温的常见原因.本研究利用自制温控体位垫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术中保温,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志芳;盛艳;孙纪红;陈娟;汤伟;谢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在TBI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大鼠颅脑损伤(TBI)后星形胶质细胞(AST)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C)6在TBI中扮演的角色.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9只分为假手术组、致伤组和去铁胺(DFX)组,每组13只.参照Feeney法建立大鼠大脑冲击伤模型,完成Morris水迷宫实验、大脑缺损体积,免疫荧光检测TRPC6与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GFAP)共表达,以及Western blot定量检测TRPC6水平.结果 DFX组比致伤组大鼠大脑缺损体积明显减小[(115.35±13.70)mm3 vs.(209.99±16.70)mm3,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发现DFX组平台搜索策略[(3.13±0.35)分]和搜索时间[(36.15±26.63)s]均较致伤组[(2.13±0.64)分和(110±47.34)s]明显改善(P<0.05).免疫荧光双标发现DFX组GFAP高表达,且与TRPC6共表达增多.Western blot定量检测发现DFX组TRPC6明显下调(P<0.01).结论 大鼠TBI早期DFX治疗后AST活化,TRPC6高表达,进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张礼均;冯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某三甲医院手术科室护士对早期康复护理认知现状调查

    手术科室对于患者来讲,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情绪,而且术后,也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术后也需要长期或短期的制动,需要完全或部分卧床,对患者的后期康复十分不利.国外研究表明,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且康复指导的频率也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有很大影响[1].国内也有类似临床研究证实了手术后早期开展肢体功能锻炼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更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2-5].“提高功能、全面康复、重返社会”这一康复护理学的三大指导原则,正是符合手术患者对康复护理的需要.作为手术科室的护士,在早期康复护理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效果带来直接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某三甲医院手术科室护士的康复护理认知状况,以提高康复护理的质量.

    作者:陈晓玲;符林秋;陈克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席汉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骤,病情演变快,可在短期内导致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席汉综合征是由于腺垂体组织受损,导致垂体功能减退的综合征.多因生育期妇女产后大出血和失血性休克所致腺垂体缺血坏死、萎缩继而发生纤维化所导致体内的各种促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并发症.席汉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病例少见,病情复杂,救治难度大.现将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成功治愈的1例席汉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延祺;冯春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两种人工肝方法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与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PE+DPMAS)治疗重型乙型肝炎(SHB)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SH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E组和PE+ DPMAS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情况,以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下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道症状都有所改善,肝性脑病级别降低,MELD评分下降,两组患者近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均下降(P<0.05);PE+ DPMAS组的清蛋白(ALB)较治疗前下降,K+、C1升高(P<0.05);PE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ALB较治疗前升高,白细胞(WBC)下降(P<0.05).结论 PE、PE+DPMAS两种治疗方法治疗SHB均有效,PE+ DPMAS可减少血浆用量,改善血清K+、Cl水平;PE在改善凝血功能及ALB水平方面效果优于PE+ DPMAS.

    作者:何小凤;罗玲;袁春兰;蒋祖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硫酸镁对子痫前期孕妇及胎儿动脉血流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孕妇及胎儿的动脉血流变化情况及硫酸镁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SPE孕妇174例作为观察组,正常孕妇17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给予硫酸镁治疗2d,观察硫酸镁治疗前后孕妇大脑中动脉、子宫动脉、子宫螺旋动脉、脐动脉、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及孕妇血压、头晕眼花症状、无负荷试验(NST)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孕妇和胎儿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值、搏动指数(PI)值、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子宫动脉和子宫螺旋动脉RI值、PI值、S/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子宫动脉RI值、PI值、S/D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脐动脉RI值、PI值、S/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脐动脉PI值、S/D值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头晕眼花比例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ST无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硫酸镁治疗能够明显改善SPE患者子宫动脉、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情况,能够改善胎儿宫内储备情况.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锦屏县2010-2014年确诊的1 166例肺结核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就诊延迟相关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就诊延迟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4年锦屏县报告的1 166例肺结核患者中,就诊延迟568例,就诊延迟率为48.71%(568/1 166),就诊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30 d者为67.25%(382/568),≥183 d(半年)者为6.51%(37/568),≥365 d者为2.64%(15/568),就诊延迟长时间达7年(2 549 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非农民、痰阴、非重症患者比较,农民(OR=1.867,95% CI:1.300~2.700)、痰阳(OR=1.631,95% CI:1.200~2.100)、重症患者(OR=0.684,95% CI:0.500~0.900)是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与民族差异无关,患者职业农民、痰检阳性与是否重症是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

    作者:龙令杏;陈再平;杨通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PBL教学法在小儿外科教学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案

    目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专业领域教学中,并已证实优于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1].PBL特点是需要学生在课外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带着问题上课,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及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及综合性能力的发展[2].近年来,本院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小儿外科教学中,取得了较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作者:李禄生;李映良;梁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认证体系改革及其启示

    美国联邦政府对毕业后医学教育的资金投入主要通过Medicare医疗保险机构,而接受该经费的项目必须要通过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的认证.因此,ACGME的认证体系成为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重要的质量保证机制之一,通过此认证体系来考核和提升住院医生及专科培训医生的培训项目以促进公共健康.美国ACGME于2016年开始全面投入使用住院医生项目新认证体系.本文将对新认证体系做简要介绍,希望对我国的住院医生培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任莉;王云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腺癌根治术对胰腺癌患者手术并发症、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和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255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A组)41例,无血管切除重建组(B组)113例,姑息性旁路手术组(C组)101例.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联合血管切除对患者手术并发症、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 A组患者本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6.10%,明显高于B组(34.51%)和C组(2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腹痛、体质量增加分别为36.59%、51.22%,与C组患者(91.09%、9.0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1.83月,B组MST为15.43月,C组MST为7.50月;A、C组M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P<0.05);A、B组M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67,P>0.05).结论 对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受累的胰腺癌患者,通过血管切除重建根治性切除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方向;石刚;麦刚;安亮;张跃天;刘震;杨勇;郑本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二硫化碳染毒对大鼠肾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硫化碳(CS2)染毒对大鼠肾脏的损害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0、50、150、250 mg/kg CS2染毒组(B、C、D、E组),每组16只.分别在染毒12、16周末两个时间点留取每组6只大鼠的尿液,检测尿蛋白/肌酐、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留取血液检测肾功能;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及肾脏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12、16周末,大鼠尿NAG活性在各染毒组明显增加(P<0.05),且随CS2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尿蛋白/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16周末血尿素氮(BUN)和肌酐水平在D、E组均升高,且E组升高更明显(P<0.05).HE染色结果显示CS2染毒主要损害肾小管,呈局灶性颗粒空泡变性,呈剂量-效益关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目随CS2染毒剂量增加和染毒时间延长而增加,凋亡细胞在12周末时主要出现在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而16周末时则主要出现在远端小管上皮细胞.免疫组化显示随染毒剂量增加和染毒时间延长,染毒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质Bax蛋白染色程度加深及面积增大.结论 CS2染毒可导致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细胞凋亡可能是CS2致肾脏损害的机制之一.

    作者:瞿力;欧三桃;贺红焰;刘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新型灌洗泵用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新型灌洗泵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灌洗引流,观察组应用自制灌洗泵灌洗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为(10.13±8.03)d,明显短于对照组(18.14±5.4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灌洗泵用于治疗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比传统灌洗负压引流疗效更确切.

    作者:王宇;梅继文;穆尚强;黄锐;胡守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应用ROC评价LDH、BXTM、β2-MG、CRP和D-D指标在NHL骨髓浸润中的风险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肿瘤相关物质(BXTM)、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指标变化及其与淋巴瘤细胞骨髓浸润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初治NHL患者,通过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分为骨髓侵犯(BMI)组26例、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MCL)组31例和无BMI(N-BMI)组17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结果 BMI组和LMCL组的LDH、β2-MG、CRP和D-D指标水平均高于N-BMI组(P<0.05);并基于ROC曲线分析,确定了骨髓浸润时各指标佳诊断分界点,其CRP和LDH均有很好的敏感性(100.00%)、特异性(80.00%~100.00%)及诊断准确性(80.00%~100.00%),在LMCL组β2-MG、DD和BXTM诊断准确性为63.30%~100.00%.结论 NHL患者LDH、CRP、β2-MG和DD指标变化与淋巴瘤细胞骨髓浸润严重程度一致,对分期、疗效判定及预后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宇晴;徐优慧;陈荣;邹学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